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2020-12-23 綜愚

2008年,一部使人驚才絕豔的皇皇巨作《天道》一經播出,便引來了人們的思考和熱議。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

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而在這一部電視劇中,第四維視角個人比較喜歡的片段,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片段之外,則還包括了芮小丹與王明陽交鋒的那一段——

因為這一段,在我看來,它除了有我們在『天道』思維裡對於文化和人性的探討以外,還另外有著一些實用的知識。

那麼,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我對這一段片段的解讀吧:

第一回合:講強盜邏輯

主動從『將強盜邏輯』入手,獲得與王明陽對話的資格與立場。

並藉此點出其精神上的軟肋,為後面在王明陽最擅長的領域去擊倒他,使他心

悅誠服打下伏筆。

1. 主動從『講強盜邏輯』入手,用精神淨土引誘,用看似真摯讚美拉近與王明陽的心理距離,從而獲得與王明陽對話的資格與立場

2. 深刻剖析強盜邏輯,立刻將王明陽才升起的自我認同否定,讓他因刻意偏執的價值觀自然回歸到社會主流價值觀,初步掌握談話節奏,並使王明陽開始在學識上,對芮小丹產生認同心裡

第二回合:要進「窄門」

從對基督教認知的差異出發,聊神性和人性的關係,聊到一個人的最高人格是要進窄門——即,不應跟著求、得的因果走,而是要回到自身,審判自身,主宰自身,做自己的神明。

1. 以對基督教和《聖經》認知的偏差,進一步獲得在對話中,在學識上對王明陽居高臨下的地位。繼續以認知否定的方式,否認王明陽自身價值觀,使其緩解、放棄社會主流價值和法律的牴觸情緒

2. 通過告知王明陽人性對神性有所期盼是無理的,從而暗示他,對主流社會價值觀和法律審判抱有僥倖,也是無理的

3. 用『窄門』概念,來順著王明陽的思路,告訴王明陽人的最高人格,是回到自己、看見自己、直面和主宰自己,並給予自己在正確的道德價值評判下的應有對待,從而最後一步瓦解了王明陽的最後一分偏執和僥倖,開始認罪

第三回合:給自己劃『句號』

乘勝追擊,利用前面兩個回合論道中,在王明陽心理取得的居高臨下地位,再次擊毀王明陽的心理立足點,使談話節奏和方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讓王明陽放棄掉最後的一絲抵抗和僥倖心理,達到審理目的。

1. 王明陽開始認罪,芮小丹再次重申主流道德和法律標準,告知王明陽他按自己的價值觀給給自己的審判太輕,需要重新照主流道德標準和法律,來承擔相應的責任

2. 王明陽放棄在學識上的辯論,轉而把完全承擔當成一個心理問題;芮小丹則再次用矯正概念地方式,對王明陽『江湖義氣』的心理釜底抽薪,再次把他們之間的談話,扳回到對於靈魂、對於人性高度的討論裡來,讓王明陽在心理和精神上,失去對抗的立場和空間

3. 重新用靈魂淨土、用人格上的『解脫』開開導王明陽,利用他的在精神上的驕傲,利用他在學識高度上的自矜,告訴他哪怕只有一分鐘,也應該要讓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人格得到尊重,應該要摒棄掉那些已經與自己無關的精神標準(即江湖義氣,並且還就此事的被認同與否,疏離了王明陽與其同夥的關係),主動給自己一個句號。

到這裡,這一個經典的片段其實就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在這短短的10多分鐘的審訊片段中,芮小丹在丁元英的幫助下,與王明陽探討了人生哲學、宗教、神學、神性以及人性等等……而這些探討的內容,則也正是使得芮小丹徹底的震懾和徵服了王明陽,順利地完結了案件,完成了他們自身的職業使命。

這一段,在我看來,正是全劇的精華所在之一。因為也正是這一段,引發了芮小丹的深度思考,開始與丁元英設計起了未來。雖然後來這種未來未曾達成,故事以悲劇結尾;但是,它也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因知識和智慧的累積,可以達到的美好人生的可能不是嗎?

《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或許只有這種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靜得下心的人,才寫的出這樣的絕世好書。

豆豆的作品,商戰是表,對世界的探索,對人性的研究才是其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她的書,被震撼的緣故。豆豆絕對不是傳道解惑之人,而是那種帶著你「開天眼」的人。

如果你喜歡《天道》,喜歡豆豆的思想,不妨買一套豆豆三部曲回去閱讀,裡面飽含《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到「見路不走」,豆豆的作品不會讓你失望。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值得你一生精讀。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一句話說透「幹大事」的男人的特質!
    《遙遠的救世主》,我讀了三遍,越讀越讓人「冷汗直流」,原來一句話,就能說透「幹大事」的男人的特質,大家看破不說破!讀書有很多種讀法,而書又有很多種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喜歡讀的書往往就是小說,因為小說往往有著生動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所以我們能從小說中獲得愉悅,而且小說特別能讓人著迷和過癮,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有些人認為小說缺乏深度,讀這些書不能給我們增加什麼知識,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非常淺薄的,好的小說同樣能讓我們發人深省,甚至能讓我們學到那些專業書中學不到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往往包羅萬象,涉及許多不同的方面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一、世上沒有「救世主」。人必須給自己立身。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二、自救是「遙遠的」。人自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但也是「遙遠的」。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男人的生存法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其中對我最重要的,就是這部書----《遙遠的救世主》好書,是隨著歲月的沉澱讓人讀時有感,讀後有思的。那種心靈被撞擊的震撼讓人無法平靜,掩卷而思醍醐灌頂。《遙遠的救世主》,就是一本這樣的書。《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可以列入「人生好書」的書籍,值得反覆閱讀。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遙遠的救世主》:圓融世故,不顯山不露水,各得其所,要不要?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殺富濟貧破壞市場規則,雖合了國法,卻不知合不合佛法。為討個心安,計劃去五臺山尋經問道。小丹歉意表示因工作繁忙不能請假陪丁元英一同前去。丁元英表明請了假也不能去。《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 如何評價《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
    《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豆豆。一、《遙遠的救世主》內容簡介該小說講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
  • 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天道》是2006年張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個劇最近在B站很火,火出圈來主要還是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和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說的幾段極為出彩的臺詞:該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
  • 《遙遠的救世主》:決定你將來地位和成就的是什麼?不是教育層次
    如果一個女子只和你見了3次面,就向你裸裎相見,以身相許,你會怎麼做?當丁元英面對芮小丹的聖潔軀體時,卻嚇得閉上眼睛、奪門而逃!對於海外名牌大學畢業的女警官、活到28歲還沒喜歡過一個男人的芮小丹來說,丁元英的反應讓她充滿了自卑和難過。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沒錯,就是《天道》它在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其原著小說是豆豆寫的《遙遠的救世主》。故事講述了「商業鬼才」的丁元英,在放棄操盤私募基金之後,來到古城隱居時和古城的女刑警芮小丹產生了愛情。在此期間,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很特別。
  • 《遙遠的救世主》作者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天道》電視劇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文化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傳統觀念和世俗文化對於個人三觀的塑造,我能更深刻的懂得文化對一個人,一個社會和國家有多麼重要。作者曾經是一名工人,這使得她能夠清晰透徹地了解中國的政治體治。她很早就開始寫作,對文化自然多有涉獵。
  • 《天幕紅塵》對比《遙遠的救世主》,你更喜歡哪個
    《天幕紅塵》是在《遙遠的救世主》之後發行的,從《背叛》中一路走來,境界是越來越高了,但是《天幕紅塵》卻沒有《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高的人氣,這原因不難分析。《遙遠的救世主》受眾性廣,內容具備普適性:丁元英的經典語錄多具有思維衝擊性,由於被翻拍成電視劇且改了很好的名字-天道,可以很好地藉助現在發達的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這兩個原因,前者是基礎。
  • 作品大名鼎鼎,作者從未露面,《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
    記得最早接觸和吸引我的是電視劇《天道》,然後又找來了作者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再去讀了《背叛》和《天幕紅塵》。好的書、好的作者是有一種跨越時間的魅力,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滲透,一般的喜歡哪一種角色就會靠近哪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刻意的模仿,模仿只是形似,而從心底裡的喜歡是喜歡、期盼和知己的恍然開朗的邂逅。
  •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夠給我們打開看世界的一扇窗戶?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也是受眾最多的一部作品,還有《背叛》《天幕紅塵》,因為影視改編而備受矚目,近些年在短視頻平颱風頭一時無兩,因為人們進步了,2020,特殊的一年,不同尋常,也註定不平凡的一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人們開始思考生活以外的東西,人到底該怎麼活,錢到底怎麼賺,以及自身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普世意義的教育和養老該如何選擇!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一窺「見路不走」的高深禪機
    看《天幕紅塵》得益於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看完就迷上了,立即搜索豆豆的其他作品,可惜豆豆是個「產量」比較少的作家,一共就出了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天幕紅塵》,這三部曲依一個修行的次第而作,個人覺得作者豆豆意在開悟凡塵眾生,如此功德圓滿而封筆退隱。
  • 《遙遠的救世主》背後細思極恐的細節?不是陰謀論是真的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給我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子嗎?這部書讓傻瓜興奮,讓智者緘默,剩下的讀者小心翼翼地進入「客觀」道路,然後再被一網打盡。因為讀者根本看不清作者的意圖,也看不清作者的排兵布陣,所以都是在跟書裡虛擬的角色交手過招,連作者都看不到,你說怎麼看得懂這部作品?
  • 《遙遠的救世主》:踏著七彩祥雲而來的他,救不了你
    那麼,《遙遠的救世主》講了一個什麼樣的規律呢?商界怪才丁元英在德國建立了一個私募基金,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股市的財富。後來又良心發現,退出了公司,為此受到的懲罰,是他的所有分紅被凍結。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寫給男人的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十年前,我的一位即將調走的老局長送給我一本《遙遠的救世主》,後來我才知道被拍成了由王志文、左小青等實力派主演的電視劇《天道》。那時候年紀小,書拿起來讀不到十頁,覺得裡面文學語言不夠凝鍊,特別是開頭便用大量篇幅去渲染一個尚未出場的主人公,感覺過於神話主角,便束之高閣。直到十年後的今天,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之後,才真正讀出這本書的味道來。
  • 《天道》被刪減的3個重要部分,越是隱秘越是精彩
    《天道》被刪減的3個精彩片段,越是精彩越難面世《天道》是一部神級國產劇,禁播10年,解禁之後,呈現出越來越火的趨勢。在抖音上,有很多丁元英語錄小視頻,點讚量都非常高。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劇和小說我都看過,從中挑選出5句最經典的話。這些話,是常讀常新,受益一生的。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能讓我們痛定思痛,刪減了的內容是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對於社會現象在哲學、文化、人性背後的邏輯,試圖用一條線串聯起來因果,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其實原本《天道》是按照《遙遠的救世主》一比一拍攝的,但是電視劇把芮小丹死亡放下前面,倒敘手法的陳述事實,其實常規的電視劇,是主人公在劇終的時候才會有讀者更是文化層次的「共情」,無論是王志文還是左小青,他們演繹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代精英,可想而知,一群人為了利益可以什麼都做出來的時代,能夠保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