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核心觀點
●打通堵點,對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堵點是什麼?就在於能不能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供給側和需求側兩者是相互發力的,現代流通既在供給側又在需求側,現代流通已經從單純買賣變成多流並進、多流分流交互,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數據流等,所有的「流」獨立形成流通規律和流通方式,各自進行獨立流通過程,而在一個節點上交匯交集,實現全過程流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這段話是我們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題和主線的重要表述。
打通堵點,對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堵點是什麼?就在於能不能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現代流通是重要突破點
我理解,動態平衡是在現代流通中形成動態平衡,如果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不能打通,就無法形成動態平衡。什麼叫整體效能?現代流通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一種運行方式,才能實現整個國民經濟整體效能的提升。所以,現代流通體系的構建,是可以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效果的最大基礎性保障能力建設。
為什麼說現代流通如此重要?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復工復產,最先恢復的是大項目的投資企業,然後是復商、復市,再然後是復學,其順序取決於受流通制約的程度。特別是大部分人不能流動,缺少了人的流通,潛在的消費能力就很難上去。如果不解決現代流通的問題,包括商流、物流、資本流、信息流、人的流通的問題,實現順暢的國民經濟大循環,中央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難以很快實現。
對於中國經濟來說,現代流通不管從需求側還是從供給側,兩方面都可以發力,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著眼點,是重要著力點,也是重要突破點。
從五個「全」認識現代流通的新內涵
過去我們講流通,主要是商品買賣的流通,現在中央提出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有完全不同的新內涵。什麼叫現代流通體系?我體會,可以用五個「全」來概括現代流通體系的內涵。
一是全要素。有形要素稟賦和無形要素稟賦進入流通,使流通發生顛覆性變化。過去講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現在進入流通的更多是數據流,服務貿易流,智慧財產權、商標等知識流,人力資本的流動等,更多無形的要素稟賦進入流通,極大地擴張了流通的邊際效應,使現代流通成為具有基礎性作用的關鍵點。未來隨著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特別是數據流的加入,現代流通會逐步上升到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決定性的地位。因此,現代流通是全要素的流通,和我們以前所說的只是商品買賣的流通完全不同。
二是全過程。現代流通涵蓋了生產流通的全過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生產與流通,把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分成社會再生產的兩個階段,而現代流通由於海量數據加入流通,信息化發展、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的加入,原來意義上的生產和流通過程已經融為一體。製造的過程就是流通的過程,流通的過程涵蓋生產的過程。我們曾經對現代流通、現代物流做過深入研究,證明在全過程的現代流通中,生產環節在全部流通中所佔用的時間,一般來說為10%左右,其他90%的時間都在全過程流通中。國際貿易結構變化也說明了這一點,現代國際貿易結構三分之二是中間品,東亞地區五分之四是中間品。中國作為貨物貿易大國,2019年進出口貿易達到35.41萬億元人民幣,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中間品。因此,全球生產製造過程本身就是流通過程,流通全過程也涵蓋生產過程,而大部分生產過程已經非獨立在一條生產線上可以生產最終產品。
三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已經形成全球布局。製造業產業之間的聯繫是由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進行連結,而所有連結都是虛擬的,很多情況下沒有行政歸屬關係,沒有產權歸屬關係,甚至沒有國家歸屬關係,連結關係是虛擬的。靠什麼連結的呢?是靠現代流通連結的,是流通中的動態平衡。流通不暢,生產也不暢。2020年因疫情受阻的時候,中國停工停產,全球很多地方產業生產受到影響,我們復工復產後,又受到國外影響,因為現代流通受阻了,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中間品如一些零部件停產,無法進入流通過程,全球流通受阻,所以全球產業鏈就不能正常連結和運行。
四是全生命周期。很多商品和未來經濟運行模式都有很大關係,循環經濟本質上就是基於全生命周期的流通。原來社會化大生產進入消費環節,就成為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最終環節,而在現代流通中,被消費掉的物品或者廢品,都會變成新的原材料,進入下一個流通過程,即進入再循環過程,從而形成循環經濟的流通過程。
五是全產業鏈。全球製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這種產業形態不是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區、哪一個工廠、哪一條生產線上構成的,凡是複雜一點的製造業,如半導體行業、汽車、飛機等,就一定是國際化的,一定是全球化的。這種全球化的產業鏈,是國際化大流通中的產業鏈,比如說飛機在79個國家企業形成了產業鏈連結,福特汽車在50多個國家企業形成了產業鏈連結,晶片、半導體行業也都是在幾十個國家形成產業鏈連結。中國華為生產的最終產品手機等,最終產品前的晶片、微傳動系統都在全球化大流通的產業鏈上。很多行業全產業鏈的構成,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都需要達到同一水平,才能暢通流通和連結。
現代流通的內在規律
現代流通規律和原來所講的流通規律有本質不同。原來流通的起點是生產,流通從商流開始,開始與之相伴生的流通過程。現代流通是從需求開始,中央提出需求側管理,就是從需求開始進行流通暢通的管理。
需求產生對供給方面的內在要求,使供給結構變化不斷滿足需求側。現在所講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好,過去講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好,都是由需求側出發確定的社會主要矛盾。消費需求不斷升位,才能引發供給側革命,而供給側革命又不斷地激發需求側變革,使需求側發生結構性變化。供給側和需求側兩者是相互發力的,現代流通既在供給側又在需求側,現代流通已經從單純買賣變成多流並進、多流分流交互,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數據流等,所有的「流」獨立形成流通規律和流通方式,各自進行獨立流通過程,而在一個節點上交匯交集,實現全過程流通。
推進現代流通非常重要,黨中央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通堵點」,實現雙循環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現代流通體系。像中醫所提出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濟循環也是如此,流通不通的話,經濟發展就不暢,發展就會受阻。
文章選自北京日報,2021年1月4日
CCG 縱覽
⊙ CCG新年賀信 | 告別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開放前行
⊙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
⊙ 六十國代表出席CCG大使圓桌
⊙ 2020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
2020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AGTO)」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上發起成立⊙
社會智庫協同網絡發起 加強社會智庫合作 發揮更大作用⊙
CCG主任王輝耀在雅典民主論壇上接受紐約時報專訪⊙
CCG主任王輝耀與25國駐華大使談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中國服貿會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完整視頻】紀念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舉行
⊙
三次亮相,為何這個舞臺的辯論和對話如此重要⊙
CCG30餘場線上研討集中展示⊙
【ITV採訪】王輝耀:究竟誰是「別人」?不應該有「別人」⊙
賓大《全球智庫報告2019》發布 ,CCG在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中大幅提升18位⊙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百位官產學精英集聚 解析大變局下的企業 「引進來」與「走出去」⊙CCG十年磨一劍,只爭世界100強
⊙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原標題:《陳文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堵點」是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