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了19年基金託管行老大的工行 被小兄弟中信銀行打敗了!】1.14萬億規模的餘額寶,不僅讓天弘基金成為業內首家規模突破萬億的基金公司,也讓託管行中信銀行送上了基金託管規模的頭把交椅,中國工商銀行盤踞了十九年的第一名寶座首次易主。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三大巨頭託管規模佔比達46.89%,行業分化加劇。
1.14萬億規模的餘額寶,不僅讓天弘基金成為業內首家規模突破萬億的基金公司,也讓託管行中信銀行送上了基金託管規模的頭把交椅,中國工商銀行盤踞了十九年的第一名寶座首次易主。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三大巨頭託管規模佔比達46.89%,行業分化加劇。
託管行頭把交椅19年首次易主
據天相投顧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末,3899隻基金公布了一季報,加上363隻未披露一季報的基金估算規模,中信銀行託管規模最大,達到14718.69億元。工商銀行以14714.12億元的託管規模位居第二,二者只相差4.57億元。
工商銀行是最早開啟公募基金託管的銀行,1998年發行的國內第一隻公募基金的託管行就是工商銀行。而19年來,不管是託管份額還是託管資產總額,工商銀行一直高居榜首。一開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替出現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位置,2006年之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則基本坐穩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寶座,整體格局較為穩定。
然而,2013年6月,餘額寶橫空出世之後,其規模持續上升,其託管行中信銀行也借勢一路反超,基金託管格局被打破。
資料顯示,中信銀行2004年獲得公募基金託管資格,2005年底開始託管公募基金,2013年以前的託管規模一直排在行業的後半段。然而餘額寶規模的帶動下,2013年底中信銀行託管規模在16家託管行中排名第六,2014年一季末便躍居第三位,僅次於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雖然在2015年底被中國銀行反超,跌至第四位,但在2016年一季末時又重新回到第三名。
直到2016年底,中信銀行的託管規模在36家託管行中依然排名第三,距離排名第一的工商銀行還有6000多億元的差距。但是一季度,中信銀行託管規模增加3757.18億元,餘額寶貢獻了3313.44億元,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託管規模大幅縮水,被中信銀行反超。
三巨頭佔據託管近半壁江山
從整個託管格局來看,排名前三位的中信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託管規模佔基金託管總規模比例46.89%,相當於排名第四位到第十三位的10家託管行託管規模總和,行業分化嚴重。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一季末託管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託管行有3家,除了中信銀行和工商銀行之外,還有建設銀行,一季末的託管規模達到13703.68億元,位列第三位。這三巨頭合計託管規模43136.49億元,市場份額佔比達46.89%,接近半壁江山。
排名第四位到第十位的託管行分別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託管規模在2000億元到9000億元之間,與前三名差距較大。託管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託管行還有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而排名靠後的託管行多為獲得託管資格較晚的券商和城商行,36家託管行中,排名最末的27家託管行合計託管規模還不及中信銀行一家託管規模多。
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託管規模與託管行的銷售能力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講,基金的發行渠道主要還是在銀行,託管行會承擔絕大部分的基金銷售任務,所以基金一般會選擇銷售能力強的大銀行來託管,大銀行的託管規模都比較靠前。
(原標題:當了19年基金託管行老大的工行,被小兄弟中信銀行打敗了!)
(責任編輯:DF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