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起源由來及習俗簡介

2021-02-07 南部縣第一小學

臘八節的起源由來及習俗簡介

臘八節的起源由來:

  臘八節,俗稱「臘八」。《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

臘八節的由來有三個傳說。

一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 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

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裡,3天沒給飯吃, 他飢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 的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 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一說,臘八節是出自對嶽飛的懷念。當年在朱仙鎮,嶽飛率部抗金,趕上數九寒天,老百姓們爭相送粥,嶽家軍飽餐一頓後得勝歸來,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嶽飛去世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八便用雜糧豆果煮粥,最後成為習俗。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 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 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 它叫做「佛粥」。南宋陸遊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 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節的習俗

對於臘八的習俗,大家是不是最先想到的是臘八粥呢?沒錯,在這一天能喝一碗媽媽親自熬製的臘八粥,是一件多麼溫暖的事。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喝了媽媽熬製的臘八粥,一定會暖暖的過完這個節日的。那麼,除了喝臘八粥,臘八還有什麼習俗呢?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泡製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舊時商號在臘八這天攏帳,把這一年的帳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準備還錢。臘月裡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帳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並且也給自家算算帳,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餘,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將自製豆腐曬乾可留日後吃。具體製作過程如下: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鹹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陝西的臘八面。臘八面是在臘八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過去在陝西大荔和臨潼、鳳翔一帶臘八節這日人們煮麵敬神,因之叫「臘八面」。起初關中農村的臘八面是用小米、黃豆煮粥下麵條,而後用八種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麵條,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將豆類與菜系相結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蓮子、青菜、菠菜、黃花、木耳等同麵條同煮,調成湯麵,營養豐富,十分好吃。走進臘月,鄉下就有了年的味兒。這味兒是從噴香的「臘八菜」、「臘八面」裡溢出來,飄出來的。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20字30字50字 臘八節故事傳說簡單點
    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20字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30字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50字  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
  • 臘八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故事傳說簡短簡單介紹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臘八節是怎麼來的?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初八,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關於臘八節的由來,還有很多種故事傳說。臘八節由來及傳說如下:臘八節的由來及臘八節故事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專題丨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關於臘八節的起源,學界尚有爭議,但一般認為古代的臘祭儀式為其雛形。不過,秦漢之前,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漢代時,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為「臘日」。臘八節最終得以形成和確定「初八」這個日期,是佛教進入中國以後的事情。南北朝時期,佛教因受官方提倡而日益興盛,在傳說中佛祖成道之日的十二月初八,佛家會舉行紀念活動。
  • 臘八節,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2017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臘八節的由來及傳說
    今年的臘八節是2017年1月5日,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雙語 | 臘八節及相關習俗如何用英語表達?
    今日是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臘八在人們眼中,一直都被視為是農曆新年的「前奏」。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要掃房、祭灶、寫春聯、趕年集、買年畫、備年貨……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臘八節」的起源、來歷和習俗。
  •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什麼意思 臘八節是為了紀念誰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  臘八節是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 今天臘八節,民間習俗全知道!
    選擇置頂公眾號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民間很多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三會五臘」更是道教的重要節日。道教五臘日不僅包含了世俗層面的臘祭精神,並在宗教意義上闡釋其特殊含義。臘月初八為臘八節,臘八節來源於上古臘祭,神農氏「始作臘祭,以告上蒼」,遂形成在年終時祭祀農谷,慶祝當年已得收成,祈求來年民豐歲稔,當天古人會有祭祀祖先、神靈和祈求豐收降吉祥的傳統。
  •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感恩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2019年11月28日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獨創的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感恩節源遠流長,感恩節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中,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     原標題: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
  • 明天就是臘八節了, 該喝臘八粥...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 【臘八節|習俗】​赤豆打鬼、懷念嶽飛、吃臘八粥、祭祀、泡製臘八蒜、制臘八豆腐、吃臘八面等習俗
    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所以很多寺廟也會在臘八節前後為老百姓派發臘八粥,祝福大家福報滿滿,過一個快樂新年。總之,這是一個承傳美好、祈求平安的節日。臘八由來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而臘八的形成與演變更是源遠流長。
  • 今日臘八 | 關於臘八節的這些習俗與故事,你知道幾個?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究竟臘八節從何而來,這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讓我們從民間傳說、習俗中尋找答案。在嚴冬裡,品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別有一番滋味。關於臘八起源的故事有4個。
  • 臘八節,你竟然只知道臘八粥!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 臘八節,臘八粥
    臘八節由來已久,且身世複雜,它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驅疫祛邪的節日,也是紀念佛陀成道的「法寶節」。但不管臘八節的由來有多少種傳說,而今的臘八節,都早已和臘八粥一起,走下了高高的祭壇,衝破了宗教的門檻,走進了千家萬戶。臘八煮粥,更是早已成為了久盛不衰的節日食俗。
  • Halloween萬聖節的起源,含義及習俗活動
    萬聖節由來又代表什么意義或習俗呢?讓我們來告訴你萬聖節的由來意義及起源介紹吧!祝所有人們「Happy Halloween!」萬聖節起源故事萬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的晚上叫做萬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後來簡稱為「萬聖節」。
  • 關於臘八節的詩詞有哪些?2019臘八節諺語和經典古詩詞大全
    古往今來,臘八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俗話說,過的喇叭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呢?臘八節的諺語有哪些?習俗別致的臘八節也受到古代詩人的青睞,描寫臘八節的詩詞也是篇篇佳作,關於臘八節的詩詞有哪些?臘八節的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
  • 惠文王的臘八節,秦國人的上上籤
    臘八節就要到了,這個節日裡過去有很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喝粥,每當寒冬臘月,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端上來,那便是暖到心中去。只是今天的人過臘八節要喝粥,而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們過臘八節要幹什麼呢?《史記》載:「十二年,初臘」,秦惠文王十二年,在秦國鹹陽城的臘八節祭祀大典上,惠文王對滿朝文臣武將說:明年的秦國,將會更強大。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到南北朝時期,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神,「臘祭」才被固定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蜡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代改為「臘」。
  • 臘八節,粥可溫,疫可逐
    在人們的通常印象中,臘八節都是在一碗暖心暖胃的臘八粥中度過,但這一節日的最初起源,其實和吃粥並無太大關聯。在臘八節的歷史習俗中,不僅有臘八粥的溫暖,更有驅逐疾疫的祈願。視覺中國 供圖臘八節與我國上古祭祀節日——臘日節有密切關聯。據《禮記·郊特牲》,早在伊耆氏(即神農氏或帝堯,說法不一)時期,先民每到年終歲末,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祭祀祖先百神。
  • 【科普】這是一篇正兒八經的臘八節科普文... ...
    明天就是臘八節了都嚴肅點、嚴肅點聽吃貨小編為你科普臘八節~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