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本體個頭還大?科學家在1億年的琥珀中,發現了一枚巨型精子!

2020-12-17 子棲音樂秀

比本體個頭還大?科學家在1億年的琥珀中,發現了一枚巨型精子!

說起琥珀,大家應該很熟悉,它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藝術品中是很常見的一個部分。準確的說,琥珀就是指的一些較小的昆蟲在幾萬年前被黏稠的松脂包裹住了,然後經歷過時間的洗禮,一直將它們的肉身延續到了現代。琥珀不僅很有觀賞價值,而且還有考古歷史研究意義。所以,近年來全球各地對於琥珀的保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能夠還原歷史,成了現代考古學家最想做的事!

前段時間,英國就有一篇報告,寫的就是關於它們發現一枚一億年前琥珀的事情。當時許多人都十分詫異,一億年前的琥珀究竟有什麼秘密,值得他們這麼重視呢?

其實,它們是在一個琥珀中提取到了一個很微小的生物,它是一種身體長度只有0.5毫米的小蟲子,名叫介形蟲。本來介形蟲沒什麼特殊的,畢竟我們現代也有。但是,科學家卻在介形蟲的體內提取到了一個比它本體個頭還大的一枚巨型精子!這就有點令人詫異了。要知道,在人類的印象中,精子都是數量龐大但是個頭特別小的。無論是哪種動物,都無法做到排出比自己個頭更大的精子來!

然而,這個介形蟲卻做到了,而且它的精子和它的本體,卻被同時封印在了琥珀之中。可能是介形蟲剛剛排出精子的時候,就被黏稠的松脂給包裹住了,真是太可憐了!

那麼,這個發現對於科學界又有哪些好處呢?要知道,在此之前,地球上最古老的精子是在南極洲的古老蠕蟲的繭中發現的,而蠕蟲精子的年限,是距今5000萬年以前。而這枚巨大的精子竟然是在1億年前出現的!這也就能證明,1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介形蟲這種生物,而且1億年前的介形蟲,和現代的介形蟲生殖方式完全一樣!

因為科學家做過比較,現代的介形蟲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在交配完之後代謝出比自身體積還要大的精子來,可是沒想到在1億年前,古老的生物也是這麼做的!簡直有些匪夷所思了!其實,精子除了數量之外,體積也是增加懷孕率的一種方式。但是,過大的精子無法自行遊動,也很難直接進入雌性的身體內進行受孕。而且如果要產生這麼大的精子,勢必會消耗本體太多的能量,這對於進化而言十分不利。

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在生物的進化中,這種巨型精子的生育方式就漸漸地被淘汰了。然後受孕就演化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量多個小時代。而介形蟲的生育方式卻保留至今,這也是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那麼,除了歷史研究之外,琥珀還有哪些價值呢?其實,琥珀作為就埋地下的碳氫化合物,還是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的。琥珀入藥最初出自於梁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他認為,琥珀是一種名貴的藥材,能夠明目止血,生機利尿。以前皇室也經常把琥珀當作藥材來進獻給皇上,不過,拿這種古老的化石去入藥實在是有點奢侈。不說浪費文物了,效果還不怎麼好。

所以,更多人會買來琥珀當作收藏。看著琥珀裡被封存上萬年的小蟲子,大家是不是感覺很新鮮呢?其實,市場上的很多琥珀都是人工做成的,真正的純天然琥珀售價都是很昂貴的,因為形成一個琥珀,都是需要經歷成千上萬年的,這就和地底下的礦石一般,用了就沒了。所以,我們看到的許多琥珀都是人工做成的。

現如今,戴琥珀也成了年輕人的一種時尚,琥珀也賦予人們吉利,消災闢邪等作用。無論琥珀是真是假,假如你有,都要好好地愛惜它們,畢竟琥珀裡的小蟲子是真的,那也曾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精子,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記錄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一個巨型精子能有多長?., 2020)研究發現在長眠於琥珀中之前,其中一隻雌性剛剛經歷了一次成功的交配。在它充盈的儲精囊中,研究人員們發現一團像毛線一樣糾纏在一起的巨型精子。這團精子的長度至少有0.2毫米,約為這隻雌性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如果放大到人類的比例,就相當於一個人精子的長度達到57釐米,和一隻成年的美國短毛貓差不多大。
  • 在兩釐米的小世界裡,發現0.2毫米長精子,封存1億年後被專家圍觀
    無可奈何,它們只好在這個小世界裡面安然地封存1億年,成為了最具研究價值的自然遺產,被無數個拿著放大鏡的科研人員一起圍觀,迫切地想知道1億年前的生物到底長啥樣子,和現在的同類生物有何差異?世界上被發現的琥珀有不少,但現在的這塊兩釐米琥珀再次深深吸引了科學家,因為發現一種不可思議的物體,完好封存了1億年的巨型動物精子,長度是人類精子30倍以上,肉眼都可以看見。這塊琥珀化石來源於盛產琥珀的緬甸,重約僅0.67克,有1億年歷史。
  • 揭秘1億年前,最古老的活化石,是如何進行有性繁殖
    最近,一個由中科院主導,並聯合德英兩國科研人員,一起針對一枚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進行研究的項目。通過高解析度的顯微CT,用足足1年的時間,還原了這39年份歷史已有足足1億年、個頭卻不足0.6毫米的小傢伙的殼體和軟軀體的特徵形態。
  • 中外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大體型古鳥類
    中外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大體型古鳥類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2-10 22:20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緬甸琥珀猶如一座聚寶盆,晶瑩剔透的琥珀之中封印了眾多意想不到的包含物,其中既有較為常見的植物、昆蟲,也有蜥蜴,還有鳥類遺骸和恐龍尾巴,要知道這些包含物都是有9900萬年的歷史啦!那麼這次緬甸琥珀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驚喜呢?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現在我們對於恐龍形象的刻畫,也只不過是通過發現的史前化石進行到還原而已,真正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在早在20多年之前,人們就普遍認為恐龍是一種像蜥蜴一樣渾身布滿鱗片的大型動物。恐龍的英語也有巨大蜥蜴的意思,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恐龍的外形,不知應該是光禿禿的,應該是和蜥蜴鱷魚非常的相似。
  • 美拆解最後一枚冷戰巨型核彈 美軍實力未削弱
    B53投入服役是在1962年,當時正值古巴飛彈危機,冷戰空前緊張。B53個頭與小型貨車相當。美國科學家聯合會說,這枚核彈的威力是二戰後期投到日本廣島的那枚原子彈的600倍。B53的設計初衷是摧毀深埋地下的設施,運載工具為B-52轟炸機。20世紀80年代已拆解了許多B53核彈,不過,美國的武器庫中仍然保留了為數不少的B53核彈,直到1997年這些儲備核彈退役。
  • 中美團隊億年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蜂鳥大小,眼大,牙齒百顆
    北京時間3月12日零時,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由中美科學家聯合完成的研究「 緬甸白堊紀蜂鳥大的恐龍(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
  • 上海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的重要機制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劉默芳研究組與國內外多家實驗室合作,發現精子細胞內的PIWI/piRNA複合體可作為蛋白質生產的調控「機器」,激活小鼠精子細胞中蛋白質的翻譯,保障功能性精子的生成。該研究揭示了精子細胞中翻譯和蛋白質合成的新調控機制,為精子形成障礙及相關男性不育症的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技術。
  • 太陽的340億倍!科學家發現巨型怪物黑洞,每天吃掉一顆太陽!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是由足夠大質量的恆星在核聚變燃料耗盡後引力坍塌形成所致。吞噬是其最大的特點,它可吸入任何物質,甚至是光線。在去年4月份人類獲得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前,沒有人見過它的存在。但能通過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釋出強大而明亮的輻射能量,從而被科學家捕捉。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一直以來科學家在二維顯微鏡下俯視精子,就以為:精子是在左右擺動尾巴來前行。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部則繞著遊泳軸滾動,如此實現了前行。
  • 科學家發現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
    趙闖繪製/光明圖片光明日報日電(記者 張蕾)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加拿大、斯洛伐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早前在河南西峽挖掘出的即將孵化破殼的恐龍胚胎蛋化石,發現了一種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科學家將這一生活在距今9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命名為中華貝貝龍。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 科學家發現一個「宇宙長城」,足有100億光年大,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由星系組成的超級結構,它們甚至可以跨越數億光年,我們無法想像這些由超巨型行星組合在一起的巨型結構有多麼壯觀,也無法想像這麼多的恆星和引力源組合在一起是多麼美麗璀璨的景象。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短短的數個普朗克時間宇宙的雛形就已經出現,科學家認為這些宇宙長城可能在宇宙誕生後沒有多久就存在了。
  • 宇宙中的遠古超級巨獸被發現,巨型星系成為宇宙黎明的見證者!
    如果有人問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毫無疑問我會說是星系,而且是100多億年前的遠古超級大星系。所謂超級大星系究竟有多大呢?以銀河係為標準大過它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都有,不過這些巨型星系大多都是來自100多億光年之外,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批古老星系。這些星系就是宇宙中最為古老的物質,甚至是見證宇宙黎明的第一批見證者。
  • 一塊9900萬年的羽毛琥珀證實:恐龍不是爬行類,只是大個的鳥
    這是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化石,科學家將琥珀中心發現的蛇類命名為「緬甸曉蛇」,它由一名華裔女性賈曉發現,也由這位發現者的名字命名。這枚蛇琥珀非常稀有,可以說是全世界僅此一枚,而且保存完好,科學家將蛇化石小心翼翼地從琥珀中分離出來後,發現緬甸曉蛇竟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只有9.6釐米。
  • 15歲少年發現了1億年前的甲蟲新種!
    據中國科學報12月25日消息,不久之前,宋丞峻和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科院動物所、深圳世紀琥珀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在一枚緬甸琥珀中找到了非常珍貴的史前甲蟲新種——齒胸背長扁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科學家發現1.5億年前「魚龍」
    近日,科學家們在英格蘭多塞特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個晚侏羅世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神秘小型海洋爬行動物。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斯是貝勒大學地球科學博士研究生,也是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 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阿拉斯加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巨型海嘯」
    據雅虎新聞當地時間10月20日消息,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並警告說,阿拉斯加融化的冰川可能會引發一場「巨型海嘯」,這是一堵極高的水牆,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破壞力。
  •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琥珀化石揭秘1億年前昆蟲真實色彩丨...
    【今日封面】7月1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3周年。升旗儀式現場設有一塊宣傳「國家安全法」的巨型海報。(來源:光明日報)新發現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多樣的具金屬色彩結構色的昆蟲。●7月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證明了超微納米級的光學元件可在長期地質歷史中穩定保存,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