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推進中,新文化易主先落定

2020-12-18 和訊股票

8月3日晚間,新文化(300336,股吧)易主最終塵埃落定,張賽美拿下上市公司實控權。對於新文化,張賽美布局已久,2019年7月,張賽美通過股權轉讓進入新文化,成為新文化的第二大股東。

此後,新文化一直走在易主的路上。2019年9月底,新文化發布定增預案引入投資者,並表示不會影響公司的控制權變更,半年過去,新文化兩次修改了定增公告,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情況下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

8月4日下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新文化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定增仍在推進,目前券商在收集整理資料中。

通過定增更換實際控制人的案例在資本市場並不算常見,定增仍在推進,新文化已提前易主。

新文化易主,定增仍在推進中

8月3日,新文化通過轉讓股權及表決權委託的形式變更了實際控制人。公告顯示,楊震華、上海渠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渠豐國際」)與拾分自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拾分自然」)籤署《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協議》,渠豐國際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向拾分自然轉讓其持有上市公司1600萬股流通股。協議籤署後,楊震華及渠豐國際將其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剩餘股份 6856.83萬股對應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拾分自然。

早在2019年7月25日,渠豐國際將其所持有的新文化5555.56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89%)協議轉讓給拾分自然,在此次股權轉讓後,拾分自然將擁有新文化8.88%的股權,擁有新文化17.38%的表決權,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楊震華變更為張賽美。

在此次實控人變更前,新文化一直試圖易主,雖然通過定增更換實際控制人的案例在資本市場並不算常見。2019年9月底,新文化發布定增預案引入投資者,並表示不會影響公司的控制權變更,半年過去,2020年4月,新文化兩次修改了定增公告,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情況下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

2019年9月新文化定增公告顯示,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時隔半年之後,新文化再次拋出了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公告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為雙創文化影視、雙創寶勵和文鵬投資。所有發行對象均以同一價格認購本次發行股票,且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3億股(含1.3億股),未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6030.00萬元(含5603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最大的不同在於新的定增公告中,新文化表示,雙創文化影視、雙創寶勵、文鵬投資和拾分自然均系張賽美控制的企業,構成一致行動人。後兩次非公開發行將導致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化,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楊震華變更為張賽美。

雙創文化影視成立於2019年9月2日,主要從事文化藝術活動交流與策劃、影視文化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雙創文化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雙創文化影視9.05%的股權,上海雙創文化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背後的股東包括海航系的重要資本運作平臺渤海信託。

8月4日下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新文化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定增仍在推進,目前券商在收集整理資料中。

蹭上網紅概念,曾宣布與李佳琦合作,定增價提高

在第一次定增預案發布後,1月15日晚間,新文化發布公告稱與李佳琦所在的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腕」)初步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蹭上李佳琦,新文化進入了網紅帶貨概念股行列。

至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新文化在公告中表示,如合作順利實施和推進,將有助於公司業務發展,預計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本協議的籤署有助於公司整合雙方流量藝人的資源,在藝人短視頻廣告業務合作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和創新。

但從股價表現上看,蹭上李佳琦新文化的股價也水漲船高,1月16日開始,新文化股價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1月23日新文化在這一波漲停中最高股價觸及8.58元/股,此後回落。

伴隨著股價升高,定增價格也隨之升高,去年九月,新文化的定增價格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彼時新文化的股價在4元/股左右徘徊,也就是說,定增價格大概在3.6元/股左右,最新的定增公告顯示,該發行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八十。但在股價上漲之後,雖然在再融資新規發布之後,發行價格下降到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八十,但發行價格還是有所上升,為4.31元/股。

在最新修改的定增預案中,發行價格依舊是4.31元/股。對此,二級市場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從基金公司募錢,定增價越高越好,新文化的定增價格抬高之後,相應的原來的實控人持有的股權被稀釋得更少,持有的股權市值更高。

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兩件事的關聯性致電新文化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與李佳琦進行合作在第一次定增公告發布後,與第二次定增公告中發行價格的提高無關。至於與李佳琦進行合作的進展情況,後續公告會進一步披露。

為何急於易主?2019年巨虧超9億元

新文化成立於2004年12月,是一家以影視劇製作、發行為核心,電影、綜藝、新媒體、戶外廣告投放、產業投資等為主營業務的公司,2012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上海首家影視製作上市公司。

上市至今,新文化累計實現淨利潤1.67億元。2019年的虧損吞噬了此前的絕大部分的淨利潤。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55605.3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099.70%。

新文化在報告期內對鬱金香及達可斯計提了1.9億元的商譽減值,並且對鬱金香12708.41萬元的應收股利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回溯到2014年,新文化斥資15億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鬱金香傳播100%股權及達可斯廣告100%股權,其中,支付現金62985.12萬元,發行股份3364.84萬股支付交易對價87014.88萬元,收購之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從影視劇業務領域擴展至戶外LED媒體廣告業務。

鬱金香全體股東承諾鬱金香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實現的經審計的合併報表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916.25萬元、8604.30萬元、10812.86萬元和13320.41萬元。

2014年-2016年,鬱金香完成了業績承諾,2017年度,鬱金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承諾數13320.41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際數9804.02萬元,當年未完成承諾業績。2014-2017年度,鬱金香累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承諾數39653.82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際數36657.84萬元,累計完成率92.44%,累計未完成承諾業績。

2018年,鬱金香虧損3538.08萬元,2019年,鬱金香實現營業收入38220.46萬元,虧損36584.43萬元,淨資產為-4641.46萬元。從15億元收購鬱金香轉型至今,經歷了6個年頭,鬱金香為上市公司貢獻了-468.69萬元的淨利潤。

盈利能力不足,新文化的流動性也存在著危機。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文化的貨幣資金餘額為7874.30萬元同比下降89.95%,公司解釋主要系償還部分公司債券、歸還銀行借款所致。短期借款餘額為3.30億元,應付債券為4.87億元,長期借款為6000萬元,在貨幣資金不能覆蓋有息負債的情況下,新文化的資金流動性或面臨危機。

此次變更實際控制熱,公告顯示,拾分自然將採取各種可行方案緩解上市公司資金壓力,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為上市公司帶來更多資本和文化科創產業資源,助力上市公司長期穩定發展。8月4日下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新文化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變更實際控制人之後,關於公司業務的相關調整會進一步以公告形式公布。

8月4日,深交所對於此次股權轉讓下發關注函,要求新文化說明本次委託表決權是否存在對價或其他相關安排,並補充說明上述協議籤署前認定楊震華為實際控制人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上述協議籤署完成後張賽美能否對公司形成有效控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妍頔 編輯 孫勇 校對 李世輝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雷霆戰將》被下架或累及上海新文化 其資金本就長期承壓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雷霆戰將》被下架或累及上海新文化,其資金本就長期承壓11月16日,有消息稱抗日劇《雷霆戰將》在播出9集後被視頻網站下架,與此同時湖南衛視也停播,另一部電視劇《最好的時代》臨時提檔。
  • 業績不達標新文化將參股公司告上法庭 明星IP能使業績增長嗎?
    作者:開心近日,因新文化(300336.SZ)一紙訴狀,其與周星馳「業績對賭」一事再次成為輿論熱點。據悉,新文化曾於2007年購入周星馳名下影視公司PDAL的51%股權,後者作出未來4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10.40億元的業績承諾。
  • 《雷霆戰將》被下架或累及上海新文化,其資金本就長期承壓
    《雷霆戰將》中獨立團團部設在豪華別墅。《雷霆戰將》下架,視頻播放平臺已找不到該劇11月17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打開愛奇藝視頻,搜索「雷霆戰將」並未找到完整的劇集,只找到少數幾個預告片花和資訊視頻。發行、出品方之一上海新文化資金壓力長期存在公開信息顯示,《雷霆戰將》的出品、攝製和發行工作中都出現了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如果該劇不能重新上架的話,上海新文化或面臨損失。而在此之前,該公司業績承壓明顯。
  • 業績不達標新文化將參股公司告上法庭 靠明星IP還能帶動業績增長嗎?
    近日,因新文化(300336.SZ)一紙訴狀,其與周星馳「業績對賭」一事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新文化13.26億元「綁定星爺」 2016年,在為數不多超過保底發行的電影中,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拔得頭籌,不但超過了18億元的保底價格,還創造了當時中國電影史的最高票房紀錄33億餘元。 「明星證券化」愈發成為一種趨勢,新文化與周星馳正是這種組合。
  • [路演]諾德股份:目前公司定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原標題:[路演]諾德股份:目前公司定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提高
  • 大巖定增汪義平:定增投資第二大重要考量「定增效應」
    大巖定增汪義平:定增投資第二大重要考量「定增效應」 近日,大巖定增執行長汪義平博士做客「國信紅嶺名家講壇」,分享了《定增收益不僅只有折扣,還有定增效應》的主題內容。
  • 珠海國資包攬寶鷹股份定增 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7月6日,寶鷹股份發布定增預案,擬以4.05元/股向控股股東珠海航空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空城集團」)發行不超過約1.75億股,募資總額不超過約7.09億元,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降低「入主」成本航空城集團此次包攬寶鷹股份定增,是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鞏固對公司的管控和決策力、維護公司長期戰略穩定的目的。
  • 錦龍股份正式被立案調查,此前定增與易主已遭質疑?
    對於錦龍股份被立案調查,公司並未給出相關的補充說明,但從該公司過往的公告中,投資者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錦龍股份定增和易主一事,本就讓人捉摸不透,楊志茂與朱鳳廉的關係更使此事顯得蹊蹺。因而,深交所「火速」向錦龍股份下發《關注函》(公司部關注函〔2020〕第105號)。
  • 困局之下再出新招 *ST中昌易主案疑點叢生
    漲停背後,這份易主方案疑點重重:首先,*ST中昌積重難返,此時啟動定增能否通過監管機構的審核,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按照現有方案,定增完成後厲群南一方的持股比例不超過29.59%,與現任控股股東的差距不足1個百分點,能否算作易主難以判別;再次,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中,厲群南與陳建銘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聯,值得深思。   定增能否成行?
  • 監管層嚴控「戰投式定增」 再融資鎖價改競價成潮流
    擬發行對象中,碧桂園創投將不再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在此之前,碧桂園創投擬分別不超過5億元戰略投資帝歐家居、蒙娜麗莎的方案,也相繼宣告終止,這一信號也讓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開始擔憂A股鎖價定增市場的發展。
  • 新文化(300336)機構調研與投資者問答精選(2020年05月12日)
    多年來,新文化的戶外媒體業務參與了多部基於影視內容的廣告植入和大屏宣發業務。依託內外部資源支持,公司不斷增強廣告業務板塊與影視內容板塊的協同,並逐漸形成了有效的業務規模。2019年開始,新文化的「大文娛宣發」業務模塊愈發成熟。
  • 玉禾田30億元定增中止 因未完成深交所問詢
    2020年11月12日,玉禾田(300815.SZ)發布公告稱,因未完成對深交所問詢的反饋文件,決定中止定增,擬待相關事項確定後,繼續推進本次股票發行相關工作。
  • 天風證券維持三七互娛買入評級:定增終獲審核通過 加快推進研發...
    原標題:天風證券維持三七互娛買入評級:定增終獲審核通過,加快推進研發精品化、多元化
  • 激蕩中萌芽,開放中重建 ——「新文化運動與設計啟蒙展」在中國...
    他們這一代國美的創辦者們,都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激蕩風雲中成長起來的新青年。中國美術學院本身就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一百年多前,新文化運動拉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啟動了那場文藝、思想、教育、社會的總體性變革。此後的一百年中,我們目睹了歷史的風雲變幻,見證了新文化的起伏消長。
  • 8月11日新三板公告:天銳科技定增1.58億
    天銳科技(430705)  定增1.58億元 實際控制人易主  公司擬以1.2元/股向特定對象發行1.58億股,募集資金1.89億元。發行對象包括1名原機構投資者、2名新增機構投資者、2名原自然人股東。
  • 「搶食」定增蛋糕 多家公司定增方案出現公募基金身影
    統計數據顯示,2月15日至3月19日,共有16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定增預案。其中,多家公司的定增方案出現了公募基金的身影,私募也在緊鑼密鼓地推出定增類產品。  同時,在二級市場持續震蕩的情況下,市場資金對定增項目的選擇標準並未降低。
  • 定增市場持續發酵 借道華夏磐益搶籌定增「黃金坑」
    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9日,今年以來A股已有926家上市公司披露定增預案,預計募資總額達到了1.18萬億元;其中再融資新規實施後發布或修改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數量和募資總額分別達894家、1.15萬億元,可見新規落地後定向增發熱度明顯升溫。
  • 萊美藥業超10億定增方案獲批,但除了債務壓力還有這些...
    來源:國際金融報在斷臂求生、多次拍賣資產的情況下,本次定增被看作是萊美藥業緩解債務與流動性危機的「最後一擊」。這也是其今日公告定增通過後,股價大漲的直接原因。忙活了大半年之後,11月12日,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美藥業」)公告稱,其定增申請獲深交所審核通過。在此消息激勵下,萊美藥業盤中一度漲超12%。截至收盤,公司報收7.87元/股,漲幅為10.07%。
  • 定增大戶高瓴資本折戟凱萊英,為何資本大鱷偏愛定增?
    在公告中,原本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對象由高瓴資本調整為「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這令高瓴資本損失巨大——按照原本的定增方案,高瓴資本將以每股123.56元,共認購23億元凱萊英的股票,而這個價格較凱萊英今日收盤價折價率高達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