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至常德鐵路
(以下簡稱黔張常鐵路)
今起(12月26日)開通運營
長沙至張家界只需要2小時40分
今天早上7點38分
隨著C8040和諧號列車從長沙火車站駛出
黔張常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結束了渝鄂湘交界處不通高鐵的歷史
早上7點20分,C8040和諧號列車停靠長沙火車站8站臺,乘坐此趟列車去往常德、張家界方向的乘客陸續上車。每節車廂設有12排座位,左右各兩個座位,車廂內部整體寬敞明亮。
家住張家界的麻女士是3號車廂的乘客,由於丈夫在長沙工作,她需要經常在長沙與張家界之間往返。原計劃坐大巴前往張家界的她在聽聞列車開通之後,第一時間在網上購買了一張C8040列車的車票。「之前從長沙到張家界至少需要5個小時,現在坐動車就快很多,座位坐著也比大巴車舒服。」
7點38分,列車準時從長沙站駛出,8點半,列車到達益陽站。C8040列車從長沙站始發,途徑益陽、常德站,將於10點34分抵達張家界。
據悉,黔張常鐵路開通初期,鐵路部門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8對。12月30日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後,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日常線12對、高峰線8對,還將開行普速列車7對。黔江至常德3小時9分可達,長沙至張家界的運行時間將壓縮至2小時40分。另外,黔張常鐵路開通初期,長沙站至桑植站、龍山北站以及湖北的來鳳站、鹹豐站之間,每天均只開行一對動車。長沙站至龍山北站全程約4個半小時。票價方面,由於全國鐵路於本月起實施差異化票價,黔張常鐵路的票價根據不同車次而有所不同。以長沙站至張家界西站為例,二等座票價從100元至103元、108元、113元不等;一等座從166元至174元不等。其中,長沙至張家界最早的列車為C8030次,6時28分長沙站發車,9時34分抵達張家界西站,全程3小時6分;最晚的列車為C8034次,20時40分長沙站發車,23時40分抵達張家界西站,全程3小時整。張家界至長沙最早的列車為C8051次,7時40分張家界西站發車,11時01分抵達長沙站,全程3小時21分;最晚的列車為C8053次,18時08分張家界西站發車,21時36分抵達長沙站,全程3小時28分。黔張常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渝(重慶)—長(長沙)—廈(廈門)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建設裡程336.3公裡,為I級雙線客貨共線鐵路,運輸能力為貨運3000萬噸/年、客運2900萬人次/年。
黔張常鐵路自重慶黔江站引出東行,沿途經重慶市黔江區,湖北恩施州鹹豐縣、來鳳縣,湖南湘西州龍山縣、張家界市桑植縣、永定區,在張家界市與焦柳鐵路銜接,向東經常德市桃源縣後至終點常德市,在常德市與石長鐵路接軌,途經2省1市11個縣(區)43個鄉鎮。
黔張常鐵路所貫穿的湘西北、鄂西南、渝東南三省市交界地帶位於武陵山區腹地,既是革命老區也是少數民族集聚地區,風景秀麗,礦產資源豐富。由於工業基礎薄弱,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落後,經濟發展水平一度滯後。
黔張常鐵路的開通,填補了渝鄂湘三省市交界地區鐵路網空白,拉近了武陵山區與周邊經濟發展城市的距離,並從根本上改善武陵山區落後的交通狀況,進而打破武陵山屏障的阻隔,為山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大大加快山區人民的脫貧致富步伐。此外,它不僅一舉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常德市帶入高鐵時代,更使湖南省未通高鐵地市縮減至一個。黔張常鐵路是一條紅色文化線、生態風景線、民俗風情線,沿途有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等紅色旅遊勝地;有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和一路的生態景區;有土家族、苗族、壯族、白族等約30餘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沿著這條鐵路有聽不完的故事,看不盡的風景,吃不夠的美食。
黔張常鐵路是湖南最美鐵路,它的美就體現在這些綠水青山之中,黔張常鐵路從巍峨的武陵山脈向秀麗的洞庭水鄉延伸,途經烏江、沅江、酉水河、阿蓬江、資水等主要河流;途經3000多個大小石峰,如金鞭巖、羅漢巖、三姊妹峰、仙人橋等,它們像玉筍、筆架、石林、利劍、天門、拱橋、玉屏、城堡、燈塔,更多的像人物、鳥獸,具有「奇、野、險、幽、秀」特點;途經張家界景區、阿蓬江沿江帶的芭拉胡4A景區、濯水5A景區、龍山裡耶古城等許多知名景點,一路風景優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天門山上天門洞,天門洞外修天路」。在黔張常鐵路開工之初,沿線居民就把這條鐵路與天門山景點「有機融合」,納入到了當地的「天」字號景點。
黔張常鐵路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才:
為了讓鐵路建設與當地文化達到高度融合,黔張常鐵路在最初的設計規劃上,就考慮了在各鐵路站點融入革命歷史、民族文化等重要因素。比如張家界西站的設計造型主要是山巒疊翠,整個站房設計和當地的山型山勢遙相呼應。桃源站為了體現桃花源的意境,是目前所建成高鐵車站裡唯一一個不對稱結構的造型,在內部裝修裝飾方面也考慮了桃花花瓣的元素。
獨具匠心的文化設計不僅使站點美觀舒適,還讓每一個站成了流動的文化長廊,成了當地的一扇文化窗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始發站是長沙站而不是長沙南站。
聽到"高鐵"就反應到"長沙南站"的乘客,在26日這天就扎紮實實吃了虧。
在長沙工作的張志君,被張家界"免費門票"吸引,成功搶到 6 點 28 從長沙開往張家界西的票,特地起個大早。
當到達長沙南站,準備進站的他才看到票面上的 : 始發站"長沙站"。"買的是高鐵,順其自然想到了長沙南站。到了才反應過來,趕不上6點28的車,錯過了時間,只好又買一張7點38的票。"
張志君無奈的拿出兩張車票,表示雖然錯過了時間,但是為了能免很多張家界景區門票,這張票就沒退,只能又買了一張 。
[延伸]
高鐵入湘十年!發車50多萬趟
裡程5億公裡,運送量破5億人
黔張常鐵路選在今天開通運營,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2019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主席誕辰紀念日,也是高鐵入湘十年紀念日!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開通,長沙南、衡陽東、嶽陽北等站投入使用,湖南正式進入高鐵時代。今天恰逢高鐵入湘十周年。
十年來,湖南鐵路建設成就滿滿: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開通運營
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開通運營
2013年12月26日,衡柳鐵路開通運營
2014年12月26日,「毛澤東號」機車開進長沙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西延線開通運營
2018年12月26日,懷邵衡鐵路開通運營
2019年12月26日,黔張常鐵路開通運營!
十年間,武廣高鐵共開行50多萬趟動車組,安全行駛5億多公裡,總運客量破5億人,貫通南北,與10多條已建成高鐵連接,在粵湘鄂三省之間構築一條客流穩定、人氣旺盛的交通要道。其中,隨著武廣、滬昆、衡柳、懷衡各條幹線相繼開通,黔張常鐵路於今天正式通車,湖南在十年間成為了高鐵大省,營業裡程由最初的500多公裡,躍升至2000多公裡,位居全國各省市區前列。
據了解,未來幾年,黔張常高鐵還將與目前在建的張吉懷、常益長兩條高鐵連接,屆時湖南省將實現所有市州全部通高鐵。
12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間,凡搭乘長沙-張家界新增列車且在常德市境內(桃源站、牛車河站、常德站)站點下車的旅客,都可免費暢遊桃花源景區,門票三天有效。輕盈典雅的坡屋面,高大氣的站房門廊,充滿旅遊城市特有的氣質。「世界之峰,民族之城」的張家界因張家界西站更具魅力。作為湘西州第一個高鐵站,龍山北站站房總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是黔張常鐵路面積最大的縣級車站,也是最具土家族特色的站房。以"桃花花瓣"立意設計的站房,源自""師法自然,寫意山水"的設計理念,造型典雅浪漫的桃源站將迎八方賓客。鹹豐站
湖北省鹹豐縣,古有「荊南雄鎮」「楚蜀屏翰」之譽。鹹豐站的建成通車將改善恩施州西南部落後的交通狀況,推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地處湖北省的西大門——來鳳縣,地名因翔鳳山傳說而得名。這裡位於鄂湘渝三省市的交界處,有「歌舞之鄉」美譽。記者 和婷婷 見習記者 周可 圖片/劉品貝
通訊員 劉毅 劉凱
綜合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