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特蒙德颳起的青春風暴中,哈蘭德和桑喬兩位00後居功至偉,但在裘德·貝林厄姆面前,他們卻「老了」,英格蘭新星2003年才出生,但人們已經預知了他的野蠻生長。
兩個月前,他在多特蒙德的首秀就用一次助攻鋪墊了他在異國他鄉的故事,即便這只是一場熱身賽上,但貝林厄姆對稱了外界的期待,不久後在與奧地利維也納的友誼賽上,桑喬為同胞做嫁衣的同時,貝林厄姆還頗為放鬆地展示了一次插花腳過人。
或許是源於練兵的模式,當時關於貝林厄姆的新聞並不多見,反而圍繞著曼聯緋聞對象桑喬和傷愈復出的羅伊斯的消息此起彼伏,但相繼開打的德國杯和德甲,英格蘭新星並未收斂自己的進取心,分別用進球和助攻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曾效力過伯明罕的彭南特對小老弟的評價很高:「他讓我想起了傑拉德。」
一周前他還是多特蒙德110年隊史最年輕的進球者,此外,自2004-05賽季德甲有助攻統計以來,貝林厄姆同樣是最年輕的完成者。這時候才有人認真打量著面露青澀的後起之秀,這也就解釋了多特蒙德為什麼敢動用2300萬歐元購買一個此前在英冠效力的17歲小將,並許以300萬歐元的年薪。
在法夫爾眼中,貝林厄姆就是一個即插即用的生力軍。「他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球商,我不會特意去看他的年齡,他有技術,也有空間感。」不拘一格降人才,年齡對於熱血未涼的老將是一個數字,對初出茅廬的小將而言同樣沒有束縛感。
不信?
——13歲的他在伯明罕以學徒工的身份參加了英格蘭U15。
——14歲的時候他再次跳級參加伯明罕U18青年隊比賽。
——15歲的時候他已經躋身伯明罕U23大名單。
——17歲零67天的時候,他就成為英格蘭U21最年輕的出場和進球雙料紀錄的擁有者。
或許又有人說為什麼多特蒙德總是如此善於淘寶,拋開俱樂部的經營理念外,其實去年8月份才上演職業生涯首秀的貝林厄姆從來不缺買家,而且光顧者均是清一色的豪門,諸如利物浦、曼聯、切爾西、尤文和拜仁。這其中曼聯最為積極。除了邀請他的父母參觀卡林頓訓練基地,還邀請年邁的弗格森全程陪同,這樣的明星待遇即便是世界巨星也未必享受到。
因此,當曼聯聽聞貝林厄姆與多特牽手時感到驚訝,據傳,雖然他的父親是經紀人,但將選擇權留給了貝林厄姆,英格蘭天才的理由很簡單:「我想能立馬踢上比賽。」桑喬和哈蘭德的成功事例是最好的催化劑。當別人說這是下一個希望之星時,其實最好的機會已經在眼前,有些等待被認為是汲取營養的必要條件,而有些等待則被天才視為蹉跎歲月。
「為什麼年輕人就不能當家作主?」
貝林厄姆決定撕掉這個標籤,而多特蒙德恰好可以成全他的理想,雖然豪門具備吸引天才的先天優勢,但朱佩塞·羅西和馬切達的例子也被他當作成長的警鐘。擇其所愛才是他認同的正確軌跡,即便是跌跌撞撞,他也情願在充裕的上場時間內去審視自己的缺點,在這方面法夫爾堪稱園丁,其構建的00後輕鬆氛圍利於幫助新人破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到目前為止,貝林厄姆已經在寥寥無幾的場次中證明了他的傳說不只是流行於英冠,他配得上頂級賽場上的聚光燈。
老東家伯明罕送給貝林厄姆最好的分別禮物就是退役他的22號戰袍,這個年紀在足壇絕對是第一人。雖然外界質疑過伯明罕作秀,但官方的回答也很正能量:「紀念我們培養出來的優秀球員,並激勵其他球員。」
那貝林厄姆是如何煉成的?
他的青訓教練曾回憶:「每次訓練結束他都會刻意練習自己的左腳。」難以想像的是,在化身「球痴」的日子裡,他還可以每個月拿著145英鎊的獎學金,當他全心全意投入到職業足球時,你就可以想像成功其實並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曾經在伯明罕帶過他的主教練詹姆斯·比蒂更是將「自律」這個字眼貼在年紀輕輕的貝林厄姆身上。
在成長的路上,外人只關心他飛得有多高,甚至在最初選擇加盟多特蒙德時,有些不懷好意的聲音,諸如:「哪裡有這麼多桑喬。」或許只有他自己的汗水知道,消瘦的軀殼下承受的不單單是壓力,還有向偶像魯尼看齊的夢想,只是他的第一步是在英冠,第二步是在德甲。
除此之外,總有人好奇他的天賦是否有家族基因的助推。貝林厄姆的父親馬克是一名警察,除了破案,對足球情有獨鍾,司職前鋒的他曾代表15支業餘隊伍出場過,匪夷所思的是,在850場比賽中打進了700球,是業餘聯賽的老炮兒。或許,這是一段頗為另類的虎父無犬子的佳話。
(貝林厄姆一家子)
記者採訪馬克時詢問其對兒子還有什麼囑咐時,父親笑了下:」只要能在一線隊伍站穩腳,快樂至上。「或許,當有一天貝林厄姆突飛猛進,甚至入選英格蘭國家隊時,那個真正快樂的人是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