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他的梨真是又香又甜,但是價格非常的貴。有位道士穿的破破爛爛的,走到鄉下人的車前乞討。鄉下人呵斥他,讓他走開,道士不走。鄉下人很憤怒,叱罵道士。道士說:「你一車梨有幾百個,老道只不過向你討一個,你發怒幹什麼?」旁邊看熱鬧的就勸鄉下人給道士一個不好的梨,打發他走算了,鄉下人執意不肯。附近店鋪裡的一個夥計見他們吵鬧不休,就出錢買了一個給了道士。道士拜謝了,對眾人說:「我們出家人不懂得吝惜,我有好梨,拿出來給大家吃。」有人聽了說:「你既然有了梨,怎麼不吃自己的?」道士說:「我只是需要這個梨的梨核作種子。」用手捧著梨大嚼起來。快吃完了,把梨核拿在手裡,從肩上解下一把鏟子,在地上挖了一個幾寸深的坑,再把梨被放進去,蓋上土。又向集市上的人索要熱水澆灌。有個好事的人便從臨遷路邊的店裡要來開水,道士接過來澆在挖好的坑裡。這時,眾人萬頭攢動,一齊盯著那個坑。一會兒,見有個小芽兒冒出來,漸漸長大;一會兒便長成一棵梨樹,枝繁葉茂;又一會兒開花,一會兒結果,果子又大又香,掛滿了枝頭。道士於是從樹上摘下梨子,送給圍觀的吃,不一會兒便吃沒了。然後,道士用鏟子砍樹,叮叮噹噹地砍了很久,才把樹砍斷;把帶著葉子的樹扛在肩頭,不慌不忙地走了。起初,道士在變戲法時,那個鄉下人也夾在人群裡伸著脖子觀看,竟忘了他的買賣。道士已經走了,才回頭看自己的車子,只見車上的梨已經空空的。這才醒悟道士剛才分散的是自己的梨。又仔細一看,車子少了根車把,看茬口還是新砍斷的。鄉下人心裡又氣又急,急忙去追趕道士。轉過牆角,只見車把被扔在斷牆下,才知道道士剛才砍的梨樹就是這根東西。道士也不知去了哪裡。滿集市上的人聽說了這事,都笑得合不攏嘴。
異史氏說:「這個鄉下人又吝嗇又糊塗,憨狀可掬,讓滿集市的人笑話,理所當然。常見鄉下那些富人,有朋友來討點米,便不高興,還算計說:『這是我一家幾天的口糧。』有人勸他們救濟一下有難的人,或者給孤苦無依的人一頓飯吃,就有很生氣,又算計說:『這是十人、五人的口糧。』甚至父子兄弟之間也斤斤計較。等到一旦迷上嫖賭,則又傾盡家財毫不吝惜;犯了罪刀架到脖子上,就又傾家蕩產贖買性命。諸如此類的事說也說不完。這個鄉下人這麼愚蠢,又有什麼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