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貧困」系列報導(15)】稻穀村裡話豐收

2021-01-10 忠縣忠州新聞網

稻穀村600畝水稻即將豐收。

蜿蜒的村道穿梭在綠樹青山間,煥然一新的民居一幢挨著一幢……近日,記者走進野鶴鎮稻穀村,一幕幕嶄新的面貌展現在眼前。

稻穀村位於野鶴鎮東北部,緊鄰萬州區郭村鎮,距野鶴鎮政府所在地12公裡,素有「一腳踏兩縣」之說。全村幅員面積3.9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940畝,林地面積5000餘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有531戶160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48人。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為改變貧困村的落後面貌,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結合實際,制定精準脫貧工作方案,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讓全村逐漸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中藥材基地,村民在鋤草。

中藥材找到「婆家」,村民喜上眉梢。

大力發展養殖業,村民養殖激情高漲。

有了自來水,村民用水更方便。

村道硬化後,村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設施完善,助力全村速發展。去年,稻穀村爭取5萬元專項資金,修建水池2口,24戶70多人喝上放心水。今年,該村利用300萬元項目資金,修建了容量200立方米的水廠,並鋪設管網20公裡,徹底解決了全村及周邊村(社區)2600多人的飲水困難。投入200多萬元,硬化農村公路1.1公裡、新建泥結石公路3.2公裡、修建人行便道700米,安裝安全護欄3公裡。安裝太陽能路燈12盞,新建公共廁所1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產業興旺,增強群眾幸福感。稻穀村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建成柑橘果園120畝;新建油茶產業園50畝,預計兩年後投產,村民在產業基地務工每年可獲得上千元收入;發展中藥材白芷250畝、前胡200畝、紫蘇150畝,每年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20萬元以上;新增優質水稻300畝、優質高粱150畝兩個扶貧項目,村民可免費獲得種子並籤訂收購合同,有效保障其長效增收。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鼓勵村民發展蜜本南瓜、蜂蜜等到戶產業,並幫助他們尋找銷路。

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了解貧困戶生活生產情況。

綠樹青山環抱中的羊馬寺居民點。

環境改善,重塑生活新面貌。稻穀村新建垃圾池5個,配置垃圾桶40個,安排16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負責全村道路養護、衛生保潔等工作,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每月定期開展一次「衛生文明戶」評比活動,引導村民養成講文明愛衛生的良好習慣。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4戶、易地搬遷11戶,74戶貧困戶全部改廚改廁。扶貧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縣供電公司解決供電質量問題,極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

如今,稻穀村擺脫了落後凋敝的面貌,向著小康生活的方向,不斷砥礪奮進。

相關焦點

  • 稻穀村裡話豐收
    稻穀村600畝水稻即將豐收。蜿蜒的村道穿梭在綠樹青山間,煥然一新的民居一幢挨著一幢……近日,記者走進野鶴鎮稻穀村,一幕幕嶄新的面貌展現在眼前。稻穀村位於野鶴鎮東北部,緊鄰萬州區郭村鎮,距野鶴鎮政府所在地12公裡,素有「一腳踏兩縣」之說。全村幅員面積3.9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940畝,林地面積5000餘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有531戶160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48人。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 東莞茶山:稻穀豐收 處處入畫
    250畝晚稻開鐮收割,上元稻田公園瀰漫著淡淡的稻香及群眾豐收的喜悅,構成了一幅美好的豐收景象。茶山鎮委委員陳少文,相關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分管農業幹部和村民、師生代表參加了收割儀式。啟動儀式後,機器轟鳴,稻浪翻滾,金色稻田裡一臺臺收割機來往穿梭……現場幹部群眾拿起鐮刀體驗收割稻穀,他們左手抓稻穗,右手對準根部,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應聲而落。稻田裡,村民們熟練地收割著稻穀,並將收割好的稻穀整理齊整,用繩子綑紮好,有序地堆放在一起。很快地,一捆捆稻穀就堆積成了小山丘。
  • 郭家莊村裡話「三新」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郭家莊村裡話「三新」 2020-08-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系列報導《告別貧困》第四篇:《遠去的伐木聲》
    系列報導《告別貧困
  • 系列報導《告別貧困》第五篇:《我們的「80」年代》
    系列報導《告別貧困
  • 「鳶飛魚躍在金秋——豐收的濰坊」系列融媒報導進行中
    這個季節,你會嘗到剛從渤海灣裡捕撈上岸的鮮美海貨;這個季節,你會看到藍天白雲下漫天飛舞的風箏;這個季節,你會吃到鮮脆可口的濰縣蘿蔔;這個季節,你會見到豐富多彩的各種會展……金秋的濰坊,鳶飛魚躍、瓜果飄香、展會雲集,到處是豐收的美景。
  • 稻穀金黃谷花魚兒肥 響水村喊你來摸魚了
    今年是個豐收年,凝望著寄託了響水村民沉甸甸希望的稻穀和魚兒,村民們臉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悅之情。10月10日,記者來到響水村,仿佛置身於金色的海洋。村民何新民正忙著在稻田裡收割稻穀,他和村民們按照用線拉成的圖案,一行行,一排排,認真地調整著需要收割的稻穀,為10月17日的摸魚節做著準備,用鐮刀做畫,繪製出響水字樣和魚兒的圖案。
  • 在稻穀金黃的田野上 我們一起當個小農夫
    田地裡的每一束稻穀,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農民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一顆稻穀,要經過加溫萌發,生根播種,除草灌溉,吐穗灌漿,結實成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年復一年,在農作物的輪迴裡,也蘊含著生命輪迴的意義。秋天的田野中,飽吸陽光的稻穀簇擁成一片金色海洋,在秋風中譁譁作響,彎如新月的鐮刀,收穫著豐收的喜悅。
  • 【「告別貧困」系列報導(67)】塗井鄉長溪村取得長足進步
    近年來,長溪村加快推進鄉村道路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引領貧困群眾致富的能力。目前,該村已完成村組公路硬化17.9公裡,硬化人行便道16.2公裡,極大方便群眾出行。2020年,全村完成自來水管網改造,自來水入戶率達85%,村民喝上放心的自來水。修建花椒產業基地灌溉用蓄水池17口,保障產業發展。2018年,改擴建村便民服務中心,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2020-10-23 09: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見證2020•我們與貧困告別」採訪手記(一): 我們並肩走過
    2020年,我們並肩走過。該系列報導欄目與讀者見面後,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成為群眾口口相傳的「佳話」。學習強國、新華社、頭條新聞等媒體和網站,對該系列報導欄目的40篇稿件都先後進行了轉載,在省內外引起廣泛關注。許多讀者評價道:系列報導欄目真實反映了黔東南州各族群眾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歷史進程,譜寫了一曲40個民族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時代壯歌,鼓舞人心,提振士氣。
  • 【「告別貧困」系列報導(26)】新立鎮青臺村邁上新臺階
    高粱豐收。今年,近150畝蜜柚投產,參與村民共計收入50餘萬元。該基地吸納了10餘名村民務工,進一步保障了他們的收入。修建垃圾轉運站5個,設置垃圾集中投放點15個,配置垃圾桶48個,安排10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負責衛生保潔和道路養護工作,有效保障了青臺村乾淨整潔。甩掉貧困帽的青臺村,村民幸福感不斷增強,正攜手邁向小康生活。文/熊瑤  圖/毛幼平
  • 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鎮下莊村 文明村裡話幸福
    彭原鎮下莊村 文明村裡話幸福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溫聰聰)冬日,走進西峰區彭原鎮下莊村,平坦的村組道路兩旁乾淨整潔,村部廣場上健身器材配備完善,便民大廳裡村幹部正在為村民辦理業務……這些幸福場景,在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和諧美好。
  • 豐收時節,達州金黃稻浪美如畫……
    收穫啦,收穫啦又是一年豐收季讓我們看看達州呈現的金秋豐收景象一起感受這片熱土
  • 又是一個豐收年
    ▲金秋時節,三湘大地,稻浪滾滾,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9月19日,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裡,收割機穿梭忙碌。「稻穀收割後直接裝車,在田裡就把稻穀賣了。▲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貧困戶肖業梅收穫金燦燦的稻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中岡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稻穀及種子捐贈儀式舉行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記者 劉馳鋒)12月18日,中岡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稻穀及種子捐贈儀式於中河區布裡卡瑪巴舉行。在甘比亞總統巴羅的見證下,中國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和甘比亞農業部部長法布瑞籤署了移交證書,中方農業項目組向甘比亞政府捐贈了12噸稻穀和3.2噸提純復壯的水稻種子。
  • 奏響脫貧讚歌 告別昨日貧困
    截至目前,已鼓勵引導縣內外77家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實施產業、就業、商貿等208個幫扶項目,成效涉及49個貧困村及非貧困村,幫助貧困人口4.5萬人次,總計投入資金2520萬元。同時資助六巷村委4萬元用於發展當地民宿旅遊產業,產業扶持成效惠及兩村貧困人口575人。  據了解,截至目前,金秀縣共計引導和鼓勵縣內外43家民營企業為貧困群眾和村集體免費提供中草藥苗、優質稻穀種、茶葉苗、靈芝菌棒、肥料、種養技術等產業幫扶項目58個,投入資金221.238萬元,受惠村屯36個,受惠貧困人數6075人。
  • 苗山脫貧影像志——大苗山告別絕對貧困
    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也是廣西2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28.53%。近年來,融水縣集中兵力攻克深度極度貧困堡壘,狠抓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大就業服務和培訓力度,積極引導外出務工,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持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粵桂扶貧協作等,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 CCTV-1《豐收中國》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史丹利獨家冠名!
    走進鄉村田野,滿眼儘是豐收景色。 籽粒飽滿的稻穀、玉米,碩果纍纍的果子,轟鳴奔騰忙著收割的機械,還有喜獲豐收的笑臉,構成了豐收節最美的圖景。
  • 農業農村部:我國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環球網報導】4月4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特別是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國開始宣布限制小麥、大米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