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有古人對男女婚嫁之道的獨特認知,你知道嗎?

2020-12-14 梅山易學

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想要再去了解三皇五帝等時期的社會風俗與制度變遷,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連年代比較稍微近一點的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人們除了可以從有限的資料記載中可以一窺孔徑之外,也大都只能隨之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網圖

比如說和古人的婚嫁觀念相關的侄娣制度,現在中的許多人可能都還不曾聽說過,什麼是侄娣制度呢?

據專家們研究認為,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有諸候一娶九女的婚俗,就是一國之君嫁女,二個同姓國的君主也各以女媵(ying)嫁,每國合侄、娣為三女,三國即為九女,媵者,隨嫁之人是也。

網圖

女子先生為姊,後生者為妹,諸侯既然一娶九女,自然姊嫁則妹媵,是從姊而行之像,然而,婚嫁之道,必須要依正道而行,才能夠獲得長久的相悅,否則的話不但無益,反有遺人之羞,難有圖終之果,因為徒戀一時情慾之私,難以相期百年白頭之道,而這,也正是古人們在《易經》雷澤歸妹卦中想要使我們所認知到的智慧。

雷澤歸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四卦,卦象為下兌上震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兌為悅為少女,上卦為震為動為長男,全卦所揭示的是效法天地之交的夫婦之道的大義。

網圖

因為天地陰陽二氣不相交,萬物就不能生長,世間男女不能和悅相處,那麼人類的繁衍就會出現問題,所以男女不可不交,但是也不可急就強求而不顧婚嫁的中正之道,否則的話必定兇險而無利可得。

因此而言,要想追求婚姻美滿,首先便必須要認識不顧婚嫁的中正之道而行的流弊是什麼,男婚女嫁是人之大倫,也是人類能夠興盛繁衍的根本因素,若是不能依循正道,其結果必定會不堪設想,這就是為什麼獨獨要以震男兌女,取象兄妹來為大家解讀婚嫁之道的原因所在。

網圖

男婚女嫁,雖為人倫之大事,但是也有正與不正之分,歸妹卦下兌上震,兌為少女,震為長男,是女先乎男,少女以情悅相動而從長男之像,所歸在妹,乃妹自為之,不是正理而是逾牆相從的私情之舉,少長非偶,不得夫婦之正,又怎麼可能獲得一個吉祥的結果呢?

但凡女嫁男娶,必須要以禮相聘,以時而歸,遵循中正之道而以父母之命、煤妁之言相從,如漸卦中的知止而進,其進有序一般以順而動,才能得到自己希求的結果。

網圖

天地之間,陰陽相交而化生萬物,男女相感而生育繁衍,才是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大義,但是若以情悅而私奔,而不能以仁義道德相交洽,動於一時情慾之私,交合不正,又怎麼可能獲得善始善終的婚嫁之道呢?

既然悅而求進,循私情而獻媚工饞,想要以媵而奪家室之正,那麼便不可能有任何的利益可言,所以彖辭中才會有「位不當」之語,卦中才會有以陰乘陽之象,六三居九二之上,六五爻居九四爻之上,從二至五都是位不當。

網圖

婚嫁之道,本是大倫,但是古人卻獨獨於此中以歸妹之道相誡,可見古人對於婦德之道的警誡之心,以柔乘剛,就像婦制其夫,男女內外失正,家道因之而虧。

立身一敗,萬事瓦裂而不可言也,牝雞司晨,禍患從此而生,不但不利於己,亦且必將不利於家庭,紅顏禍水,豈不悲哉!

網圖

古人對女子婚嫁之道的認知,簡而言之,就是女悅男動的私相從屬,悅動而不能以正道相與者,是不足以大義維之而不敝的,失身敗德之人,又怎麼可能永保其終呢?

相關焦點

  • 《易經》中孚卦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誠信之道
    說到誠信之道,便不能不提《易經》中的那個風澤中孚卦,因為在其智慧之中,闡述的就是心懷誠信的誠信之道,如果能夠深入學習其智慧的話,或許我們對誠信之道的認知又會上一個新的臺階。網圖風澤中孚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卦象為下兌上巽的異卦相疊而成,兌為澤為悅,巽為風為入,為風吹動澤水之象,澤上有風,風起雲湧,風之應時,春夏秋冬而不愆其候,乃是風之信
  • 易經:天地玄黃。古人如何確認天空是黑色?神秘卻說透了本質
    古人確認天空是黑色:源於樸素的「形而上」古代哲學有些人也許猜測,古人是否會由於晚上的夜空是黑色,而得到天為黑色的結論。答案是,自然不會。由於在晴朗的夜晚,不管天空有星星或是有月亮,也同樣的是璀璨的藍色。那麼古人又是怎樣獲知天空是黑色的呢?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你知道「茶壽」的由來麼?與《易經》有什麼淵源?
    「米壽」「白壽」「茶壽」的典故,出自易經八卦中的測字術。中國文化淵遠流長,漢字蘊含了天、地、人一切神秘的信息。就像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一樣,蘊藏著你的生命信息。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叟問壽「的故事。後來「茶壽」在國人心中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崇尚追求。這緣於道家的養生與禪修。茶品在道家養生中強調「道法自然」,這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形成獨有的茶道文化,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
  •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書籍是人們不斷進步的原動力,這句話被譽為金科玉律從來沒有被打倒過。可是我們可以見到的是,好像日常生活的擁堵始終沒有時間使我們再撿起童年時期的夥伴,靜下來讀書。
  • 「神」與「器」象徵文明開端的《易經》,是科學和玄學的開端嗎?
    再到春秋時期孔夫子刻苦研習《易經》並撰寫了《易傳》盡最大化的詮釋了易經的外延內涵……《易經》的開端,就像是文明的起源,是古人最初認知天地萬物的方式,也是最初表達天地萬物的方式,同時這些符號也揭示了這天地萬物生生息息,循環不止的規律和自然法則。而後來的後來……一部分人發現了這是表達萬物的方式,方法,便開始研究起了叫「科學」的事物。
  • 易經中5個古人暗語,一語點醒夢中人,年紀大的人感悟更深!
    在《易經》中也有一卦,特別以「謙」命名,而且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六爻皆吉的卦這告訴我們,詆是值得一輩子去踐行的事情。可以說,不管碰到什麼問題,什麼樣的阻礙,懂得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能夠化解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出自易經繫辭上,意思是對人最有幫助的就是誠實守信中庸有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宇宙的基本原則,踐行誠信
  • 「隨時南北,不失其節」——古代人婚嫁之時,為何總離不開大雁?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出現了不少關於「雁」的意象,如《小雅·鴻雁》「鴻雁於飛,肅肅其羽」,《鄭風·女曰雞鳴》「將翱將翔,弋與雁」等。從重視禮儀的周代基本確立傳統婚俗開始,大雁就是古人婚禮中不可或缺之物。
  • 驚蟄二候倉庚鳴:對應的易經爻辭中,只有哪2字:言盡進退之道?
    驚蟄二候倉庚鳴:對應的易經爻辭中,只有哪2字:言盡進退之道? 談24節令中的驚蟄「二候」,最好讀一讀詩聖杜甫的一首詩——《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一祿勝千財:易經教你找準「祿位」在哪,難怪古人說:無功不受祿
    一祿勝千財:易經教你找準「祿位」在哪,難怪古人說:無功不受祿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的開門七件事,件件都離不開「錢財」。因此古人有感而發: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財乃養命之源:《易經》告訴您,哪些人適合上班,哪些人宜做生意等系列文章中,我們談到過:財是養命之源,
  • 《易經》中五句名言,讀懂的人自有福氣
    1、一陰一陽之謂道。人生,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大道至簡,真正的大道絕不複雜,也不神秘,就是陰陽二氣的轉化。人也一樣,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簡單。在外費盡心機,爭名奪利,其實到最後卻發現最高的道就在平凡的生活裡。
  • 傳統易經文化對內家拳術的深遠影響,你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易經》是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人最高思想與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可以說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及其深遠的影響,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傳統武術。
  • 易經:「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四喜指的是什麼?你家有嗎?
    《周易》是群經之首,當然,儒家研究的《易經》與與術數家研究的《易經》。我的理解是:易乃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世,還有具體到一件事,一個病,都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因果『。
  • 萬物都有陰陽之分,學習《易經》大智慧,陰陽平衡才能福氣滿滿
    《易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二氣相感應的結果。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這兩種力量就像物理學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像陰陽兩極,同性排斥,異性吸引,二者缺一不可。
  • 賢惠的女人幫助男人發達後反被拋棄,《易經》教你跳出命理的怪圈
    有的人能從一而終,有的人半路分道;有的人梅開二度,有的人三婚四嫁,有的人孤獨終老。一個賢惠的女人兩次遇人不淑,兩次離婚,又毅然選擇了第三次婚嫁。我們從易經命理的角度探討其中的邏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問題,不是道德範圍內可以討論明白的事情。
  • 解讀易經:歸隱既是無奈,也是美德;更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
    大家好,很高興老劉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希望你們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歸隱,和歸去、隱沒、消失,等等,有牽連。但按照《易經》的思想,這又是無法避免的。有來必有去,有得必有失,有明必有暗,有生必有死……歸隱,同時是一個自然的話題。
  • 起名:《易經》中寓意深遠有獨特韻味的名字,簡直是取名界的清流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是什麼,《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易經》:深刻解析為人處世之道,早掌握早受益
    《易經》裡告訴你這幾種人命運是極好的!《易經》在中國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從迄今為止的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來看,《易經》是迄今為止所見「中國學術文化之總源」。以孔子為代表的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是從《易經》中吸收的營養成分,加上自己的感悟所成就的思想。
  •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易經》是中國古典哲學與文化的源頭,其中蘊藏的古人智慧與哲學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滋潤與啟沃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而《易經》六十四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哲理與文明之光,更是人類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但由於其文字的艱澀難懂,阻礙了人們認識與了解其內涵的動力,但「大道至簡」,你只要讀懂《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 易經:人在「走運」之前,會有3種變化,出現一種都要恭喜你
    《易經》中就對運氣一詞,進行過解釋,這也使我們的腦袋中有了一些模糊的意認知。古籍中記載,運氣並非我們能產生的,而是天意使然。從古人流傳的「禍不單行」、「禍福相依」就可以看得出,好運氣和壞運氣皆是不規律的,但是我們能通過某些方式,改善自己的氣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