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為儒家經典,是這一生中必須要看的書籍之一,越早越受益
哲學權威捷恩則說:「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名言可謂家喻戶曉,激勵著無數的國人奮鬥和自強。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出自易經繫辭上
這句話不是說來自上天的保佑,就可以大吉大利了,而是按照自然規律去為人做事,老天就會保佑你,這就是我們場所的天助己助者。
這就說明我們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實易經就是把自然的規律轉移到人事方面的倫理,明白地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才會依據來保佑我們。
自然規律也是人生的規律,人生的規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人們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承擔所有的後果,不論是好是壞。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古語「滿招,謙受益」。在《易經》中也有一卦,特別以「謙」命名,而且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六爻皆吉的卦這告訴我們,詆是值得一輩子去踐行的事情。
因為,謙虛的人不僅在事業上能夠得到他人相助,在精神上也能得到與人融洽相處的快樂雖然謙卦六爻皆吉,是亨通,沒有阻礙的,但能不能達成,最主要的還要看君子是否能有終始終如一地保持高度的謙讓是很難的,一路走來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分鐘,那就沒問題了;如果只堅持到一半,那就太危險了
所以一個人從小到老,只要能夠保持良好的美德,做人謙虛,對人謙讓,修養自己寬闊的心胸,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說,不管碰到什麼問題,什麼樣的阻礙,懂得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能夠化解
人之所助者,信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出自易經繫辭上,意思是對人最有幫助的就是誠實守信
中庸有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宇宙的基本原則,踐行誠信,則是人類立身處世的根本。
《易經》中專門解析誠信的是中孚卦,意思是不管立身還是處世,都應該心懷誠信,廣施以仁,不可以居心不誠,弄虛作假。
這個起點一旦錯了,後面整個就會偏掉。
當然人說自己講誠信,自賣自誇沒用,你還要經得起檢驗。
真正的誠信,貴在合乎正理、堅守正道,是一種能夠感化其他人的正能量。
我們常說「言必信,行必果」,你堅持原則待人,自然會有更好的人緣,也畢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記住,誠信存在於心裡,而不是嘴上,尤其是現在失信的現象十分嚴重,更需要我們重視誠信。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是為人處世走得長遠的保證。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的最高指導原則,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多做好事,積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有充裕的喜慶;
常做壞事積累惡行的人家,一定會留滿殃給一個人,
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相信,哪裡能夠改變命運呢?
成功改變命運的人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改變命運,主要的關鍵,即在於他聽到善言,能夠深信不疑,而目堅持到底,徹實踐。
很多人相信這個道理,卻為什麼做了未見改善?
便動搖起來,表示信心不夠堅強,誠心不足,當然沒有什麼成效,要用心再用心,努力再努力,力道足的時候,效果自然顯現,力道不足以改變常數,仍然照常數的宿命進行,力道超越了常數,避兇的功效就出來了。
窮則變,變則通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出自《易經繫辭下》
,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易經》中有一個革卦,告訴我們,當東西用久了,當事情演變得越來越差,當人越走越歪時,就要革新求變,在變通中求發屐精進革,就是汰舊換新。
但是需要依據天時,在不同的時機,做出不同的選擇。
當然變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充分準備,堅定意志,迎難而上,做出成效後,就能獲得認可和信任,
所以,當我們碰到困境時,不能愁眉苦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要積極面對,課求變通之法,才是正確的態度
懂得了易經的這些道理,就會堅定內心持續向上的信念。
知道自己把握的原則,清楚怎麼去應對化解,度過人生的一道道關卡!
這樣一本充滿智慧的奇書,還不值得大家一看嗎?
人生走過了半途,才越來越明白遠古先民的智慧精髓有多麼令人驚嘆。並不是一味地宣揚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文明綿延至今、沒有斷層,而是到了中年以後,會更容易明白為什麼這些古人心智的結晶可以大浪淘沙,陪伴我們走到現在,並將持續不斷啟迪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智。
有的朋友苦惱,機會難得,進階困難
其實你缺少的不是能力,也不是機會,而是缺少心計,缺少智慧。一部易經在手,機會自會招手。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易經》!
其中的大道理悟透了,人生看的更明白徹底,在生活也能順風順水!
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這套《圖解易經》是一套精裝注釋版,原價198元,現在58元就可以拿走!活動,我們精心組織了這套書,真的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