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人大年初二竟有兩種習俗
清徐河西地區回娘家!
清徐縣汾河以西初二起走親訪友拜年,新婚夫婦開始忙著向雙方親屬依次長輩拜年。
清徐河東地區上墳拜祭!
清徐縣汾河以東一帶和河西部分村莊則是初二上墳祭祖,不拜年。。在過節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
在山西眾多縣市乃至全國大年初二這一天一般多是拜嶽母嶽父的,而唯獨清徐河東地區村莊和部分河西村莊是在這一天上墳,這是為什麼呢?據說是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話說在南宋的太谷,十萬農民九萬商還有一萬跑單幫,太谷商人為太谷掙來了金太谷的名譽,太谷在當時可是大秤分金小秤分銀,當時的嶽家軍還專在這裡駐的一隊先封營保護太谷商人,以防蒙古達子的入侵。
一夥蒙古兵路過這裡看到太谷富如流油,就動了搶奪之心,和嶽家軍幹了起來。蒙古兵哪是嶽家軍的對手,被一路打出了靈石口。
哪知嶽家軍前腳才追蒙古兵走,另一部分蒙古後腳又來了。那天正好是年關,家家貼春聯,戶戶掛紅燈,大家高高興興圍爐守歲。突然間殺聲連天,蒙古兵手持刀槍,見人就殺,入門就槍,情景一十分悽慘。
追到河南的嶽家軍,聽探兵報太谷遇難,就立即帶領兵馬返回太谷,大年三十才趕到綿山。駐紮在太谷的蒙古兵派探子去打探,看見嶽家軍個個疲憊不堪、有氣無力,就回去告訴了他們的頭。蒙古頭屈指一算,像這樣的軍隊,再有兩天也趕不到,就下令讓大兵小將們開懷暢飲,等初一一早再走。
這一來,那些蒙古兵把各家各戶準備圍爐的酒菜吃得飽飽的,然後倒地就困。嶽家軍呢,其實是採用迷人計,故意叫士兵們松鬆散散的。等天黑後,就命令士兵食個飽,然後去掉白天扎在腳下的小沙包。這樣,個個吃飽一身輕,走起路來像飛一樣。不到四更,嶽家軍就全部包圍了太谷城。
嶽家軍先派幾十名精兵爬牆到城裡,約定五更打鳴鐘,面後內夾外攻。那些蒙古兵喝得醉昏昏的還在夢中,突然聽到鐘鼓齊鳴,個個驚慌失措,不管看到什麼,舉刀就殺,殺到天大亮時,才發現是自己人殺自己人。蒙古頭頭知道大事不好,就帶著殘兵敗將從東門殺出。嶽家軍緊緊追殺,最後只剩幾個蒙古兵逃回了大本營。
初二日,嶽家軍打贏後,家在城裡的老百姓紛紛回膺探望。看到親人被殺,哭聲震天,十分悽涼。大家忙著收屍,」。又因是初二到借為親人收屍,大家就決定把這日定為「上墳日」。
清徐河東地區群眾至今沿襲初二上墳這個風俗,來紀念幾百多年前的這段慘痛歷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