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城市機場外的公共藝術:雅典娜青銅雕塑

2020-12-14 跳動文化傳媒

這位在倫敦城市機場外的高個子灰色女士是雅典娜,她還是英國最高的青銅雕塑。

她於2012年揭幕,由英國當代藝術家納賽爾·阿扎姆(Nasser Azam)攝製,並在Zahra現代藝術鑄造廠(前身是埃塞克斯州布倫特裡的莫裡斯·辛格藝術鑄造廠(Morris Singer Art Foundry)鑄造)中被鑄造,他於2010年購買該產品以將其關閉。

鑄造特拉法加廣場獅子的鑄造廠是同一家鑄造廠,因此雅典娜和獅子之間存在著間接聯繫。

儘管它是青銅,但後來被覆以亞光飾面,因此它看起來更像是由鋁而不是青銅製成的-這就是為什麼經常被告知它是由青銅製成的原因。

雅典娜位於機場跑道盡頭的幹諾道迴旋處,看上去確實有點像她指揮飛機降落在附近機場的土地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紐漢姆市政廳選擇雕塑的地點時,唯一的反對聲音是機場本身。

本來打算用一系列同心環照亮該雕塑,但從未添加。

相關焦點

  • 奇葩雕塑你一定見過,問題出在哪?追求「最美」時代,公共藝術好看就...
    西雅圖曾經向全球徵集公共藝術方案,收到了很多方案,其中有一個活化當地已有的IP「瑞秋豬」的方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瑞秋豬」在西雅圖幾乎人人皆知,此前也有雕塑家為它創作了青銅雕塑。新的公共藝術計劃藉助一個重達250公斤的金色鑄銅雕塑及綿延幾百米的趣味豬「腳印」,立在當地的集市入口處。如何讓這個雕塑與更多人發生聯繫?
  • 好的公共藝術,是發現問題、回答問題
    多年來,王中策劃、主持了國內許多城市的公共藝術項目。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他推動並見證著一次次以藝術為名的城市魅力營造……從一個雕塑作品,發展成社區文化節記者:幾十年前,國人普遍不知道「公共藝術」的概念。西雅圖曾經向全球徵集公共藝術方案,收到了很多方案,其中有一個活化當地已有的IP「瑞秋豬」的方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瑞秋豬」在西雅圖幾乎人人皆知,此前也有雕塑家為它創作了青銅雕塑。新的公共藝術計劃藉助一個重達250公斤的金色鑄銅雕塑及綿延幾百米的趣味豬「腳印」,立在當地的集市入口處。如何讓這個雕塑與更多人發生聯繫?
  • 白沙河上的青銅雕塑文化長廊
    ——山西宇達青銅文化藝術公司主導組織實施的夏縣白沙河青銅雕塑文化長廊釋義  夏縣白沙河城區段生態蓄水與環境修復工程項目,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戰略思維的具體行動,是夏縣重點工程,也是惠民工程、生態幸福工程。
  • 《藝術評論》雕塑專欄:孫龍本
    他對形式具有清醒的認識,不斷地尋找新的藝術表現手段,不斷探討、試驗藝術造型的各種可能性,這些探索在他的環境雕塑設計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1999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1995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05-2010年任教於臨沂大學美術學院。2011年至今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教授、中國雕塑院招生教務辦公室主任。其作品曾榮獲中央電視臺雕塑大賽一等獎,首屆南昌中國雕塑藝術節政府獎,2008年度中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大獎,紀念建國六十周年山東省城市雕塑突出成就獎等獎項。
  • 從紐約、巴黎到墨爾本,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8座公共雕塑【美行加人...
    公共藝術,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城市理念更新的當代,公共藝術成為推動城市創新的重要引擎,越來越多國家愈發重視通過公共藝術彰顯城市活力。1956年,美國費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的城市。隨後,法國的巴黎、美國的西雅圖和達拉斯市、西班牙的巴賽羅那等城市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先後實施了不同形式的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用法制的手段為公共藝術的持續發展提供經濟支撐。經過半個世紀的實踐,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和城市普遍認同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成熟經驗,有效地改善和塑造了這些城市的環境形象和人文特色。
  • 『雕塑頭條』朱尚熹丨2019中國·衡水(國際)城市雕塑藝術節評述
    >2019中國·衡水國際城市雕塑藝術節於10月12日在衡水饒陽隆重閉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位中外雕塑家與當地的各級領導和廣大公眾,見證了這次室外公共雕塑的盛典。在城市化進程中,雕塑創作營已經成為中國公共藝術的重要內容之一,並將進一步發展,為世界的雕塑創作營和公共藝術事業做出中國貢獻。
  • 這些創意藝術裝置,激活了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空間,集觀演、休息、娛樂、健身、餐飲、文化等為一體,是人們社會生活發生的舞臺,城市公共空間不僅僅是讓人參觀的,而是供人使用、讓人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實質是以參與活動的人為主體的,強調人在場所中的體驗。
  • 世界最大的機場雕塑《飛翔》亮相新白雲機場
    由美術大師韓美林設計創作的巨型雕塑《飛翔》,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昨天(31日)亮相廣州新白雲機場。  這尊堪稱全球機場巨型雕塑之最的《飛翔》全長75米,高18米,由青銅鑄成,外表鍍為三種亮色。雕塑以五隻展翅翱翔的飛鳥和代表廣州的英文字母「G」為主要元素,側看為五鳥騰飛,正面看去,恰似「五羊飛天」。
  • 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參與設計創作的廣東公安英雄廣場公共藝術項目落成
    活動現場經過省公安廳嚴格甄選,廣場的整體規劃設計由北京清尚建築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穆金山領銜設計,廣場公共雕塑藝術規劃與配置及園林景觀工程由廣州美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和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 姜俊 | 公共藝術系列12:從雕塑走向裝置1——藝術的反自律和極簡主義
    ▲ 博伊斯,《7000棵橡樹,城市造林替代城市管理》(7000 Eichen – Stadt-verwaldung statt Stadt-verwaltung),1982年6月在中國,當代藝術相關的一切藝術實踐都引進自西方
  •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舉行第九屆「黎明雕塑創作獎學金」、第六屆「榮髮雕塑基礎教學獎學金」頒獎典禮
    我校原院長黎明,學校黨委書記謝昌晶、副書記穆林、副校長蔡擁華,教育發展與校友事務辦公室主任黃明海,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陳克、黨總支書記劉燕平等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師生出席頒獎典禮。黎明、陳克致辭,張弦主持頒獎儀式。 本屆「黎明雕塑創作獎學金」對2019屆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67件畢業創作作品進行嚴格評選,最終評出8件獲獎作品。
  • 倫敦第四基座新作《終結》:鮮奶油,無人機和蒼蠅雕塑
    倫敦「第四基座」最新公共藝術作品《終結》在空曠的特拉法加廣場揭幕。倫敦負責文化事務的副市長賈斯汀·西蒙斯(Justine Simons)表示,自己很榮幸見證第四基座在過去20年中理念的多樣性。她提到了當前圍繞在公共雕像的本質以及它們所表達的社會價值觀的爭論。「對我而言,第四基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它體現了倫敦作為一個開放、國際化和充滿自信的創意城市的價值觀。」今年對菲利普森也是意義重大。
  • 李守仁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現實生活、人民形象是新中國藝術創作的重要內容。雕塑園以此為主題,經項目藝術委員會遴選,在眾多雕塑家、家屬和有關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捐贈性收藏,陳列展示了100件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主題鮮明,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其中既有中國近現代雕塑史中老一輩藝術家的經典之作,也有當代雕塑界代表性藝術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還包括一批青年藝術家近年來的優秀創作。
  • 希臘雕塑系列之一:古典希臘時代的四位雕塑大師
    >國際第一藝術微刊 · 最受歡迎美學公號傳播:國內、外藝術名家·繪畫·雕塑·攝影·書法·插畫·設計·文學       這是希臘聯軍戰勝波斯帝國的薩拉米海戰之後僅僅幾個月,希臘人創作的象徵著希臘各個城邦國家團結的一個大型青銅雕塑。
  • 故國神遊 - 葉毓山雕塑藝術
    一葉毓山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紀念碑式的大型雕塑創作而著稱,這類紅色題材的作品遍布雲、貴、川等革命老區,是與當地的革命歷史事件和地域文化、人民生活緊密相連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葉毓山以其天才的藝術創作力,不拘格律,不飾雕琢,一切統一於自然,讓想像弛騁於廣闊的空間,穿插於歷史、神話和夢境之中,構成了一座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雕塑;清新、明快、深遠、和諧,而又醇美。」[4]成都杜甫草堂前浣花公園的詩歌大道,是一件頗具匠心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它的設計包括雕塑的創作,是葉毓山極為精彩的一筆。
  • 藝術通史 | 神、英雄與運動員 Ⅱ
    因此,很多藝術史家把希臘藝術古典時期的早期階段稱為「肅穆風格」。藝術家打破常規,摒棄幾乎支配所有早期雕塑的「正面性」。這種重心轉移被藝術史家稱「對偶倒列」(contrapposto),將古典時期與古風時期的雕塑區別開來。此後,這種特點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在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重新出現,象徵著人們對古典藝術的重新迷戀。
  • 觀察|疫情和種族主義如何改變了公眾藝術與空間
    6月13日,倫敦「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遊行中,大量抗議者包圍著已經做好「防護」的邱吉爾像。從藝術史的角度,看公共雕像顯而易見,雕塑(不僅僅是雕像)已經被理解為一種主要的公共藝術形式,近來,公共場所的圖像成為抗議的焦點之一。
  • 吉達:雕塑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17世紀起作為朝覲者的中轉港而興盛,每年約有15萬以上的海外穆斯林在此登岸前往麥加朝覲,是麥加的主要進出口岸。很多人都知道這裡是取向麥加朝聖的必經之地,卻不知道這裡是一座「藝術之城」,沿著城市的濱海大道無數個不朽的公共雕塑在這裡矗立著,像是在迎送往來的客人們,於是「雕塑」不僅是這個城市的顯著特點,甚至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 【卓越碩博】中國美術學院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劉宸
    中國美術學院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 公共空間藝術系碩士研究生 1990年生於山東青州201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景觀裝置專業獲學士學位2016年至今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研究與創作方向 2017.11-12月赴法國萊茵高等藝術學校交流學習2018   獲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 「時代 匠永恆——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論壇」在廈門國際遊艇匯舉辦
    7月18日,由廈門路橋遊艇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廈門時代空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新時代 匠永恆——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論壇」在廈門國際遊艇匯開幕。本次論壇共有9位來自國內的藝術、設計、建築專家學者相聚美麗的鷺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