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這兩樣

2020-12-26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輕人為人父母之後,如果父母健在,那麼「上有老下有小」就算壓力大一點,也是人生一種別樣的幸福。

記得,在姥姥去世的時候,媽媽也對還在上學的我說過一句話:「以後,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當時,瞬間淚目。因為,我想像了一下自己結婚生子後,如果父母不在了,我有煩惱有壓力,回頭想找父母的懷抱安慰一下都沒有,那種感覺特別無助、揪心。

當然,並不是所有父母,人到晚年都能為子女分憂解惑,還有些父母,只會拖累子女。那麼,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呢?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以下這兩樣。

一輩子手裡沒積蓄,大大小小的事都依賴子女

如今,做什麼都離不了錢。生孩子要錢,養孩子要錢,結婚要錢,買房要錢,贍養父母更要錢。可以說,離開錢真的是寸步難行。所以,很多思想通透的父母,在年輕時就已經攢下積蓄,存夠了養老錢,晚年就算不能給子女幫襯,最起碼也不會拖累子女。

但是,與之相反,有些父母一輩子手裡都沒積蓄。並不是他們把錢財用來供孩子讀書,在孩子結婚買房是給予幫助了,而是他們好吃懶做,花錢大手大腳,心裡只有自己享樂,根本就毫不顧及子女。所以,他們老了大大小小的事都依賴子女,甚至在五十歲左右就開始了「養老」生活,動不動伸手向子女要錢,根本就不體諒子女工作的艱難、生活的不易。

這樣的父母,就是子女一輩子都甩不掉的包袱。就像《安家》裡的潘貴雨,給女兒要錢時理直氣壯、中氣十足,根本就沒想過女兒在外面打拼有多艱難。更可氣的是,這樣的父母貪婪,習慣揮霍、理直氣壯地壓榨子女,就憑一句「我生了你」,讓子女無可奈何。

從年輕到老各種「作」,讓哪個子女都煩都頭疼

說起「作」,很多人第一個想起來的應該就是《都挺好》裡的「作爹」蘇大強,鬧得兩個兒子都要離婚,一個女兒也頭疼。這雖然是電視劇,但現實生活中也真有這樣的「作父母」,而且很多還是從年輕到老各種「作」,讓哪個子女都煩都頭疼。

比如,有的父母,人到晚年,在子女間到這家說那家壞話,到那家又說這家的壞話。或者,到哪家就在哪家各種挑剔,弄得子女很頭疼,每天下班都不想回家。這類父母,比起手裡沒積蓄,動不動就伸手要錢的父母,更拖累人。因為他們就是純粹的「作」,連錢也治不了。他們給子女的是心理壓力,更難排解。

有些父母,人到晚年還能「發光發熱」,譬如:幫忙帶娃和給生活重壓之下的子女以開導。而有些父母,人到晚年就只會「煽風點火」,真是十足拖累子女。但不管怎樣,父母就是父母,我們無從選擇,只能盡己所能,無愧於心。

網友們,你家有讓人頭疼的老人嗎?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哪類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害怕粘上這兩種
    父母是孩子最堅強的依靠,也無從選擇,隨著孩子面臨的增長,父母也逐漸老去,雖然失去了勞動力的父母,也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卻也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負擔,俗話說:父母在,上有歸屬,父母不在,只剩歸途。雖然略帶傷感,卻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後來,幾個女兒都結婚生子了,李阿姨也上了歲數了,身邊需要人照顧。幾個姐妹按照當地習俗,讓小女兒出力,其他人出錢照顧老人。 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的兩種父母,是你嗎? 1.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後來,幾個女兒都結婚生子了,李阿姨也上了歲數了,身邊需要人照顧。幾個姐妹按照當地習俗,讓小女兒出力,其他人出錢照顧老人。可是還沒過幾天,小女兒就重新召集了幾個姐妹,稱自己希望姐妹幾個人一起出錢,給老人找保姆養老,而不是把老人交給自己來照顧。
  • 過來人感嘆:晚年最不幸的父母有兩類,不是沒錢的,也不是有病的
    文|文兒中國人喜歡說這麼一句話「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這恐怕是身處晚年的父母最理想的狀況,尤其在如今老齡化步伐加快的社會。畢竟,有多少人趁年輕時工作兢兢業業,除了管好子女之外,誰不指望為此掙一個體面的晚年呢?
  • 患癌老人挖坑等死:最怕拖累子女,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癌症代表著死亡,更意味著高昂的醫藥費和無休無止的病痛。湖南省武岡市,一位身患淋巴癌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選擇了用「挖坑等死」的方式尋求解脫。死都不怕,卻怕拖累子女,這是多少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應該守住這幾條底線,不注意晚年日子會很難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應該守住這幾條底線①不要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他們生養孩子,似乎就是為了完成自己年輕時沒有實現的夢想,最後還有個很好聽的說法,說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孩子好。真的是這樣嗎?
  • 人到晚年,誰才是最親的人?答案只有一個
    引言:人到晚年,誰才是世界上最親的人呢?有人會說:父母;有人會說:子女。但我覺得應該是老伴!父母,會先離你而去;子女,會有屬於自己的家庭;能陪我們一路走到最後的只有老伴。 老伴,是我們年輕時的愛人,是我們晚年時的伴侶。不管年輕時你們多麼的喜歡拌嘴,晚年有老伴在身邊的陪伴都是甜蜜的。
  • 人到晚年這2種父母,往往容易被子女拋棄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真發生在他們身上,未必可以這麼坦然。孩子的需求是很簡單的,他們要的就是溫情和陪伴。不需要你有多雄厚的經濟實力,只要讓他們感受到足夠放入安全感,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幾乎都不會做出不贍養父母的事情。現在的離婚率很高,但是離婚並不是不負責任的藉口,給孩子的關愛一點兒也不能缺少。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晚年,有這四樣「本錢」,才是真正有福氣的人
    老祖宗告誡我們,人到晚年,還有這四樣「本錢」,才是真正有福氣的人1身體健康硬朗人生都想晚年幸福,而幸福的基礎,就是我們要有一個好的身體。身體健康,才能享受一切,不然真的無從談起。俗話說:「天怕起秋旱,人怕老來貧。」農民種莊稼最怕秋天的乾旱來得太早,人一到老年最怕沒有錢花。這個時候要麼退休了,退休金少得可憐,要麼幹不動了,喪失了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生存,更不要說保證生活質量了。即使子女能補助一些,也不免給點臉色,人要自己兜裡有錢,才有底氣,才能硬氣。所以要早做打算,誰有不如自己有,靠誰也不如靠自己,人老的時候還有錢花,才是真正的福氣。
  • 人到晚年,怕的不是沒錢,子女不在身邊,而是這3件事,很現實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內心都少會有一些不知所措。那此時你的內心會擔心什麼?沒有足夠的存款?還是子女不在身邊?其實人到晚年,怕的不是這些,而是這3件事,理由很現實也很無奈。所以對於老人來說,生命的後半段想要快樂,單靠自己的實力是很難實現的,畢竟人是感情動物,生活在社會中,就需要他人的溫暖關懷。二、人到晚年,生活不自理你是否想過,當晚年生活來臨,你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一刻?如果身邊沒有親人陪伴,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度過?
  • 真實情況完全打臉,過來人表示很輕鬆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家庭都選擇了要二胎,因為感覺獨生子女的壓力非常大,到了父母晚年的時候,獨生子女應付不來。而獨生女嫁給獨生子大多數人感覺未來日子很難過,畢竟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娃,夫妻壓力比較大,可是真正的過來人卻表示,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獨生子女將來日子難?
  • 郭富城母親去世:人到中年,最怕和父母說再見
    在回憶起二哥的時候,郭富城表示他一輩子都忘不了,他關係最親近的二哥,來不及見上最後一面,就匆匆離去。前一天,他們還有說有笑地說要交換衣服,沒想到第二天就出事了,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2有人問,人到中年最怕失去什麼?我覺得是親人,當我們人到中年時,意味著父母已經步入老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已經慢慢地會看兒女臉色了,他們不是怕我們,他們只是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兒女會嫌棄他們。
  • 兒女雙全老了最享福?過來人掏心窩的話,值得年輕父母深思
    但是,陳伯伯卻嘆氣說,家有一兒一女就像是「渡劫」,糟心事不比其他父母少。兒女雙全老了最享福?過來人掏心窩的話,值得年輕父母深思。兒女教育不一樣,稍不注意就會被埋怨「偏心」據很多兒女雙全的父母講,養兒子和養女兒差別太大了。
  • 回答:一怕老無所依,二怕晚年無趣
    高齡母親怒生二胎 ,博士女兒「被姐姐」後雙方互相放狠話一位34歲的女博士,也許是由於親身的經歷,也許是更想追求自己的自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丁克,無論面對父母什麼樣的反對勸說都毫無反應,而她的媽媽早就想當姥姥了,看著自己一直催促無果,最後自己選擇怒生二胎。
  • 《有翡》,對於傾心愛你的人來說,她們不怕拖累,怕的是這一點
    謝允身上的透骨青,因為救了周翠翠而毒發後,自知時日不多,命不長,便一心想離開周翠翠,不想拖累她。他逃命,卻被她堅持不懈地追了回來,還苦心經營為他取藥,在他未醒的日子裡,陪著他,守著他。或許,對於那些真心愛你的人,他們根本不在乎你是否拖累他們,他們關心的只有你這個人,他們也不怕辛苦,不怕麻煩,他們害怕的是,在你最需要她的時候,她不能在你身邊,在你最困難,最失落的時候,她不能陪你一起度過。他們希望,當你受到傷害時,能在你身邊照顧你,即使當你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時,他們也會陪你走過這最後的旅程。
  • 先看看晚年的3種結果,再決定也不遲
    不過不得不說,即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當下,在組建丁克家庭這件事上,女性要比男性更加慎重才行。丁克要慎重,尤其是女性!先看看晚年的3種結果,再決定也不遲人們說,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夫妻倆的感情裡多了一份默契合作的「義氣」。那麼對於丁克夫妻來說,這份義氣自然是無從談起的。同事小王和前夫是初戀,兩個人的感情好得和蜜似的。
  •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這樣東西,弄丟了容易晚景悽涼
    人到晚年,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學會為自己打算,手裡一定要緊緊握著這樣東西,才能避免自己的晚年生活悽涼。前幾天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新聞,18歲女孩取走了奶奶28萬養老錢,看的我是淚流滿面,倍感悽涼。據說這錢是孫女給了自己的男朋友,而聯繫上男友時,他卻表示談戀愛互相花錢很正常,孫女躺在床上輕飄地說,這錢我不想要了。奶奶哭著說:我這多難啊,這麼多錢,你白白給了人家。看完這個新聞真的為這位奶奶感到委屈,這裡面有著自己兒子留在自己的錢,這是作為一個兒子對母親最後的牽掛。
  • 丁克族沒孩子,晚年靠什麼養老?過來人:這些東西比錢更重要
    這意味著家庭模式將進入新紀元,對於天生不喜歡孩子的人來說,可謂是一種福音。很多年輕人都想加入到這個群體中,卻又被傳統教育所束縛著:在我國,養兒防老是流傳數千年的傳承,若是不要孩子,自己的晚年生活該如何維持?難道是錢嗎?面對年輕人的疑惑,我國第一批已經進入晚年的丁克族笑了,作為有經驗的人,他們紛紛站出來現身說法。
  • 人到晚年,越有錢越要低調,低調才能安度晚年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人到晚年,這一輩子也快走到盡頭了,但這時候卻是人們最能享受生活的時候,不再有工作的壓力,不再需要撫養孩子,可以有時間慢下來做自己的事。人到晚年,越有錢越要低調,低調才能安度晚年!PART1、晚年越高調,越容易被子女啃老老張以前是一家國企廠長,他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了半輩子,落下了一身的病,但總算圓滿退休了。退休後的老張終於可以安心地過晚年了,非常高興。
  • 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到老了是輕鬆還是遭罪?過來人:現實又殘酷
    在生兒育女這件事上,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計劃生育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想著多生幾個孩子,將來老了有依靠,一個指望不上的話,還有另外一個。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們卻不這麼想了,哪怕二胎已經開放,有很多人卻寧願只要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