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結算四捨五入未公示!消費者:憑啥?

2020-12-14 澎湃新聞

超市結算四捨五入未公示!消費者:憑啥?

2020-07-10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金山融媒 i金山

大家有沒有注意過

有些商品價格是有「分」的

比如1.68元就是一元六角八分

現在,分幣在市面上已經停止流通

那麼這幾分到底該怎麼算呢?

其實大部分基本上是不算的

然而有時候又是「四捨五入」

那在超市買東西結帳後

很多人都會懶得要發票

更不要說對帳單了

不久前,市民潘女士

卻較真地對起了帳單

結果發現超市在她不知情

並且未同意的情況下「四捨五入」

多收了她的錢

原來在7月初,潘女士在東尚超市衛清東路店購買了總價43.56元的商品,掃碼付款離店後,她發現微信支付帳單顯示付費43.6元。雖然就相差4分錢,但潘女士認為超市的這種做法有失公平。

消費者 潘女士:一角或幾分錢算不了什麼,關鍵是討個說法,希望超市做到誠信待客,也能使老百姓能夠明明白白消費。

記者跟執法人員來到東尚超市衛清東路店,要求商家列印了兩張稱重商品小票,在結算時發現標價4.57元的商品,而在結算時直接四捨五入為4.6元。

執法人員認為,商家的這種行為違反了《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但經過調查,商家使用四捨五入的收款方式僅有數天時間,且違法所得較小。

目前金山區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經營採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便對商家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建議商家可以採取將四捨五入結算公示在顯著位置或直接完全舍位的方式。

東尚超市衛清東路店負責人 陳東凱:下一步就是把公示貼出來,給顧客一個簡單明了,一眼看過去,顧客比較容易接受,一天金額雖然不太多,但是放在一起是有損失的。

記者採訪下來發現,部分顧客也覺得超市如果提前將「四捨五入」的找零方式公示是合理的。

其實超市扣掉幾分錢,也是符合現在的市場大環境,因為找幾分錢對雙方來說,都是成本大於收益。但如果不主動公示,心裡也會覺得不舒服。

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規範科科長劉曉鋒表示,一般情況下如果商家沒有主觀故意性,以非法侵佔為目的的價格欺詐行為,屬於輕微的違法行為,按照包容審慎的執法原則來說,是指導和規範,教育為主。市場監管部門也會加強這方面的監管,發現一些主觀故意行為的話,會進行查處。

記者丨勾瑞 馮秋萍

通訊員丨王然

編輯丨孫進

責編丨戚靜偉

原標題:《超市結算四捨五入未公示!消費者:憑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儲值卡未消費……煙臺一超市關門「跑路」,消費者和員工有苦難言
    在煙臺市開發區越秀星匯金沙小區,記者看到,一家名叫京魯生鮮超市的店鋪門口,聚集了很多前來退費的消費者。他們都在這家生鮮超市辦了卡,但是沒有接到任何的通知超市就關門了。煙臺市民杜女士告訴記者,「(超市)活動都搞得特別大,五倍充值首單免費,還有充3000送電動車,還有充5000送冰箱。」
  • 關於超市購物卡、加油卡你的增值稅處理都正確嗎?
    售卡方(超市):a.售卡或者收取充值資金時,不交增值稅,開普票,不能開專票,商品編碼為「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徵稅項目」下設601 「預付卡銷售和充值」;b.與銷售方(五金店):結算交易款時,索取五金店開具的普通發票,作為其銷售單用途卡或接受單用途卡充值取得預收資金不繳納增值稅的憑證
  • 當我收錢時,我應該怎麼處理「四捨五入」?
    筆者看到武漢消費者黃女士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上留言,稱在超市購物碼掃描結算中,超市方面「四捨五入」向她收取了2分錢。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管局對此問題進行了調查,超市工作人員向黃女士致歉,稱是總行的系統設置問題,出納系統將進行調整。
  • 湖北宜昌一超市內老人插隊結帳,舉起未結算一把菜砸向女收銀員!
    導讀:1月8日,湖北宜昌一超市內,一老人買菜時疑插隊未果,舉起未結算的一把菜怒而砸向收銀員姑娘的臉部後揚長而去。據超市店長稱:當時收銀員是按順序給顧客掃碼結算的,老人插隊不成,惱羞成怒,持菜砸向收銀員頭部,隨後迅速離開。事後,超市方已報警。
  • 去一趟柴達木,你就相當於四捨五入去了趟火星
    天問一號模擬圖 圖/新華社當然,要是特別心急,跟著我們一起去柴達木盆地周邊雲旅遊一圈吧,去一趟柴達木,你就相當於四捨五入去了趟火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柴達木盆地及其周邊,基本上包含了火星上的主要地貌類型,而且柴達木氣候乾旱,與火星極為類似。
  • ...物價,洩露隱私……滬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
    5.上海中心大廈置業管理有限公司未執行政府定價案當事人為浦東南路500號國家開發銀行大廈地面停車場經營者,停車場核准收費標準為「5元/小時、超過1小時後,以每半小時為計費單位」。當事人修改電腦計費系統的標準和規則,實際對外按10元/小時收費,且超過1小時後未以每半小時為收費單位。
  • 招行呼和浩特分行被罰95.5萬: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帳戶
    來源:新浪財經12月8日消息,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支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因存在單位結算帳戶開立、變更、撤銷未報備;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帳戶;未嚴格落實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制度;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
  • 回頭看發現違法行為未改正!統一銀座商城超市被罰3萬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局在8月底對山東統一銀座商業有限公司商城超市進行了處罰,原因是該超市在回頭看時,依然存在同樣的違法行為。
  • @鹿泉人 憑社保卡就醫,京津冀異地直接結算!
    @鹿泉人 憑社保卡就醫,京津冀異地直接結算!日前,經過省、市、縣三級醫保部門及有關定點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通過改造信息系統,與北京、天津醫保部門聯調測試,截至11月30日,我省14個統籌區跨省(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全部上線運行,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機構開通
  • 保定一消費者在大型超市遭遇「套路」
    「明明標價70元,結帳的時候卻按照158算的,幸好我回家後多看了一眼,不然就被超市坑了。」11月24日,網友@主流爆料了自己在惠友超市購物險遭「套路」的經歷。圖:標籤上顯示為70元的特色初榨橄欖油據了解,24日下午14時左右,網友@主流前往向陽大街的保定惠友超市購物,在看到標價70元的魯花特級初榨橄欖油後,網友@主流頗為心動,認為物美價廉便取下一盒,挑選完所有購物產品後到吧檯結算,價格是468.45元。
  • 冷鏈食品有了「身份證」 消費者掃碼可查詢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麥德龍、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等大超市在出售進口冷鏈食品時,已主動亮「碼」銷售,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一掃碼,就能查到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數據,知道該批食品是否安全,監管部門也能夠憑此快速掌握貨物流向。
  • 「原創」海豐阿東:收銀時這樣的四捨五入,是漏洞還是陷阱?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四捨五入這種事情,不過有的時候這樣做,當中可能存在著某種陷阱,在悄悄的損害著你的利益。編輯閒話少說先上圖。這是某商家的一張收銀條。他們出售的商品,有許多都是計算機到分的。比如這次買的這顆大白菜,要價11元6毛6,不過在收銀的時候,他們是四捨五入的。
  • 永輝超市加入《安心消費公約》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商品
    聯商網消息:3月9日,為了在疫情期間,連鎖門店可以成為老百姓信賴放心的消費場所,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起主辦線上CCFA《安心消費公約》雲籤約大會,永輝超市作為國內零售行業龍頭企業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商品,成為首批加入《安心消費公約》的35家會員單位之一。
  • 「家樂福」超市稱重價籤含貓膩
    經王先生仔細觀察後發現,該超市單價價格信息僅有單價和淨含量兩項,而無規格項,單價乘以淨含量得數明顯與價格不符,結算總價遠遠高於標籤上單價與淨含量相乘得出價格。對此王先生覺得,無論商家的行為是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都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是一種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 日本積分返現意識調查:4成消費者「無現金結算比例增加」
    調查結果顯示,有4成的消費者通過積分返現活動,提高了非現金結算的使用頻率,回答特意前往可實行積分返現政策的店鋪消費的人數提高至三成以上。非現金結算佔積分返現店鋪銷售額的比例上升到34%(實行積分返點政策前約為27%),但回答該項政策對吸引客流和提高銷售額有作用的店家不足4成,說明店鋪經營方還未充分感受到積分返現政策所帶來的成果。
  • 武漢公示28家放心肉菜超市
    舉報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詹鈃)12月29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對2020年度武漢市放心肉菜超市進行公示的公告
  • 網傳宜州一超市將倒閉,回應來了:可選擇兩種方式消費購物卡
    3月17日,網傳河池市宜州區百家惠超市經營出現困難將倒閉,建議持有購物卡的消費者及時前往消費。該消息傳出後,引發不少顧客前往該超市搶購,不少貨架貨物被清空。該超市部分貨架已空。超市回應:3月18日,針對因網絡說法引發的搶購潮,百家惠超市聯合宜州市大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發出一份承諾書稱,因疫情原因及經營調整,百家惠超市將於2020年3月23日結業閉店,由大洋超市駐入。
  • 媒體分析發改委不會同意超市商品不打價籤
    河南商家辯解,不止河南超市是這樣,全國多數地方大型超市,都沒有在商品包裝上打上價格標籤,稱如果執行國家規定,成本將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憑中國商家現在的道德,不打標籤恐怕欺詐現象更嚴重。像家樂福這樣的洋超市結帳時還欺騙顧客呢,沒有物價部門的監督,商家的行為更可怕。  搜狐網友認為,不標價不就是想漲得更厲害嗎?不打價籤騙得更歡了。  新浪網友指出,應該要求工廠出廠時就在包裝袋上打上零售價的價格,書籍報紙上都可以打,為什麼別的商品不能打?
  • 計程車計費「四捨五入」,乘客據實支付有何不可?你怎麼看?
    而且在結算方式上採取的四捨五入的收費方式,估計誰也不可能拿一堆毛票上街。但是現在有了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不管多少都可以精確到「分」來支付,所以也就有乘客和司機因為支付金額問題發生的不必要的糾紛。其實這不是幾毛錢的事兒,更多的是一種態度的表明和對於制度不滿的表現。
  • 「超市是你家,東西隨便拿」?做夢!一男子連續盜竊一年,最終……
    」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中,顧客僅需一個手機就可以實現進門、購物、結帳,商家節約人工成本的同時,消費者也享受到便利和快捷。無人超市一般會在入口處設置門禁識別系統,需要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並開通免密支付才可以進入,選購完商品自助掃碼結算付款後便可以離開超市。整個消費過程,既不需要導購員,也不需要收銀員。 但是,沒有店員的超市,也成為了考驗消費者誠信和素質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