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這幾天,馬克龍推動了這項頗受爭議的「貨幣改革」|京釀館

2021-01-10 新京報評論

近年來歷任法國總統都試圖「改革」或拋棄非洲法郎,這最終由馬克龍實現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馬克龍生日當天呼籲民眾停止罷工:願放棄總統退休養老金。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 陶短房

12月20日至2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西非訪問期間,與象牙海岸總統瓦塔拉舉行聯合記者發布會,共同宣布西非法郎(西非經貨聯盟的統一貨幣)將在明年更名為「埃科」(Eco)。至此,誕生於1945年、通行於8個西非國家的貨幣「西非法郎」,已進入退出歷史舞臺的倒計時。

「西非法郎」與「殖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伴隨著這項改名,「埃科」的運轉也將脫離法國的管理。馬克龍將此次改名視為「歷史性改革」。

「三大法寶」俱往矣

歷史上,法國曾擁有面積最大的非洲殖民地。二戰後殖民體系崩潰,法國仿效大英國協精心構建的「法蘭西共同體」土崩瓦解,但通過軍事和非軍事的兩手,法國在非洲仍有著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

所謂軍事和非軍事的兩手,即軍事上的「非洲憲兵」政策和非軍事層面的「三大法寶」。

「非洲憲兵」政策,即在非洲留下可觀的兵力、軍事基地和裝備,竭力扮演在非洲各國、尤其前法屬殖民地國家平息動亂、維護和平的角色。

而非軍事領域的「三大法寶」,即非洲航空、法語國家聯盟和非洲法郎。這三大法寶通過不遺餘力的投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竭力維持乃至擴大法國在「後殖民時代」對非洲的影響,曾被合眾國際社評為「最巧妙的威懾力」。

但「巧妙」也是要花錢的,且「三大法寶」雖然是巧妙的「糖衣炮彈」,但糖衣炮彈畢竟也是炮彈。非洲各國一方面享受「三大法寶」的「搭車之便」,另一方面也對法國藉此繼續施加「殖民式幹預」日漸不滿,而法國自己也因國力衰退漸漸力不從心。

2002年2月7日,成立於1967年、航線一度覆蓋全非洲,直至關閉之日仍維持非洲大陸22個機場網絡的非洲航空關門大吉。

2008年11月24日,不堪法國「文化霸權」的盧安達,在與法國斷交同時關閉境內全部法國文化機構,包括法語國家聯盟的所有辦事機構,標誌著法語國家聯盟這一「法寶」在非洲不復昔日之盛。

如今被公認最有成效、最穩固的非洲法郎被法國「叫停」,意味著「三大法寶」俱往矣。

從非洲法郎到「埃科」

非洲法郎創建於1945年,初衷是創建一個在非洲法屬殖民地通用的貨幣。

上世紀60年代法國殖民體系在非洲崩潰後,由法國出錢,包括西非經濟與貨幣聯盟8國、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6國和葛摩在內的15國,統一使用由法國財政擔保、在法郎區內可自由流通兌換的貨幣非洲法郎(CFAF)。自歐元誕生以來,原本鎖定掛鈎法國法郎的CFAF便順理成章地掛鈎歐元,1歐元兌換=655.957非洲法郎的比價一直沒有改變。

法國人當然不是「活雷鋒」,擔保前提是非洲各法郎區國家將自己外匯儲備的50%寄存到法國中央銀行。這樣一來,15國固然獲得了一個平穩的金融,一種可靠的貨幣,卻付出了犧牲本國財政金融主權的代價。

而法國自己也苦不堪言:當年法國仍處於工業化階段,一方面需要原非洲殖民地豐富資源,另一方面也依賴其廣闊市場。但如今法國已成為「後工業化國家」,2018年其對「非洲法郎區」國家的出口佔比僅為1%(60億歐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花錢維持CFAF體系,卻要忍受非洲激進派人士「殖民作風」的指責,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因此,自薩科齊起,歷任法國總統都試圖「改革」或乾脆拋棄非洲法郎。這最終由馬克龍高喊著「清算殖民時代」的「進步口號」實現。

▲視頻截圖。

留了個辮子

此次宣布不再使用非洲法郎的只有15個非洲法郎區國家中的西非經濟共同體,而中非6國和葛摩仍將繼續保留CFAF。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有15個國家,其中最大經濟體是非法郎區的奈及利亞,它們將在2020年發行統一貨幣「埃科」,法國將退出西非國家央行(BCEAO)管理層,也不再要求「外匯存入法國央行」,但新的貨幣將繼續通過法國的擔保,維持與歐元掛鈎的固定匯率。

西非輿論認為,馬克龍想藉此甩掉CFAF這個越來越沉重的財政包袱。西非各國、尤其游離於法郎區之外卻雄心勃勃的奈及利亞,則早想剔除法國影響,自己成為一統西非法郎和非法郎區的金融霸主。因此,這次雙方一拍即合,非洲法郎在西非八國就此壽終正寢。

問題在於,馬克龍這次留了個巨大的辮子:為了儘快「脫鉤」,他放棄了法國在非洲法郎體系內的權利,卻繼續承諾維持固定匯率的義務。

如果馬克龍言而有信,等於「無虛名而有實禍」,未來將如何向法國選民交代?如果言而無信,法國未來將如何像他上次(3月)訪非那樣,在非洲與中國、美國展開「影響力競爭」?

非洲各國也並非沒有隱憂:奈及利亞長期以來一直享有「本幣管不好」的「美名」。其他非法郎區國家,貨幣更是動輒變成一張廢紙,真的「去法郎化」乃至「去法國化」,會不會就此和全非洲人豔羨不已的本幣穩定永別,也是個問題。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狄宣亞 校對:柳寶慶

相關焦點

  • 西非「法郎」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法國貨幣擔保人角色不變
    在法國內閣部長會議批准了西非法郎改革方案後,政府發言人茜貝特·恩迪亞耶稱:「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終結會被記錄在法國與非洲關係新的發展史中,會讓我們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法國消息人士對法新社解釋說:「這是在具體落實當地時間去年12月21日籤訂的協議。」
  • 馬克龍:法國與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多次對非洲「示好」,做出歸還文物、減債等承諾,並積極尋求重塑法在非洲的影響力。然而近期,法國發生一系列宗教相關的極端暴力事件,他的強硬言論,激化了法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非洲、尤其是北非的反法情緒也日益高漲。
  • 馬克龍:反對種族主義,但法國不會拆掉有爭議雕像
    綜合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表示,將堅決反對種族主義,但他也讚揚了法國警方,並堅稱法國不會拆除有爭議的殖民時代人物雕像來「抹去」歷史。這是自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抗議浪潮後,馬克龍首次就這些問題發表講話。
  • 馬克龍政府再妥協:考慮重徵富人稅
    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上任後不久,為鼓勵投資與增加就業,曾推動「巨富稅」(又稱財富團結稅,ISF)改革,將「巨富稅」修改為「不動產巨富稅」(IFI),只對不動產徵稅,動產與金融投資財產被排除在外。正是因這項改革,馬克龍落得個「富人的總統」這一名號。
  • 法國總統馬克龍:改革者的失敗宿命
    許多人將這一切問題歸咎於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是他上臺之後的改革舉措導致了這一切,但這真的是馬克龍的錯嗎?倒也未必。 因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上臺以後立刻雄心勃勃地推行自己的改革方案,但這也許是一場註定會失敗的改革,因為他的改革動了大多數的人的蛋糕。 比如馬克龍推行的公務員體制改革與退休金制度,我們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兩個改革方案一定是非常難以推進的,看到內容之後,我們只會堅定自己的想法。
  • 馬克龍膽大妄為:左打中國 右懟美國 瘋了嗎?
    在產業鏈方面,馬克龍提出,他決定提高歐盟的技術能力,以減少對美國和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注意哦,他不單單針對中國,還捎帶上美國。 馬克龍政府還針對中國對外援助,推動通過了《關於包容性發展和消除全球不平等現象的對外援助法案(草案)》(簡稱「外援法案」)。
  • 馬克龍、勒龐和不確定的法國
    在今年3月2日公布的選綱中,馬克龍承諾,一旦當選總統,將推動教育、就業、經濟現代化、安全國際戰略和政治廉潔6個領域的改革。經濟方面,勒龐將歐元視為一個「經濟失敗」案例,認為法國需要恢復國家經濟、政治與貨幣主權,應該退出歐元區並改用新貨幣,法國國家債務將以新的本國貨幣定價。她還提出保護法國企業、對抗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的不正當競爭、遏制法國產業外移現象等。社會保障方面,大幅削減移民數量一直是國民陣線競選綱領的核心。
  • 古巴實行貨幣改革促經濟發展
    迪亞斯-卡內爾強調,取消貨幣和匯率體系雙軌制並不能完全解決古巴經濟面臨的問題,只有進行貨幣與匯率並軌,才能推動其他經濟領域的改革。「正式取消貨幣雙軌制,恢復單一匯率」這一決定的宣布,終止了已持續數月的有關古巴可能將廢除可兌換比索以及流通比索對美元匯率的猜測。迪亞斯-卡內爾說:「我們再次強調這項任務的重大意義和重要性,它將使國家具備更好的條件,以便在確保所有古巴人享有最大程度的權利和機會平等的基礎上,推進我國經濟和社會模式的改革。」
  • 英媒:法國總統馬克龍為黎巴嫩政府「定製」改革路線圖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路透社得到的一份文件顯示,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為黎巴嫩政府「定製」了一份改革路線圖。該文件概述了黎巴嫩擺脫多重危機所必須的政治和財政改革。據路透社8月27日報導,「定製路線圖」中所提到的改革必要措施包括對黎巴嫩中央銀行的審計、任命能夠進行緊急改革的臨時政府,以及在一年內提前進行議會選舉。 這份文件寫道,「(黎巴嫩的)當務之急是迅速組建新政府,避免權力真空,否則將使得黎巴嫩進一步陷入危機。」
  • 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為何還在非洲盛行?
    眾所周知,為了推動經濟一體化,以法國、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廢除了本國貨幣,轉而使用歐盟央行發行的歐元。從2002年元旦起,法國人逐步廢除法郎,到了2005年,歐元完全取代了法郎,成為法國本土的唯一官方貨幣。
  • 行程爆滿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確診新冠陽性前去了哪兒|京釀館
    耐人尋味的是,在馬克龍確診後,愛麗舍宮還修改了「密切接觸」的標準。▲馬克龍確診前與各國政要「親密接觸」畫面曝光:碰臂摸肩近距離談話。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陶短房瑞典首相承認「群體免疫」是策略失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因成密接者被隔離……這兩天,跟新冠疫情相關的國際新聞迭出。但受關注度最高的消息,莫過於法國總統馬克龍在12月17日當天確診新冠肺炎。
  • 古巴宣布貨幣改革初步計劃
    新華社哈瓦那10月13日電(記者朱婉君)古巴政府13日宣布包括取消雙軌制貨幣和匯率體系在內的貨幣改革初步計劃。  古巴落實發展綱要委員會主席馬裡諾·穆裡略當天在一檔廣播電視直播節目中說,貨幣改革將包括統一貨幣與匯率體系、改革國家補貼體系和民眾收入體系。
  • 熱點 | 馬克龍的反貧困計劃,能讓他撕掉"富人總統"的標籤嗎?
    在法國,研究人員通常採用「貨幣貧困率」標準,即將「(接受補貼後)月收入低於人均中位數收入的60%」作為貧困線標準。換言之,就目前標準來說,如果在法國每月收入低於1015歐元(約人民幣8125元),則可以認為處於貧困線以下。
  • 頗受爭議的安德列耶夫
    高爾基讚揚這篇小說「洋溢著作者過人的才氣」。從此,安德烈耶夫在高爾基的關懷、幫助和支持下,大步走上了創作道路。兩位作家之間也建立了多年密切和誠摯的友誼。 《巴爾格莫特和加拉斯卡》《辯護》《在地下室裡》都屬於這一類。 安德列耶夫雖不滿於社會現狀,同情人民的悲慘遭遇,甚至為他們呼救,但他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對生活的認識不深刻,看不到前途,看不到社會進步的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越來越多地探求善與惡、生與死等問題,帶有虛幻的、神秘主義的色彩。
  • 從「夢幻男孩」到「民主粉碎機」:是什麼讓馬克龍「向右急轉」?
    演講臺上,馬克龍春風得意,唱起了法國國歌《馬賽曲》;臺下,代表著投票給他的66%選民的支持者們揮舞著法國國旗,有北非血統的穆斯林選民、同性戀情侶、敘利亞難民和非洲移民們都在欣喜若狂地高呼:「馬克龍總統!」
  • 類似於歐元 非洲創建統一ECO生態幣的夢想何去何從?
    西非地區的十五個國家正在尋求建立類似於歐洲歐元的共同貨幣,此舉旨在加強西非經濟區,這是十五個國家四十多年來不斷追求的夢想。據專家稱,這一事實將使西非地區經濟穩定,但也會阻止非洲國家對其貨幣價值做出決定,這種貨幣有時被用作一種經濟戰略,例如促進產品的進出口,此外,使用「西非法郎」的國家應將其儲備的50%存入法國國庫,並接受前殖民國家在其政府機構中的存在。
  • 古巴宣布明年啟動貨幣改革進程
    新華社哈瓦那12月10日電(記者朱婉君)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10日宣布,古巴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包括貨幣和匯率並軌在內的貨幣改革進程。迪亞斯-卡內爾當天在古巴國家電視臺播出的特別節目上表示,古巴已具備從2021年1月1日啟動貨幣改革的條件。並軌後,古巴貨幣比索兌換美元的匯率暫為24比索兌換1美元。目前,古巴流通著比索和可兌換比索兩種法定貨幣,其中可兌換比索與美元等值。
  • 任澤平展望2020: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 財政優於貨幣
    2、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2019年各界對經濟下行還是企穩、通縮還是通脹、降息還是加息等問題爭議較大。面對2019年認識的大混亂,我們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是通縮不是通脹」、「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國民經濟」、「該降息了」、「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為中國經濟鼓呼,為改革建言,不負一代學人的使命。
  • 毆打黑人警察受指控 法國涉警法案惹爭議
    這起事件和一項涉及警察執法的法案日前引發法國大規模示威。指控警察巴黎一名法官30日指控,這4名警察以「握有公權力人員」身份攻擊他人,其中3名警察編造證詞。一名司法系統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其中兩名警察將繼續受拘押,另外兩人獲有條件釋放。
  • 古巴明年將啟動包括貨幣和匯率並軌在內的貨幣改革進程
    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10日宣布,古巴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包括貨幣和匯率並軌在內的貨幣改革進程。迪亞斯-卡內爾當天在古巴國家電視臺播出的特別節目上表示,古巴已具備從2021年1月1日啟動貨幣改革的條件。並軌後,古巴貨幣比索兌換美元的匯率暫為24比索兌換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