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北嶽廟畫龍

2021-01-11 曲陽焦點

吳道子畫龍

北嶽廟是一座具有民族特 色的古老建築,坐落在嘉禾山下的曲陽縣城內。要問它的年紀,已經有一千五百多歲了。

北嶽廟

北嶽廟的正殿為德寧殿,德寧殿坐北朝南、規模宏大,那氣勢誰見了誰咋舌。你看,殿脊臥團龍,碧瓦生輝,鬥拱雙簷,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月臺欄杆,看哪兒哪兒順眼,看哪兒哪兒帶勁。我在農村當導演

據說,北京紫禁城裡的太和殿就是照著北嶽廟的樣兒修的。

太和殿

北嶽廟裡供奉著北嶽恆山之神崔英。崔英是分管行雲布雨、颳風下雪的山神。為了不使雨雪風暴成災,歷代王朝的皇帝都來這裡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求山神保護禳災降福、國泰民安。我在農村當導演

唐天寶年間,唐明皇降旨對北嶽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並責成畫聖吳道子繪製殿內東西兩幅巨大畫壁,御賜畫名,總稱為「天宮圖」,西壁為「萬國鹹寧圖」,東壁為「雲行雨施圖」。

吳道子原本是民間畫匠,做了宮廷畫師之後,身不自由,多年未到過民間,這回受命繪製北嶽廟壁畫非常高興,即日便離開京都奔赴曲陽。

吳道子來到北嶽廟,看了殿內東西牆壁的面積,沒有急於去畫,命人先搭架子,備顏料,自己卻身著便服遊山玩水去了。我在農村當導演

曲陽真是個好地方,北部山區果樹成林,盛產柿子、核桃、紅棗,中部丘陵地區土地肥沃,礦產豐富,南部平原樹綠水豐,稻穀飄香。吳道子遊覽了「燕南奇勝」「嘉山夕照」「蓮池月色」「汶風塔影」「石虎夜光」「濟竇春雲」「石鼓鐘聲」「滴水峰懸」八大景觀,走遍了曲陽的山山水水。

美麗的自然風光,淳樸敦厚的民風民俗給了他靈感,一幅巨大的天宮圖在腦際裡形成。胸有成竹之後,他登上畫架,在西壁上揮毫潑墨,只三天工夫,一幅高三丈、 寬六尺的「萬國鹹寧圖」躍然牆上。我在農村當導演

壁畫布局有聚有散,疏密相間,用筆工整妍麗,線條嫵媚瀟灑,著色濃談分明。旗幡衣帶飄飄欲動,山泉瀑布淙淙欲流,古松挺拔,蒼翠欲滴。圖中人物,高者丈許,有男有女,姿態各異,衣冠楚楚,栩栩如生。整幅畫面通過人物的神態和景觀的渲染,呈現出一派寂寞、 森嚴的天宮氣派。從衣飾上也充分顯示出富有階級的富麗豪華。

壁畫最高處畫著一副「飛天神」堪稱壁畫中的人物代表作他相貌猙獰,肌骨粗鍵,鳥瞰下方,橫槍倒戈,騰雲駕霧,順風而奔。

他有擒妖驅邪只能,有為民除害之功,因而成為歷代人們非常尊敬的天神。

西壁的「萬國鹹寧圖」畫得得心應手,吳道子感到非常滿意。

「天官圖」完成了一半,心理負擔也輕鬆了一半, 萬沒想到畫東壁「雲行雨施圖」時還真讓他遭了難。我在農村當導演

吳道子的畫面構思是一條巨龍,他不想模擬建築裝飾和旌旗衣袍裝的龍的形狀。想畫一條噴雲吐霧、飄飄欲飛、兇猛異常又溫柔可愛的龍,

他沒有急於在牆上畫,而是先打腹稿,再往紙上畫草稿,他畫了又毀,毀了又畫,幾易其稿,總不得其要領,畫不出一張令他滿意的畫稿來。一連幾日,他心情鬱悶,焦躁不安,不思茶飯。我在農村當導演

這日,他正在廟前散步, 廟內長老走過來問道:「吳先生滿臉調悵,可是為東璧畫龍之事?」吳道子道:「正是。」長老道:「大凡人所見之龍,無非是一些裝飾點綴人工想像之作, 俱都華而不實。然而真龍誰都沒有見過,若得其法,必取百龍之特點集於一身,加之藝術渲染烘託,方能達到先生所想之境界。聽說靈山有一龍洞, 先生何不去那裡寫真,以求畫龍之真諦呢?」吳道子聽了長老之言,茅塞頓開,隨即帶一侍從奔靈山龍洞去了。

聚龍洞

吳道子主僕二人來到靈山龍洞之內,猶如走進一個 龍的世界。洞頂上,趴滿了生動逼真、姿態各異的龍。吳道子大喜,隨命侍從打著油松火把,展開畫紙,沒日沒夜地臨摹起來。他畫呀畫,直到數百條龍躍然紙上才收起畫筆。我在農村當導演

吳道子帶著一大捆畫稿回到北嶽廟中,在畫案上展開,一張張仔 細觀察,悉心揣摩,一 條條遊龍在眼前晃動,數百條龍在腦際裡翻騰起來,攪得他目眩神搖,昏昏然如夢如幻。突然大殿內光線暗下來,工夫不大,暗得什麼也看不見了。吳道子隔窗一看,天陰得像鍋底一樣, 隨著聲地動山搖的霹雷,狂風驟起,大雨傾盆。

充滿著浪漫色彩的狂風暴雨激起吳道子極大的興趣,他走出大殿, 站在廟物下的走廊上觀察起雷電交加、 颳風下雨的情景來。猛然間,吳道子看見一條巨龍在烏雲中盤旋飛舞,這條龍,目光如炬,張牙舞爪,龍身一見,就是一 條閃電,利齒一破, 就是聲炸雷,轉身就是一陣風,張嘴就是一陣雨,貝道子被這奇異規觀驚得目觸口呆,暗暗慶幸,自己見到真龍了。我在農村當導演

他驚愕之餘,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我見到真龍了,我見到真龍了!天助我的『 雲行雨施』之圖也!

就在吳道子欣喜若狂之際,這條巨龍,驀地從天而降,張開血盆大口,吐著三尺長舌,伸出剛勁有力的四爪朝他撲來。吳道子嚇得魂飛魄散,大叫一聲,猛醒過來,原來是南柯一夢。我在農村當導演

吳道子定定驚魂,擦擦虛汗,回顧夢中情景歷歷在目,那條龍的神態體形熟記於心。他靈感頓起,登上畫架,一氣畫成了一 條形體蜿蜒, 二目如炬,頭上生角,身上披鱗,鬚髮柔軟,四爪剛勁,有悠悠飄飛之感,噴雲吐霧之勢的巨龍。吳道子站在遠處,眯著眼睛看了一遍, 暗自叫絕,自稱此畫是自己繪製的眾多寺廟壁畫中最佳之作。

後來,吳道子將北嶽廟的「天宮圖」繪成畫樣呈唐明皇御覽,唐明皇觀後稱其為稀世珍品。直到現在,每逢雷雨天氣隨著雷鳴閃電,這條龍身上就出現鱗光閃閃的現象。這種現象歷代許多人都見過,但不解其中之奧妙,成為千古之謎。

本文由 曲陽焦點 我在農村當導演 獨家發布,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遊曲陽北嶽廟
    北嶽廟內另一件至為壯觀的國寶是徳寧殿內的巨幅古代壁畫。北山牆壁畫高8米,長27米;東西兩壁各高8米,長18米;總面積為504平方米。北山牆壁畫內容為《北嶽恆山神出巡圖》。結合曆代史料的記述、德寧之殿壁畫上的具體內容(如服裝、髮型、道具的樣式等),以及近年來關於德寧之殿的考古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曲陽北嶽廟吳道子畫壁的說法極有可能是明代嘉靖、萬曆之後被人誤傳的。
  • 曲陽北嶽廟德寧之殿壁畫,太美了!
    作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著名畫家(擅長畫石頭、竹子,代表作《枯木竹石圖》)蘇軾對吳道子的畫也有過多次評論,其中突出的一是蘇軾在《王維吳道子畫》一詩中寫的:「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4]319 二是蘇軾為史全叔收藏吳道子畫創作的題跋《書吳道子畫後》中寫的:「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 中新網到曲陽直播北嶽廟!附:直播視頻
    今天的直播,金銘將帶領大家探訪我身後的這座千年古剎——北嶽廟。一天,他們無意中來到北嶽廟,忽然看到德寧之殿西壁上的畫鬼與那個曲陽客商一模一樣,才恍然大悟,原來救命恩人是「曲陽鬼」。於是他們把壁畫「曲陽鬼」勾摹下來,帶回家去,供奉起來。從此,「曲陽鬼」就遠近聞名了。「曲陽鬼」遂成了曲陽人仗義智慧的化身,為歷代人所讚揚。
  • 吳道子憑什麼是畫聖?
    ▲吳道子 觀音菩薩像拓片吳道子的藝術成就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獨具風格的宗教畫和人物畫。吳道子草根出身,他的宗教畫也具有濃鬱的世俗化傾向,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接地氣。據傳吳道子創山水「疏體」,使山水畫成為獨立的畫種;他還創造出「蓴菜條」式描法(也叫「蘭葉描」)來描摹人物,筆勢圓轉,波折起伏,所畫人物、衣袖、飄帶都有迎風起舞的動勢,世稱「吳帶當風」。
  • 2017年8月7日 曲陽 北嶽廟
    北嶽廟,漢稱北嶽祠,唐稱北嶽安天王廟,宋稱北嶽安天元聖帝廟,元稱北嶽安天大貞元聖帝廟,到明時去掉歷代所加封號,改稱為北嶽廟。位於曲陽縣城西側,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公元500-508年),清順治十七年以前,曲陽北嶽廟一直是歷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嶽恆山之神的場所。
  • 吳道子憑什麼是畫聖?(高清大圖)
    吳道子的藝術成就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獨具風格的宗教畫和人物畫。吳道子草根出身,他的宗教畫也具有濃鬱的世俗化傾向,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接地氣。在其代表作《送子天王圖》中,他描繪的武將形象就取材於唐代的武士俑。
  • 遊學 | 曲陽北嶽廟行紀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河北省曲陽縣北嶽廟預報氣溫  36℃體感溫度  40℃
  • 【詩詞曲陽】之北嶽廟楹聯(一)
    (八)千秋殘殿飛石韻;一首恆山詠畫詩。(九)聖帝碑銘遺宋韻;德寧畫壁顯唐風。(十)兩幢飛石歸屬地;一杯祀酒祭蒼天。郭增民(題北嶽廟曲陽鬼)面目猙獰行上善,人稱以鬼,身形健勇佑蒼民,口頌為仙。(題北嶽廟)諸神非鬼,身懷大德寧天下;王氣無常,碑刻長文辨個中。支偉然(題北嶽廟)樓臺廟宇,壁畫廊簷,福地恆州稱北嶽;石刻碑林,楹聯書法,瓷都巨苑美中山。
  • 曲陽北嶽廟火了,百名文人齊詠,詩文佳作薈萃!
    七吳道子天宮圖一捲圖軸雙展壁,四海鹹寧天地存。重彩吳裝風動處,渾然蓴技自歸真。畫老碑猶在,庭深柏尚青。雲閒飛石殿,日暖御香亭。古帝遙相祭,神仙總顯靈。 劉興題北嶽廟又夢帝皇古廟中,笙簫悠遠佑蒼生。煙塵世事知多少,殿畫碑亭自有情。
  • 【每月賽事】河北省楹聯學會系列賽事第五期評獎結果公布:曲陽北嶽廟
    王靜   保定 嶽走他鄉,緣何遜位,嘆神號高名,仙仗龍車成過往; 廟留此地,依舊識時,有石雕壁畫,殘碑古柏記春秋。15.趙永紅  邯鄲 上闕曲陽,下闕渾源,一首恆山詞共作; 文留碑刻,藝留壁畫,千年嶽廟史同瞻。
  • 河北印象:曲陽北嶽廟
    石家莊與保定之間的曲陽縣城有一座北嶽廟,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間(500—512年),為歷代帝王祭祀北嶽恆山之神的場所,前後延續了千年
  • 畫聖」吳道子 最有名的三幅畫
    唐代畫家吳道子,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的畫,不論是佛道,鬼神,人物,花鳥等,深受人們的喜愛,並深得唐玄宗的喜愛,史稱吳道子為「百代畫聖」「神品上一人」。但他的畫真正流傳至今的卻是寥寥無幾。
  • 畫聖吳道子,日畫嘉陵三百裡,唐玄宗流連忘返的地方!
    吳道子在中國古代的藝術史上,有三位藝術家被稱作「聖」,一位是晉代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一位是唐代杜甫,被稱為詩聖;還有一位被譽為畫聖,那就是唐代的吳道子。吳道子少年時期孤苦窮困,隨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可見吳道子在學習繪畫之前在書法上得名師指點,還有有一定底子的。
  • 【百代畫聖】吳道子
    故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序》中品評了唐朝諸畫家"近代畫者,但工一物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吳道子天縱其能,獨步當世,可齊蹤於陸(探微)、顧(愷之)。"吳道子對弟子言傳身帶,不是讓弟子們背誦口訣、研色等,就是讓弟子們臨摹他的畫稿,或者依照他的吩咐去填染色彩。《歷代名畫記》便有這樣的記載:"吳生(道子)每畫,落筆便去,多使琰(翟琰)與張藏布色。"有時,吳道子作壁畫時只描一個大概,其餘便讓弟子來完成,在洛陽敬愛寺中,吳道子所描的"日藏月藏經變"即由翟琰完成的。
  • 王維和吳道子誰的畫水平高?蘇軾這首詩的點評出人意料
    吳道子(約680年—759年),基本和王維同時代,他則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畫聖」。也許有讀者要質疑筆者的標題,既然吳道子都是「畫聖」了,還提什麼王維和吳道子比畫畫呢?實際上,在宋代,大文豪蘇軾曾同時欣賞過王維和吳道子的繪畫,然後做出了一首詩來點評兩人的畫作水平。
  • 「吳道子」是誰?
    「吳道子」是誰  吳道子  (約686~760年前後)
  • 畫聖|吳道子線描人物圖
    當時吳道子畫了一幅畫,裡面就有一個地獄,非常的恐怖,而且畫中的屠夫在接受閻王的審判的時候,旁邊鏡子裡都是屠夫之前屠殺那些動物的畫面。京城的人看到吳道子的這幅畫以後,都害怕自己死了以後會受到懲罰,就開始做善事,希望可以彌補以前的過錯,死了以後不用下地獄。那些屠夫們怕也會有畫中人那樣的結局,就不敢再做這行生意了,只好另謀出路。
  • 唐朝四絕:李白的詩、張旭的書法、吳道子的畫、公孫大娘的劍舞
    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痴,如癲如狂。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道子的畫吳道子吳道子,又稱吳道元,字道子,後改名為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畫家。少年時孤苦窮困,隨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後發奮改攻繪畫,漸漸掌握了繪畫的妙法。
  • 畫家四祖 東晉顧愷之 ,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擅寫真、頊道人物,亦善畫 龍 、鷹、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時人稱為超越前人的畫家。梁武帝好佛,凡裝飾佛寺,多命他畫壁。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
  • 畫家四祖 東晉顧愷之, 南朝陸探微, 張僧繇, 唐代吳道子
    擅寫真、頊道人物,亦善畫 龍 、鷹、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時人稱為超越前人的畫家。梁武帝好佛,凡裝飾佛寺,多命他畫壁。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