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寒和臘八節是同一天,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

2021-01-19 鄉土鄉人

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五天就是臘八節,也是24節氣中的大寒。很多人都知道臘八節喝臘八粥,但是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有句俗語叫做:「臘七不驅儺,來年多病患」,什麼意思呢?

臘月初七是什麼節日呢?

臘月初七是民間傳統的「驅儺日」,在這一天,人們就會在鋼盆中放一些水,等水結冰後再把冰塊敲碎吃掉,說是這一天的冰很神奇,吃過之後一年都不會肚子疼了。而這只是「驅儺日」眾多活動中最常見的一中而已。

什麼是驅儺?

其實「驅儺」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習俗,又稱為「跳儺」,早在三千年前就有這種習俗了。也就是在臘月初七這一天,人們戴著柳木製作的面具,把自己扮演成驅除瘟疫的神,也就是儺神,然後開始跳舞,當然這種舞蹈簡單粗礦,只有幾個動作而已,其作用就是驅除疾病和瘟疫,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相傳「儺神」就是神農氏,也就是「炎帝」,因為炎帝是神話傳說中的太陽,而太陽的別稱又是「火離」。古人認為一切不好的東西都怕火和陽光,所以太陽可以驅趕一切不好的東西,其實這一點還是有道理的,比如洗過的衣服在太陽底下暴曬之後,就會殺死很多細菌。

不過民間也有說「關羽」是「儺神」,因為關羽在麥城戰死後,身首異處,他便提著腦袋四處告狀,後來就告到了太上老君之處,在老君的開導下,關羽大徹大悟,被封為「關帝聖君」。由於關羽一身正氣神勇無敵,而且極重義氣,所以在「驅儺」習俗中,就把關羽封為「儺神」。

當然關羽被封神之後,身份可就多了,在以前的北方農村,幾乎每個村都有關帝廟,每到臘月初七這一天或者關公生日、唱戲之前等,人們都會把關羽的泥塑像從廟裡抬出來,然後抬著關羽像在村裡和田間遊走,意思是借關羽的威風,把所有不好的東西驅趕走,這也是民間「驅儺日」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在以前農村開始唱戲的時候,人們也是先拜關公後開戲,因為關公也是「戲神」。

當然「驅儺日」最重要的還是「跳儺舞」,就像一些影視劇中的巫師一樣,人們戴著柳木面具,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圍著火堆跳舞,其主要目的就是驅趕疫病,祈求來年身體健康。在以前的農耕社會,由於人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技術落後,因此「驅儺」也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

臘七不驅儺,來年多病患

很多人都聽過「六畜日」的說法,意思就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在《佔書》中說「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意思就是初七天氣好,來年人就好。

而臘月初七是一年中最後一個人日,所以人們都會在這一天驅趕不好的東西,有些地方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長壽的意思。古人認為在這一天沒有驅儺,不好的東西就會累加到新的一年。所以就有了「臘七不驅儺,來年多病患」的說法。

這只是古人在落後的生活條件下,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也只能祈福了。至於有沒有用,或許只是求一份心安罷了。對於這種習俗,您且一看就拉倒了,不必太當真。

相關焦點

  • 今年大寒和臘八是同一天,所謂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
    在以前農耕社會,所謂的春節就是從臘八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這期間也有很多習俗。其中有句俗語叫做:「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大寒遇臘八意思就是大寒和臘八節出現在同一天,因為每年的臘八節都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固定的。
  • 今天大寒遇臘八!臘八節習俗與大寒養生要點
    今天是1月20日,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大寒,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多地降溫下雪。這個節氣放在往年其實並不引人關注,但今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今年大寒竟和臘八節是同一天!大寒遇到臘八是一個比較難遇到的年份,臘八的時間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但大寒節氣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很難遇到一起。近期大寒遇到臘八的年份是在2001年以及今年的2021年,出現了大寒遇到了臘八。臘八也是大年到來前的小年,民間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事實也確實如此,臘八過後大年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 今日臘八(大寒)要注意
    今年大寒節氣與臘八節同一天2021年臘八節是農曆的庚子年(鼠年)十二月初八,12
  • 臘八遇大寒,轉眼就是年
    圖|視覺中國今年臘八節與大寒相遇時間為2021年1月20日農曆庚子年 臘月初八 星期三年味漸濃,臘八大寒一起過,天雖寒,心卻熱。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轉眼歲末,臘八已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也被稱為臘日。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臘八節有上千年歷史。天上人間,共此良辰。在這一年一度佳節之際,不管你是獨在異鄉,還是闔家團圓,不管苦也好,樂也罷,都祝你:臘八節快樂!
  • 臘八和大寒是同天,俗語:臘八遇大寒,蒸供做尾牙,啥意思?
    大寒是整年中最後一個節氣,承冬嚴寒而來,啟春季明媚秀麗。按相關詩句的描寫記錄,若是暖冬時節,大寒能看到河邊垂柳吐新芽,堅冰深處春水流動。不過根據今年氣候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溫天氣,大寒冒春水概率不大。臘八則是我國傳統節日,喝臘八粥、做臘八蒜都是標配習俗。
  • 臘八攜手大寒,這個鼠年確實不一樣,今年冬天還會冷多久?
    下周,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攜手大寒,二者碰到了同一天,是不是很巧。臘八節為傳統的民間習俗,作為過年序幕,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總結來看,無非就是名人傳說。臘八攜手大寒,這個鼠年確實不一樣,那麼,鼠年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辭鼠迎牛的前夕,讓我們來細數一下。(1)鼠年雙春雙閏,不一般。2020年有兩個立春節,一個立春,在年頭的2020年的2月4日;一個立春,在年尾的2021年的2月3日。鼠年雙立春,導致牛年的立春被借走了,明年成了「寡年」。
  •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什麼意思 臘八節是為了紀念誰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  臘八節是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 大寒、臘八節文化探源
    今日「臘八節」,於文華唱《臘八》,年味越來越濃!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詩詞看古人如何過臘八節
    臘八節,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北方俗稱臘八,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民間說法是,過了臘八就是年,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逢臘八,老百姓一家人齊聚,泡臘八蒜、喝臘八粥,一派熱鬧的節日氛圍。溯其起源,臘八節起源於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臘八本是佛教的盛大節日,因佛祖釋迦牟尼當天成道,臘八節又被成為「法寶節」「佛成道節」,後幾經演變,逐漸成為民間流行的節日。家喻戶曉的臘八粥,最早的文字記載則見於宋朝,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 俗語「大寒逢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尾牙」是什麼?
    歲月的腳步匆匆,公曆2021年和農曆庚子年的日子也都一天天逐漸在成為逝去的過往與我們揮手告別做著井然有序的辭行。感嘆也好,不感嘆也罷,反正都是歲月易老,有暮鼓也才會有晨鐘!日子真的就仿佛是小溪般的流水一樣,沒有什麼聲響地悄悄溜走了。算到今天,給農曆庚子年留下來的時間也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二十幾天。根據曆法測定的時間,2021年1月20日凌晨的4時39分42秒,太陽黃經會達到300°、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會指向「醜」位。從那一刻開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會開始接替小寒登場亮相,開啟屬於自己的時間。節氣進入大寒的哪一天也是農曆庚子年的臘八節。
  • 臘八遇大寒,過了這天就是年
    今年臘八節與大寒相遇時間為2021年1月20日  臘月初八 星期三民諺有云:「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冬天就快過去,春天還會遠嗎?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農諺「過了臘八,長一杈把」,什麼意思?「杈把」指的是啥?
    流水匆匆,時光易逝,流水般的日子一天天地新舊更替,推陳出新,時間和歷史的年輪就是這樣一點點被刻畫而成的。今天已是農曆庚子年的臘月初四,承載日子的日曆只要再翻過4頁,就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了。雖然說臘八,原本只是佛教上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設立的一個節日,不過如今它早已經演變成了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且被東西南北中的全國各地民眾所普遍重視。喝臘八粥也好,吃臘八飯也罷,反正這臘八無一例外地都是要過的。關於臘八有一句農諺,說是「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這句農諺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農諺中所說的「杈把」具體又是指的啥呢?
  • 臘八遇大寒,庚子將圓滿!
    ◇今天是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農曆臘月初八既是傳統節日臘八,又是傳統節氣大寒好日子都趕到一起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複的節氣連結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塗抹的。多少的牽掛和不舍,回憶和感動,在這思鄉的畫卷裡緩緩流動,不息。臘八,是春節的序幕,註定了是團聚的時光,是安詳的季節。
  • 2019年臘八節英文祝福語大全 臘八節快樂英文怎麼說臘八英文介紹
    2019年1月13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如果有外國友人問起該節日,你會如何介紹呢?重點是,你會用英文介紹嗎?以下小編推薦臘八節英文介紹,教你臘八節的英文單詞怎麼說,以及關於臘八節的英文祝福語。臘八節英文介紹臘八節The Laba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celebrated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Chinese calendar.
  • 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除了是臘八節,又適逢另一個重要的節氣!可謂寒臘同門
    2017年的臘八碰上了小寒今年和大寒重合 差了一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臘八可是由古代兩個極為重要的歲末節日合流演變而來的,它們就是臘祭和蜡祭,確切地說,是「臘」和「蠟」。這兩個時間相近、 性質也差不多的節日逐漸合到一起變成了臘日,而臘八就是後來從臘日中獨立出來的。還有一種說法,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成道日。在這一天,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稱為成道會、臘八會,並以「臘八粥」供佛饗眾。
  • 農村的一句俗語,大寒一夜星,你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光陰似箭,大寒節氣也隨之到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是臘月初八。民間普遍認為臘八是小年。又是傳統的祭祀節日,到了臘八,不僅要喝臘八粥,還要祭灶王。灶神卻是一家之主,一年之中全家人的所作所為,灶神都是看在眼裡拿著小本子記得清清楚楚,這些都是要當天匯報的,所以擔心灶神什麼都說,所以今天要給灶神祭祀,那就是給灶神買些好東西。最好甜的、粘的、麥芽糖自然是最好的。
  • 臘八節文化探源
    --(唐代)杜甫《臘日》一、臘八簡介2021年的臘八節在陽曆1月20日,和大寒節氣相合,處在同一天。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是臘八節,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日,處於一年當中一陽復始的冬至節氣和小寒節氣之後。從冬至、小寒到大寒,一年就過完了,臘月初八剛好處在這期間的一個特定時空點上。二、臘八尋根探源(一)、「臘」的字形字源
  • 臘八節,你竟然只知道臘八粥!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 【科技-節日】大寒偶遇臘八,粥到的深切相逢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俗稱「臘八」 。「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最早只是單純的佛教節日,因為這是釋迦摩尼成道的一天,所以自然會有許多佛教活動。每年的臘八,寺院都要「浴僧」、「煮藥食(臘八粥的前身)」、「燃燈」,以資紀念。隨著臘日節的逐漸衰微,以及唐朝對佛教推崇的影響,到了宋朝臘八已經成為了全民節日,四方百姓也開始熬製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