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聰明人,你以為是投機取巧,其實是思維和格局的體現!

2020-12-23 企業管理諮詢曹鋒

職場中到底要高智商還是高情商,很多人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智商很難改變,而情商可以修煉。我們今天所提到的聰明絕不是一般的所謂小聰明,而是有智慧、有格局的聰明。

在我們周圍,總有這樣一群「聰明人」,跟我們「普通人」形成了鮮明對比:面對同一個事件,普通人看到表象,聰明人看到規律;面對同一個問題,普通人想到兩三種解決方法,聰明人能想到十幾種,並且能迅速找出最優方法;面對同一個行動,聰明人會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並且在不同可能性下都能作出應對。

普通人大多順其自然,且容易茫然失措。這些差異是靠天賦麼?不是的。它們其實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達成。

為什麼聰明人看一個事件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無非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事件,掌握的資訊比普通人更多;擁有的經驗更多;並且在足夠多的客觀資訊和主觀感受上面,加了一些總結歸納而已。

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可以比普通人更多?無非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

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方式?無非是因為:他經歷過充分思考,將思考變成一種積累和習慣。

聰明人和普通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有人說,聰明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量。實際上在生活中,每個人接觸到的信息量,基本相差不大,為什麼聰明人儲存的信息量會更多?這是因為,信息從接觸到儲存,需要一個編碼-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我稱為「內化」。

有一種方法,叫做記憶宮殿,說的是:將你熟悉的空間編碼,記錄每一個位置,然後將想記住的事物放在各個位置上,這樣,就通過熟悉的空間環境和路線,為這些沒有關聯的事物建立了聯繫,方便記憶。

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將接觸到的新信息,通過跟舊的、熟悉的信息建立聯繫,將它們「安裝」進你的「圖式」裡面。建立的聯繫越豐富,越牢固,它就越不容易忘掉。

這就是聰明人的思維方式之一:對於一切新事物,不滿足於知道,而是會去深入思考。

再比如,給你一個方案的模板,再給你需求,一般人可能就會按照模板把內容填上去。但聰明人可能會想,這個模板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這個需求的模式等等。

這是聰明人的思維方式之二:一般人會在框架內考慮問題,聰明人會先考慮框架。

對於一個觀點,一般人可能會考慮:這個觀點對不對,它的論證是否有力等等。聰明人可能會先考慮: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觀點?是否涉及立場、利益、大眾常識?等等。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這一點,其實只需要持續積累和歸納、不斷質疑和發問。

這就是第三點:聰明人不滿足於解決問題,他們喜歡通過發問,從問題背後總結出一般規律和模式。

其實總的來說,聰明人之所以看起來比普通人更聰明一些,無非就是在處理等量信息的情況下,多問幾個為什麼,經過持續的刻意練習,我們也就能夠逐步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了。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投機取巧,而是這五種實在
    我們對於聰明人的理解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產生誤會的,總覺得那些聰明的人善於投機取巧,事實上真正的聰明人他們不僅不投機取巧,還表現出來更實在,所以我們認為的聰明往往是假聰明往往是耍小聰明,真正具有大智慧的聰明人,在下面這些事情上是特別實在的,而且這種實在是能夠讓人感受得很清晰的,大家看一下,你是聰明人呢還是聰明人呢
  • 職場上的差距你以為是能力,其實是思維和行動力
    思維這幾天看了羅胖60秒裡面講了一個《跟對人做對事》的故事,他舉了個例子,說上菜市場買菜,你如果覺得自己不會砍價,那你就跟在會砍價的大媽後面。等大媽砍價完了,你也喊聲,老闆,我也來兩斤!是不是就解決問題了。
  • 《天道》思維:不要以為你比別人聰明,天下沒有白掉的餡餅
    是聰明人。有句話說得好「騙子太多,傻子明顯不夠用了」,可不就是說明了現在社會上哪還有那麼多傻子啊,即使不是智商超高的天才也是一個普通的聰明人。你聰明嗎?你覺得你比別人聰明嗎?人哪,千萬別以為你比別人聰明多少,天下沒有白掉的餡餅。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而是傻瓜,原因是這3點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而是傻瓜,原因是這3點我們在職場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當我們和這些人是同事關係時,我們都會喜歡和那些聰明人交往。因為那些聰明人一般都是職場中非常顯眼的存在,他們能夠在職場中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更加吸引人的是是他們優秀的個人魅力,所以他們在一群同事之間,總是最亮眼的那個存在。作為同事肯定是想和這種會交際,會表示自己想法的人做朋友的。但是職場上最能說上話的其實是領導。畢竟領導在我們還是職場底層的時候掌握我們在公司很多權力的重要人物。所以領導的想法是最關鍵的。
  • 職場中,退休的領導讓我幫忙,聰明人用這3招拒絕
    職場中,退休的領導讓我幫忙,聰明人用這3招拒絕職場中要是大家遇到了一個已經退休的領導過來找你幫忙的情況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小偉是小編大學同學,有一次他和我說了一件事。先看領導的意思就是先看這個領導之前在職場的時候對你怎麼樣,是不是對你有恩或者是對你就是百般刁難的那種。1、如果領導對你多次提攜。這種領導其實在職場中一定是比較親近自己員工的,如果是對你多次讚賞,平時生活中也非常照顧你,那其實有些忙是有必要幫的。而針對于小偉這上面這種大忙的話,其實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忙怎麼幫最合適。
  • 職場為何人與人不同?思考方式註定差異性,敏捷性思維助你更聰明
    職場中,你眼中的「聰明人」是什麼樣?一點就透?雙商在線?救人於危難?時刻泛著精光?這些來自於職場中的真實案例,就是我們目前的現狀,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你是在耍著小聰明還是內斂著自身的智慧之光呢?為什麼同是職場人,結果卻不同?小李與閨蜜小穎就是我們職場中的影子,他們所有的行為也是我們行為的縮影,為什麼同是職場人,結果不同?
  • 職場上,領導對你說幹得不錯,聰明人這樣回
    職場上,領導對你說幹得不錯,聰明人這樣回 職場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環境,這其中包含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而且職場也需要一個合適的工作態度和氛圍。在這之間我們和領導如何相處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 職場中,擁有大格局的人到底有多賺?局外人根本無法體會!
    在職場中,很多人不敢談格局,職場藏經閣認為那是錯誤的想法。覺得自己職位低、經驗淺,就沒有格局可言,那大錯特錯的,因為格局伴隨的只有眼光和思維。只有沒格局的人,才不屑於談格局,因為他眼中只有一畝三分地。格局是一個比較玄妙的概念,既看不見,摸不著,也難於量化。
  • 職場中,這三種聰明人不要做,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種觀點確實適合於實際的工作場所,但不能公然地說,這種自以為是的行為不如別人假裝的愚蠢,每個在工作場所努力工作的人都應該明白,真正的聰明比自己以為的聰明要實用得多。在工作場所中,那些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或多或少會偽裝自己,在領導者和同事的印象中,這樣的同事通常會做他們不能做的事情,而且他們必須表現出來。從表面上看,他們不會遭受任何損失,但是損失最大的人甚至使自己在工作場所失去了根基。
  • 毛振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底線思維的集中體現
    毛振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底線思維的集中體現中誠信國際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CMF 昨天毛振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席主席,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本文刊發於本文字數:1702字閱讀時間:3分鐘12月15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舉辦的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信用市場展望」為主題的2021年信用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職場文化:老闆罵你的時候,你該怎麼處理?聰明人一般這麼做
    職場文化:老闆罵你的時候,你該怎麼處理?聰明人一般這麼做在職場中生存,不被老闆罵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正所謂,人在江湖上漂,哪有不挨刀呢?在職場中生存,想不被老闆罵是不可能的事,那麼老闆罵你的時候要怎麼辦呢?針鋒相對還是忍氣吞聲,好像都不是很好。
  • 職場正道:與其投機取巧,不如謹守本分
    看到郝建和馬科長在一起合夥拍馬屁,杜局長語重心長告誡郝建,要踏踏實實幹好工作,否則飯碗就真保不住了,同時讓馬科長等候處理。《投其所好》這部小品諷刺了職場當中一些人不幹實事,靠溜須拍馬上位,破壞公平競爭的環境。2020後職場認為這種職場的歪風邪氣,確實要予以糾正。
  • 面試中如何體現自己的專業和格局?
    我們在面試中為了體現自己的專業和格局,經常會用一些職業的專用名詞,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沒有想過作為面試官他沒有義務非常用心去聽明白你這些名詞的深層意思是什麼?
  • 假如有人追殺你會往哪條路跑?秒測你是不是一個聰明人
    心理測試:假如有人追殺你會往哪條路跑?秒測你是不是一個聰明人ABCA:如果你會往這條路跑,說明你是一個聰明人。你的情商很高,有著一雙能言善道的嘴,平日裡的你常常與各種形形色色人打交道,而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從來不會讓自己受到一點一絲的傷害,但也同時不會輕易得罪人。也正因為你的圓滑,讓你收穫了很多的朋友,同時也在職場上站到了一席之地。B:如果你會往這條路跑,說明你並不是一個聰明人,而是裝聰明。或許你的確有點兒小聰明,可是你卻並沒有將心思花費在正道上,總是拿這些小聰明去做一些投機取巧的事情。
  • 一個人的格局,體現在你的話語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格局,而每個人的格局都能賦予生活不一樣的色彩。你的格局會影響你的生活,而你的生活,也會彰顯你的格局。你的格局到底怎樣,就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地方。格局是個看不到也摸不著的東西,但它確實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裡,你的一個舉動,甚至於每一句簡單的話語,都浸透著它的影子。
  • 稻盛和夫:我為什麼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樣東西,能力一文不值
    京瓷在創辦之初,就招來了很多的「聰明人」,但就是因為他們的聰明,他們不安於現狀,覺得公司沒什麼前景,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離職。只有稻盛和夫留下來了,10年後京瓷上市,邁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後來他說,當時京瓷留下來的人,其實大多都是沒有想太多,也沒有更多選擇,從沒想過要跳槽的平凡人。
  • 職場上,領導對你說「辛苦了」,笨蛋回好的,聰明人都這樣回!
    職場上,領導對你說「辛苦了」,笨蛋回好的,聰明人都這樣回!在職場中,我們是不是經常能聽到領導說:「某某,辛苦了」。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回呢?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該怎麼回。之前這個問題在網絡上還引發了很多人討論。問題下面有很多人也在說自己的觀點。但是有很多人的觀點還是有一點區別。
  • 職場上,碰到同事說:「你幫我做一下這個」,聰明人不會直接拒絕
    職場上,碰到同事說:「你幫我做一下這個」,聰明人不會直接拒絕人脈,是我們職業發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助力。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沒有人脈的人,發展會比較艱難,因為沒有人指引他,就很容易走很多的彎路。有人脈的人,就有了職業發展的「導師」,能夠儘量減少他在職業發展中走彎路的次數。在職業發展中,沒有人脈的人,遇到苦難的時候,只能靠自己解決,因為沒有人會主動來幫助他,所以他花費的時間、付出的努力會更多。而有人脈的人,在職業發展遇到困難時,會有人主動伸出援手,幫助他儘快走出困境。職業發展中所需要的人脈,除了平時在朋友交往間積累,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上時的積累。
  • 從職場小白蛻變為職場大牛,你需要拆除固定思維這堵圍牆
    今天我就和大家介紹這本「影響了美國一代人」的心理學作品:《終身成長》。其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TED進行了《請相信,你可以進步》的精彩演講。2017年9月,她憑藉對「成長型思維」的研究,榮獲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一丹獎」。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如何把成長型思維應用到職場小白的成長中,避免因為固定型思維走彎路。
  • 開會輪到你提意見時,低情商的說「我沒意見」,高情商的機智回應
    職場上的老實人、小人和聰明人,往往在會議上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來。老實人在會議上,碰到老闆提出問題,他往往會按自己的想法直接說出,有時候老闆聽了確實有道理會很高興,但是有時候又容易觸怒老闆,即使真的有理老闆也會不高興。而小人,不管老闆提出什麼問題,都會贊同老闆的意見,這其實一種低情商的表現。聰明人,則會根據老闆的需要,選擇自己是否要機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