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便有一諾勝過千金的美德,在現在商業社會,雖然彼此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事不勝枚舉,但是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對那些能做到誠信經營的公司格外垂青的,為什麼?因為可以使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用的放心舒心。
在任何一個時代,心懷誠信的信譽卓著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一張名片,心懷誠信,往往可以無往不利,比如有人僅憑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從銀行獲得高額貸款便是明證。
現在有些人因為信譽不佳而上了黑名單,不但自己會被受到許多限制,有些甚至很可能還會牽連到兒孫,這便是信譽佳與不佳最好的註解,只是有些卑劣之人,不在乎而已。
說到誠信之道,便不能不提《易經》中的那個風澤中孚卦,因為在其智慧之中,闡述的就是心懷誠信的誠信之道,如果能夠深入學習其智慧的話,或許我們對誠信之道的認知又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風澤中孚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卦象為下兌上巽的異卦相疊而成,兌為澤為悅,巽為風為入,為風吹動澤水之象,澤上有風,風起雲湧,風之應時,春夏秋冬而不愆其候,乃是風之信,澤之受水,朝潮夕泛而不爽其期,為澤水之信。
本卦三、四爻二陰居中,初二五六爻四陽在外,而二五爻之陽皆在上下卦之中,二柔在內而中虛,二陽在中而中實,虛則內欲不生,實則外誘難入,下悅上順,上下交孚,皆有孚之意,孚者,信也,所以在《序卦傳》中才會說「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心懷誠信,無往不利,可以使萬物都能感應其誠信之道,如卦辭中所說的「豚魚」,豚魚者,生於大澤之中,每當風起雲湧之時則拜舞江中,視其頭之所向,便可知道其風之何來,乃是信之自然而無所勉強之物,豚魚無知,卻可感應其風之信,信如豚魚,是誠信之至,以此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孚而行於天下,又會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到的呢?
古人在《象傳》中說「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在易學之中,凡是「利涉大川」,基本上都是取巽木為象,因為木可在水上浮行,本卦之中,卦體中虛,是刳木為舟之像,舟中空無一物,便可以隨風往來而與波上下,天地雖大,卻可四海逍遙而無憂,豈不是無往不利嗎?
澤水者,天地之深險者,唯舟楫可以克之而無憂,人心者,人我之如澤者也,唯誠信之道可以達之而無危,凡人之言行,發於外者為信,誠存於中為孚,是為中孚之道。
古人云「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行焉」,必須要以我之言行而感於他人之心地,由我之所悅而順人,人亦以其所悅而順於我,彼此相悅,其悅乃孚,而獲得吉祥的結果。
如此,不但可以利於自己的正道,即使以之涉難犯險,也可以因為乘天下之所順而行天下之所悅,各正其位,各得其所而使民物效順,無往而不利,即使乘中虛之舟於深澤之中,也不會有沉溺的危險,因為事事應於天理,以誠信而應天,天自然會利於正,正則無憂矣。
在現代社會,誠信是一個稀缺物,但是誰能保有這一最珍貴的品質,他就必然可以走得比別人更遠,心懷誠信,無往不利,以心換心,才是自己的德行完備之體現,不知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