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戰軍,一野和三野都有副司令員,為何二野和四野沒有?

2021-01-19 尋歷史真相

百代功勳一日成,三年五度換雙旌。《送魏州李相公》

01

1949年1月15日,為了方便指揮軍隊渡江作戰,四大野戰軍組成。

第1、2、3、4野戰軍的司令分別是彭德懷、劉伯承、陳毅、林彪。然而,司令有了,副司令這一職位上有些不一樣。一野有兩位副司令,三野有一位,二野和四野直接沒有。在軍隊發展歷程中,四大野戰軍都是經歷過多次變動的。

02

首先來說說一野,最早叫陝甘寧野戰集團軍,張宗遜是司令。後來,西北地區形勢複雜,將彭調了過去,改為了西野,彭是司令,張是副司令。

後來,趙壽山來投奔,西北軍出身,在西北地區很有威望。考慮後,於是將趙設為了第二副司令。

之後就一直保持著了,直到改編為一野,還是保留著這兩位副司令。

03

再來說說三野。抗日戰爭結束後,山東地區的部隊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去了東北,另一部分變為了山東野戰軍,陳毅擔任司令。

與此同時,華中野戰軍也成立了,粟裕為司令。後來,山東地區局勢不利,上級讓粟裕率部北上,和陳部結合,然後組成了華野,陳是司令,粟是副司令。

後來,陳被調到中原局,組織上決定讓粟擔任司令,但是他沒有,最終只是代司令員,還是由陳擔任。華野改編為三野後,陳和粟的職位都沒有變化。

04

再來說說二野,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如果再往前說的話,那就是129師。這支部隊剛剛成立時,劉元帥是師長,徐元帥是副師長。後來,徐調走,組織上派了鄧擔任政委,沒有選擇設副師長,從這裡開始,一直到二野成立,一直都是劉鄧,沒有設置副職。

要說為什麼這樣,其實很簡單,就是不需要。

05

最後說說四野。四野最早叫東北人民自治軍,部隊人員很雜。自治軍當時的司令是林元帥,副司令就比較多了,有四位。後來,隨著部隊改編為東野後,司令還是四位。

改編為四野後,部隊開始南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有了兵團建制,一位擔任了兵團司令,另外三位留在了東北主持各項工作。於是,副司令這一職位就沒有了,林元帥全權管理。

之所以四野之前有那麼多副司令,主要是便於管理。

06

四大野戰軍中,只有四野是由多個部隊抽調兵力組成的,太過混亂,想要統一管理必須要下功夫,調人。一旦統一管理好了之後,就不再需要這麼多副司令了,將他們留在東北地區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07

《亮劍》根據歷史改編,劇中的旅長、師長、司令原型分別是誰?

1955年雲南出土一件青銅鼎,揭開古滇國塵封歷史,且禁止出境展覽

新四軍由19個旅整編而成,19個旅的旅長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

他曾是西路軍政委,在異國漂泊十多年,兒子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專家

1955年大授銜,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排第一的都是誰?

文章題目:四大野戰軍,一野和三野都有副司令員,為何二野和四野沒有?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授銜時,為何有五位曾經的「野戰軍副司令員」,沒有被授予軍銜?
    在授銜時,四大野戰軍司令員均為元帥,而副將軍授銜則略有不同。一野無論是在西北野戰軍時期,還是在一野時期,都有兩個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二野除了兼任陳老總之外,先念同志也曾任副司令員;三野在華野時期,有粟裕和張雲逸兩個副司令員,到了三野時期,只有粟裕一個副司令員;四野先後召集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高同志、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肖勁光三人都曾任司令員。
  • 授銜時,這五位擔任過野戰軍副司令員的將領,為何沒有授予軍銜
    授銜時,四大野戰軍的司令員全部授予元帥軍銜(不算代司令員粟裕),而副司令員的授銜情況卻頗為不同。一野無論是西北野戰軍時期還是一野時期,都有兩位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二野除了兼任的陳老總外,先念同志也曾擔任過副司令員;三野在華野時期的副司令員是粟裕和張雲逸,到了三野時期就只有粟裕一位副司令員了;四野先後叫過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高同志、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肖勁光都曾經擔任過司令員,這些將領的授銜情況都是怎樣的呢?
  • 林彪率四野從最北打到最南,這句話的兩種意思
    很多人在談論第四野戰軍的功績時,就會搬出這句話以證明四野功績最大。不明所以的人一聽,四野打下南北,同意說它功績最大。其實,這句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四野包打東北,攻克天津而促進北京和平解決,的確居功甚偉。
  • 為何西野成第一野戰軍,華北部隊連番號都沒有
    在四大野戰軍中,由東北野戰軍改編的第四野戰軍實力最強,兵力超過百萬人;三野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是解放戰爭中直接威脅國民黨統治核心區的我軍主力部隊;二野的前身則是老牌主力部隊中原野戰軍。唯獨第一野戰軍由先前實力相對較弱的西野轉化而來,硬實力不及巔峰期達30萬兵力的華北軍區。既然如此,為何西野最終成了威名赫赫的第一野戰軍,而華北的野戰部隊連番號都沒有獲得呢?
  • 五大野戰軍中,唯有三野只有一位元帥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分為五大野戰軍,十大元帥中,除了朱老總和葉帥,其他人都有對應的野戰軍歸屬。一野彭老總,二野劉帥和賀帥,三野陳帥,四野林總和羅帥,華北野戰軍是聶帥和徐帥。當然,這其中賀帥的情況比較特殊,早期屬於西北野戰軍,也就是一野,擔任副司令員,在中野進軍大西南的時候,他調赴二野,擔任副司令員,並且在劉帥調離之後,他出任了西南軍區司令員。等於一野二野各有一個半元帥。
  • 四大野戰軍,四野資歷最淺,為何出的將帥最多,戰鬥力也最強?
    毛主席01說到四大野戰軍,有的人可能想到一些人,有的人可能想到一些戰役。今天筆者和大家講講四野資歷最淺,為何在解放戰爭中實力最強。之所以資歷淺,主要是四野是拼湊起來的,領導班子也是由中央給拼組而成。領導班子不強沒有關係,只要是能學習,有能人帶就可以。林彪軍事能力很強,懂得怎麼訓練士兵和培養人才,自然會讓四野發展很快。02在四野中,核心力量是五師,五師有很多從井岡山一路走過來的。最關鍵的還是人,如果沒有林,發展沒有這麼快。
  • 解放戰爭:野戰軍成立3支特種兵隊伍,部隊司令是誰?授何軍銜?
    特種兵,在兵種上都是一支特殊的兵種,最主要的行動主要有,騷擾行動、斬首行動、護衛行動、救援行動以及反恐行動。而在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有3個野戰軍成立了特種兵隊伍,這三個野戰軍分別是二野、三野和四野,特種兵縱隊的司令都是誰?1955年又授予了什麼何軍銜?
  • 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後成四野副司令員,55年為何沒有參加授銜?
    1931年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軍佔領東北全境,不過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還有不少堅持抵抗侵略的武裝隊伍,他們有農民起義軍、義勇軍,還有部分有良知的原東北軍,他們在我黨的領導下,組成東北抗日聯軍,堅持抗日長達14年,前後共牽制76萬日軍,消滅了18侵略者。
  • 三野一個兵團四個軍,四野一個兵團三個軍,為什麼總兵力差不多?
    1949年初,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結束,為了應對下一階段大規模戰事,並加快解放戰爭歷史進程,此時我軍進行了一次集中整編。當時集中整編的情況是,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並組建了兩個兵團;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並組建了三個兵團;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並組建了四個兵團;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並組建了四個兵團。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文天祥《過零丁洋》1955年,新中國舉行授銜儀式,四野18位軍長,有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反觀三野,16位軍長,有10人被授予中將軍銜,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何野戰軍之間軍長軍銜差別這麼大?首先來看看四野7位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軍長履歷。
  • 強大的東北野戰軍一個軍4個師,為何不多設兵團,多幾個兵團級?
    第四野戰軍兵強馬壯,可多設兩個兵團(16、17兵團),可是,為何不多設兵團,多幾個兵團級?其實,中央軍委及東北野戰軍的高層最初對編制安排與其它野戰軍是一樣的,同樣是每軍轄三個師,根據東北野戰軍當時的實力,中央軍委準備將未來的四野編成6個兵團、20個軍,且番號都已經安排妥當,具體計劃是:除將第 1~12縱隊及長春起義的國民黨第60軍依次改編為38~50軍外,另將東北野戰軍的21個獨立師依次授予151~171師番號
  • 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中原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以劉鄧為首長,所以也稱劉鄧大軍。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 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趙壽山,1955年大授銜時,為何沒有獲得軍銜?
    其中,一野兩位副司令爭議比較大。張宗遜副司令,日軍侵略時期擔任過軍區司令,野戰軍副司令。如果是按照這個來的話,授予他大將軍銜也是說得過去的。但是,因為後續當彭德懷的副手,所以軍銜就降低了。趙壽山副司令,直接沒有授銜。此人是西北軍出身,曾跟馮玉祥幹過。中原大戰前夕,他已經是旅長了。
  • 55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是中將?
    在這一場典禮中,共有將近二十位四野軍長到場,其中七個人獲得了上將軍銜,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數字,足以說明這支隊伍的強悍實力。但是,相比較之下,三野為什麼沒有人獲得上將的稱號,他們多半被封為中將和少將,甚至有三個人未被授予軍銜。難道是因為他們的整體實力大不如四野嗎?還是當中另有故事呢?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副司令員都有誰,當時年齡多大,最後什麼軍銜
    抗美援朝的勝利,使我國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也打出了我軍的軍威,那麼當時我志願軍總部的正副司令員都是誰,當時他們年齡有多大,最後他們是什麼軍銜呢?, 有旋風司令之稱,在紅軍時期他就是紅二十五軍中最會打仗的人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在東北,隸屬於四野,很快升任縱隊司令員,他的部隊行動很快,被人稱之為旋風,他被人被稱之為旋風司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野戰軍組建、戰績及最終調整改編
    (也有獨立師、縱隊),每個野戰軍兵力有百萬左右,完全可以挑起在大地區單獨對抗國民黨正規部隊的重任。組建 第一野戰軍 原西北野戰軍(西野) ,由抗戰時期賀龍、關向應等領導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的主力部隊,逐步發展而來的。 第二野戰軍 原中原野戰軍(中野),前身是抗戰時期赫赫有名的八路軍129師和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渡江戰役之後,二野,三野,四野先遣兵團橫渡長江天塹,一舉擊破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長江防線。1949年5月,軍委命令將四野1949年度作戰任務擴大為進軍並經營中南地區豫湘鄂贛粵桂六省。而在當時的中國各省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白崇禧的桂軍。
  • 1955年授銜,縱隊司令員被授予中將,下屬卻當了上將,怎麼回事?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縱隊」這一編制相當於國民黨軍的軍級、整編師一級,縱隊司令就等於軍長。尤其是四大野戰軍中的東野,整體實力最強,一個縱隊往往達到五六萬人規模,和敵人一個兵團的實力差不多,縱隊司令的職務還是很高的。
  • 第三野戰軍八虎將,全是開國上將,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陳毅粟裕領導的第三野戰軍真是一個奇蹟,他們就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猛無敵的鐵血之師。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