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菜是個什麼菜?北方的小夥伴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兒菜又叫娃娃菜、崽崽菜,學名「抱子芥」,芥菜的一種。粗大的根部上環繞著一個一個的嫩芽,就如同許多的孩子把當娘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就是「兒菜」的由來。兒菜可以清煮、清炒、爆炒、泡酸菜。
兒菜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促進結腸蠕動,縮短糞便在結腸中的停留時間,稀釋毒物,降低致癌因子濃度,從而發揮解防癌的作用,可用於防冶結腸癌、乳腺癌、肝癌;兒菜含有一種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質,經水解後能產生揮發性芥子油,具有促進腸胃消化吸收的作用。此外,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鮮香氣味,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兒菜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被人體吸收後,能利尿除溼;促進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可用於防治小便澀痛、淋瀝不盡之症。
兒菜一般產於四川等地,我去超市也見過,但是沒有買過,真心不會做,在北方一般很少見,不是主要的食物,大多數北方人是不認識的。兒菜有芥菜的清香味,卻少了許多其清苦味,切片用豬油清炒,湖南人喜吃辣,再放些前年秋天自己剁的剁辣椒,清脆爽口,超級下飯。喜吃葷的,還可以與新鮮的五花肉同炒,亦或切幾片臘腸也是極好的。
新鮮的清炒煲湯,肥嫩多汁,但有苦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兒菜用來涼拌醃製,加上重口味的料會掩蓋苦味,口感也脆。棒菜也叫青菜頭,跟萵筍的吃法差不多,根莖葉脈都能食用。特別是根莖,撕去厚皮,肉白而多汁苦味較少,靠近葉片的部分嫩而稍帶苦味。一般把棒菜外層較肥的葉脈陰乾後醃製成泡菜,燒魚燒菜用,嫩一點的葉脈,可以連著青菜尖一起涮火鍋。
兒菜清炒或炒回鍋肉都不錯,回鍋肉切薄片,先在油鍋裡炒炒再放些豆豉,炒出香味,再放切成片的兒菜,大火一起翻炒,如果能吃辣,再放點剁椒炒勻,出鍋前淋點醬油,鹽可放可不放,根據自己的口味,下飯最好了。兒菜在四川還可做醃泡菜,那才叫美味,酸酸的,脆脆的,就著飯吃,特幹胃,過年大魚大肉,吃點這個泡菜,特別爽。你吃過這種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