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只有一個,這個戰略,那個戰略,那就不是戰略,
什麼是戰略,戰略就是競爭,沒有競爭就不用什麼戰略
你找一個女孩子,她身邊就你一個男的,你還要什麼戰略。
戰略就是資源,沒有根據現有資源來得,都不是戰略,而是妄想。
戰略是總原則,做事的總原則,競爭的總原則。原則是什麼,就是遇到任何事都不能變得。很多人說戰略可以調整,那是錯的,策略可以調整。
戰略就是取捨,戰略不是取捨的話不叫戰略,如果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擁有無限資源,那還要戰略幹啥,啥都做就可以了。
所以戰略也是聚焦,取捨之後就要聚焦,如果戰略要全面撒開,那就不叫戰略,叫做運營管理。
戰略有時限性,一般多久呢?不好說,有5年,有3年,有1年,這個時間由誰來定呢?有競爭格局和關係,如果1年之內,我還是行業老大,主要競爭驅動因素也沒有太大變化,那就是1年。像國家就是5年形成一個國家計劃,當然這也與領導人任期有關。
戰略還有一個點非常重要,就是目標,沒有目標壓根談不上戰略,你為什麼而戰,想不清楚的話就不是戰略,就像《亮劍》趙政委說,弄不清楚為什麼打仗的問題,就是單純的軍事觀點,事實上軍事從來都只是政治和經濟的延續。
戰略還必須有路徑,怎麼實現這個目標,分為幾個階段,幾大步驟,有哪些關鍵事項。
戰略必須高度重視趨勢研究,商業最大的戰略就是要先行業一步,比競爭對手跑贏一步,適度超前的前提是研究行業趨勢。
從以上特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偽概念。
比如年度品牌戰略、年度營銷戰略、年度市場戰略,嚴格意義上只有年度品牌戰略,因為品牌才是目標,才是統領整個企業活動的關鍵。
當然,還有其他也很重要,人才也很重要,企業文化,客戶關係也很重要,但這些都是為了品牌。
年底了,怎麼制定2021年的品牌戰略呢?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也是戰略,企業也是一樣,哪些要為,哪些不為,哪些強化,哪些減弱。
首先是新業務,開闢新業務、研究新產品和新產品上市
一個公司最大的戰略就是新品新業務入市,其次是老業務的重構。
新業務的入市,比如你是做一個汽車的企業,是否要考慮進去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否要布局充電樁了呢?
老業務重構,比如做餐飲,之前都是做堂食,以後準備做外賣。
其次是強化主業,主業如何維護或升級現有的市場地位
主業就是現在活下去的原因。比如銀行,很多銀行開始走零售銀行、輕型銀行的路線,但是對公業務依然是很多中小銀行的命脈,所以需要夯實對公業務的情況下,去發力零售和科技。
主業要做的就是擴大規模,持續交易,比如做更多的產品系列,更新潮的包裝,新的代言人,新的廣告。
或者針對老客戶,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增加復購和推薦購買等等,甚至與老客戶成為合作關係,實現渠道推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