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芝為知之。如果喜歡本文,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喲~
芝芝心理會持續為你更新專業和有趣的心理學知識,以幫你應對紛繁的世界。
失戀,可以說,是「精神上的死亡」。
即使是自己主動提出的分手,那個曾經愛著TA的自己,也會在心中死去。
失戀,內心會受到很大傷害
失戀的疼痛就像是從腹部生出來一樣,從胸口沿著喉嚨往上,連內臟都在顫抖的感覺。心臟也好像是被人捏緊了,不斷地被蹂躪的那般疼。用「胸口快要裂開了」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除去身體上的損害,精神上也有傷害。當精神上的損傷較大的時候,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大腦。正因為大腦有反應,身體才會感覺到以上的症狀。
本文會介紹失戀中出現的3種主要症狀,為了減少對大腦和身體的傷害,讓我們先來了解身體是如何感覺,思考,和行動的,通過這些了解,才能更好地減少傷害。
01直到完全癒合為止,傷口會持續被刺痛
根據FMRI(磁共振成像腦電波)的研究表明,肉體的疼痛和失戀的疼痛,是同一大腦區域在管理的。其中,也有結果表明,精神上的疼痛等同於「很難承受的肉體疼痛」。
此外,肉體上的疼痛不會長期持續下去,但精神的疼痛有可能持續數日,數周或數月。所以,精神上的疼痛更危險。
02對工作和私生活都會出現影響
從其他FMRI的研究來看,有結果顯示,失戀與戒毒時大腦發生的痛苦的「戒斷症狀」相似。
失去愛時所感受到的強大的戒斷症狀,讓大腦難以思考和集中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大腦不能發揮作用了。
03被美化的回憶,會一直浮現在腦海裡
在失戀期間,不經意間就會想起之前的戀人。比如他們的表情,過去聊天的內容,愉快的回憶等等。
每次這樣回憶,就再次會被刺痛,心痛就會復發,然後引發戒斷症狀。這可能在1個小時內發生多次,所以精神上的疼痛,恢復是需要時間的。
請告訴自己,「讓人不斷地想到之前戀人的,是大腦這一器官」。通過減少對之前戀人的想念次數,可以更快地治癒肉體上的創傷。
失戀並不是失敗,不要因為失戀就否定自己,責備自己,請對自己更溫柔些。
科學證明了不傷害對方的「分手方式」
通過以上介紹的失戀中會出現的3種主要症狀,讓我們了解到,不僅是身體,連大腦都會受到傷害。所以分手的時候,請把傷害降到最低吧,畢竟那是你愛的人,儘管只是「曾經」。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Alan Manning教授所研究的「應該如何傳達壞消息」的課題,對分手如何減少傷害對方,有一定的幫助。
他的研究結果,可以總結為,
事實的壞消息,可以直接說。
人際關係中的壞消息,需要「用最低程度的禮貌用語,然後馬上進入正題」。
運用在分手時,應該如何做?
就算到最後,也請溫柔對待。不過,只是禮貌性的程度
想要分手的人,最好是溫柔且坦率地分手。
也就是說,逐漸冷落對方的拖拖拉拉的分手方式,比直截了當地和對方說分手,更傷害對方。
生活中,有多少人以為慢慢地冷淡對方,然後再提出分手,對方可能會少受傷害,實際上,結果卻正好相反。對方在被冷淡的過程中,不斷地猜忌自己,懷疑自己,否定自己,這種內心狀態是非常折磨人的,堪比長時間的煎熬。
而如果突然說「想分手」和「有了其他喜歡的人」,又過於直接,會讓對方一下子過于震驚。
所以在提出分手前,應該和對方說「我有重要的事要說」,「我想說點認真的事」,這樣大腦會激發自我防禦機制,告訴自己「可能是壞消息」,用來產生緩衝減少傷害。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讓對方提前心裡有個準備,來達到減少傷害的目的。
結語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事情,失戀可能也是其中一種。有時避無可避,那麼就請把傷害降到最低吧。
畢竟今天你給別人的傷害,往後其他人可能十倍奉還給你。正如溫柔會傳染,傷害也會傳染一樣。
因此,在人生的儲蓄罐中,多投資一些「溫柔」吧。
The world needs you. TO BE YOU.
本文由芝芝心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