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廳評價標準

2021-02-15 坦尚尼亞發現旅遊

 

米其林,是法國的一家輪胎製造企業。當我們聽到「米其林餐廳」時,按照我們漢語的習慣,就是指米其林公司旗下的餐廳。其實,米其林餐廳的全稱是「米其林星級餐廳」,這些餐廳本身與米其林公司沒有任何關係,米其林既不參與餐廳的創辦,又不參與餐廳的管理。它們之所以會被冠上「米其林」的名號,是因為這些餐廳得到了米其林的評級。

那麼,得到了米其林的評級,又意味著什麼呢?《米其林紅色指南》會對頂級餐廳進行「星級標註」,一些表現特別出色的餐廳會獲得相應數量的星星,三顆星表示出類拔萃的菜餚,值得專程前往,兩顆星是出色的菜餚,值得繞道前往,一顆星是同類別中很不錯的餐廳,一般能夠評上米其林餐廳的都是相當不錯的餐廳!


米其林公司有著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在米其林剛建立的年代,汽車與輪胎還是較為新鮮的事物,作為一個行業的先驅,對公司的發展自然要有長久的打算。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期間,當時米其林公司的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車旅行的發展前景。他們認為,如果汽車旅行越興旺,他們的輪胎就會賣得越好,因此,他們將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汽車維修廠等等有助於汽車旅行的資訊聚集在一起,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一書,從此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也就是說,米其林餐廳評級,已經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而這個評級機構還是來自世界最浪漫的國度法國,因此它的權威性可想而知。米其林紅色指南(後來《米其林指南》被分拆為兩本,紅色指南和綠色指南,紅色指南主要介紹餐飲,綠色指南介紹旅遊,每年出版一次,凡是被它提及過的餐廳,都意味著他們是同行業的「精英」。而這些餐廳的廚師更是被人視為藝術家。《米其林紅色寶典》被「美食家」奉為至寶,被看成歐洲的美食聖經。

 

▲《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兄弟為了打響米其林輪胎的知名度,甚至希望能藉機促進輪胎銷售,便提議發行《米其林指南》,希望一本美食旅遊指南能夠刺激富人買車的欲望。目標明確!《米其林指南》只推薦公路旅行為主的美食,但如今它已成為高級餐飲的評價指標。

因為《米其林指南》所提供的食宿和景點信息,全是以公路旅行的方式為主,而非從前人們習慣的鐵路旅行。到了 1931 年,大眾所知的星評制度正式出現。一顆星星表示:廚藝不錯,路上可順路拜訪的餐廳(Verygood cooking);二顆星星表示:精湛的廚藝,可以在旅途中繞道去品嘗(Excellentcooking);三顆星星表示:頂尖的廚藝,值得專程前去享用佳餚(Exceptional cuisine,worth the journey)。

《米其林指南》出版於1900年,原先只是法國旅遊景點介紹,後來延伸至歐洲其他國家;20年後才有餐廳介紹,26年開始進行星級評鑑。97年增加必比登平價美食名單,05年才進入美國,07年將觸角延伸至亞洲。

從歷史就可以看到它不過是向旅行者推銷的指南。但是慢慢地,食評的名氣卻遠大過了公司本身。

米其林真的好吃嗎?到底應該怎樣評價呢?

就像沒有人可以取悅所有人一樣,沒有一道菜可以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食材的好壞,做法的用心,手法的高低這些是完全可以體現出來的。

不要說「高檔食材和普通食材沒區別」,對於食材和烹飪手法,很多人是對高價位餐廳有嚴重低估和偏見的。這種低估和偏見的來源於長期熱愛火鍋擼串重油重鹽菜系的盆友們,來源於口味偏重無辣不歡的盆友們。吃不出食材的好壞理所當然。嗯…不是沒有差別,是你吃不出來。而且,依照目前的餐飲趨勢,這個問題可能會持續存在並且越來越嚴重。因為餐廳使用的好食材不在自己常吃的範圍內,所以沒有形成合理的評判體系。吃得懂麻辣火鍋的好壞,和吃得懂黑魚籽牛面肉的好壞,確實有一道深刻的鴻溝。

所以,法國人的「美食殖民」是從《米其林指南》一書開始的。米其林評論員從九十年代就開始招募,一年平均造訪300+-餐廳,只要會吃,不需要會做。最重要的一點:保密。預定餐廳什麼都是用假名。評論員是餐飲界的間諜,有的就連最近親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真正從事的工作。這也是米其林經久不衰的原因。

綜上,如果您對西餐了解的深入骨髓,那麼米其林的 完全可以參考。但是如果您需要吃中餐譬如粵菜,那麼我勸您還是問問local哪裡地道吧!

記得大眾點評還有一個「黑珍珠榜單」吧(總喜歡list榜單還有什麼必吃榜必住榜亂七八糟的),slogan用中國人的口味,探尋各地美食。定位比必吃榜高級一點,環境佔比可能較大。(小編個人而言,認為服務完全可以佔到50+%,好的服務對心情的激勵是極大的,菜品再好吃也會因為服務的一個小細節而壞了一整天,但如果服務貼心周到細緻,菜品一般心理作用也會告訴您這家很不錯哦~)

那什麼人會吃這類高級餐廳,會在什麼場合下吃呢?聚會和紀念日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不說儀式感那些鬼話,平時家常小炒,家庭聚會的時候吃個大餐,確實是已經習慣成自然的事情。要把生活中的高級消費頻次提升,變得更日常,那麼就是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一天了吧。

 用發現的視角,為您推薦優質資源 

發現旅行社 非洲旅遊高端定製 

❶ 官方網站與微信公眾號

http://www.fashion-tourism.com

tanzania_fashiontour

全國熱線:4000 888 776

❷人工

坦桑發現(中國區)運營: 李航

電話:15523938620

微信號:15523938620

郵箱:2881697016@qq.com

坦桑發現(中國區)F.I.T運營:魯婷婷 

電話:18810322640

微信:18810322640

郵箱:2881697026@qq.com  

坦桑發現總部主管:安國娜

微信號:1462611092

電話:+255753838888

郵箱:中國 2881697011@qq.com

坦桑:fshn.ops06@gmail.com

坦桑發現總部總經理:潘磊  

微信號:825618817

電話:+255786336312

郵箱:plksafari@gmail.com

地址:Plot130, Msese Road,

Kinondoni, Dar es salaam

相關焦點

  • 米其林餐廳的大帽子
    #米其林#120年前,米其林輪胎公司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對未來吃著火鍋開著車的汽車旅行業相當看好,他們覺得要讓大家都喜歡上去旅遊,旅遊要開車,開車多了輪胎也就換的多,輪胎換得多他們的輪胎生意也就更好了。那麼,讓我們旅行吧,怎麼促使大家去旅行呢,民以食為天,不如把各地的美食餐廳搜羅一下,咱們挨個去吃個遍吧。於是,在萬國世界博覽會期間,他們推出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就類似於現在的地圖app,裡面有餐廳、地圖、加油站、維修廠、旅館等衣食住行一體化導遊項目,小小的一本方便攜帶。
  • 米其林餐廳美食家的「賞星」之地
    日前,2013年《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出爐。這本享譽世界的旅行指南以其中的餐廳評級最為人所稱道,在法國和歐洲被譽為美食家的聖經。每年,《米其林指南》都會用極其嚴苛的標準評價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餐廳,並為這些餐廳按照舒適度和美味程度評定級別,最後形成一份榜單,其中最優秀的餐廳將被冠以「一星」到「三星」的稱號。
  • 北京米其林指南首發 23家餐廳上榜「摘星」
    提起米其林指南,無數餐廳都希望自己能被「金榜題名」,成為米其林餐廳中的一員。同時,米其林餐廳也是很多食客心中不二之選。  昨日,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新榮記」(新源南路)等23家餐廳上榜。有專家認為,米其林指南作為一種外國餐飲行業的評判標準,在中國是否能夠成功本土化,將決定其在中國的影響力。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期盼已久的《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昨日發布,這是臺灣 史上首次 被米其林納入評鑑,共有 20家餐廳 榮獲米其林餐廳殊譽,包含日本菜、粵菜、時尚歐洲菜等 13種菜系,頤宮 成為 臺北第一家 米其林三星餐廳!
  • 全球排名第一的餐廳停業,米其林餐廳的日子也很艱難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疫情導致眾多米其林餐廳被迫停業餐廳虧損、面臨倒閉走下神壇的米其林餐廳開始尋求轉型這幾顆美麗的星星,既是榮耀也是負擔最近,米其林餐廳的日子變得不好過了
  • 2013香港61家米其林紅色指南餐廳新鮮出爐!
    《米其林紅色指南》,一直用紅色作封面,有「美食聖經」之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最具權威性的酒店和餐廳指南。100多年來,它一直以理性的文字和創造性地為餐廳評定星級的體系而贏得讀者的青睞。它為讀者選擇了各種價位上最佳的酒店和餐廳,而這一選擇過程由米其林的「美食偵探」團隊獨立完成,並參考讀者來信中的意見。
  • 850日元的米其林餐廳?!
    ,作者chikuwabu,「雲遊Japan」也會在近期訪問該店鋪,為大家帶來一手的報告(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米其林餐廳,總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一流的主廚,優雅的進餐環境,動輒一個人幾百上千的餐費(小編說的是人民幣)。而「拉麵」在日本本是一種庶民的食物,價格便宜,不夠可以點大份,成為了很多工薪階層的最愛。狹窄的空間裡大家並排而坐,吃完走人。
  • 又有7家荷蘭餐廳獲得米其林星級稱號 荷蘭米其林餐廳總覽
    據人民報報導,荷蘭今年沒有一家米其林餐廳失去資格。5家餐廳獲得米其林一星資格,一家餐館升級為米其林二星餐廳,2家退回至米其林一星稱號。位於Zwolle的De Librije和Vaassen的De Leest仍然保留了他們米其林三星稱號。今年Zuidwolde的De Groene Lantaarn第一次獲得了米其林二星。
  • 歐洲行|丹麥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Geranium
    名廚小7 歐洲探訪之旅第四篇,什麼樣的餐廳打敗名氣響亮的 noma 多年?2015 年開始,米其林指南登陸北歐,北歐 5 國共用一本米其林指南,每年約於 2 月下旬公布星級名單。最新一期《米其林指南北歐國家 2020》已於 2 月 17 日在挪威舉行頒獎典禮,名氣響亮的 noma 再度與最高榮耀錯過;而相對低調的 Geranium 則是延續了丹麥哥本哈根唯一一間三星餐廳的美名。
  • 米其林摘星記,打卡廣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廳:江-由輝師傅主理
    da小姐姐鎮樓這一次要帶大家探的店,是19年廣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廳、大眾點評黑珍珠一鑽餐廳,位於廣州文華東方酒店三樓的江-由輝師傅主理餐廳,主要是以做創意粵菜為主,平時我們都以江作為其簡稱其實米其林對於廣州來說的爭議一直都是很大的,因為它的評選標準可能不太適應廣州的餐廳,很多好吃的老字號可能因為環境服務等達不到它的要求。存在即合理,既然已經評了這家餐廳了,作為廣州唯一的米其林二星,不過來打下卡就說不過去,所以就過來試下他的口味是怎麼樣的吧!
  • 米其林怎樣才能讓北京人民服氣?
    米其林中國區總裁、董事長偉書傑 帶著爭議進北京 那米其林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這份法國的權威性餐飲指南將自己的美食評審員稱為「尋星者」(Star Seeker),這些探店專員會匿名造訪餐廳,在餐廳環境、服務、食材、烹飪技藝等多個緯度上考察餐廳,進行綜合打分。米其林官方稱在發布每份指南時秉持的標準都是一致的,力求公平、公正。 不過米其林進北京,是伴隨著爭議來的。
  • 口水指南——2014年香港米其林餐廳
    其實,米其林代表的食物質素以及廚師技藝的綜合評價,價格倒不一定都是高不可攀。至少在香港,你既可以花費半萬吃一頓米其林海景套餐,也可以只花兩頓麥當勞的價格享受米其林質素的美味。It's up to u!【有需要滴童鞋可以聯繫微信:598799634】【如何訂閱】微信搜索微信號xggwzn(香港購物指南的拼音首字母,獨此一家,別無分號)根據米其林的評判標準,入選餐廳分為一星到三星三等,星星越多,表示越值得到訪,當然價格也是蹭蹭上竄
  • 帶你體驗另類的素食,廣州19年米其林、必吃餐廳——蔬稻餐廳
    素食在我們的印象中可能就是清淡無味,清新淡寡的,所以素菜都不太的火,自然餐廳也比較的少,但在廣州有一家素菜餐廳,讓我體驗了一把吃肉的感覺。所以,這一次要帶大家體驗的是一家素食餐廳——蔬稻餐廳,為什麼要寫它呢?因為他不僅獲得過2019年的米其林推介餐廳、也是點評2020年廣州必吃餐廳、廣州素食評價榜的第一名,所以看他獲得這麼多榮譽,平時吃肉食吃多了,就過來試下這裡的素食吧。
  • 2021年加泰隆尼亞米其林三星餐廳
    此次加泰隆尼亞共有55家餐廳成功摘星,其中有3家米其林三星餐廳,9家米其林二星餐廳,43家米其林一星餐廳,成為西班牙擁有米其林餐廳數最多的大區。米其林三星餐廳一向一位難求,常常需要提前大半年預約,今天不妨跟小編一起探秘這三家加泰隆尼亞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為你的下次美食之旅做準備吧!
  • 米其林的星級到底怎麼評? 壹讀精選
    這又恰恰是這個神一樣的指南從 1931 年推出三星分級評價以來最大的秘密。米其林官方只給出了五點粗略的解釋:盤中食材的水準、料理食物的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創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餐廳烹飪水準的穩定性。至於這些大綱背後更詳盡的評價標準,就是只有當事評審員才知道的絕密文件了。正是因為嚴格執行這樣的保密標準,才讓那麼多廚師和美食評論家都在米其林跟前擺了烏龍。
  • 我家樓下「米其林」餐廳,從沒拿過獎
    原創 梅姍姍 風味星球米其林作為餐廳指南的知名程度,快讓它輪胎的主業自愧不如了。比如我家那半退休的老爸,昨天在刷到「米其林廣州榜單」 的推送後,下意識的反應居然不是「它是啥」,而是「吃不起」。
  • 《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米其林三星主廚成長記錄,高手這樣開餐廳
    最重要的是,米田肇靠這種思維模式,精準地參透了米其林神秘的標準。經過在日本國內的幾次實習,米田肇決定前往法國進修,他想要看看真正的法餐是怎麼一回事,米其林餐廳又是怎麼一回事,經過多次試吃米其林餐廳,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米其林的評星準則是客觀的多維度的,一星,二星,三星的餐廳之間,有著明確的邊界。
  • 世界著名的素食米其林餐廳.
    Pietro 出世於瑞士, 曾於1989年至米其林3星Gualtiero Marchesi餐廳作業,並擔任全球Bvlgari的宴會餐點,而後於1989創建了自個的素食餐廳,1996就取得米其林一星榮譽。儘管米其林一星榮譽確實為Joia帶來不少國外觀光客,但Pietro仍是將重心放在了義大利人身上。
  • 它是米其林餐廳「硬菜」,有著抽象的菜名,在中國卻是「廉價品」
    於這些人看來,或許魚子醬和鵝肝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西餐,因為其更符合西餐「硬菜」的標準,至於「硬菜」,它其實也難有個確切的定義。中餐我們可以理解為價格較為昂貴的餐廳招牌菜,如下面我們就會介紹一種米其林餐廳的「硬菜」,其被很多老外稱之為高檔食物,是米其林餐廳的招牌菜之一,不過當你知道它是啥的話,或許會有著這麼一個感嘆
  • 觀看|特別篇-米其林指南
    所以基本上對於一個料理人來講,能獲得米其林評審的認可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並且幫助自己在廚藝界獲得一席之地,所以所在的餐廳獲得米其林認定並刊登在米其林指南上就是他們追逐的目標。而對於美食愛好者來講,米其林指南推薦的餐廳則是他們選擇的一個方向標,但是要看懂米其林指南則需要先了解米其林的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