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大宗教「五教同光」,看透中國人的信仰

2021-01-08 道訊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和諧發展,多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近年來,中國五大宗教的提出, 得到中國宗教界的普遍認同。「發揮優勢,共建中國和諧宗教;五教同光,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已經稱為中國宗教界的共識。

一、中國宗教「五教同光」

「五教同光」的提出反應了中國已明確把中國宗教劃分為五大宗教。「五教同光」在主管宗教工作的國家宗教局和地方各級民宗管理部門「關於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的意見中普遍地被提到,由此可見,中國五大宗教已經被中央及地方普遍認同。那麼這個宗教都包括哪些呢?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

「五教同光」口號提出後,在宗教事務部門推動下,中國五大宗教頻頻聯手,和諧共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慈愛人間、五教同行」為主題的全國性的「宗教慈善周活動」,許多地方,把「五教同光」進一步具體化,如「慈愛人間、五教同行」就是北京率先提出來的。有的地方提出「五教並重,和諧相處,共謀服務」的口號正是將「五教同光」具體化的表現。

二、一個山中儒釋道三家在那兒各拜各的神

正式由於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山中儒釋道各拜各的神的景象,這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是不可想像的。儒釋道三教教義和思想體系儘管有所不同,但不僅各有所長並且有相通之處。外來文化進入中國,進一步和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滲透,相互影響,相互同化,在很多方面已經形成「三教一體」。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處大殿,裡面供奉了佛陀、老子、孔子,殿中有一對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這副對聯,最能說明中國儒釋道一體的現狀。

在登封的中嶽嵩山,有非常著名的佛教廟宇少林寺,還有非常著名的儒家學堂-嵩山書院,更有著名的道教道觀中嶽廟。而且這三處傳教建築在各自的教派之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地位。儒釋道三種宗教在這裡,共同發展,攜起壯大,和諧相處,相映成輝。因此中嶽嵩山被人們稱之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聖地。在少林寺內保存的一座石碑上有一圖,圖上一邊是孔子的像,另一邊是老子的像,二者又共同組成一個和尚的像,孔子代表了儒學,老子代表了道學,和尚代表了佛學。這個圖也被學者稱為三教合一圖。

三、看透中國人的信仰

對於中國人來說,所謂的信仰其實就是真善美。中國五大宗教,不管任何宗教,其一致的信仰都是真善美。對於不信教的人來說,其實信仰有三個層級,信、仰、行。只有共鳴、認同才會去相信;當相信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會油然起敬,仰望之;當信念和認知足夠堅定時,言行就會自然而然的受其影響。全人類的,最最樸素和原生態的信仰應該就是真、善、美。

中國的五大宗教「五教同光」,看透中國人的信仰!道友們,中國人的信仰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文化|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經常聽到外國人說到中國人的文化時,說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說錯了嗎?其實客觀地講,並沒有錯。從世界歷史上來看,200多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以色列有猶太教;印度有印度教;歐洲還有基督教;另外,阿拉伯世界也有屬於伊斯蘭教的信仰。唯獨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竟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
  • 【擲地有聲】如何測量中國人的宗教信仰?
    1、「宗教」概念第一個水土不服,來自於「宗教」這個詞本身是一個外來詞彙,大多數中國人對這個詞的理解比較狹窄,很多自認為無宗教信仰的人實際上有信仰。臺灣地區的學者張茂桂和林本炫曾經做過非常經典的研究,就是去追問那些自認為無宗教信仰的受訪者。
  • 中國的宗教信仰!
    (二)中國的宗教信仰在西方主導的話語語境之下,中國完全就不是一個宗教的國家,中國沒有一個統一的主流宗教,也沒有類似西方宗教的超乎於人的「一神教」宗教存在,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找到自己想像中的上帝,去有規律有系統地參拜,講不出一個具體的宗教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能夠具有精神救贖地位,或者精神引領的功能。
  • 中國五大宗教
    基督教(新教):是對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各個新宗派,以及後來又從這些宗派中分化出來的大量新派別的統稱。新中國成立前夕,在我國活動的外國差會有130多個,發展教徒約70萬人。1954年7月22日,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在北京召開,把三自革新運動改名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信仰不同在什麼地方呢?信仰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最顯見的一種必然是宗教信仰,宗教的拉丁原意即為通神,所以宗教在西方的意義可以理解成神教,印度、西方、伊斯蘭等的宗教都強調有神論,例如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基督教的耶穌、伊斯蘭教的安拉、猶太教的上帝等,所以宗教一詞在他們那裡的解釋類同於尊神的教體。
  •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
    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許多觀點婉如盲人摸象看不全面而顯得狹隘。另一個方面則是身處於這樣的文化體系中,難以自覺。有一種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感覺。所以這篇文章如有異議之處,還望多多包涵。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的問題。
  •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發布會
    正文分五個部分: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三、宗教活動有序開展;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五、宗教關係積極健康。  2018-04-03 10:02:07  襲豔春:  白皮書指出,宗教是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 中國五大宗教是指哪五大呢?
    中國地大物大,每個地方都有一段傳承下來的文化。對於宗教也是一樣的。不斷的有新鮮血液的輸入,不斷的有人去傳承以及傳播。
  •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拜神、敬神為何又「罵」神,外國人為何看不懂
    關於宗教信仰,不少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什麼信仰?其實,那是不懂中國人的想法。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和歐美世界不同,西方的神話故事常常是神造了人。但是,在中國的神仙體系裡,神仙都是「人造的」。
  • 別再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奶奶廟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但是這種無章可循的民間信仰才是中國人真正的信仰,美國歷史學家楊慶堃稱之為「分散性宗教」。雖然歷朝歷代都在打擊民間信仰,把它歸結為「淫祀」,但是民間信仰一直存活了下來,而且勢力遠遠超過了佛教和基督教等正統宗教。2002年和2003年,福建正式登記的五大宗教活動場所只有40多個,而10平方米以上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卻有400多個。
  • 印度教:印度人信仰的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人信仰的宗教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再為溫飽發愁的時候,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很早以前,印度古人就開始了精神方面的探索,尋找生命的意義。這種探索一直持續了數千年,直到今天印度還有很多人在苦修,以獲得精神上的解脫。
  • 中國人是無神論者嗎?中國人信奉什麼宗教
    一般來說,中國人在西方意義上並沒有完全意義的宗教信仰。讓我們看看一些在中國看起來像宗教的東西:佛教- 最接近中國宗教的東西。從印度傳過來。使中國文化受到極大的影響,但後來逐漸被淘汰出去,像觀音菩薩這樣的中國式神像崇拜和祈禱,基本走出了城鎮。儒教- 不是宗教。而是行為和關係的社會排序哲學。儒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尊孔子為先師。
  • 中國人的信仰有什麼特點?
    中國人的信仰有什麼特點我們中國人信仰天道人倫,這和一神教信仰有很大的差異,以至於讓某些人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一神教信仰有明確的人格化的信仰對象,入教有明確的儀軌,日常生活有具體的要求,需要向教會交納一定的費用,如什一稅,如天課等等,中國人的信仰與此明顯不同,下面就具體說一下有什麼不同。1、是在和自然的鬥爭中形成的三大一神教就其形成過程來說,都帶有明顯的人為的痕跡,都是人主動創造的。
  • 五大宗教全國性團體負責人:不斷開創新時代宗教中國化新境界
    12月14日下午,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京召開宗教界主題協商座談會,邀請各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人、宗教教職人員代表和專家學者圍繞「弘揚優良傳統,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座談交流。他們共同談到,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各宗教形成了愛國愛教,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重視制度建設,傳承優秀文化,慈悲濟世、積極服務社會等優良傳統。新時代新階段,宗教界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開創新時代宗教中國化新境界。「人間佛教思想是近代以來佛教革新的思想結晶。」
  •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發布:我國信教公民已...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3日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信教公民近2億,經批准設立的宗教院校共91所,在校學生1萬多人。佛教教職人員約22.2萬人;道教教職人員4萬餘人;10個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總人口2000多萬人,伊斯蘭教教職人員5.7萬餘人;天主教信徒約600萬人,宗教教職人員約0.8萬人;基督教信徒3800多萬人,宗教教職人員約5.7萬人。目前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14.4萬處。佛教寺院約3.35萬座,其中漢傳佛教2.8萬餘座,藏傳佛教3800餘座,南傳佛教1700餘座。
  • 祭灶掃塵過小年及中國人的宗教
    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見過我們在大陸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夏曆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小孩子們非常高興,口袋裡就可裝糖果了。現在用電爐、瓦斯爐,沒有灶了,當然也就沒有灶神。為什麼要祭灶神呢?以宗教思想來說,中國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麼神都信。十年前有一位外國的神父來和我研究中國宗教思想問題,他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我說中國絕對有宗教信仰。第一個是禮,第二個是詩。
  • 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易經》這本書告訴你,我們信的是這個
    ——《周易》很久之前就有西方人就和中國人說,你們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得理了:「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那麼中國人有沒有信仰呢?當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如果國人沒有信仰,何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蒼天是什麼?其實就是自然規律。
  • 世界信仰最隨意的國家:同時信仰多個宗教而相安無事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民眾都有宗教信仰。如歐美國家的民眾多信仰基督教、猶太人信仰猶太教、中東地區很多國家和印尼等國信仰伊斯蘭教、印度等國信仰印度教。對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來說,宗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他們對一個宗教基本上從一而終,就是開始時信仰哪個宗教,到死一直是信仰這個宗教。
  • 信仰和宗教到底是什麼關係,信仰等於宗教?國人真的缺乏信仰嗎?
    今天小編看一個節目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宗教的力量真的有那麼的強大嗎?強大到讓人感到害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種力量又是從何而來,不論答案是什麼歸根結底就是信仰,可是信仰就等於是宗教嗎?相信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會覺得小編的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一個問題,信仰不就是宗教嗎?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趙汀陽: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
    長期以來,外國人一直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歷史被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根本。人們通過有限的歷史去回應精神世界的無限性問題。歷史究竟是如何回應的?中國社科院教授趙汀陽融入歷史、山水和漁樵三元素,站在哲學角度對以歷史為本的精神世界進行分析。1、精神世界以歷史為本人們常說"六經皆史",說明歷史是中國精神世界的根基,然而歷史是有限的,而精神世界是無窮的,以歷史為本意味著人們能夠通過歷史,以有限性理解無窮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