劉備拿下漢中,關羽等人得到了賞賜,趙雲得到了什麼?

2020-12-22 騰訊網

公元219年,劉備帶領的軍隊終於攻克了漢中,派遣將領迅速佔據漢中各鎮,並於同年自稱「漢中王」,分別封關,張,馬,黃為前,左,右,後將軍,對於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趙雲,卻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在公元214年攻克成都時被封了一個雜牌將軍-翊軍將軍,那麼他為何被冷落呢?

在戰場上英勇表現的趙雲

一、趙雲自身的人物定位

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名英勇善戰,武藝高強的將領,而非如同關羽這種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軍,這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三國志》沒有對趙雲的英勇做出一個具體的描述,只是記載了「救阿鬥,隨孔明北伐」的故事, 並且趙雲大部分是擔任「前鋒官」的職務,只負責執行諸葛亮的軍令,從中我們也只能探索出趙雲武藝高強的事實。

趙子龍憑藉高超的武功救下了劉禪

然而趙雲是否能指揮大規模集團軍,擔任三軍總指揮,小編看來趙雲是做不到的。與趙雲相似的人物,莫過於西漢的李廣了,李廣同樣是武藝高強,甚至被匈奴稱為「飛將軍」,可見其武藝高強。

但是李廣指揮軍隊的才能如何?《史記》記載其「被匈奴俘虜」,而且被匈奴俘虜還不止一次,可見其充其量只是一位武藝高強的將領、鬥將,而非能夠指揮全軍,掌握大局的大將軍。

飛將軍-李廣

或許即便趙雲救了劉備的兒子和妻子,劉備也只是單純的將趙雲當做一位善戰的英雄,而非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他更願意把趙雲看做自己私人的保安這個角色,這個觀點從後來劉備將劉禪交給趙雲照顧就可以看得出來。

二、指揮核心-諸葛亮

前期的劉備處境我們都明白,「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無疑是對劉備最好的描述,徐州被呂布擊潰,又在荊州被曹操擊敗,多次的失敗無疑顯示出劉備身邊缺少一個指揮核心,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即便諸葛亮軍事上沒有小說中描述的那麼神,但是其政治眼光,戰略眼光是劉備軍中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劉備集團的核心-諸葛亮

而我們知道劉備這個「流浪集團」,初期兵力少,謀士又稀缺,所以每一次戰爭基本上都是圍著劉備轉,所以趙雲獨自帶兵攻打大型城池是沒有可能的。

而隨著諸葛亮的到來,劉備集團的指揮核心正式變成了諸葛亮,一直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南下平定孟獲部落,北伐攻打中原,都是劉備集團堅實的軍事指揮核心,趙雲也只有聽從命令的份。

諸葛亮北伐

通俗的來說,就是趙雲缺少一個能夠鍛鍊指揮才能的機會,而孔明的光環又是那麼明亮,趙雲註定只能做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也只能獲得劉備的隨口一言:「子龍一身都是膽!」

三、不會討好上司

劉備作為趙雲的總上司,對於趙雲的職位有著決定性的權力。趙雲作為劉備集團知名的儒將,自然做不到這一點,公元214年,劉備拿下成都,正想著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分給有功的功臣,趙雲卻以「曹操未除、百姓艱苦」為由向劉備提出反對意見。

劉備一直表現出的形象是「仁義」,他進入成都會不知道趙雲所想的問題?所以劉備還是比較想分土地的,而趙雲提出的反對意見,恰好在這個問題上得罪了劉備。

「仁義」的劉備

劉備作為大老闆,雖然表面上表示自己能夠接受諫言,但是真正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劉備也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心裡也會不高興。

公元221年 ,劉備以「給關羽報仇」為由,發出攻打東吳的命令,趙雲又站出來反對,又以「中原未復」等原因對劉備提出反對意見,關羽是公元220左右被殺害,過去了將近一年,劉備才提出攻打東吳。

劉備攻打東吳

小編認為劉備還是以收回荊州為目的,為關羽報仇只是噱頭,而劉備這個目的,趙雲卻又和公元214年的時候一樣,站出來公然反對。

公開反對領導意見,放在現在,大家想想都知道是什麼後果,這也僅僅只是《三國志》所記載的內容之一,所以,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趙雲雖然英勇善戰,但是在涉及一些問題的時候,趙雲是和劉備有分歧的。

四、尖鋒點評

相比關羽等人的待遇,趙雲看起來的確是被冷落了,這裡面有著其個人職業定位,沒有表現機會,不會為人處世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對於趙雲這位英勇善戰,有遠大抱負的傑出儒將來說,輔佐劉備,匡扶漢室是他的畢生心願。

而劉備或許正是看上他這一點,並且加上自己的兒子劉禪早年又是趙雲所救,所以即便趙雲與自己有部分分歧,在臨終時依然將自己的兒子託給趙雲照顧,從這一點看,這不也是另一種的「寵愛」嗎?

相關焦點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赤壁之戰有荊南四郡後,所收取的賦稅都用來擴充軍備了,也沒有大規模賞賜過手下人,直到劉備拿下益州後。劉關張迎趙雲諸葛亮沒有投靠劉備之前,劉備手下沒有這樣的人才,沒有人告訴劉備在政治上應該如何操作,也沒有人告訴劉備誰是你的敵人,誰是你的盟友,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如何才能奪取天下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在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等人的幫助下,劉備逐漸拿下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了和孫權、曹操並駕齊驅的一方梟雄。公元220年時,曹丕逼迫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他,漢朝就此滅亡。得知這個消息後,蜀地百姓大臣人人憤恨不已,他們為了延續漢朝國詐。
  •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不是被封為雜號將軍,而是根本沒有封賞!還是雜號的翊軍將軍!趙雲是武將,所以我們看看武將的安排。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被封為前後左右將軍,是劉備軍最高武將,在當時是平級的。關羽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將領,這樣的官職,沒人能說不公平。
  • 荊州之戰時,如果劉備派遣趙雲輔佐關羽,荊州還會丟失嗎?
    公元219年,這一年對劉備來說真的是喜憂參半,因為在這一年他第一次正面擊敗了他的大敵曹操,並奪得了益州的門戶:漢中,盡取漢中之地,同時在遙遠的荊州戰場,關羽的北伐軍勢如破竹響應劉備的號召,3萬荊州兵逼得曹仁只有死守樊城,而于禁的援軍更是被關羽打的丟盔棄甲。
  • 劉備如果得到天下,五虎上將中2人難逃一死,其他3人可善終
    馬超是西涼軍閥馬騰之子,曹操在得到漢獻帝後,勸說馬騰歸順了自己,還為了控制西涼軍閥,他勸說馬騰入朝做官,實際上將馬騰當成了自己的人質。但是後來,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時,被馬超誤會,以為曹操派兵要來吞併涼州,所以馬超不顧馬騰的安危,聯合韓遂、張橫、梁興、河東的侯選等人起兵反曹。
  • 漢水之戰:趙雲正面擊敗曹操,幫助劉備奪取了漢中之地
    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此戰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對於漢中之戰來說,因為持續了兩年左右。
  • 蜀漢將軍排名變遷史(二),從劉備平定益州到漢中之戰爆發
    、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江夏郡),可以說漢末以來從未有一名將領擁有過如此大的權力,關羽的實權在當時可以說是僅次於劉備。隨後,張飛又攻取巴西、德陽等地,與劉備會師成都。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巴西靠近漢中前線,在劉備還未拿下漢中之前,巴西就是西川的漢中。只要拿下佔領巴西,就能切斷荊、益兩州的聯繫,還能直搗成都。因此以張飛為巴西太守,等於就是任命張飛為抵禦曹魏南下的第一線力量。後來曹魏名將張郃從漢中入侵巴西掠民,張飛於瓦口關大破張郃,成功完成了守衛巴西的任務。
  • 公元214年劉備一次賞給關羽張飛500斤黃金,為何一文錢也不給趙雲
    從《三國志》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得到劉備的另眼垂青,分別得到黃金五百斤的重賞。當然,古代度量衡體系與現代不同,三國時代度量衡沿襲東漢體制,一斤約等於現代的224克,相當於現代半斤,也就是說,假如用現代度量衡體系而言,他們四人每個得到黃金之多也非常驚人。
  • 論功行賞,卻遭劉備拋棄?趙雲、魏延為何無法封侯?
    在221年四月份的時候,劉備他在成都稱帝,那麼這個時候肯定是少不了對自己手下的獎賞。說起獎賞,除了賞賜黃金以外,另外一個就是晉升官位了。當時劉備是讓諸葛亮擔任了丞相,給馬超和張飛都封了侯,並且分別是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 劉備拿下漢中後,為什麼不派大將輔助關羽守荊州?原因其實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關羽大意失荊州一直是整個三國歷史之中的重頭戲,這件事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讓劉備新生的政權失去問鼎中原的機會了。這個時候,很多人三國迷就表示了,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其剛愎自用導致,甚至說劉備既然已經拿下漢中,為什麼不派大將來輔助剛愎自用的關羽鎮守荊州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有不少說法,尤其是針對關羽為何出兵北伐的因素。
  • 蜀漢五虎上將中,劉備為何不賜封關羽趙雲?一個不必封一個不想封
    諸葛亮劇照 據史料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後,進位漢中王。關羽當初委身曹操麾下時,冀州牧袁紹進軍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北),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因為這一功勞,曹操上表漢獻帝劉協,冊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也就是說,關羽所擁有的爵位含金量頗高,乃是漢獻帝親自冊封的,加上劉備進位為漢中王時對臣屬的封爵一般也是亭侯,因此劉備並未對其進行冊封,一是沒有必要,二來也不敢公然僭越。
  •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
    因此,也說明趙雲是個品德才都很全面的人。 7.關羽是個自視甚高的人,他看不起黃忠又質疑馬超,甚至還貶低過諸葛亮,可是趙雲就從來沒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趙雲的才能得到關羽的賞識。許靖名氣大,劉備給了司徒的官職,位列諸葛亮之後,這並不是劉備本意,而是法正授意,原因在於名士的影響力巨大,是政治需要,馬超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看到許靖位居諸葛亮之後,卻沒有什麼實際貢獻。而馬超歸順蜀漢後也幾乎被雪藏。他們只是得到了名,而沒有展現任何才華。 2.很多人認為趙雲不會說話。
  • 劉備讓魏延守漢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張飛趙雲永遠不懂,太高明了
    當時,劉備被曹操追得很急,而魏延當時只是一個小角色,他的話根本不算數,不過他的行為卻也感動了劉備。後來,劉備撤退而魏延在混亂之中最終投奔到了長沙太守韓玄的門下。在赤壁大戰過後,劉備派遣關羽收取了長沙郡。而魏延呢,被劉備收入囊中,當時還和軍師諸葛亮起了小小的爭執。當時諸葛亮以「腦後長有反骨」想要除掉魏延,而劉備、張飛等人還幫魏延說話。
  • 劉備為何非要關羽守荊州,如果換成趙雲,能否守得住
    我個人看來,讓趙雲來鎮守荊州,不但避免不了關羽失荊州的悲劇,還可能會讓悲劇來得更快。關羽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關羽有一樣是其他所有的蜀漢將領不能比擬的。那就是軍事能力超強。這個是劉備集團讓關羽鎮守荊州的主要原因。關羽在戰場上斬殺顏良,顯示了高超的武藝。在後來的襄樊戰役裡,關羽率領軍隊,水淹七軍,消滅了跟自己兵力相當的敵人。顯示了他出眾的指揮才能。
  • 關羽靠荊州威震華夏,為何孫權得到荊州後卻碌碌無為?
    關羽威震中國,孫權有無荊州但平庸?關羽是北伐戰爭漢中劉備壓力緩解帶來,儘管初期取得很好的成績,並最終被徐晃擊敗。漢中之戰帶給曹操,關羽的影響,繼續北伐,被闢為威震中國。當時人們反抗反叛萬乘曹操,關羽響應,曹操因為漢中在戰時過大領主,漢中人口造成再次內陸遷移,引起不滿。
  • 趙雲在劉備麾下都擔任過什麼官職,為何有人說趙雲不被劉備重用
    在三國人物之中,趙雲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人物之一,不僅文武全才、有勇有謀,而且對劉備忠心耿耿,然而近年來卻始終有一種說法,認為趙雲其實始終未能得到重用,甚至說其就是劉備的一個保鏢而已,證據便是趙雲所擔任的一系列職務。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趙雲曾經擔任的那些職務。
  •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劉備對黃忠的勇猛早有耳聞,於是在公元211年,他計劃培養一批新的將領,分擔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職責。這一年,劉備接到劉璋的求援,於是劉備以拒絕張魯為名,帶著黃忠、魏延等人帶兵入蜀。
  • 關羽大敗後手下士兵都逃了,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不逃?
    而五虎上將當中的關羽和趙雲更是人氣最高的兩人,功績也非常耀眼,但他們戰敗後士兵的表現卻截然相反。歷史上關羽在黃巾起義初期就認識劉備,當時他還是一個賣棗的商人,因為認可、佩服劉備的理念,於是和劉備張飛結為兄弟,三人一起投軍。而趙雲作為常山人,年輕的時候參加鄉勇抗賊,後來跟著鄉勇投奔幽州霸主公孫瓚。劉關張三兄弟曾經短暫依附過公孫瓚,趙雲因此和三人相識。
  • 不為人知: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打得難捨難分的時候,東吳孫權壓
    曹操親自統帥大軍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以糧草為誘餌引黃忠與趙雲來劫糧,黃忠中計被困,趙雲單槍匹匹馬救回黃忠和部下張著。曹操率軍在後追趕,趙雲回營後已空營示曹操,並埋伏弓弩手,曹操多疑未敢上前,撤退之時被趙雲反擊曹軍互相踐踏,死傷慘重,趙雲經此一戰被劉備與諸葛亮稱讚「一身是膽」。
  • 劉備奪取漢中後,為何不乘勝追擊,拿下關中呢?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在漢中之戰中,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都調集了眾多名將。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結果,在這場名將雲集的戰役中,劉備在公元219年贏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也即劉備佔據漢中,疆域得到擴張,並進位漢中王。不過,在奪取漢中之地後,劉備並沒有繼續向北進攻關中。眾所周知,關中作為漢朝都城的長安所在地,可謂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