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坤寧 李婧璇)「我們正在設立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基金計劃,將包括項目資助、文物出版、絕學扶持以及海外文獻整理項目等方面,所有這些項目都是面向全國史學界的。」8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相關文庫的出版工作,「向全國史學界發出徵集通知後,我們已收到了數十份優秀成果,即將進入首批成果的出版程序。」
中國歷史研究院於今年1月3日成立,下設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國邊疆研究所、歷史理論研究所。會上發布了《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者工作室」制度實施辦法》和5個重大課題進展情況。
李國強介紹,中國歷史研究院即將實施的「學者工作室」制度,是凝聚全國史學精銳力量、加快史學融合發展的首創之舉,旨在鼓勵和扶持史學優秀領軍人才,組建高水平、跨學科學術研究團隊,以重大前沿史學理論問題為導向,集中優勢力量,科學配置資源,努力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養學貫中西的史學大家。該項制度賦予首席專家更大自主權,學者將以個人名字冠名「學者工作室」,自行組織團隊,自行安排科研活動;注重成果導向,簡化中間檢查考核環節,為首席專家及其團隊提供優良科研環境;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在科研條件、科研經費等多方面給予充分保障。此外,中國歷史研究院還將與首席專家籤訂誠信承諾書,以期引領史學研究的良好學術生態,努力打造中國史學研究的誠信典範。
據了解,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來,著力組織重大史學研究項目,首批立項並開展研究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元素》《中華民族復興史(1840—2021)》《清代國家統一史》《中國歷代治理體系研究》等重大項目,既立足史學前沿,又體現現實觀照,強化史學資源的有效配置,有望產生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史學成果。中國歷史研究院在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和推進重大項目基礎上,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持續立項一批具有重大學術意義的新課題,發揮統籌指導全國歷史學的功能,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歷史學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