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麵食。它是一種薄皮的小餡餅,屬於餡餅類,圓形,兩層薄皮內只有一層餡,需用餅鐺烙制。面,要和得比較軟,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餡,單層,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模樣有的與包子、餃子、餡餅相近,其餡料與餃子、餡餅幾乎相同。合子的麵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麵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一、合子的麵皮
燙麵
燙麵又稱開水面,即燙水和面,這樣和出的面可以擀得很薄,但彈性不好,色澤較暗,稍有甜味,適宜燙餛餃、燒麥、鍋貼等的製作,因彈性不好所以包的時候要多加小心。燙麵的合子一般做成圓形或半圓形。
冷水面
冷水面顧名思義是用冷水和面,這樣和出的面彈性好,餡裝得多,但是不能擀得太薄,否則入鍋後容易破損。冷水面中有的會加入少許鹽,面的顏色潔白,麵皮有韌性和彈性,可做各種麵條、水餃、餛飩皮等。
冷水面的合子,是將面先擀出一張薄薄的麵皮,將調好的餡料包幾層裹在其中,烙熟。如此這般做出的合子一口咬下去可吃到幾層薄薄的麵皮夾裹的餡料,口感豐富。這種面的合子在別家也有出現。
二、合子的做法
詳一般的合子都是由兩張麵皮對捏而成,將餡料包在其中。也有將一張麵皮像包餃子一樣對摺捏制而成的,這兩種做法最為普遍。而做合子一般採用煎、烙、煮等不同手法,「煮」時一般是與餃子同時做出,下鍋撈出來圓圓胖胖的甚是招人。煎、烙後,合子就像穿了件「黃金甲」,又像是帶著一身的「冰花」,金黃脆軟、色味俱佳!
三、合子花模樣
合子的外形很討人喜歡,有多種樣式,圓形、半圓形、長方形……省會多家餐飲單位合子的面貌幾近相同,多為圓形和半圓形。
長方形
長方形的合子,多層包裹下的「身子」外觀金黃很是漂亮。
圓形
合子與餃子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外觀,最為突出的就是由兩張麵皮捏成的圓形合子,圓形合子邊緣處捏出的一圈「波浪」俗稱圈花邊,邊兒的收緊越發凸顯得合子鼓鼓的「肚囊」,可愛至極。
半圓形
半圓形的合子與餃子面貌相近,由一張麵皮對摺捏成的合子,個兒頭要比餃子大得多,合子在捏合處「製造」出的花邊極其有韻律,有如一排波浪。
四、合子味道
合子的餡料與餃子相當,但沒有餃子那麼豐富,一般為葷素搭配。
素合子
素合子以時蔬與雞蛋搭配居多,其中韭菜雞蛋餡最為普遍,但在配料中也有粉絲、油條、海米、木耳等的加入。素餡的餡料中也有胡蘿蔔、黃瓜、香菇、南瓜、西葫蘆等蔬菜。
肉合子
肉合子餡料中以豬肉、牛肉、羊肉為多,其中也多配以韭菜、雞蛋、大蔥、香菇、白蘿蔔、白菜等。口味鮮香。海鮮用做配料在合子中並不常見,一般多和時蔬搭配在一起,也多是蝦皮、海米之類,在餡料中起到提鮮的作用。
五、初三習俗:
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訪,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大年初三:赤狗日。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香港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