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有酒店積分,坐飛機有航空積分,那你聽說過「養老積分」嗎?在河南新鄉,有42萬老人擁有自己的專屬養老積分。那麼什麼是養老積分?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取積分?得到的積分能用來做些什麼呢?6月2日,大河網記者前往新鄉為您解密「積分養老模式」。
老年大學開設的瑜伽課
唱歌跳舞得積分 老年人「分分」快樂
在新鄉市高新區老年大學,近百平米的教室裡已經坐的滿滿當當,剛上完聲樂課的文香玲老人告訴記者:「我今年60歲了,現在上課是越上越有勁,一周五天,天天都有課,周三周四我上時裝課,周五上聲樂課,還有瑜伽、舞蹈、繪畫、攝影等好多課程供我們老年人選擇。上課不僅不要錢,政府還給我們好處,每上一節課都要積5分,5分相當於5塊錢。」據了解,目前新鄉老年大學共有1.5萬餘名學員,開設33門課程,每天上課的老人達500人以上。
中國銀行是新鄉積分養老的成員單位,大河網記者在銀行櫃檯見到了前來存款的徐阿姨。她說:「來這存款利息都一樣,就是比其它銀行多這個積分,一萬塊錢給你積300分,積分可以頂錢用。」
文香玲老人和徐阿姨說的積分就是新鄉市積極探索的「積分養老制度」。2014年,新鄉市依託12349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平臺與涉老服務的114家單位和企業合作,開創了積分養老模式。該模式使老年人通過「花積分」「賺積分」來輕鬆達到省錢、省心、共享福利的目的。除了去老年大學上課可以獲得積分外,存款、繳費、就醫、保險、購物、公益都能積分,甚至讀報看電視也有積分。
養老積分用處多 全家都受益
積分的渠道有這麼多,那老年人怎麼去花這些積分呢?大河網記者來到位於高新區的一家洗衣服務中心,今年63歲的姬阿姨剛好在這裡取洗好的衣物,「我就在旁邊的小區住,平常難洗的衣物我都送到這裡,家裡孩子穿的很厚的牛仔褲花3塊錢,2個積分就行,這裡也能理髮,也是5塊錢(3塊現金+2個積分)。這裡工作人員服務可好,來了都給我倒水喝。」姬阿姨說起這裡的服務是讚不絕口。
老人在康復理療中心做檢測
在新鄉12349綠地社區康復理療中心,兩層樓設置的全部理療項目都有老人在使用。康復理療中心負責人蘇明陽告訴記者:「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四十多位老人通過預約來這裡享受各種理療服務。我們這裡各項服務不需要支付現金,全部可以用養老積分來消費,項目花費15到5600不等的積分,1分按一塊錢來說,比醫院同等的項目還要便宜。」
養老積分用處很多,除了理髮、洗衣、康復理療外,還有:醫療服務,在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新鄉市第四人民醫院醫養病房住院治療,繳費時,除醫保報銷後,剩餘費用按照現金+積分的比例支付;養老院護理服務,選擇入住12349護理服務中心,繳費時按照現金+積分的方式支付;健康體檢,到12349體檢中心定期做健康體檢全用積分,免現金;家政服務,撥打12349享受家政服務,繳費時按照現金+積分的方式支付;超市購物,在12349積分超市內兌換商品全積分和現金+積分兩種方式;保險服務,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百年人壽辦理保險業務,每份保險費用可用10%-25%積分;繳有線電視費、寬帶費,家裡兩年244元的有線電視費只需144元+100積分即可;一年480寬帶費只要180元+300積分即可。記者在高新區的服務網點見到來交網費的王阿姨,她說:「我來給孫子交網費,一年就省300塊錢,現在我這養老積分不僅對我有用,家裡人都能跟著幫幫光。」
異業聯盟盤活社會資源
2012年,新鄉市民政局、老齡委通過與涉及養老服務和消費的醫院、超市、銀行、通信等40家企事業單位進行磋商,從資源整合入手,打撈社會沉澱資源,以12349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依託,構建了以積分為紐帶的養老服務異業聯盟。
「通過積分來撬動社會上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資源,就像是『穿串子』一樣。讓聯盟單位找到利益共同點,養老產業才有造血功能,才能實現可持續性或可扶持性發展。」新鄉市老齡委主任胡解冰說。
中國銀行新鄉分行個人金融部副主任張予告訴大河網記者:「2014年,我當時在中國銀行新鄉分行九中支行任職,很榮幸我門支行成為存款送積分的第一個試點,2014年5月開始,老年人辦理1萬元的定期存款,即可獲得300個養老積分;老年人子女存款產生的積分也可以轉給父母使用。用這樣的方式不僅增加銀行的收益,老人得積分帶來實惠,也避免老人辛苦的血汗錢陷入社會非法集資中去。」
據統計,目前新鄉76萬老人中共有42萬人參與到積分養老中,產生積分1.4億分,消費積分9400萬分,通過積分養老帶動消費4.13億元,各養老服務網點平均日開展為老人服務達800餘人次,日均消費積分達1.2萬餘分。(王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