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新聊齋:茅山道士種梨記

2021-01-11 健多說事兒

話說很久以前,有個叫趙四的小子,為人是相當的吝嗇啊。吝嗇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樹上的梨子爛了,掉落在地上,隔壁鄰居想要一個他都不會給。有一天,趙四拉了一車滿滿的梨子去縣城叫賣。要說他這梨子也是香甜可口啊,可這小子心口子厚,把梨子價格賣得特別高,這生意自然就慘澹了。

不久,來了一個落魄的茅山道士,饑渴的他看到趙四後,就乞求施捨一個梨子給他吃。趙四不但不給,還大聲叫罵著,「滾一邊兒去,你個臭乞丐,別影響我做生意。」道士也不生氣,只笑著說道,「我不是乞丐,我是茅山來的道士。我看這太陽都要下山了,你這車梨子還賣不出去,拉回去豈不是辛苦了?不如送我一個填填肚子,你也算積了一個功德。」

積功德?老子需要嗎?趙四嘴角譏笑,還連連對道士揮手道,「老子今天賣不完,明天還可以賣啊!趕緊狗蛋吧你。」路邊一個裁縫店的小夥子見道士可憐,便自己掏錢買了一個梨子送給他。道士連連一陣感激,然後對身邊看熱鬧的人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承蒙這位好心的施主買梨送給我吃,老道我今日借花獻佛,就借他這梨子的種子,種一棵梨樹出來,請大家吃梨。」 

「哈哈哈,種一棵梨子樹出來,難道它馬上就會開花結果嗎?這臭道士簡直是異想天開。」趙四聽了不以為然。而茅山道士則從他的後背取下了拂塵,右手一甩一揚,轉眼間竟變成了一把小鐵鏟,眾人見了都是嘖嘖稱奇。趙四的目光很快也被吸引了過來,以至於他都忘了他還在賣梨了。只見那道士將梨子吃完,只剩下一顆核後,便用手中小鐵鏟在路中央挖了一個小坑,然後將梨核放了進去。蓋上土,又問那裁縫店小哥要了一盆水,澆在了蓋土上。接著,這道士閉上眼睛,圍著溼土邊跳邊唱:「媽咪媽咪哄」。    

趙四看了又想取笑這道士裝神弄鬼,可沒過幾分鐘,溼土之上竟長出一顆綠色的幼牙。眾人又是一聲驚嘆,接著,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那幼苗越長越大,沒要到一刻鐘的時間,竟然長成了一棵大腿般粗的梨子樹出來。隨著梨樹開花結果,黃燦燦的梨子很快掛滿了枝頭。眾人看到這裡,都覺得今日遇到了神仙,紛紛面向道士磕頭跪拜,乞求他能帶給他們好運。道士也不多言,只笑著讓眾人起身摘梨子吃。最先吃到梨子的當然是裁縫店小哥,他邊吃邊感嘆道,「好甜好多水啊!尊長,我可以多摘幾個給我父母嗎?」 

「當然可以啊!貧道最喜歡你這種孝敬父母的人了。」道士笑著收起了鐵鏟,目光慢慢落到了趙四身上。趙四哪管這道士說了什麼,一心想多摘點兒梨放自己車上,好拿去轉手倒賣。可奇怪的是,他摘了兩個放到兜裡後,其中一個就掉落在地,他趕緊彎腰撿梨,結果另一個又掉落在地了。如此鼓搗了幾分鐘時間,樹上的梨子都被路人摘完了。而趙四最終只搞到了兩個梨子。他心裡就想著:娘的,有兩個也好啊。反正不要錢嘛!就當是白賺的!    

等他拿著這兩個梨子歡天喜地地去找自己拉梨的車子時,才驚奇的發現,他那滿車的梨子,竟然一個都沒有了。而那茅山道士,以及剛剛長大結果的梨樹,轉眼也不見了蹤跡。  

上當了!那臭道士,肯定把自己的梨子變到樹上去施捨給眾人了!趙四明白了這一點後,立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這時,沒有一個人幫助他不說,反而還看著他大笑了起來......  

相關焦點

  • 茅山道士
    很多茅山道士有誤解,甚至很多道教徒也有這種誤解。把民間流傳茅山術理解為茅山道士,所謂「茅山術」主要將民間中原地區以及苗區流傳的黑,白巫術一併納為己用。修習此派法術者,多以道教符,咒以及一些佛教密宗法器,借靈異靈力助己行事。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
  • 茅山道士、崆峒山道士、嶗山道士與月亮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道士在茅山的蓬壺洞修煉,修煉了多少年誰也不知道,那時候照明非常成問題,這一日夜晚,茅山道士走出黑漆漆的蓬壺洞,看著天空那盤圓月,便使了一個道法,口中念道:「來、來、來!」就見一束光飛進洞內,再看蓬壺洞,柔和的月光照在洞內,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
  • 《聊齋》中細思極恐的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性有時多麼卑劣
    年輕的時候看《聊齋》,總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才慢慢看明白,原來,《聊齋》裡的許多故事也是需要讀者慢慢品味的。在聊齋中,有一個很簡短的小故事《種梨》,這個故事記載於《聊齋》的第一卷第十四篇。這原來是我一直覺得《聊齋》中十分無味的一個小故事。
  • 電影《嶗山道士》今日開機,聊齋志異再敘伏妖傳奇
    童年記憶中有一部經典動畫《嶗山道士》家喻戶曉,通過傻小子王生一心求道修煉磨難不斷的故事,講述了要持之以恆,不要好高騖遠才是做人和修道根基的道理。據悉,改編自《聊齋志異》的同名電影《嶗山道士》今日開機,這次一心求道的王生肩負了拯救蒼生的重大使命,一段道士的傳奇故事即將展開。
  • 《聊齋》嶗山道士穿牆術是否真的存在
    提起道家文化,人們最可能直接脫口而出的便是諸多文學、影視作品中茅山道士施展高深法術的形象。這也讓道家文化總是帶著不少神秘的色彩。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清朝小說《聊齋志異》的學習穿牆術的王七或者很多八零後小時候看到的道士穿牆的動畫片。
  • 茅山道士真的只會打醮畫符、驅神捉鬼嗎?
    上了點年紀的人,大概都看過香港林正英扮演的茅山道士影片,影響所致,很多人都認為茅山道士就是驅神捉鬼、打醮畫符,此大謬也。究其緣由,道教中茅山一派來自上清派,本為道教中一大流派,大約形成於東晉時期,以專門傳播習煉《上清經》而得名,是東晉南北朝江東地區最有影響的道派。
  •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或許大多數人對於道士的印象還停留在影視劇中,穿著寬大道袍的白眉老人,揮舞著拂塵和桃木寶劍,踏著特定的步伐口中念念有詞。其實道士的步法很有一番講究,這種步法叫鶴步子,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根據天上北鬥七星的形狀推演出來。
  • 江蘇一區,是華羅庚故鄉,境內有茅山道士,被譽為天下第一福地
    唐垂拱四年(688),因東陽郡已有金山縣,又因茅山華陽洞內有"金壇百丈",遂更名為金壇縣。茅山道士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電影裡專門抓鬼的那種。茅山,就坐落於現今鎮江市和常州市金壇區交界處,風景秀麗,幽靜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更被譽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
  • 茅山捉鬼人
    創始人是東晉道士楊羲、許謐、許遜。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嶽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遊嶽、陶弘景。陶弘景齊梁時居茅山傳上清經法,開創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派所承襲。
  • 茅山道士傳下三種妙法
    眾人都不明所以,後來還是一個路過諸城的茅山道士解釋說:「礦道中怪物,當是陰魂凝聚,此等鬼物最忌陽氣,鹽與雞血狗血一般,皆有闢邪之用。」在西方的故事中,牧師經常用鹽來驅散惡靈,與茅山派的觀點如出一轍。縣令與城中一個道士頗為相熟,立刻前去請教,道士登上城樓觀看,說:「此陰兵也!」按那道士所說,那沒有頭臉的怪物是過境的陰兵,縣令詢問用什麼方法才能驅散怪物。道士說軍隊聞鼓而進,鳴金收兵!於是縣令招來士兵,讓他們用力敲鑼,整個縣城哐哐哐響了一夜。清晨,那群怪物果然消失不見了。
  • 種梨
    從前,有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他的梨真是又香又甜,但是價格非常的貴。
  • 《茅山後裔》:大力金剛掌,這裡有蘭亭序的秘密,也有和氏璧下落
    《茅山後裔》:大力金剛掌,這裡有蘭亭序的秘密,也有和氏璧下落提起茅山,我們的第一念頭,就是聊齋裡的茅山道士,茅山道派,是中國道教中的上清派,在聊齋故事裡,神乎其神的茅山老道,指箸為女,畫餅成月,穿牆入雲,如履平地,確實神妙無比,說起中國古文化,玄學是躲不過去的,風水,八卦,鬼怪,
  • 舊時茅山道士出沒地,常有遊客前來求籤解願
    ——《天堂電影院》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33,閱讀約3分鐘茅山被稱為中國第一福地,在江蘇鎮江句容市,很多想要收福的人都會專門來到這塊福地祈福。茅山的核心景點是茅山道院,而我也曾在電視上看到過茅山道人,具體的那種害怕是要來到茅山道院才能真正了解的。
  • 抖音抓不到鬼小道士還俗出自哪什麼小說 茅山捉鬼人章節段落
    抖音有個從來抓不到鬼的小道士還俗了是什麼小說?最近大家都能在抖音或者知乎看到這句話,貌似是出自一部小說,抖友們是不是都在找這段話的出處呢?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原知乎上有個從來抓不到鬼的小道士還俗了片段截圖
  • 李白與茅山道教的淵源!
    李世民尊崇茅山宗,在唐玄宗時期達到了空前高峰,不僅三山五嶽遍布茅山上清派傳人,豪門公卿、文人學士也深受影響。從唐高祖開始,到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歷代皇帝都與茅山道教有密切的關係。茅山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公元647-735年)是當時的道教領袖,他與著名道士吳筠都是茅山道士陶弘景弟子,作有琴曲《蓬萊操》《白雲引》,並撰有琴學著作《素琴傳》。
  • 《聊齋志異》手稿全彩影印本出版發行 裡面有《嶗山道士》等多篇...
    半島記者 張文豔近日,瀋陽出版社日前出版發行了蒲松齡手稿《稿本聊齋志異》,該版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稿的細節特徵,是一部最接近蒲氏手稿原貌的《聊齋志異》版本,讓讀者可跨越時空,一睹蒲松齡真跡。一生困苦的蒲松齡沒有行萬裡路的經濟實力,去過的大地方除了他做幕賓的江蘇寶應縣之外,就是嶗山和泰山了。
  • 揭秘神秘的茅山道術——
    主峰大茅峰似綠色蒼龍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風景區1986年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森林公園批准為省甲級風景名勝區。同時,這裡既是道教聖地,又是抗日根據地,其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森林景觀、革命歷史觀融為一體,勝似仙境。總規劃面積32平方公裡,九霄萬福宮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與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輝。
  • 中國名山:茅山 道家聖地
    茅山,可以說是道士的代名詞,一提到茅山,小編就想起了了林正英,想到他出演的很多經典的道士角色,在電影中,林正英扮演的道士會很多的道術,而在現實中,我們常常聽到的就是茅山術,傳說學會了茅山術就可以斬妖除魔,除鬼闢邪,甚至可以利用風水給自己改命,當然這只是傳說,世上是否真的有茅山術,都還沒有定論
  • 《聊齋志異》:妖狐擾民不知天高地厚,道士設壇是否故弄玄虛?
    焦道士跟董公說:「你府上的丫頭倒是膽大,這東西很是猖獗,連我都不能一下收服,這女子竟然敢直接冒犯?也是異數。」接著又說:「既然這樣,就借這丫頭的口弄清楚這廝的來歷。」邊說邊用手指著侍女,口中念咒,只見那丫頭忽地起來跪在壇下,神情呆滯。道士問它住哪裡?那侍女口發男聲回答道:「我祖籍西域,來京城已十八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