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歌曲的風格。例如:布魯斯、爵士、藍調、輕搖、搖滾、重金屬、死核、中國風、民謠等等。
但是為什麼這些歌曲會形成這些風格呢?
主要由三點因素決定:旋律(調式)、節奏、音色(配器)。
旋律調式
歌曲的旋律都是由調式內的音以及極少的調外臨時音形成的。我打個比方:C大調。1 2 3 4 5 6 7。這就是C大調的音階,由這些音組成的旋律歌曲就是C大調歌曲。當然a小調也是這些音但它的主音不是1,而是6。還有各種和聲調式、旋律調式。中國風的音樂大多由五聲調式形成:1 2 3 5 6。由這樣音階組成的歌曲聽起來就有種古風的感覺。五聲調式還有各種宮商角徵羽的組合。調式的聽辨需要一定的樂理和視唱練耳基礎,為了大部分讀者這裡只做簡單介紹。
例如:《菊花臺》簡譜節選
大家很明顯可以看到《菊花臺》這首歌基本都是1 2 3 5 6 五聲組成。這五聲任意兩個音組合都是協和音程,所以大部分古風歌大家聽起來都很悠揚舒適。
節奏型
節奏型也是區別風格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大家聽過很多蒙古族的歌曲,裡面全部都是長音。大家也聽過很多民間小調,都是各種轉音,一個字曲回婉轉的唱。這就是旋律節奏型不同照成的區別。
例如:《嘎達梅林》蒙古民歌節選
大家很明顯可以看出這首民歌很多音都是一拍、一拍半、四拍這種長音節,聽起來會有一直悠長,寬廣的感覺,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蒙古草原。
音色配器
樂曲的風格除了由旋律調式、節奏型決定,還有一項重要因素就是音色。音色是不同樂器的聲響而不同的。
中國風音樂使用中國民族樂器演奏會更加增強中國風的聽感,二胡、大阮、琵琶、古箏等等。這些都會在中國風音樂中使用。
西方爵士、布魯斯、藍調大多會用薩克斯之類的樂器來營造聽覺氛圍。
搖滾、重金屬大多使用爵士鼓、電吉他接效果器使用壓縮、重金屬或失真音色來表現效果。
看了這篇文章想必大家對風格有些分辨與了解。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評論中說明,本人在看到後會認真解答與回復,感謝大家閱讀。
關注極音樂獲得更多音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