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轉載作者2018.08.20的新浪微博)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和古埃及文明一樣古老而偉大,根據歷史時期的不同,以及兩河流域統治國的不同又分為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和亞述等文明。
公元前4000年到前3000年,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現伊拉克境內,發展出了許多以城市為中心的農業社會。其中最早的文明創造者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兩河流域中下遊的蘇美爾人,他們發明了楔形文字。當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那個時期文明的發展和傳播並不是單一地由城市向周邊地區擴散,而是同時在許多地區都平行獨立地發展著,像是與蘇美爾人同樣早的,在更靠西北的敘利亞,人們也發現了出現時間同樣早的楔形文字,然而它們卻是用另一種語言來書寫的,這就要說到楔形文字從蘇美爾人時起就被許多其他文明用來書寫,像是後來的波斯帝國和阿卡德人,但他們使用的語言與蘇美爾人大不相同。
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建立了城邦,於公元前24世紀覆滅,繼而迎來阿卡德帝國統治時期,第一任國王薩爾貢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權國家,這段時期持續了200年左右。公元前2193年因內部叛亂、外族侵擾,於混亂中結束了對地區的統治,而這時蘇美爾人復興,統一南北(蘇美爾和阿卡德)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之後於公元前2006年被滅,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了巴比倫城邦。
巴比倫城邦在漢謨拉比時期最為強盛並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還出現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但它可能並不是最早記錄在泥板上的法典,有記錄其實在它之前的蘇美爾人也曾以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的方式頒布了一部法典——《蘇美爾法典》。漢謨拉比之後的古巴比倫王國最終因政治腐敗國力逐漸衰弱,在公元前1595年被西臺所滅。
隨後兩河流域的統治國為亞述帝國,關於亞述帝國較早的記錄中,亞述帝國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之後的時間中時而較為強盛,時而成為他國附屬國,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開始逐漸強大,並慢慢掌握對周邊地區的統治權。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後於前605年滅亞述,他們還建造了我們現在熟知的「空中花園」。
公元前538年,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所滅。
聊完地區簡史,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一時期、地區的藝術又是怎樣的。
蘇美爾文明是最早出現在這一地區的文明之一。當時的人們信奉許多神祗,不同的城市信奉不同的神祗,人們還相信君權神授,因此神聖不可侵犯。我們會發現從這一文明時期出土的藝術品並沒有古埃及的那樣數量種類繁多,因為製作材料的原因,它們能夠留存到今天的並不多,而這就要說到不管是蘇美爾人還是阿卡德、巴比倫、亞述人都沒有想像古埃及人那樣強烈地渴望永生並將隨葬品和墓穴用不易侵蝕的材料製成,這裡的建築大多是用泥磚建造,以至於不能像金字塔那樣時代屹立在沙漠之中。
出土於烏魯克的花瓶,約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已經將人物和其周遭的景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他們都站在藝術家創造的地平線上,並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
烏爾的豎琴音箱,約公元前2685年
動物在蘇美爾人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這個牛頭豎琴音箱製作精美,公牛的形象十分逼真,公牛頭的下方還有幾幅畫作,畫作中有動物和半人半獸的形象,看上去嚴肅而天真,但我們現在還並不十分清楚他們所代表的含義。
烏爾的豎琴音箱,琴頭下方的畫作,約公元前2685年
阿卡德人滅掉蘇美爾人的城邦後將一些散布的城市整合成為一個國家,到薩爾貢孫子納拉姆辛在位時通過徵戰向西擴展了疆域。或許正因國家的建立伴隨著戰爭,他們的第一任國王薩爾貢才如此在意自己在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是否足夠威嚴,並命人用青銅和珍貴的寶石為自己製作了華麗的雕像。銅像中的薩爾貢王威風凜凜,眼睛的位置鑲嵌著寶石,面部細節十分生動,而不像埃及人那樣僵硬。
納拉姆辛勝利石碑,約公元前2270年
與薩爾貢王的道理一樣,這塊紀念戰爭勝利的石碑更能體現這位君主威嚴的形象和他神授的權力。納拉姆辛站在最頂端,除了對面求饒的敵方部落士兵沒有其他景物,而他的腳下則是敵方士兵的屍首,納拉姆辛本人也被刻畫成了普通士兵的兩倍大,這些都顯示了國王作為君主的地位和從神祗得到的權力,因而又與凡人不同。
亞述軍隊圍攻要塞,約公元前883-公元前859年
我們現在發現這些紀念碑大多記錄了當時的戰爭場面,而藝術家也會在這樣的作品中放大統治者的形象,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薩爾貢和納拉姆辛。這塊亞述軍隊圍攻要塞的紀念碑描繪了亞述軍隊戰無不勝的場面,那些傷員中沒有一個是亞述人,顯然與現實情況不符,但就像一直以來人們在創作藝術作品時的心理,他們似乎始終相信藝術作品與現實之間或多或少能相互影響。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2020.09.2
感謝關注公眾號: 西街畫廊的空間
往期閱讀推薦 :【古羅馬藝術概況】
【永恆的埃及藝術】
【史前藝術】
【歐洲版畫起源】
【銅版畫在歐洲誕生】
【關於木版畫】
友情關注: 澳洲聖世德葡萄酒專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