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南宋詩人陸遊「最浪漫的熬夜」: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

2020-12-22 文火漫燉

誰是文學史上最會熬夜的詩人?非陸遊莫屬!

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作於陸遊62歲那年。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再讀這首詩,我不禁感嘆:這是「失眠熬夜」的最高境界!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熬最深的夜,燉最醇的雞湯,做人,就是需要一腔熱血!

「春雨貴如油」——「熬夜」背後的價值觀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陸遊已歷經宦海沉浮、人生磨難。但是,縱使滿腔愛國情懷難以抒懷,但不妨礙他繼續堅定愛國思想,為民族憂、為天下憂。

要理解這首七言律詩的主旨和意境,首先要理解春天在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節氣文化中的重要含義。理解了春天對於古人的意義,才能明白詩人為何能夠「熬得了最深的夜」。

二十四節氣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文化。

「春」字,在甲骨文中,從草、從日、從屯(作聲符),整個字就是一副大地回春圖。因此,《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春」字的:春者,推也。意思就是,又一種陽氣蒸騰的強大力量,推動萬物生長。

殷墟甲骨文「春」字。

因此,古人對」春天」是十分喜愛的。釀春酒、打春、咬春等等,凡是和新生、希望、排除濁氣的事情,基本上都和「春」有關。

蘇軾曾經寫過一闕詞《如夢令·有寄》,其中有一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這裡的「一犁春雨」可謂是寫出了古人對於春耕、春雨的喜愛之情。在春雨中犁地,意味著希望、收成。雨露降臨滋養萬物,所以古人也把「春雨」用到教育上,造了一個成語為「春風化雨」。

對「春雨」最強烈的愛,莫過於那句俗語「春雨貴如油,下得滿地油」。穀雨時節的雨,往往比較充沛,下得極為透徹,因而十分利於作物的生長。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地油」。

因此,一夜春雨,象徵的是新生、希望。而此時,詩人卻一夜難眠。他被希望的春雨,激發起了無限遐想,生發出了萬丈豪情,正所謂「沐春風而思飛揚」。

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奉詔入京。在客舍小樓中,在春天這個希望的時節,詩人對家國的希望,被春天再次激發出來了。

金人的鐵騎踏破河山,家國的希望還在嗎?充沛的春雨,是否也可以給河山帶來重生的希望?

是什麼促使詩人「熬最深的夜」?唯有那滿腔的愛國情懷。

「春在賣花聲裡」——「杏花」背後的社會風俗

陸遊是史上最著名的愛國詩人,也是最鬱郁不得志的愛國詩人。「南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謂是他一聲心血的寫照:到死都看不到山河收復。

事實上,他也是最寂寞的愛國詩人。「深巷明朝賣杏花」,就寫出了他的愛國情懷背後濃重的反諷意味。

一夜的春雨,深巷的杏花,這分明是春色最濃的時節。詩人為家國憂,「熬最深的夜」,那其他人在幹什麼呢?叫賣杏花,享受最詩意的愜意日子。這使得詩人的這種孤寂,在熱鬧的社會氛圍中,更顯孤寂。

杏花,是春天的花信。

宋代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做「花的買賣」最熱鬧的一個朝代。雖然在唐代,賣花已經十分常見,「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白居易《賣花》)就寫出了暮春牡丹花買賣的情景,然而,宋代賣花卻極為繁榮,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花市」。

挑著花擔,走街串巷,吆喝叫賣。賣花的吆喝聲還形成了獨特的賣花聲,宋詞多有反映。其中,賣杏花,是宋代詞人寫的最多的。因為,杏花是春天的「花信」。

在「驚蟄」這個節氣,「三候」有「三信」,一候桃始華,這時的「花信」自然是桃花;二候倉庚鳴,這時的「花信」就是杏花了(三候鷹化為鳩,「花信」是薔薇)。

倉庚就是黃鸝鳥。你看,杏花微雨,倉庚鳴叫,陽春的蓬勃清新之氣便撲鼻而來。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這種春天的歡愉中,即使是尋常日子裡,人跡罕至的「深巷」都飄揚起「杏花聲」了。

這種春天的熱鬧,卻不是詩人的。熱鬧中的孤獨,才是真的孤獨!

怨歸怨,牢騷之後依然初心不改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句詩,看似寫出了春天的詩情畫意,實際上,詩人是一肚子的牢騷、滿腹的怨氣,無處發洩,只能以詩詞澆胸中塊壘。

他在後文,氣衝衝地說「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意思是說,隨便你們吧,我也不管啦,我也去品品茶、玩玩茶道、寫寫草書算了。

這樣還不夠,詩人還要破口大罵「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意思是說,這個京城,真是髒得不能再髒了,我還是趕在「清明」這個「清潔而明淨」的時節,快快回家吧!

借春色發牢騷,這才是這首詩的本義。因此,不要沉醉在詩人假借的濃濃春色之中。

越劇《陸遊與唐婉》》

然而,詩人終歸是詩人,詩言志,也治癒靈魂。

寫下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之後,赴任嚴州知州,在嚴州任上,「重賜蠲放,廣行賑恤」,深得百姓愛戴。

1189年二月,宋孝宗禪位於趙惇(宋光宗),陸遊上疏,提出「減輕賦稅、懲貪抑豪」;「繕修兵備、搜拔人才」,希望通過厲馬秣兵、完成北伐。

怨歸怨,牢騷之後,一顆愛國初心依然不改,這就是陸遊!

人生實苦,幹了這碗陸放翁的雞湯!

相關焦點

  • 陸遊為何被贊為「愛國主義詩人」?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繼承光大了這一傳統,並將其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事實上,家國情懷不僅貫穿了陸遊60餘載的創作歷程,而且幾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為放翁詩詞的主線與靈魂。梁啓超在《讀陸放翁集》中就曾感言:「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 陸遊茶詩中的人生智慧
    若論寫作茶詩的數量,唐代詩人中白居易是第一,宋代詩人裡陸遊為魁首。陸遊本是高產的詩人,有「六十年間萬首詩」的成就。有學者統計,《劍南詩稿》中涉及茶的作品達到二百多首。這樣算起來,陸遊比白居易寫作的茶詩數量還要多出四倍有餘。研究宋代茶事,不讀陸遊不行。研究中國茶詩,非讀陸遊不可。
  • 南宋大詩人長安街醉酒,卻唯我獨醒,道出人生感悟,猶如醍醐灌頂
    李白的一生不知道貧窮的滋味,而有的詩人一生不得志,又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經歷過坎坷人生的詩人,寫出了多少令人感慨的詩篇。在古代的詩人,要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光靠寫詩,是很難生活的。所以才子們拼命地要走仕途這條路,能尋個一官半職,一生才能安穩地生活,所以追逐財富成為大多數人的目標。南宋詩人陸遊,在經過坎坷的經歷後,對人生有透徹的理解。
  • 陸遊是愛國詩人,南宋文人為何說他晚節不保?
    這首絕筆流傳千古,其中蘊含了陸遊的滿腔悲憤和愛國情感,陸遊也因此有了「愛國詩人」的美譽。可是,當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卻是陸遊最絕望的時刻,因為他知道,「王師北定中原日」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了。陸遊出生於東京,他出身江南的名門望族,官宦世家,其高祖、祖父和父親都曾入朝為官,且大多身居高位。陸遊生於母親進京的水路上,所以取名為陸遊。
  • 陸遊人生的五個夢想都是什麼?
    《陸遊全集》 記夢詩共99首, 而直接以「記夢」為題的就有20餘首,如此愛做夢的詩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陸遊都做的是什麼夢?抗金英雄夢。陸遊最多的夢莫過於馳騁沙場, 上陣殺敵, 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強烈的願望。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
  • 愛國詩人陸遊也有柔情似水之時,從《沈園二首》窺探其內心世界
    陸遊是南宋時期非常重要的愛國詩人之一。在他創作的9000餘首詩歌中,關於愛國、憂民、北歸等方面的主題不勝枚舉。作為一個官僚他盡心竭力主張北伐;作為一個文人他撰寫的詩歌,令人讀後無不為之而動容。實際上陸遊也是南宋時期憂國詩人的重要代表。他一生仕途坎坷並多遭「主和派」的排擠,而且還曾因「嘲諷風月」而被宋光宗罷官。雖然後來宋寧宗即位曾詔陸遊入京,但此時的陸遊不僅年老體衰,而且也僅是一個主持編修宋史的寶章閣待制。編撰書籍工作完成之後陸遊便辭官歸隱,並於1210年與世長辭。
  • 陸遊的詞在宋代算是什麼水平?南宋豪放派的頂梁柱之一
    提到陸遊,就會想到他是一位詩人。可以說,陸遊是整個宋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歌成就比蘇軾更高。從數量來說,陸遊現存9300多首詩,在歷史上排名前列;從質量上來說,陸遊的律詩成就在中國詩史上僅次於杜甫;從開創性來說,陸遊打破了江西詩派的長期籠罩,被譽為「中興四大詩人」,他的橫空出世,使得南宋詩壇活躍起來。
  • 陸遊的詞在宋代算什麼水平?南宋豪放派的頂梁柱之一
    提到陸遊,就會想到他是一位詩人。可以說,陸遊是整個宋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歌成就比蘇軾更高。從數量來說,陸遊現存9300多首詩,在歷史上排名前列;從質量上來說,陸遊的律詩成就在中國詩史上僅次於杜甫;從開創性來說,陸遊打破了江西詩派的長期籠罩,被譽為「中興四大詩人」,他的橫空出世,使得南宋詩壇活躍起來。由於陸遊的詩的成就太高,以至於人們很難注意到陸遊其他方面的成就。本文就簡單說說陸遊的詞是什麼水平。整個宋代,以風格來論,詞被分為了豪放詞和婉約詞。
  • 【名家解讀】【南宋】陸遊《釵頭鳳》
    今天這一講我們要分享的是一首知名度非常高的詞,南宋詞人陸遊的《釵頭鳳》,不僅這首詞的知名度非常高,連帶這首詞背後的愛情故事,相信你也早已有所耳聞吧
  • 陸遊47歲寫下這首詩:難道我這一生只能做一個詩人嗎?
    陸遊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陸遊,陸遊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創作的詩歌到現在依舊保留著九千多首,內容十分豐富。關於陸遊,有人欣賞他的才情;有人遺憾他的抱負;更有人爭論他的婚姻情感。其實不論對陸遊持有怎樣的看法,誰都無法否認陸遊在詩壇的地位。一句句經典名言,讓人讀之不忘。
  • 古詩詞鑑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南宋」陸遊
    衝關話文常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是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鐵馬冰河"進入了詩人的夢境,這說明了什麼? 衝關趣味多陸遊-------鐵馬冰河入夢來當詩人在六十八歲高齡,一身病痛,孤獨地躺在荒涼的鄉村裡,他會想起很多往事。
  • 陸遊79歲時抒寫秋思,這首詩輕鬆愉悅,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雖然很多文人墨客感覺秋意蕭瑟,但也有更多的詩人喜愛秋天的勝景。王維就讚美秋天裡的空山新雨和松間明月,表達自己的灑脫之情;範仲淹也謳歌塞下的秋景,抒寫長煙落日之美。下面介紹的是陸遊79歲時抒寫秋思,這首詩輕鬆愉悅,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 貓奴詩人陸遊:一邊擼貓,一邊喝酒
    而在諸多古人中,第一個被鏟屎官們引以為知己的,恐怕就是大詩人陸遊。陸遊一生筆耕不輟,其中寫給貓的詩就有十多首,在詩人中堪稱佼佼者。這些詩中,有姓名的貓有三隻,分別是小於菟(小老虎)、粉鼻、雪兒。南宋時,有著白黃色長毛的獅貓在達官貴人中尤為受寵。陸遊的《老學庵筆記》還曾記載,秦檜的孫女非常寵愛一隻獅貓,有一天卻突然丟失。於是就命令臨安府的人限期找回,鬧得全城皆知。陸遊養貓,和村民不同,不單是為了「捕鼠」,也跟秦檜孫女不一樣,只是為了賞玩。他是作為一個文人在擼貓。
  • 尤袤:南宋詩人、藏書家,「南宋四大詩人」之一 歷史上的優才人物No.209
    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紹興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進士第。初為泰興令。孝宗朝,為大宗正丞,累遷至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光宗朝為煥章閣侍制、給事中,後授禮部尚書兼侍讀。卒後諡號「文簡」。尤袤與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
  • 感受大詩人陸遊的悲憤之情,古詩《示兒》知識點詳解!
    《示兒》詩人陸遊,85歲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陸遊為何寫下《示兒》?宋寧宗嘉定二年,85歲的陸遊在臨終前給兒子寫下了這首詩作為遺囑。陸遊一生都在盼望著南宋王朝收復失地,完成國家統一,但幾十年的期盼一直未能實現,這首詩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金號召。
  • 陸遊最著名的20首詩,值得你收藏
    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與範成大、尤袤、楊萬裡合稱為「南宋四大家」。陸遊不僅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人。作品編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等等等。
  • 人可以蒼老了容顏,但不可衰弱了靈魂
    人可以蒼老了容顏,但不可衰弱了靈魂 人可以蒼老了容顏 但不可衰弱了靈魂 只要靈魂不老 人依舊風華正茂
  • 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你知道他們都有誰麼
    中興四大詩人,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又稱南宋四大家。他們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中興四大詩人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 楊萬裡有《誠齋集》,範成大有《範石湖集》,陸遊有《陸放翁集》傳世。尤袤南宋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的成就在於他的詩歌創作。可惜,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萬多卷藏書,在一次火災中全被焚毀。
  • 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
    人生如不停變換的季節,令多少詩人為之惆悵。李白眺望遠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牧思念故鄉,「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詩人秋夜難眠,下面品賞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遊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