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念——閩西紅土地

2021-01-08 網易

2021-01-05 15:45:02 來源: 紅星閃閃

舉報

  永遠的懷念——閩西紅土地

  □王曉玲

  
我是黑龍江省伊春市的中學教師,過去略知閩西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閩西的革命史知之甚少。2020年我到龍巖探親,三去古田、二往蛟洋中共閩西一大舊址文昌閣,多次到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毛澤東同志舊居,還參觀了後田暴動舊址——東肖革命紀念館。通過參觀學習,我對閩西的革命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

  

  古田會議 永放光芒

  綠樹濃蔭中的古田會議舊址——廖氏祠堂,仍然保持著九十年前的模樣,在「古田會議 永放光芒」八個鮮紅大字襯託下,顯得愈加莊重、古樸。心懷敬意,我走進會址大廳,一邊參觀一邊細聽講解員的解說。「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和馬克思、列寧的畫像,點明了大會的主導思想和革命的曙光,大廳圓柱上貼著的「反對單純軍事觀點」「反對個人主義」「反對絕對平均主義」「反對盲動主義」等標語,指出當時紅四軍黨內存在的錯誤問題,必須徹底解決。凝神走廊上保留著的幾處烤火痕跡,我的腦海中浮現當年天寒地凍中,火堆旁衣著單薄的代表們,正全神貫注地聆聽毛澤東親自起草的「決議案」報告的情景。
出席會議的代表有120多人,大廳上擺著50多條舊課桌椅作為代表們的座位,不夠的便向老百姓借湊。據說,古田會議六十周年,肖克將軍應邀回來參加紀念大會時,親自認定他當年坐在第三排第五張課桌左座。當年的戰友也是代表們,經過幾十年的戰爭磨練,除犧牲的同志外,絕大部分都成為共和國的將帥和國家機關的重要領導人。會議一致通過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成為「我黨我軍建設的偉大綱領」,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建設自此從勝利走向勝利。
走出舊址,頓覺天更高、地更寬,心情十分舒暢。

  共產黨領導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

  參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及一批革命舊址,我感受深刻。舊社會,閩西人民在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地主豪紳的壓迫下,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想起冇錢會發癲,講起豪紳心火煎;勾結官紳派軍餉,要派五百派一千」「泥水師傅冇屋住,木匠師傅篾綁床;裁縫師傅破衣裳,耕田之人空米楻」……這些舊社會閩西民歌無不訴說著當時閩西人民的苦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1928年,共產黨領導了轟轟烈烈的「閩西四大暴動」,暴動農民打倒土豪劣紳、開倉分糧、燒毀田契借約、分配土地,建立了農會、民兵組織,農民翻身做主。1929年,朱、毛率紅四軍入閩,推動了閩西進行全面暴動,出現「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勢。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成立,閩西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徵中的悲壯和敵後的堅守

  為消滅紅色政權,蔣介石從1930年至1934年10月,對中央蘇區進行五次大規模「圍剿」,一至四次均被我粉碎。第五次反「圍剿」時,由於執行了王明的錯誤路線而告失敗,中央紅軍八萬多人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其中閩西子弟有近三萬人,長徵勝利到達陝北時,閩西子弟僅餘兩千多人,平均每一華裡就有一位閩西紅軍倒下,此等悲壯之舉,不來閩西,體會又怎能深刻。湘江血戰,紅三十四師六千閩西子弟兵為保護中央機關和主力渡江,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受傷被俘後,伸手入腹絞斷腸子壯烈犧牲!湘江戰役之後,當地群眾「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魚」!聞此種種,眼淚奪眶而出!
中央紅軍長徵後,閩西留下不到三千人的地方武裝,在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面對敵人以十倍於我的兵力「圍剿」,及殺光、燒光、搶光政策和移民並村、計口授糧手段,留守武裝和革命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克服一切困難,越戰越強。1938年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閩西集中近兩千指戰員改編為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留下的部分武裝在魏金水、劉永生等領導下,依靠群眾,隱蔽生產,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保住了二十萬畝已分得的土地;武裝力量也從武裝經濟工作隊發展到王濤支隊,與國民黨頑固派鬥爭,並取得殲敵保安團機槍連、沒收廣東大埔高陂兩間銀行2.5萬鈔票充作軍費等勝利。

  閩粵贛邊軍民的重大貢獻

  在龍巖城區的中山公園,有一座由閩粵贛邊老戰士集資籌建的「解放亭」,該亭典雅大方,楹聯及亭右所立石碑鐫刻了三年解放戰爭中,劉永生、魏金水領導閩粵贛邊區人民進行解放戰爭的崢嶸歲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軍歌刻於石碑背後,詞曲鏗鏘有力,雄壯激昂。欲用手機拍照留存,卻因字跡不夠清晰,照片不甚理想。幸得遊人提示,公園隔壁老市政府大院內即有閩粵贛邊縱隊老同志聯誼會,其門口所立的邊縱軍歌十分清楚,我當即前往。正在拍攝時,一位老者走近相詢「為何對邊縱軍歌感興趣」,自報家門後我告訴老者,「我對閩西紅土地的革命歷史很感興趣,邊縱的軍歌很壯烈,是向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素材,所以要拍回去。」老者後來把我帶到閩粵贛邊縱隊老同志聯誼會辦公室,我方得知老者竟是閩粵贛邊縱隊的老同志趙惠。趙老本為廣東大埔人,1949年5月參加工作,參加閩西解放接收工作後便一直留在閩西,對閩西紅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趙老這位閩粵贛邊老同志的介紹,我對軍歌有了深刻的解讀,對邊縱的認識也更加清晰生動。
閩粵贛邊縱隊的前身是粵東支隊,而粵東支隊則由抗戰後期成立的王濤支隊和梅埔韓縱的武裝骨幹合併而成,司令員為劉永生、政委為魏金水。粵東支隊成立後頻頻出擊,摧毀反動鄉公所幾十個,並建立農會、民兵等組織。後又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糾集兩省兵力組織的大規模「清剿」——「六路進攻」「十字掃蕩」,小規模戰鬥無算。邊縱正式成立後,先是挫敗從淮海戰場敗逃閩粵贛邊的胡璉兵團殘部,後又有力支持南下大軍解放廣州、福州等城市,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嘉獎。到1949年底,這支成立時僅有29人的隊伍發展至2.1萬人,殲敵3.3萬人,解放了包括汕頭、漳州在內的38個縣市,創建了連成片的1000多萬人口的解放區。新中國成立後,這支部隊又在剿匪、反霸、民主建政、保衛海疆等戰鬥和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漫長的革命鬥爭中,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冊革命烈士即有二萬四千多名,佔福建省烈士總數的53.6%。另據不完全統計,被毀村莊519個,被燒毀房屋116934間,倒塌房屋910722間,被滅絕戶37724戶,被抓26876人,被迫逃亡133062人,被殺害群眾18005人,因飢餓疾病死亡148074人,被搶耕牛35864頭,土地荒蕪155454畝……閩西,名副其實的紅土地。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國革命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國革命的勝利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取得的。回顧歷史,方能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愈發敬仰那些為中國革命獻身的老前輩和先烈們。作為人民教師,從遙遠的黑龍江來到閩西紅土地,深感閩西人民之光榮,閩西革命之偉大,將閩西的故事,閩西的精神帶回老家,讓我的學生,讓我的子侄銘記,以此珍惜當下,繼往開來,我身負此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閩西紅土地 崛起新希望
    這是贛南、閩西中央蘇區誕生的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爾後,閩西大地風起雲湧。1932年3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在這裡宣告成立,這是中央蘇區內建立的第二個省級蘇維埃政府。汀州試院裡頭那間小院,就是當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的囚室。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徵後,留在蘇區的一萬多人承受著更大的犧牲。
  • 閩西紅土驕子——賴際發
    來源:龍巖電視臺來源:龍巖電視臺紅土地網(通訊員 賴立欽)  賴際發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西革命根據地的「農運」骨幹,是福建省農村最早的團組織負責人。當年,紅四軍先後兩次入閩,解放了龍巖、上杭、長汀、永定等13縣,建立閩西革命根據地,與贛南連成一片,成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閩西革命鬥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同年5月25日,紅四軍開進永定縣城,賴際發和戰友在東門橋頭迎接,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朱德,並護送他們到城裡的賴家祠。27日,賴際發在南門壩舉行的永定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聆聽了毛澤東、朱德的講話,讓他看到了希望,獲得了力量。
  • 紅色閩西行|泉州市檢察院與市人大常委會聯合邀請部分省、市人大...
    紅色閩西行|泉州市檢察院與市人大常委會聯合邀請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赴龍巖異地視察檢察工作 2020-11-20 2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攝東川紅土地
    東川紅土地位於昆明市 東川區西南40多公裡的新田鄉,這裡方圓近百裡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
  • 廈門港澳大學生國情教育探訪閩西
    近日,來自廈門的集美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三所高校的港澳大學生一行43人懷著興奮的心情,開啟了他們「美麗中國-閩西行」為期四天的國情研習營活動,這次的活動將分別前往古田、連城、長汀、大田等地,深入實地了解閩西這片紅土地上的故事。活動的第一站是古田,選擇從古田作為本次國情教育的起點,也是別具深意。
  • 昔日不變的風景 老人與狗,如今人走了,遊客:紅土地沒了靈魂
    東川紅土地上,昔日不變的風景——老人與狗,如今人走了,遊客:紅土地沒了靈魂。有人會說,沒有靈魂的地方不去也罷,答案:「非也」。東川紅土地帶給你的震撼,只有親身體會一下才知道是否值得,你說呢?今天我們說的紅土地是東川紅土地,位置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紅土地鎮,一個叫花石頭的地方,這裡分布著雲南紅土高原最集中、最典型、最有特色的紅土地。
  • 閩西樓閣
    閩西樓閣不知道是怎樣解決了樓上樓下座次的問題,或許也沒有解決,只是不怕得罪神仙們。看了許多閩西的樓閣式廟宇,雖然都稱為天后宮或者文昌閣,其實供奉的神仙並不止天后娘娘和文昌帝君,觀音菩薩、本境大王,還有很多認不出來的神像都被供奉。
  • 品讀|閩西的春天
    閩西,和全國各地一樣,第一次大革命期間,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運動曾經蓬勃地展開。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閩西革命運動遭到了嚴重挫折。可是另一方面,卻使閩西黨組織迅速警覺到過去工作中的弱點,那就是沒有充分發動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黨的工作沒有在他們中間紮根。此後,閩西黨組織便轉入農村,開始在農民中展開艱苦細緻的宣傳教育工作。許多地區都建立了三套組織:黨支部—秘密農會—公開農會。
  • 鄧子恢:閩西蘇區的主要創建者
    他給毛澤東寫了一封長信,報告了閩西鬥爭情況,請紅四軍再次入閩,幫助閩西特委開展工作。紅四軍前委在贛南接到了鄧子恢這份報告後,決定各縱隊立刻重返閩西戰場。5月19日,紅四軍由瑞金向閩西進發。第二天,紅四軍前委派宋裕和到上杭找到了鄧子恢。
  • 東川紅土地景區,是世界上除巴西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
    東川紅土地景區,位於昆明市東北,因土壤裡含鐵、鋁成分較多,形成了炫目的色彩。這裡被認為是世界上除巴西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遠遠看去,五彩斑斕,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深紅色的黏土,紅磚,美麗的紅色,閃閃發光的紅色,是雲南的獨特風景之一。沿山有上千層的窗簾,排列整齊、隨意,錯落有致。
  • 我國最有「氣勢」的紅土地,似上帝親手繪製,景色不輸巴西紅土地
    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五色土中的一種——紅土地,而且是我國最有氣勢的紅土地——雲南紅土地。雲南紅土地位於昆明市東川區,在昆明市的東北方向,為了使人們更準確地記住紅土地的位置,一般將這塊紅土地稱為「雲南東川紅土地」,並且這種叫法已經成了固定說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土地」越來越紅火——福建老區蘇區發展...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新華社福州8月13日電  題:「紅土地」越來越紅火——福建老區蘇區發展新貌掠影  新華社記者塗洪長、陳弘毅  貧困戶搬進了敞亮的新居、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荒山禿嶺披上了新綠……走進福建龍巖、三明、寧德等地的老區蘇區縣,處處都能感受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風新貌。
  • 我們永遠懷念迭戈·馬拉度納
    天堂一定也有足球,而我們永遠懷念迭戈·馬拉度納。
  • 閩西海外鄉親企業家助力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閩西海外鄉親企業家助力抗疫中新網龍巖3月1日電 (張永和)2020年開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炎黃子孫自古以來的迎春序列衝破了。歷史上,閩西兒女下南洋,出海口,在海外團結當地原住民同心協力,墾荒涉海,豐產豐收,稍有盈利,不忘袓宗,竭盡全力回報家鄉。聞名中外的大慈善家「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愛國愛鄉,矢志不移,規劃在華夏興建千所小學,百座醫院,在抗日戰爭中捐贈財物為「全國之最」,真是舉世盛讚,被譽為「愛國僑領,漢史流芳」。
  • 畢佔雲中將:回憶紅四軍三戰閩西
    鄧子恢接見編輯部同志時談到畢佔雲所寫文章時說,閩西地區地形複雜,福建話和其他地區的話也不同,說起來拗口,而且還不容易記。談到高興之處,鄧子恢拿出紙筆來給編輯部的同志們畫了一幅閩西地圖,以對應畢佔雲文章中所出現的地名。鄧子恢還說,畢佔雲回憶的是閩西革命鬥爭的一部分,很真實,也很有特點。他也打算就閩西革命鬥爭寫一篇文章。
  • 秘境:東川紅土地,雲南蒼穹下的人間彩虹!
    紅土地的海撥約有2000米左右,千百年來當地農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努力耕作,反而將紅土地裝點成了色彩絢麗的美景之地。紅土地景區是以新田鄉花石頭村為中心,方圓幾十公裡的範圍,隨處都是大片大片的紅土地,姿態各異,色彩斑斕。近些年已經成為攝影愛好者來雲南採風,必到打卡的攝影之地!
  • 在雲南有一種秋天,它叫做紅土地
    大家都聽說過黃土地、黑土地,那麼你聽說過紅土地嗎?這個詞語似乎並沒有在腦海中出現過,但是在雲南卻擁有著一塊紅到發紫的土地,雖然不是雲南的專屬,但在雲南卻呈現出了最美麗的樣貌,並且還是雲南賞秋的目的地之一。紅土地的形成是因為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雖然這種土地看似好看卻非常貧瘠,植物的生長能力極低,所以在這裡的紅土地已經逐漸走向了沙漠化狀態。
  • 陳陸,我們永遠懷念你!
    陳陸,我們永遠懷念你!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原標題:《陳陸,我們永遠懷念你!》
  • 遊記之水牛背紅土地的讚歌
    紅土地位於新昌東茗鄉王家嶺村,儘管面積不大,卻彰顯神奇又讓人回味無窮,這一片神秘的紅土在浙江境內極其罕見,確實不可多得。2019年3月11,陽光明媚,春風和煦。跟著海風隊長,再次走進新昌百裡丹霞觀光道,經典路段之潛溪丁村水牛背紅土地石狗洞環線,一路風景如畫,卻又少有人走。祝新年昌盛,牛氣沖天,紅紅火火,狗年大吉!
  • 東川紅土地—被上帝垂青的大地,中國最大的紅土奇觀!
    東川紅土地—宣傳片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東川高溫多雨,並將這片土地發育成紅色土壤,這種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這塊方圓近百裡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在藍天、白雲和那變幻莫測光線的襯映下,構成了東川紅土地可與巴西紅土地媲美的壯觀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