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不如避免倒在終點前

2020-12-23 騰訊網

文 | 卓訓

2001年開始,家庭教育界開始關注「起跑線」的問題,並以一篇「怎樣才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引發家長們的討論。

現在,家長都重視對孩子的培養,懷孕期間,進行胎教,孩子剛會說話,教孩子背唐詩,上學了,不惜一切代價上雙語學校,重點學校。孩子上了初中、高中,更是把孩子拱了起來,只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其他一概不用操心。能學習的工具書,能補身體的營養品,寧可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買,花多少錢從不皺眉頭。目的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當父母的心可以理解,卻沒關心到點子上。我們可以細心地觀察一下,學習特別好的孩子,學習並不那麼緊張,父母也很少操心;也沒有眾多的高級營養品補身體。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玩,悠閒自得,遊刃有餘。

之所以能這樣,應該說是父母給了孩子一個高智商的基礎,這才是最主要的方法。一個人具備一個高智商的基礎,加上外在因素的恰當引導,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機率會高很多。而多數的人們並不知道這一點,為了孩子費心費神的忙了十幾年,不但事倍功半,好多結果也事與願違,甚至可能讓孩子倒在終點之前。

所以家長有必要去追求起跑線相差一米還是兩米麼?

隨著家庭教育理念越來越豐富,2010年到2011年以後,家長最常接受的理論慢慢由「起跑線」過渡到了「靜待花開」理論。

曾經有位博主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這樣「靜待花開」理論以它的科學合理性讓父母們一度又認為孩子的培養的確不能急,要給他們充足的成長自由。

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他們只看到了「靜待花開」,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當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別人家的孩子」邏輯思維強,「別人家的孩子」運動能力好的時候,請別忽略了,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身後,都有父母的陪伴參與和成長引領。

怎樣接納孩子成長的「不同節奏」?

家長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

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特點:順序性、不平衡性、階段性、個別差異、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兒童的生理成熟先於心理成熟;每一個年齡階段兒童發展水平和特點的充分實現,將有助於其後的發展,否則,下一階段的發展將會受到一定阻礙;兒童的身心發展歸根結底是兒童個體的發展,尊重和順應兒童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是促進兒童整體發展、擴展兒童發展範圍的根本道路。

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沒有「一招鮮,吃遍天」。

無論是「起跑線」還是「靜待花開」教育理念都有可取之處,無論中式還是西式教育也都有優勢劣勢,關鍵在於進行教育時要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學習規律,不能「目中無人」、「拔苗助長」;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的引導作用,導致教育不作為現象的發生,它有相當一大部分的客觀環境影響因素,家長要時刻注意這些因素的影響。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點,接納孩子成長的「不同節奏」,有針對性地進行積極引導。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卓訓網」。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終點,善用「職業教育」,讓孩子笑到最後
    讀書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不是終點,只是人生的起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考上大學了,就鬆了一口氣,覺得任務完成了。其實大學教育也只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開始,孩子是否感興趣,今後是否能適應職業的需要,才是主要的。3、從小培養孩子的職業規劃。
  • 「起跑線」的終點不是「北大清華」
    三十多年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火遍大江南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紛紛將孩子送進各種培訓班裡,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實際上又有多少家長懂得「起跑線」的真正含義,又有多少家長其實偏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課外輔導班:孩子們到底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累倒在起跑線上?
    經常有人講孩子的起跑線,告訴我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意思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誰在給我們洗腦?誰經常說這句話呢?最多的就是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營銷人員,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起跑線贏贏在那?輸又輸在那呢?贏和輸又和一輩子有什麼關係?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做「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該如何避免
    (圖片來自網絡搜索)然則,還有一種家庭教育,叫做「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更讓人防不勝防!拿學習英語舉例。尤其起初幾年,這些孩子對英語充滿興趣,口語對話背得有模有樣,慢慢也開始接觸分級讀物,絕對屬於「贏在起跑線」的。
  • 輸了起跑線卻贏在終點
    似乎家長們都覺得,越早受教育對孩子越有利,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幼兒教育與德國有哪些不同呢?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恨不得孩子能一下子學完一輩子的知識。所以,就會有一個弊端,表面看似幫孩子打好基礎,實際上卻限制了孩子的主動思考能力,因為孩子從小就在被動接受知識。
  • 父母不顧孩子想法、盲目報補習班,就算贏在起跑線,也會輸在終點
    在印度電影《起跑線》中,印度中產夫婦為了讓女兒上名校,買了昂貴的學區房,來回反覆折騰,只是為了鑽政府的空子給女兒爭取到一個入學名額。那麼,「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到底是否正確?相信大多數家長在最初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比自己小時候聰明多了,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音樂舞蹈美術口才,圍棋跆拳道等等,總之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孩子培養成通才全才,讓孩子比別的孩子優秀。但當我們的孩子真的掌握各項技後,就真的把其他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其實,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每個爸爸媽媽都耳熟能詳了。孩子世界的競爭實在是激烈,如果不提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可能在以後讓孩子上名校,到了社會上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贏早終點嗎?
  • 江西排行前三的小學,贏在「起跑線」的小學,深受家長青睞
    所以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江西排行前三的小學。南昌市育新學校小學部這所學校創辦於1952年,是南昌市建校較早的學校之一,這所學校環境優美,綠化面積佔全校很大一部分,在當地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城市花園」。
  • 一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線終點!周杰倫曬跑車:我的女孩覺得這臺可以
    一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線終點!周杰倫曬跑車:我的女孩覺得這臺可以世界之大,令人最羨慕的莫過於周杰倫的女兒了,別人的家長總說要贏在起跑線上,而身為周杰倫的女兒,直接一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線終點,連起跑的姿勢都不用擺,1月12日,周杰倫更新了社交網站帳號內容,他曬出了自己的豪華跑車說:「我的女孩覺得這臺可以!」
  • 顏值逆天的官二代們:有人贏在起跑線,他們直接生在終點
    大家一下子就被這個扎著雙馬尾、穿著連衣裙的小姑娘吸引過去了。
  • 「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裡?數據告訴你
    66%的媽媽認為「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何為「起跑線」的起點?>只有8%左右的媽媽認為,孩子的起跑線可以設定在小學入學以後。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難免就要利用更多的閒暇時光去努力。矛盾因此產生。孩子的快樂大多不是源自於學習,而學習帶來的快樂往往彰顯在若干年後。
  • 科學減脂新定律,贏在起跑線
    1顆、大蒜適量、鹽適量、味精少量做法:1、將西藍花切好鹽水浸泡10分鐘後2、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盛出涼水衝洗備用3、鍋中倒油蒜泥煸炒出香味,放入西藍花不斷翻炒,出鍋前撒鹽加味精調味,即可出鍋。9月,是收穫的季節,敖東新零售創業的際遇像秋天裡最紅的一片楓葉,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乘著風越過山谷,飛向夢想的終點,這裡一定是你最好的起跑線,選擇敖東,實現一切不可能。
  • 贏在起跑線上的項羽怎麼輸了?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焦慮重重,有的把不滿周歲的嬰兒就送去上課,有的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周參加五六個培訓班。人生的起跑線在哪裡?贏在起跑線上就能做人生的贏家嗎?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告訴我們,起跑線上的輸贏不能決定一生的成就。
  • 「贏在起跑線」的易烊千璽:被內卷吞噬的童年和被放大的教育焦慮
    01「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都在搶跑,起跑線到底在哪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包裹著成功學糖衣的口號,讓多少家長在教育的洪流中暗自較勁、攀比、競爭,生怕自己的娃比別人落後,不如別人優秀。有些家長感嘆,家境優渥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贏了,而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起跑線上你推我搡。靠前的起跑線站不下所有人,無論父母怎樣拼盡全力,他們能把孩子送達的地方,總有高低遠近的差別。這條起跑線,從開始,就寫滿了不公平,也昭示著大家不是從同一起跑線上起跑。
  • 「贏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教育上總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之所以說這些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是因為它只有個口號,初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又沒經過驗證,誰也不能明確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有道理到什麼程度。
  • 屬鼠人:名字不能隨便取,了解取名的這些忌諱,才能贏在起跑線!
    導讀:屬鼠人:名字不能隨便取,了解取名的這些忌諱,才能贏在起跑線!生肖鼠,位於十二生肖榜首,一直都是大家的楷模,但是大家都知道生肖故事之中,生肖鼠是騎在牛背上,到達終點之前,提前越過了終點線,才能成為榜首,所以生肖鼠在大家的印象之中老是奸詐、狡猾的不利一面,其實生肖鼠並非如此,每個生肖都有好人,也都有壞人,這無可厚非,最主要的是看如何培養,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生肖鼠的家長們,這樣給生肖鼠寶寶取名字才能夠讓他們一生好命,萬事如意,
  • 你的孩子真的贏在起跑線了嗎?
    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曾經在主持的節目《開講啦》,說過一番關於「人生起跑線」的觀點,他的這則觀點,讓人印象很是深刻,撒貝寧說:「千萬別相信什麼人生別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起跑你看過誰站起跑線上,大家都一堆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 誰說人生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
    有人經常會說人生要贏在起跑線上,那我問你:誰跑馬拉松會在乎是不是站在起跑線上?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35歲其實才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坎,但是35歲的年齡會多了一些壓力和焦慮,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說人到中年不如狗,聽到這句話其實我想「ma」人。錢沒了可以再賺,朋友沒了可以再交,就連老婆跑了都可以再找。其實你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一個從頭再來的勇氣,人生除了生死,其實都是小事,你說你慫什麼?
  • 屬牛人:名字不能隨便取,了解取名的這些忌諱,才能贏在起跑線!
    導讀:屬牛人:名字不能隨便取,了解取名的這些忌諱,才能贏在起跑線!姓名在古人的眼裡尤為重視,即使當今的人們也不會忽視它的重要性。古語道:」賜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藝,授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可見一個人的名字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