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很久之前就有西方人就和中國人說,你們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得理了:「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
那麼中國人有沒有信仰呢?
當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如果國人沒有信仰,何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
蒼天是什麼?其實就是自然規律。
古代傳說中, 華夏民族先祖伏羲氏是中華文明的創始者,樂曲,文字,甚至是八個卦象正是由他創立的。伏羲氏在山上,看著日出日落,白天黑夜,循環往復,他認為應該在無形中有一股力量推動著日月星辰的輪轉,但是他並沒有認為這是「神」的力量,而是上天的運行規律。
從此,伏羲奠定了中國人的信仰特點——不信神靈,信蒼天!
對於此事,伏羲有感而發,他拿出了一根樹枝,與地平線齊平,第一次,人類開始用符號來表達思想,此所謂伏羲「一畫開天」。
從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奠定了華夏五千年來的樸素唯物思想。
後來,周文王繼承發展了伏羲氏的八卦圖,又將八卦演化為八八六十四卦,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周易。
《周易》之道,講的是天、地、人的智慧。天道剛健、地道寬厚、人道中庸。滲透進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裡。 可以說,中國古代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一直到現在的儒家思想,其根源,也就是在從不同角度解讀周易罷了。
乾道剛健
乾卦講的是上天之道、上天之德。天道的根本,就是不假外物、剛健不屈。《易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的精髓,在於告訴後人如何效法天道,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這就是中國人和西方人思維典型的不同之處,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而《聖經》中傳達出的思想就是「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下地獄」。而中國人認為,信別人不如信自己,只有自立自強,才能得到好生活。
《了凡四訓》裡講:「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意思是,假如上天不肯賜福給我,我就自己尋求幸福。俗話說得好:「天助自助者。」只要腳步足夠堅定,結果自然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坤道寬厚
坤卦是乾卦的另外一面,象徵大地的寬厚包容。《周易》裡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又講:「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因此,有德行的君子,就應該寬厚,大度,能容天下之事。子曰:「 剛毅木訥,近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人受《易經》陰陽思維的影響,從不相信「永恆」這樣的說法,在中國人心裡,「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人相信,人的出身是天註定的,但福氣從來不是註定的。而是要靠自己去積累、修來的。因此中國人講究「寬以待人,心存正念」。守持正道,才能無往不利,不僅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還可以造福後代子孫。
人道中庸
中庸之道,就在於不偏不倚。子曰:「過猶不及。」曾國藩在家訓中提到,子弟應以進德、修業二事並行。就是對內效法地道,敦品厚德、立身立命;對外則需遵循天道,自強自立、懂得變通。
所以說,中國人的信仰,六個字就概括了:「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對蒼天有敬畏心,但是我們知道:「天助自助者」。我們也不相信什麼救世主,我們只相信「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命運也掌控在自己手裡。」這些都是《易經》傳遞給我們的道理。
閱盡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易經》號稱「群經之首」,是華夏文明的源泉,正是不同思想家對《易經》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才成就了先秦「百家爭鳴」的盛世圖景。
中國文化處處可見《易經》的影子,比方說乾坤、「否極泰來」,「頤養天年」,「厚德載物」,「周而復始」,這些都是從《易經》的爻辭、卦辭中轉換而來。
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他就從《易經》陰陽學說裡,研究出了「二進位」;
中國科學家通過研究伏羲八卦圖,以《易經》為基礎,完成了拉普拉斯一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提出的嶄新的科學系列理論。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二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所以,認為《易經》只是一本算命佔卜的書的人,你們的見解真的是太淺薄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生一世,若想真正想明白「活著為了什麼」?就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中華民族先人留下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云云。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和故事,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
目前小編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所謂「開卷有益」,希望大家能從《易經》中吸取人生智慧。成就不凡人生!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