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孚卦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誠信之道

2020-12-16 梅山易學

中國人歷來便有一諾勝過千金的美德,在現在商業社會,雖然彼此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事不勝枚舉,但是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對那些能做到誠信經營的公司格外垂青的,為什麼?因為可以使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用的放心舒心。

網圖

在任何一個時代,心懷誠信的信譽卓著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一張名片,心懷誠信,往往可以無往不利,比如有人僅憑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從銀行獲得高額貸款便是明證。

現在有些人因為信譽不佳而上了黑名單,不但自己會被受到許多限制,有些甚至很可能還會牽連到兒孫,這便是信譽佳與不佳最好的註解,只是有些卑劣之人,不在乎而已。

說到誠信之道,便不能不提《易經》中的那個風澤中孚卦,因為在其智慧之中,闡述的就是心懷誠信的誠信之道,如果能夠深入學習其智慧的話,或許我們對誠信之道的認知又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網圖

風澤中孚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卦象為下兌上巽的異卦相疊而成,兌為澤為悅,巽為風為入,為風吹動澤水之象,澤上有風,風起雲湧,風之應時,春夏秋冬而不愆其候,乃是風之信,澤之受水,朝潮夕泛而不爽其期,為澤水之信。

本卦三、四爻二陰居中,初二五六爻四陽在外,而二五爻之陽皆在上下卦之中,二柔在內而中虛,二陽在中而中實,虛則內欲不生,實則外誘難入,下悅上順,上下交孚,皆有孚之意,孚者,信也,所以在《序卦傳》中才會說「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網圖

心懷誠信,無往不利,可以使萬物都能感應其誠信之道,如卦辭中所說的「豚魚」,豚魚者,生於大澤之中,每當風起雲湧之時則拜舞江中,視其頭之所向,便可知道其風之何來,乃是信之自然而無所勉強之物,豚魚無知,卻可感應其風之信,信如豚魚,是誠信之至,以此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孚而行於天下,又會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到的呢?

古人在《象傳》中說「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在易學之中,凡是「利涉大川」,基本上都是取巽木為象,因為木可在水上浮行,本卦之中,卦體中虛,是刳木為舟之像,舟中空無一物,便可以隨風往來而與波上下,天地雖大,卻可四海逍遙而無憂,豈不是無往不利嗎?

網圖

澤水者,天地之深險者,唯舟楫可以克之而無憂,人心者,人我之如澤者也,唯誠信之道可以達之而無危,凡人之言行,發於外者為信,誠存於中為孚,是為中孚之道。

古人云「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行焉」,必須要以我之言行而感於他人之心地,由我之所悅而順人,人亦以其所悅而順於我,彼此相悅,其悅乃孚,而獲得吉祥的結果。

如此,不但可以利於自己的正道,即使以之涉難犯險,也可以因為乘天下之所順而行天下之所悅,各正其位,各得其所而使民物效順,無往而不利,即使乘中虛之舟於深澤之中,也不會有沉溺的危險,因為事事應於天理,以誠信而應天,天自然會利於正,正則無憂矣。

網圖

在現代社會,誠信是一個稀缺物,但是誰能保有這一最珍貴的品質,他就必然可以走得比別人更遠,心懷誠信,無往不利,以心換心,才是自己的德行完備之體現,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易經——中孚卦: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易經——中孚卦: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人之誠信為本,需要慎重地對待。首先是要以動機純正,為先決條件,即它應是用於正當的目的,堅守正道。其次,誠信不要盲目,要有一定的原則。而誠信一且建立,就應水不改變,這樣的誠信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 易經-人生 61.風澤中孚卦(上)
    「序卦傳」說:「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意思是光有節制還不夠,還要有信仰,所以在節卦之後接著是中孚卦。孚(fú)本義孵,孵卵出殼的日期非常準確,有信任的意義。「中孚」就是發自心中的信任,這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所以中孚卦講的是關於信任的故事。這一卦,上下各有兩個陽爻,中間兩個陰爻,是中心空虛的形象;亦即虛心受教,心中誠信,所以稱作中孚卦。
  • 易經文白全解周易 61中孚卦
    【譯】中孚卦象徵誠信,誠信到能夠感動豚魚這種頑固的動物,因此可以獲得吉祥,利於涉越大河巨川,利於守持正固。◎《彖》解釋道:內心誠信,柔順處內能夠謙虛至誠,剛健居外又能夠中實有信,從而下者欣悅,上者和順,如此誠信之德就能夠惠化邦國。誠信到能夠感動豚魚這種頑固的動物,因此可以獲得吉祥,這就是說誠信之德已惠及豚魚等世間萬事萬物。
  • 《易經》:事業初成之時,最應該注意的一點是什麼?
    那就是用心不能專一而有惑於他途,最終因為不能安於本業而見異思遷,導致自身的優勢殆盡而流於失敗之途。不能安於本位而失時,你不失敗恐怕也難以想像了,而這一點,在《易經》中的風澤中孚卦中,古人其實早就給我們進行了提示,只是人們沒有引起必要的重視罷了,如果能早一點學習到這一點,或許我們的創業成功率就會大大的提高。
  • 1.讀易經體會之中孚卦裡命運悽慘的公雞
    突然一串天籟之聲響徹雲霄,傳遍整個山谷,接著「喔,喔,喔」的聲音彼此起伏,湊響一場狂歡樂章,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這是公雞在打鳴,農村裡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公雞打鳴怎麼會和中孚卦聯繫在一起?原來公雞打鳴這種自然現象也寫進了中孚卦的爻辭裡。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兇。翰音代指公雞的叫聲。
  • 易經中5個古人暗語,一語點醒夢中人,年紀大的人感悟更深!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出自易經繫辭上這句話不是說來自上天的保佑,就可以大吉大利了,而是按照自然規律去為人做事,老天就會保佑你,這就是我們場所的天助己助者。這就說明我們所重在人,在自己。在《易經》中也有一卦,特別以「謙」命名,而且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六爻皆吉的卦這告訴我們,詆是值得一輩子去踐行的事情。
  • 《易經》:人的命運在自己手中,領悟這5個道理,命運大反轉
    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就會依照自然規律保護我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助自助者"。
  • 《易經》:4個現象的出現,預示著「興旺發達」,離成功就不遠了
    一、努力《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酬勤,如果你學習知識或非常努力地做事情,那麼這個人的造就至少不容易變得太糟糕。善良具有感染力,你對別人有善解人意,在經過跌跌撞撞之後,給予他人的理解將會回到自己身上。三、誠信友善《易經》中孚卦講的便是誠信是安身立命的的核心。人道酬誠,心中只要有誠實和友善。即使缺乏工作能力,他們也將得到幫助並在痛苦中遇到好事。
  • 中孚卦上卦
    結合中孚卦的六四爻辭,六四採取的是第二種途徑,裡面含有「適時而止」、「適時減損」之意,「馬匹亡」,主動地自我減損,有光輝而不盈滿。這也是「中孚」之德的一種體現。 作為居於君位的領袖,九五以至誠至信的心廣系天下,天下亦以誠信相應,如風行澤上,「孚乃化邦」,社會上下以信相交,誠信相通,這是聖明君主的為君之道,將天下人心以誠信牽繫在一起,如此美好的社會形態,自然正當而沒有咎害。 【例解】歷史上的聖帝明王,都是能以至誠至信廣系天下人。
  • 小男孩名字選集:10個易經才思敏捷的男寶寶名,不染纖塵
    「澤中」選自周易中孚卦,此卦象徵誠信,利於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堅守中正之道。2. 永吉出自《周易》:「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出了小過錯,但結果吉利。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的作風是以謹慎的態度使內心正直,又用義理之道使外部行動方正,所以這道出了君子的為人處世之道。7. 道城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易經》:心中無主,註定一事無成
    而在這個世間,像大禹這樣心中有主而獲得成功的人,真的是大少了,更多的人是在碰到困難之時六神無主,像一條變色龍一樣隨環境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象這種心中無主之人,註定一生會一事無成,這一點,在《易經》的中孚卦中也有所提及,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其中的內容。
  • 易經:真正大度的人,能包容異己,行中正之道,為天下人
    《易經》同人卦,揭示其中的規律。真正大度的人,能包容異己,行中正之道,為天下人。一個人的格局大小,由他的心決定。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有的人,心像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的人,心像綠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看不開,過不去。這就是人和人的格局不同。大格局的人,心懷天下,天道為公,四海是友。
  • 《易經》:「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蘊含的規律、智慧值得深思
    《易經》:"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蘊含的道理規律值得我們深思所以說,要成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的人,你需要知道兩條準則:一個準則是「天道」(萬物發展的規律),一個準則就是「人」。《周易正義》中「既有誠信,光被萬物,萬物得宜,以斯涉難,何往不能?」故曰:「利涉大川。」「信而不正,兇邪之道,故利在貞也。」說明,只要有誠信,萬事皆好,如不誠信,必將大亂。守信可以使人終生受益,失信可以讓人身敗名裂。
  • 《易經》:什麼才是真正的變老?不是年齡,而是出現了這種狀況!
    這是真正的口碑。大說大,小說小。任何圓圈都非常小。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可以亂做事。建立自己的誠信是一個黃金通行證。建立完整性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當其他人只認識您時,就不可能立即認識您。原則2:不要依靠聳人聽聞的東西得到別人的青睞,而你就有力量成為真正的力量。《易經》說:"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缶在古代是沒有圖案的瓷器。
  • 《易經》在告訴我們什麼?答:兩個字,卻不是「吉兇」
    《經》,讓《易經》被定性為了「佔卜之書」,直到《傳》的出現,才讓《易經》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它已經是一部「哲學之書」。不過,無論是「佔卜」,還是「哲學」,《易經》都在告訴我們兩個字,而這兩個字卻不是與《易經》形影不離的「吉兇」。那麼,《易經》告訴我們的這兩個字是什麼呢?「規律」,沒錯,就是「規律」!
  • 《易經》這本書告訴你,我們信的是這個
    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蒼天是什麼?其實就是自然規律。古代傳說中, 華夏民族先祖伏羲氏是中華文明的創始者,樂曲,文字,甚至是八個卦象正是由他創立的。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人生逆風翻盤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出自《易經繫辭上》。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就會依照自然規律保護我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助自助者"。
  • 《易經》告訴你: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
    一個全新的信念會引領你走向全新的生活和方向;而現在的行動,會導致未來的無限可能。有了誠信和理想,如果沒有行動,那也只是想法。你現在的行動將決定你未來的身高。行動不是力量,而是恆速的堅持。至於人生,我們用自己的生日來算命,而不是《易經》。是後人根據《易經》定律推導出來的技能樹。或者可以從《奇門遁甲》、《六壬神課》等古籍中推導出來。世間萬物背後都有規則。人也不例外。「易經之道」能給人們強調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傳授給人們人生道理,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 易經和術數,道與術的關係
    在《易經·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上就是抽象的非具體的,無法準確描述只能意會的道,形而下謂之器,器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術,而術就是具體的的方法。易經和術數的關係,即道與術的關係,易經是理論,是道的層面,術數是教你如何運用實踐的,這是術的層面,一切的術數其根源都源於易經,有道無術是紙上談兵,有術無道是盲人摸象,以道馭術,術不會偏離方向,以術載道,道才能發揮實用的價值。
  • 魏晉才女辛憲英知人善鑑,教以避患之道
    不過此時雖然丟失了中孚卦中的互震(善鳴馬)。但是中孚卦變成睽卦後,六三、九四、六五則形成一個互坎,坎為美脊馬。這也就是說,雖然丟了善鳴馬,卻得到了美脊馬。而不管丟了什麼馬、得到什麼馬,都是馬。這意思就是馬丟了不用追尋,它會自己回來,所以說「喪馬勿逐,自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