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張一鳴還是不甘心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支付戰爭會重開嗎?

一年多以前,沒人覺得答案是肯定的,畢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滲透力太強大,但現在,情況變了。

自今年7月底美團關閉支付寶支付、王興在飯否開懟支付寶手續費高於微信後,支付賽道的表面平靜被打破,關於支付戰爭是否會重開的討論出現在臺面之上。

這仿佛一顆石子被投入水中,帶起越來越明顯的波瀾:隨後幾月時間裡,攜程、字節跳動、快手先後拿下支付牌照,拼多多已開放「多多錢包」測試入口,滴滴、美團都已推出月付功能。

大小巨頭布局支付的消息接踵而來,此外一個更具顛覆力量的新物種「數字貨幣」也初見端倪——支付市場似乎又回到了2014年那個風雨欲來的春節,一場參與玩家更多、範圍更廣的支付戰爭正在醞釀。

時間倒退回六年前,微信發動對支付寶的奇襲,趁春節期間微信上線紅包功能,幾乎用一個禮拜完成了支付寶經營十年的成績。當時,馬雲在大年初四緊急召回了所有正在休假的公司高管,一場曠日持久、投入巨大且影響深遠的支付戰爭就此拉開帷幕。

過程中,阿里巴巴一度陷入最危急時刻,股價連續跌破發行價;又通過激進改版,深挖金融服務才穩下基本盤。微信步步緊逼,並通過扶持滴滴、美團等生態夥伴,將支付戰爭滲透進網約車大戰、本地生活大戰,不斷蠶食支付寶的市場份額。

一直到2019年,網際網路最大的兩個巨頭默契地減弱了火力。此時雙方在國內支付市場的份額合計已超過90%,幾乎二分天下,任何一方想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騰訊與阿里巴巴兩大巨頭之間的支付戰爭,將幾乎所有消費者、商戶、交易型平臺席捲其中,經歷了約五年的火拼後終於達成平靜。

但這個平靜在近半年新玩家的密集布局、支付市場的諸多變量中,似乎已被打破。

TMD排兵布陣

越來越多的徵兆,預示著支付市場似乎又要變天了。

首先,大小巨頭紛紛將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1月,拼多多通過收購付費通,獲得支付牌照;

9月,字節跳動通過收購合眾支付,獲得支付牌照;

9月,攜程通過上海國企東方匯融,獲得支付牌照;

11月,快手通過收購易聯支付,獲得支付牌照。

今年以來,拼多多、字節跳動、攜程、快手幾家各自領域內的大小巨頭,都通過曲線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更早之前,美團、滴滴都已分別拿下支付牌照,起步更早的京東,在2012年就收購網銀在線獲得第一塊支付牌照,今年9月又有消息稱京東擬以16億收購快錢,再入一張支付牌照——如今,支付牌照已然成為網際網路大小巨頭的標配。

獲得支付牌照後,各家平臺都有了繞開支付寶、微信支付搭建自有支付通道的資格。一部分進度更快的玩家已經在為培養用戶支付習慣做準備:9月份時,拼多多就已經確定成為2021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結合近日「多多錢包」的上線推測,其或許是想要複製2014年微信通過春節紅包奇襲支付寶的路數。

此外,11月字節跳動關聯公司已申請「DOUPAY」商標,抖音上線支付服務的時間或許不會太遠。攜程、快手等已取得支付牌照的企業,加入這場支付戰局或許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支付牌照只是這張大戰的通行證,支付也只是大戰的一個層面。目前,已經有部分玩家體現出更大野心:在支付的基礎上,進行金融生態布局。

新入場的玩家中,在金融服務上態度積極的有美團、滴滴、字節跳動,它們分別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芝麻信用」、「花唄」、「借唄」服務。

如美團,其在今年4月份測試「美團信任分」,試圖建立自己的商業信用體系,緊接著在5月份美團上線「美團月付」功能。近期滴滴也開始試水信用支付,上線了「滴滴月付」功能,並且不設額度限制。

無論是滴滴還是美團,在金融服務上的野心都由來已久,滴滴在2018年時就曾小範圍上線過「滴滴信用付」,美團更是在2015年就提出了要打造千億資產規模金融事業。今年美團、滴滴正式切入信用支付領域,也揭示著它們在金融上的布局進入到一個更深入的階段。

競爭不設限的字節跳動也表現出了對金融服務的企圖。2018年字節跳動首先在今日頭條上線「放心借」,推出借貸產品。今年11月,又在抖音內推出新產品「放心花」,並與「放心借」聯通,進一步完善金融生態。

除了網際網路大小巨頭紛紛入局外,另一個有可能顛覆現有支付清算系統的變量已經出現:今年10月,在深圳開展的數字貨幣開放性測試裡,央行數字人民幣首次公開露面;12月,繼深圳之後蘇州也開始數字貨幣試點。

可以確定的是,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按部就班地試點與推廣中,它將成為大眾數字支付的一個新選項。

數字貨幣的顛覆性意義在於,其定位於M0(流通中貨幣),相當於一個原生銀行帳戶;而第三方支付工具裡的資金本質上是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屬於M2的範疇,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通過清算機構進行清算。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講,數字貨幣的支付效率更高,且對應更高的帳戶價值、功能。

目前,數字貨幣除了在特定區域的線下場景中進行試點外,還已經與許多網際網路企業達成合作。其中,與數字貨幣合作最緊密的一方是京東,9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京東數科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十二期間,京東已經開始向用戶提供數字人民幣服務,涉及數字人民幣的支付訂單達到2萬筆。

此外,今年以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還先後與滴滴、B站、美團等平臺合作測試數字貨幣。在央行主導、各家企業的共同配合下,雖然數字貨幣的後續推廣情況還有待觀察,但從能力上來講,其具有撬動支付市場現有格局的可能性。

多方合力下,曾經被騰訊、阿里巴巴把持,看似相對穩定的支付市場,已被撕開一條裂縫。

支付有什麼魅力?

自數字支付誕生開始,但凡是有能力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試圖入局,即使是面對阿里巴巴、騰訊兩大巨頭各佔山頭,新玩家們也依舊試圖發起挑戰——「支付」究竟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從戰略意圖上來講,網際網路企業做支付可分為「攻」和「守」兩個目的。

首先,京東、美團、滴滴、攜程,以及正在向電商發力的快手、字節跳動,都屬於或者部分屬於交易型平臺。對交易型平臺來講,通過建設支付通道降低合規風險與交易成本、打造交易閉環,是「守江山」的重要舉措。

在合規性上,電商平臺存在著「二清」隱患,即沒有支付牌照的電商平臺,在歸集用戶資金、結算給下遊商戶中扮演了資金清算的角色。以拼多多為例,其在2018年、2019年幾次被舉報涉嫌「二清」,因此,取得支付牌照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幫助拼多多等類似的電商平臺規避合規風險。

取得支付牌照之後,推出支付服務是順理成章的舉措,這能幫助交易型平臺在加強合規性的同時,降低支付成本。

目前,用戶在線上交易場景中,普遍會選擇通過支付寶、微信來進行支付,在此過程中,平臺方需要向微信、支付寶支付一筆「通道費」。通道費並不便宜,甚至讓王興對此怨聲載道。在美團取消支付寶選項後,王興在飯否直言「(微信支付)手續費比支付寶低」,2017年接受《財經》專訪時,他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支付寶的費率高得不合理」。

此外,在交易、支付的自有閉環建立完成後,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自主把握大量的交易數據,這些交易數據將成為它們擴展金融服務的基礎。

基於此,美團、滴滴、字節跳動等企業在借貸、信用支付上做了不少布局,隱藏著向金融服務「進攻」的意圖。

幾乎所有公司最後都會變成金融公司的現象,與網際網路企業流量變現的模式有關。

在有了流量之後,如何基於流量賺更多的錢是所有平臺都在苦苦思考的命題。探索至今,賺錢無非通過這四種模式:廣告、遊戲、電商、金融。其中,金融作為利潤空間比較大的業務,幾乎沒有人能夠捨得放棄。

螞蟻招股書披露,其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高達58.6%,可供對比的是如業務線上化率極高的騰訊,毛利率也只有50%左右,而美團的毛利率只有30%左右。數據面前,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團等企業會對支付、金融業務如此「眼紅」。

螞蟻各業務分部中,推動螞蟻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微貸科技,如今佔總營收比例已接近40%。這塊業務包括了面向個人的花唄、借唄以及面向小微企業的網商貸——這也正是美團、滴滴、字節跳動、拼多多發力的重點。

從能力維度上來講,交易型網際網路平臺有著推動金融服務業務的基礎條件。一方面,平臺上產生的大量交易數據為其建立用戶信用體系、完善金融服務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供應側的商家又存在著對資金的需求,這位小微企業貸款類產品提供了場景。

當下或許正是一個入局的好時機。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網際網路金融受到的監管趨嚴,反壟斷的措施愈發嚴厲。在這一背景下,數字貨幣的出現再次增加了支付市場的更多可能性,不確定性增大的同時,意味著新玩家的機會也越多。

在大小巨頭磨刀霍霍向支付時,如今統治支付市場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已隱隱感受到威脅。

對於騰訊、阿里巴巴兩家頭部公司而言,一個難以忽視的現實是,許多交易實際上並不發生在自身體系內,其支付業務更多是一個工具與通道——在線上,外賣、打車都是高頻交易場景,電商領域拼多多、快手、抖音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這些企業如果採取強硬措施,將會分流走一部分線上支付量。

例如,滴滴與美團通過近半年的紅包優惠等引流措施,已經取得一定成績,根據界面報導,自今年下半年來,滴滴支付業務數據上升,日訂單已達百萬級,滴滴支付用戶近3000萬。

此外,在供應側,尤其對餐飲商家、滴滴車主、抖音快手直播商家,基於與平臺的合作關係,在尋求貸款服務時會有選擇各自平臺產品的傾向。

同時,數字貨幣的推廣是主要基於線下場景,如商場超市、生活服務、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等四大類型。由於數字貨幣具有兩個優勢,一是對商家來說不需要手續費,二是原則上不允許拒收,因此數字貨幣的線下推廣,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線上支付產品而言是一個利空。

當然,支付寶與微信經過多年鏖戰才打下山頭,都有著各自難以撼動的壁壘。如微信作為國民APP,其超高的打開頻次、社交屬性,使用戶對掃碼支付、紅包等功能的依賴較深。支付寶有淘系平臺作為依仗,保證了萬億級別的支付規模,此外其多年以來在金融服務領域深耕,成熟的產品、完善的布局構築的壁壘不是短期內能被輕易追趕的。

但是,支付市場的再次波瀾,大小玩家對金融業務的虎視眈眈,都值得引起更多的注意與警惕。更重要的是,隨著新一代大小巨頭布局支付,網際網路頭部玩家間複雜而微妙的平衡或將迎來破裂時刻。

一場風雨,正在醞釀。

內容來源:深響

作者:婷婷

相關焦點

  • 王興和張一鳴,誰更有「侵略性」?
    網際網路新貴 TMD(字節跳動、美團、滴滴)的創始人都來自武夷山脈,其中王興和張一鳴來自武夷山南南邊的福建龍巖,程維來自武夷山北邊的江西上饒。龍巖除了王興與張一鳴,還走出了雪球創始人方三文、91 助手創始人熊俊、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等。武夷山因此成了網際網路圈的「名山」。
  • TMD大佬往事:張一鳴、王興、程維的三個路口
    彼時,王興35歲,第四次創業,公司估值60億美元。加盟過王興飯否項目的張一鳴,創業後兜兜轉轉,當時正在做今日頭條,估值也5億美元了。比王興小四歲的程維,從阿里離職創辦的滴滴,估值30億美元。當時他們都距離BAT很遠,但後來打破BAT霸權的,正是這三個人。那是柏林圍牆倒塌的前夜。
  • 起底網際網路大佬,十年前的雷軍王興張一鳴們比大部分人混得還不如意
    美團王興張一鳴向他的老闆也是他的福建龍巖老鄉王興辭行,比張一鳴大四歲的王興於情於理都該挽留張一鳴,但於情於理又不知從何挽留起。於情,王興給了自己這位小老鄉飯否CTO的位置,飯否這時候也就十來人,雖然大都是工程師,但這樣一個規模的創業團隊,有米有CTO都OK的,更何況,和王興創業的還有從百度過來的技術大牛穆榮均,王興給予了張一鳴足夠多的事業空間,架不住九九房本就是酷訊的房產頻道(酷訊是張一鳴的第一份工作),又有SIG合伙人王瓊以CEO位置相邀。
  • 王興、張一鳴力挺!從高中輟學到一夜狂賺200億:這個農村出來的80後,到底憑什麼?
    王興、張一鳴、程維、張穎等人同時給他站臺。他曾說,自己真正的目標是管理一家1000億美元的公司。 他叫李想,一位低調且「摳門」的創業者。 7月30日晚,李想創辦的理想汽車成功在美國上市。開盤僅2個多小時,市值突破146億美元。整個網際網路圈再次為他驚嘆。
  • 美團字節滴滴重啟支付大戰,王興張一鳴不甘心
    自今年7月底美團關閉支付寶支付、王興在飯否開懟支付寶手續費高於微信後,支付賽道的表面平靜被打破,關於支付戰爭是否會重開的討論出現在臺面之上。這仿佛一顆石子被投入水中,帶起越來越明顯的波瀾:隨後幾月時間裡,攜程、字節跳動、快手先後拿下支付牌照,拼多多已開放「多多錢包」測試入口,滴滴、美團都已推出月付功能。
  • 高瓴張磊點評王興、張一鳴:長期主義創造《價值》
    在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看來,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長期主義不僅是中國企業轉型的必然路徑,也是一條個人修煉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方法。 近日,張磊的首部新作《價值》正式出版,在這本書中,他也首次詳細闡述了投資與創業都需要長期主義理念的三個要點。
  • 王興張一鳴撐腰,李想能否再次打敗李斌?爭議「增程式」電動車
    上市前美團、字節跳動、王興和王慧文等理想汽車的現有股東已同意作為基石投資者購買價值3.8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私募發行價格將與發行價一致。高瓴資本將參與IPO認購發行,以發行價購買至多3億美元的ADS。這將使李想持有的股份稀釋為21%,王興加上美團的持股比例超過李想,達到24%。
  • 王興,投兄弟又賺了一筆
    理想汽車狂奔背後除了一眾創投機構,還罕見地集結了王興和張一鳴二人的投資。其中,王興和其關聯方美團合計持有理想股份從23.4%上升到24%,超過了李想的21%,是理想汽車的第一大股東。王興之於理想汽車,堪稱「白衣騎士」般的存在。在理想汽車多次陷入融資困境的時候,出手相助的都是王興。
  • 創業5次身價千億,今日頭條抖音老闆,80後張一鳴的創業傳奇!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與美團創始人王興、雪球方三文並稱「龍巖三傑」的張一鳴。作為創始人他也因此成為青年富人中最具爆發力的代表。那麼,不到40歲,創業5次身價卻有1000億的張一鳴,到底憑什麼?
  • 朱嘯虎VS王興:有生之年,狹路相逢
    投還是不投?這是個問題。朱嘯虎不僅選擇了拉手和吳波,而且拉手的後面三輪融資,都是重倉跟進。當年的O2O、網際網路+等概念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玄學,但對於朱嘯虎以及金沙江來說,與其說是看到了拉手的機會,不如說是看到了一條賽道,儘管這條賽道當初被稱作團購,但事後來看,對這個制高點的控制太重要了。正因為賽道重要,所以看人更重要。
  • 「炮手」王興 推銷達人兼好奇創業者
    新晉 「炮手」  2016 年,張一鳴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曾形容王興 「對什麼事都關心」,而自己則相反,「對我不重要的事情我就不那麼關心了 。」  同為福建龍巖人,每到盤點網際網路公司 CEO 時兩人都會被放在一起對比,面對媒體和大眾,王興與張一鳴一樣,堅決奉行寡言少語的金科玉律,而回到飯否,他又有著無比旺盛的表達欲,筆耕不輟。
  • tik tok是否動了美國三巨頭的蛋糕,美團創始人王興也急了
    tik tok雖然是影音模式,但歸根結底還是傳媒娛樂軟體。app上的視頻或多或少會影響美國政治化的言論,所以這一點美國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中創新不足原因之三,創新不足。對於美國科技新勢力來說,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開始衝擊美洲大陸及歐洲。
  •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立志高遠,享受拼的過程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張一鳴的創業經歷吧。 在這家公司裡,張一鳴是第一位工程師。全面負責酷訊的搜索研發,有想法的他總是能挖掘到一些常人容易忽視的點。僅僅一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技術總監。 但公司管理混亂和方向不明,使得張一鳴萌生去意。
  • 王興、宿華、王小川、周楓:清華創業四傑往事
    作為近乎同時代畢業於清華的同學,實際上王興、宿華、周楓、王小川很早就相熟,也有很多命運交錯的故事。壹能去清華讀書的,理所當然都是學霸。來自福建武夷山的王興,家裡不僅是住 800 平米大別墅的富商,更是書香門第,王興姐姐考上了清華,王興被保送清華。
  • 快看一天:天才少年畢業年薪百萬入華為;張一鳴稱封抖音才是目的
    王興:美團不是為股價而存在的,我本人更不是8月4日下午消息,美團創始人王興今日在飯否談及美團股價時表示,美團這家公司不是為了股價而存在的,我個人更不是。同時,王興還表示「說真話是要付出代價。說假話也要。」「但保持沉默要付出的代價最大。尤其是全體保持沉默」。美團點評午後漲幅一度擴大近7%,報214.60港元創歷史新高,市值逼近1.3萬億港元。
  • 李思雨人設崩塌,好好的愛情被作沒,與張一鳴分手
    李思雨和張一鳴分手了,他們分手其實是早晚的事,即便是兩人深愛對方,但是三觀不合,很多人再說,李思雨人設太不討喜,好好的愛情非要作。因為自己單純與粗心大意,丟了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外界原因。
  • 王興高高在上,美團平庸至極
    王興四處融資無果,只有湖北大佬陳一舟找上門來,多次提出收購意願,價碼一次比一次開得高。關於要未來還是要金錢,王慧文和賴斌強大吵了兩周。而花著父親錢養公司的王興,心亂了。2006年9月,王興把創始團隊叫到一家蒼蠅館子吃飯,當場給陳一舟打了電話:我們賣。眾人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 張一鳴不會屈服
    這是典型的張一鳴回應。就像在2016年,關於騰訊將收購今日頭條的消息在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今日頭條的同事就鄭重的跟張一鳴說,他加入頭條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騰訊員工。張一鳴也回復,他當然也不是,那多沒意思。
  • TMD中王興目前最成功,美團股價仨月翻倍,突破2000億美元
    美團創始人王興今天美團的股價又漲了。在美團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中金、大摩、野村證券、滙豐等不少分析機構都上調了美團的目標價,可見他們對美團未來發展的看好。不得不說,王興這位大佬也確實有點東西。從這一點來看,王興比馬化騰更厲害,當然這也與資本市場環境不同有關。同樣是70後企業家,王興雖然比馬化騰小8歲,但在經營公司方面是同樣的出色。美團也是騰訊投資生態裡一家十分重要的公司。
  • 字節跳向全球,張一鳴的7個第一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01 第一次去矽谷 2017年,張一鳴給自己立了個flag,學好英語。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孫謙說,為了學英語,張一鳴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英文著作,在一些商務談判中主動用英文跟國際夥伴交流。「我能感受到一鳴的英文有了明顯的提升。」 有天下班時間,張一鳴猶豫是堅持聽英語還是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