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後期人才凋零?

2021-01-10 騰訊網

我認為這不如說是最後一段的一流人才已明顯向魏末晉初聚集,所以才顯得「三國」人才凋零。當然,司馬氏確實浪費掉了這麼一個百廢待興的大好時期,那是後話了。

最直觀的表現是,三國最後17年連出了5個武廟,這個頻率甚至可以跟鼎盛期相比,雖然說這有武廟比較注重攻城略地打地盤的成分,但是也可以看出對於唐宋人士而言,魏末晉初確實在軍事史上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注意一下這些人的出身地就可以發現,江山確實代有才人出,甚至可以說五虎又「轉世」了。

黃忠、魏延都出身於河南義陽,而鄧艾也出身於河南義陽。黃忠擊殺夏侯淵讓蜀漢走上了巔峰,而鄧艾則代表了魏國最後的輝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沒有成功或者並不存在,而鄧艾的陰平奇謀卻確實成功了。當然鄧艾的結局也跟魏延差不多慘。

諸葛亮出身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而羊祜則是泰山郡南城縣(今山東新泰)人。羊祜的貢獻主要是政治和戰略上的,治理荊州深得民心,並完成了滅吳的物質準備和戰略計劃,因此雖然實戰經歷不多卻仍然一直入選武廟。

馬超出身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法正出身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而杜預出身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杜預文武雙全,曾同時入選文廟武廟,率軍攻吳以進展神速聞名,因此發明了勢如破竹這個典故。

關羽出身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而王濬是弘農郡湖縣(今河南靈寶西)人。河東和弘農雖然看上去分屬兩地,漢時其實是鄰郡,而王濬也的確有那麼一點關羽那種兵種奇才的意思,一個中原人能在益州當太守,然後又能帶水軍,再然後東吳無敵了幾十年的長江水軍,碰到王濬之後就一敗塗地、灰飛煙滅,幾乎每戰必勝一路攻到建業。

此外,晉初一度同時擁有3個武廟,那麼其它名將如陳騫、馬隆、文鴦、王渾、王戎、胡奮、唐彬等人的水準概率上說也應該差不到哪裡去,更不可能不算人才了。

與上述四人齊名的還剩一個鍾會(潁川長社人),如果一定要硬點一個武廟的人的話那就跟呂蒙(汝南人)比吧——

現在不難發現,給吳國開疆擴土最多的將帥,都還是個中原人,很多前期虎將諸如程普韓當周泰潘璋那就更不用說了,到後期吳國不可能再利用這些資源,所以吳國人才逐漸凋零(最後一戰的多數將領忠勇是忠勇,但也真打不過),就剩下丁奉(也是江北系,就是壽命太長了)、陸抗東撲西擋可以說是必然。

相關焦點

  • 三國後期人才凋零,蜀漢缺少的究竟是什麼?(一)
    本文主要討論一下三國後期蜀國勢微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核心的缺失其實如果單單從人才的角度上看,蜀國後期未必枯竭,但缺少的是知人善任的領頭人。準確地說,缺少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或者說是核心凝聚力。蜀漢的早期,是從劉關張桃園結義開始,三人協力同心,欲共圖大事。
  • 襄樊之戰:三國前期名將凋零的開始,八大虎將先後謝幕
    襄樊之戰:三國前期名將凋零的開始,八大虎將先後謝幕宋徽宗武廟七十二將中三國有十二人入選
  •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才濟濟,而兩晉南北朝時期卻人才匱乏?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才濟濟,而兩晉南北朝時期卻人才匱乏?】原因就是:三國時期的人才選拔機制與南北朝時不同!是什麼在影響人才選拔機制呢?是儒家士族門閥。只要儒家士族門閥操控著朝廷,民間的人才就幾乎不可能入朝做官!
  • 諸葛亮要負人才凋零的責任?了解再多的表面,也不等於看清了本質
    三國時期蜀漢滅亡的原因,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蜀中的人才凋零。特別是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成了千百年來,街頭巷陌熟知《三國演義》百姓們茶餘飯後談資的主題,為蜀漢最後的滅亡抱憾無比。而抱憾蜀中無人才的根源,大都指向了諸葛亮。
  • 三國後期的蜀漢五虎上將都是哪些人?
    最後一員大將在張飛被殺後七年後病故,就這樣五虎上將走過了他們的光輝歲月,沒有英雄的時代,這時間是寂寞的,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又一批英雄開始馳騁疆場,蜀漢後期如果要數大將的也不過是這幾位,也可以暫叫他們蜀漢後期的五虎上將。
  • 三國後期除了姜維、鍾會、鄧艾、陸抗,羊祜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但實際能力很強的人 ?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後期除了姜維、鍾會、鄧艾、陸抗,羊祜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但實際能力很強的人?有這樣一位將軍,無論在在《三國志》還是《晉書》中都沒有為他列傳,然而他的一生卻當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
  • 文鴦在三國前期武力是什麼水準?戰馬超會怎麼樣?
    說他是西晉明,其實他也經歷過三國時代。只不過不是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而是已經逐步歸為統一都三國時代。由於三國後期給人普遍感覺人才凋零,那麼武功方面也普遍的認為不如前期。但是凡事沒有絕對。文鴦就是這樣一個另類的高手。文鴦作為三國後期第一猛將,姜維、鄧艾等人武藝在他面前都要靠邊站。他也是後期少有的亮點之一。他不僅另類,而且還變態。
  •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看看劉備的損失,蜀國為何一蹶不振?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三國這個勾心鬥角的亂世之中,更多人所被吸引的還是以劉備為中心的群雄之爭。而三國裡也有震驚中外的世界名戰,官服,赤壁,夷陵之戰號稱三國頂級的三大戰鬥,同時也是改變整個三國局勢的戰鬥。
  • 蜀漢在將才凋零的情況下,只能重用姜維、夏侯霸這些魏國降將?
    蜀漢在將才凋零的情況下,只能重用姜維、夏侯霸這些魏國降將?蜀漢後期基本就蜷縮在益州這個地方了。益州這個地方從來就沒出過名將,不然劉璋也不會死那麼快。劉禪和劉璋看起來就是用一人,差不多的智力,差不多的地盤,但為什麼劉璋死了,劉禪卻當了幾十年皇帝?因為益州這個地方是被士家大族掌控的,又因為易守難攻的地形,導致他們並不想拓展地盤,只想守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益州集團的矛頭一直都是指向內部的,比如張松法正看不慣劉璋,於是引來了劉備,又比如譙周看不慣劉禪,於是勸他投降曹魏。
  • 三國志11手機版,蜀國後期有哪個武將不容忽視?張嶷絕對不冷門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在三國時期最不缺的就是各類英雄。但令人惋惜的是,到了三國後期人才凋零,在老一輩將領去世之後新生一輩沒有能擔當起重任之人。這種現象尤其是在蜀國特別明顯,蜀國僅僅佔據著益州之地,雖然地盤不小,但人才缺失嚴重。
  • 蜀漢因為內鬥,折損了多少人才?難怪諸葛亮北伐無人可用
    蜀漢雖然是三國後期才發力崛起的諸侯,但是因為劉備手裡有衣帶詔的關係,總體來說還是人才濟濟的,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臥龍鳳雛兩大軍師,但是蜀漢最終也只佔據了一州之地,沒能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尤其是到了後期,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實在無人可用,鬧出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笑話,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蜀國人才凋零而造成的,那麼蜀漢因為內鬥到底損失了多少人才呢,實在是多到讓人觸目驚心。
  • 為何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網友1句話揭真相:太平年代才會埋沒人才
    東漢末年分三國! 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為此,一名網友就好奇,為什麼短短的一百年的時間,東漢到三國的人才、英雄會出現這麼多? 結果貼文一出,意外掀起眾人探討。網路論壇PTT,有網友發文問卦「三國人才這麼多的原因是什麼?」
  • 三國時期蜀漢真有北伐的實力嗎?三國真實力量對比!
    然而,三國時期,蜀國真的有實力北伐嗎?三國真實的實力是怎樣的?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所周知,三國鼎立時期,三大政權都擁有了自己的領土和政治手段。那麼在鼎立時期三大政權的實力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就將三大政權的領土大致面積,人口,經濟,軍事以及人才進行了對比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 劉備虎將多早亡,後期僅存十良將!
    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卻也憑藉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乏頂尖的猛將和謀士。
  • 蜀漢滅亡後,東吳之所以能硬撐17年才被滅亡,此人才是居功至偉!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早滅亡的,但是東吳的政局動蕩,比蜀漢的內部更為混亂不堪,即使如此卻還苦苦支撐,直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晉滅亡,那麼東吳依靠什麼才又堅持了十七年?東吳在前期的人才中讓人稱道的就是周瑜和魯肅,這兩人是吳國的支柱,這兩人去世之後吳蜀兩國的聯盟也就瓦解,三國後期可以說是人才凋零,但是東吳出了個很了不起的人才,這就是陸遜的小兒子陸抗。
  • 同樣是魏國後期猛將,此人可吊打王雙,蜀國兩員大將接不過十招!
    漢末三國後期,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現象非常嚴重,除了張郃、魏延、姜維等名將以外,魏、蜀、吳三國中鮮有猛將誕生。即便有,也大多為默默無聞、曇花一現迅速消亡的情況。其中,王雙堪稱是張郃之後,魏國新興猛將中最厲害的角色之一。
  • 《三國群英傳2》後期第一智將,伏兵流的佼佼者,賈充
    《三國群英傳2》雖然從發行到現在已經有了很長的時間,但由於過於經典,但現在都不乏忠實的粉絲,可以說在單機遊戲裡這也算是一款經久不衰的"傳奇"了。不過熟悉三國群英系列作品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這部作品由於推出時間較早,不如後期的《三國群英傳7》在系統設計上這麼完美,文官的作用還沒有這麼明顯,不過今天要說的這位叫做賈充的智將就不一樣了。在歷史上他屬於三國後期出場的人物了,是曹魏重臣賈逵的兒子,參與過不少的戰爭和宮廷鬥爭,也算是三國後期比較活躍的人物之一。
  • 張姓在漢末三國有多牛?三大名臣,五位諸侯,八大名將
    如果要問三國眾多名人中哪個姓最風光,也許你會想到曹姓、劉姓或者是孫姓,畢竟這三個姓是魏蜀吳三國的國姓,那麼除了曹劉孫三大姓氏,三國最牛的是哪個姓氏
  • 三國後期的張郃能否打過當時的魏延?
    想在群雄紛起,猛將如雲的三國時代混出個樣子來可不是個簡單事情。有多少名將,如上將潘鳳,河內方悅,他們的名字一閃即逝,就湮沒在雲煙中,結束了命運。 魏延是三國蜀漢後期的第一重將,關興是蜀二代中戰力最強戰績最好的年輕一輩。張郃只遇到過一個弱敵――楊昂,被張郃秒殺。我們還能夠發現張郃的一個特點:遇到弱敵,迅速碾殺;遇到實力相近的,他也敢拼一把;若遇強敵,決不勉強,拔馬就跑,毫不猶豫。
  • 中國籃球到底需要什麼,為何淪落到人才凋零,男籃崛起之路在哪
    中國男籃,從奧運會最好成績第八名,到2021年東京奧運會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這是讓中國的籃球工作者痛心的,按理說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運動設備也在逐步跟上世界的腳步,球員的身體素質也比過去強了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們的中國男籃會淪落到連參加奧運會的資格都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