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臘八節,民間習俗全知道!

2021-02-07 瑞源都市風水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選擇置頂公眾號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在道教稱為王侯臘。民間很多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三會五臘」更是道教的重要節日。道教五臘日不僅包含了世俗層面的臘祭精神,並在宗教意義上闡釋其特殊含義。臘月初八為臘八節,臘八節來源於上古臘祭,神農氏「始作臘祭,以告上蒼」,遂形成在年終時祭祀農谷,慶祝當年已得收成,祈求來年民豐歲稔,當天古人會有祭祀祖先、神靈和祈求豐收降吉祥的傳統。《禮記》稱「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間逐漸固定以臘月八日為臘祭日,俗稱臘八節,此日喝臘八粥的習俗,亦源於臘祭「合聚萬物而索饗之」所表達的終始交接、豐隆安定的思想感情。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可見,其由來已久。舊時臘月初八,民間有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饋送親鄰的風俗,稱「王侯臘」。民間很多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王侯臘也不例外。



1、五臘是道教重要節日,五帝考校定福報。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元五臘」的說法,而「三元五臘」都與道教關係密切。提起三元節的來源很多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對於五臘節的由來可能就知之甚少了。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三元節是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的日子,那麼五臘節呢?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五臘日為「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瑞源都市風水。可見,五臘是道教醮謝祭祀的重要節日之一,和三元節的地位類似,在這一天應在禮敬神明祖先的同時反省自己的言行德性,為善去惡,進於同道。


2、五帝朝會玄都添神清算,學道修真者當朝真行道。


五臘在道教的地位與「三元節」相似,故而在民間有「三元五臘」的說法。三元節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五臘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赤松子章歷》卷二有:「王長謂趙升真人曰:子知五臘日乎?趙升真人曰:吾於鶴嗚洞侍右,聞先師與鬱華真人論之,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氣,添神請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如此可見,五臘日在道教其實是「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學道修真求生之士,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好日子。


3、五臘分工不同,五帝校定禁忌需注意。


五帝,即五老上帝。按《道教全真秘旨》言:「東方青靈始老蒼帝九炁天君、西方皓靈黃老白帝七炁天君、南方丹靈真老赤帝三炁天君、北方五靈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三元信仰中,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那麼五臘節呢,是不是也有相應的分工或者禁忌呢?


據《赤松子章歷》記載:


正月初一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益添年命。求禱子孕,祭祀先亡,升達玄祖。其日不可壅滯溝澗,用力色慾。可吟詠歌贊,導引神氣。五月初二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名字。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損樹木、血食,可服氣,消息四大。七月初二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鹹,乘騎臨險。可導引攝理,展舒筋骨。十月初一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料、官爵、算盡、疾病輕重。其日可謝罪、請添算壽、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禮拜、旋逵庭壇。臘月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降注三萬六千神氣。其日可謝罪、求延年益壽、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貧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從願,求道必獲。此日不得聚會飲樂。可清淨經行山林有壇庭之處,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經營俗事,逢臘日即是。據以上,正月初一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五月初五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十月初一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十二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五臘日,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獲福無量。公眾號:瑞源都市風水。


4、誦持五帝五老上帝寶誥,祈請五帝解五方厄。


在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臘八》有:「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注想金容,稱揚寶誥,供養五帝同樣也能沾恩獲福。



陰陽始祖,天地根原。受誥命於玉皇,秉咒章於靈寶。採書錦篆,吐五氣之精華;赤幅丹囊,發三光之晃耀。簫歌於寒靈殿內,飛步於紫微宮中。鍊度身形,鎮驅妖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五靈五老上帝,度人護命天尊一元分炁,五曜舒暉。按行乎南北西束,餡患乎雨踢寒燠。奠中宮者曰聖,佐后土者曰神。各分周天之候,不爽次舍之經。九街大使,三界行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虛布化,周通無極,五老天尊。一炁呈樣,五帝凝精。傳太極之樞機,顯揚至道;授皇圖之巨細,開拓金丹。聚五行而布五炁,總百脈而通百骸。箴規金木水火土,校訂青黃赤白黑。監臨天地人三才,執扶上中下七圖。足步天罡,手抉地煞。掌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卜吉幹坎艮震,巽離坤兌,爻彖偶奇。造化不爽於精神,形骸固蒂;肺腑清明灌溉甄,盈於宇宙。神伏玉液,道體推尊。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洞靈宮中,蒼老上聖。五德應粵,混元一陽,無上真仙,玄靈五老上帝。


包括臘祭在內的許多上古祭祀在秦漢以後逐漸演化流變,道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禮儀內容,「三元五臘」更是道教的重要節日。道教五臘日不僅包含了世俗層面的臘祭精神,並在宗教意義上闡釋其特殊含義。道教講求仙道貴生,臘八粥亦是養生佳品。在中國,不僅道教重視臘日,儒家所主導的世俗社會,歷代天子也都重視由臘祭演化的代表豐收與交接的年終祭祀。在此意義上,臘八節溯源上古,演流三教,浸潤民間,是為中國社會各個階層所重視的傳統節日。當今的道教弟子與有志於中華文明的炎黃子孫,殊當在意此類節日,正本清源,弘揚華夏文明,願真風丕闡,道化興行。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現在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臘八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於宋代。傳說人們過臘八節以及喝臘八粥,是與「赤豆打鬼」的風俗有關。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做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把剝了皮的大蒜瓣兒放到密封罐子裡,泡上醋,直至除夕啟封時,蒜瓣已經湛青翠綠。醋味入蒜,柔和了蒜的辛辣,又增添了蒜香。是吃餃子、麵條的最佳佐料。適量吃蒜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維生素B1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體內的利用率。

臘八面是在臘八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過去在陝西大荔和臨潼、鳳翔一帶臘八節這日人們煮麵敬神,因之叫「臘八面」。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吃了臘八冰,百病不纏身」。不少地方還有男女老少吃冰的習慣。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建議中老年朋友不要輕易嘗試。)


臘八時節天氣十分寒冷,這嚴冬寒氣很容易侵襲人們身體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這個時候滋補是十分重要的。


臘八粥的原料因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不同而有別,一般是以各種米豆棗慄之類為主,


如:大米、小米、紅棗、蓮子、核桃仁、慄子仁、杏仁、松仁、桂圓、棒子仁、葡萄乾、白果仁、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一總計不下幾十種。有的地方還加入肉類等等。


取其「八」,意在「發」,求吉祥祝福之意。公眾號:瑞源都市風水。做這種粥,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下鍋點火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還要在盛臘八粥的碗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還有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植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鄉鄰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臘八粥,一般不吃光喝淨,保存著吃幾天,預示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含意。如果把粥送給沿街乞討要飯的窮苦人吃,那便是為自己積德。


今天,送給大家一個中醫食療幫你寒冬臘月滋補一下——臘八粥。經常食用臘八粥可以補血、養心、降血壓,經常食用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臘八必吃這碗粥:臘八粥

補血、養心、降壓,來年無病痛

臘八之後進入冬季進補的關鍵時期,從飲食來說臘八粥就是很好的「補品」。因為臘八粥有各種粗糧、豆類,這些食材含有多種膳食纖維具有保健作用。古人認為,粥是「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原料】

大米50g、小米20g、紅豆20g、綠豆20g、花生米20g、蓮子20g、紅棗6個、桂圓10個、冰糖20g。


【製作方法】

1、大米、小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浸泡。

2、花生米、蓮子、紅棗、綠豆、紅豆分別浸泡20分鐘備用。

3、桂圓去皮果肉洗淨備用。

4、用浸泡過的花生、蓮子、紅棗倒入煮粥的鍋中。

5、再放入豆類,加入所有米類,放入桂圓,加入冰糖。

6、打開火熬粥,待鍋開後,用微火繼續煮。

8、將粥煮熟後盛入容器中,撒上白糖。

臘八粥學會了嗎?一碗粥竟有這麼神奇的功效?趕緊看看吧~

大米,作為臘八粥的基礎穀物,大米讓粥更粘稠,口感更佳。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一天能量的最主要來源。

小米含鐵量突出,有很好的補血效果,其磷含量也很高,是大米的2~3倍,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為大米的4.8倍,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紅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降血壓作用。

綠豆中的多糖成份能增加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是甘油三酯水解達到降血脂的療效,從而防治冠心病,心絞痛。

花生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油脂不易在體內儲存,可以改善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蓮子具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的作用,尤其適合工作壓力大的人食用。

中醫認為紅棗有補血補氣的功效,同時在做臘八粥時紅棗中含的糖可以為臘八粥改善口感,喝起來甜甜糯懦的。

桂圓含有豐富葡萄糖、蔗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經常食用能改善心血管循環,還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好處。

臘八粥裡面的多種粗糧豆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精白米要高出幾倍到十幾倍,而且富含多種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經常食用這碗「臘八粥」可以降血壓、補充能量、補血、保護心臟,還能強身健體,起到延年益壽的好處。


臘八節來了

趕緊將祝福送給朋友吧

提前讓幸福圍繞你

好運光顧你

福氣罩著你

財氣時時刻刻跟著你


免責聲明:本公號個別圖文(或視頻)來源於網絡,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或學習用,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版權屬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和署名請原作者聯繫小編予以署名或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臘八節的起源由來及習俗簡介
    臘八節的起源由來及習俗簡介臘八節的起源由來:
  • 臘八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故事傳說簡短簡單介紹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臘八節是怎麼來的?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初八,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關於臘八節的由來,還有很多種故事傳說。臘八節由來及傳說如下:臘八節的由來及臘八節故事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今日臘八 | 關於臘八節的這些習俗與故事,你知道幾個?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究竟臘八節從何而來,這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讓我們從民間傳說、習俗中尋找答案。在嚴冬裡,品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別有一番滋味。關於臘八起源的故事有4個。
  • 今天大寒遇臘八!臘八節習俗與大寒養生要點
    今天是1月20日,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大寒,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多地降溫下雪。這個節氣放在往年其實並不引人關注,但今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今年大寒竟和臘八節是同一天!臘八也是大年到來前的小年,民間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事實也確實如此,臘八過後大年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這一天,到處都是年的氣息,人們紛紛開始置辦年貨了。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 臘八節,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雙語 | 臘八節及相關習俗如何用英語表達?
    這是民間一直流傳的歌謠。記得小的時候,大家比較慌年,過了臘八就是年了!今日是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臘八在人們眼中,一直都被視為是農曆新年的「前奏」。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要掃房、祭灶、寫春聯、趕年集、買年畫、備年貨……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臘八節」的起源、來歷和習俗。
  • 臘八節,你竟然只知道臘八粥!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 專題丨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於是,作為君王祭祀節日的臘日,便與佛教中的「佛成道節」合流,臘八節也藉此擴大了它在官方和民間社會的影響,成為一個民俗節日。「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裡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慄子、花生、葡萄乾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
  • 臘八節
    臘八節史飛翔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歷史很悠久。據史籍記載,古人有獵禽獸以祭祖先的風俗習慣,叫做「臘」。臘八節與古代人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祭祀神靈等儀式有關。當時人們除祭祖敬神外,還要驅逐瘟疫。這項活動源於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臘八節演化成為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佛誕節,民間一般稱作「臘八節」。這就是「臘八節」的來歷。宋代吳自牧撰寫的《夢梁錄》記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
  • 少林寺釋永信臘八節施粥,上萬份五行臘八粥一搶而光,你喝了嗎?
    2020年1月2日,為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大家都知道,在今天是要喝臘八粥的,這是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源於佛教,因為農曆臘月初八是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人們為了紀念佛祖在這天成佛,也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就有了這個習俗。
  • 臘月最全習俗,太棒了!你都知道嗎
    臘月初八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提起「臘八節」,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喝臘八粥」。臘八粥是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節俗來講,過了臘八節,「過年」就由此拉開了序幕。
  • 2020年臘八節,少林寺免費施粥,方丈釋永信在現場
    今天是己亥年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臘八節」,給人的感覺,似乎比往年要早,因為過了元旦,第二天便是臘八節了!在中國民間,臘八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寺廟也有施粥的傳統!
  • 臘八豆Vs臘八粥 今天是臘八節,瀏陽人怎麼過?
    起源發展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節日習俗臘八豆臘八豆是湖南省漢族傳統小吃之一,臘八節節日食俗,已有數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後開始醃製,至臘月八日後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
  • 臘八節,粥可溫,疫可逐
    在人們的通常印象中,臘八節都是在一碗暖心暖胃的臘八粥中度過,但這一節日的最初起源,其實和吃粥並無太大關聯。在臘八節的歷史習俗中,不僅有臘八粥的溫暖,更有驅逐疾疫的祈願。視覺中國 供圖臘八節與我國上古祭祀節日——臘日節有密切關聯。據《禮記·郊特牲》,早在伊耆氏(即神農氏或帝堯,說法不一)時期,先民每到年終歲末,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祭祀祖先百神。
  • 【臘八節|習俗】​赤豆打鬼、懷念嶽飛、吃臘八粥、祭祀、泡製臘八蒜、制臘八豆腐、吃臘八面等習俗
    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的特殊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臘八節習俗吃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慄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 惠文王的臘八節,秦國人的上上籤
    臘八節就要到了,這個節日裡過去有很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喝粥,每當寒冬臘月,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端上來,那便是暖到心中去。只是今天的人過臘八節要喝粥,而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們過臘八節要幹什麼呢?《史記》載:「十二年,初臘」,秦惠文王十二年,在秦國鹹陽城的臘八節祭祀大典上,惠文王對滿朝文臣武將說:明年的秦國,將會更強大。
  • 今年大寒和臘八節是同一天,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
    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五天就是臘八節,也是24節氣中的大寒。很多人都知道臘八節喝臘八粥,但是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有句俗語叫做:「臘七不驅儺,來年多病患」,什麼意思呢?臘月初七是什麼節日呢?
  • 臘月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幾個?
    中國過年有很多傳統習俗,每天幹什麼老祖宗都已經安排好了。所謂的年味兒,也是從一個個習俗中散發而來的。先來看一首年歌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園區動態】Hi Funday—臘八節|中糧錦雲園
    又是一年臘八到,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年之中「年味」開始之時。細數傳統文化之源遠流長,點點滴滴都蘊含了中國人古老的智慧,如今中西文化之雜糅,我們更希望孩子能在吸收時代「各文化」之長的同時,能切身感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之精神。
  • 今天除了是臘八節,又適逢另一個重要的節氣!可謂寒臘同門
    今天不止是臘八今天還是大寒2021年1月20日大寒逢臘八。庚子年臘月初八今日臘八節。大寒撞上了臘八節,自然是寒上加寒!所以更要喝臘八粥了!但為什麼中國民間要喝臘八粥呢?這期中可講究頗多。中國地域廣闊,自然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喝臘八粥的說法自然也就不一樣了。提起臘八,現在的人們除了喝臘八粥、泡臘八蒜之外,一般很難想到別的風俗了。在很多人眼裡,不起眼的臘八甚至都很難算是個節日,連「吃餃子還是吃麵」的爭論都沒有它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