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我國現行教育制度,究竟能讓一個人的潛能有多大發揮

2020-12-23 老餘談教育

從個人的成長角度來看,教育無疑應該幫助一個人最大的發揮其潛能,讓他成長為他應該成為的人。

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應該考慮這個問題,每一個家長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其實,每一個家長,也都在為一個問題而困惑:自己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潛能,究竟如何才能讓他的潛能發揮出來。

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同的,父母們也很難在孩子早期就發現孩子的天賦。

現在我國的教育體系,雖然說提供了不少的成才渠道。

但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一系列考試,仍然是孩子成才的一道道難關。

我國的考試制度,是以總分定輸贏的。

這就要求,不偏科,是最好的學習策略。

然而,也就是這個策略,極大限制了孩子的潛能。

一個孩子英語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對考試來講,能拿140多分就夠了吧?餘下的精力,還是去複習數學語文之類的課程。

140多分,就成了初中生高中生的一個能力瓶頸。

一定有人會反駁我說,可以去參加競賽呀!

可是大家知道,競賽的獲獎名額太少太少了。

所以,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會把寶押在競賽上面,而是放在高考上面。

所以,目前的高考制度,並不能極大地發揮人的潛能。

曾經一個教育專家講,西方高校招收學生,雖然也用考試這一招。然絕對不會過於依賴分數。

比如,清華大學的招生分數線實際上重本線就夠了,沒有必要高到700多分。那麼清華一定會有大批的候選人,如何在這些候選人中挑選學生呢?這可以通過人的潛能和天賦來挑選。

其手段主要是面試來觀察學生的某方面特長,或者更具學生之前的一些社會活動,競賽,學習愛好等分析該生的潛能。

顯然,西方的這種招生方式更能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和潛能。

我國之所以不敢這樣做,主要是怕招生中出現大量的腐敗行為。

大部分老百姓也是這麼認為:以分數定輸贏是最公平的競爭手段。

但是,這看似公平的競爭真的就公平嗎?

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如此公平的競爭為什麼沒有讓我們產生大師呢?

我想,至少20年內,這個問題還會讓千千萬萬的家長們糾結不已,也會讓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者糾結不已。

相關焦點

  • 中英教育差異究竟有多大?
    紀錄片中的中方老師和英國學生。   不難預料,英國媒體對中國教育的各式評論緊隨其後。有人批評中國老師對學生太嚴格,上課時缺乏靈活性。楊軍認為這種看法不太客觀。   在片子的剪輯方面,楊軍覺得有不少能說明問題的鏡頭沒有播出來。和其他學科不一樣,楊軍的科學課需要在實驗室完成。至少在她的課上,在教室布置、學生實驗上,她採取了很多積極的調整辦法,但BBC最終沒有播放出來。
  •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大學生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
    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有合理的規劃,也能為有創業志向的同學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因此,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求、困境,有利於加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大學生自身得到發展。
  • 我國教育獨創教師職稱制度,老師為此白了首,關於它我有三點思考
    可以這麼說,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偉大創舉,在世界應該享有舉世無雙的地位。有多少老師為了評職稱勤勤懇懇抗下所有的辛酸,儼然成為了風雨無阻的超人。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來講,職稱制度顯然是成功的,這麼龐大的教師隊伍哪個不是為了職稱高一級而油盡燈枯?要真說老師是春蠶,吐絲也不完全為了教育學生,我想,大頭還是在評職稱上。
  • 從深圳走向大灣區,思考樂教育(01769)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公司 從深圳走向大灣區,思考樂教育(01769)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2020年9月8日 08:06:13 中信建投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葉樂EDU研究」,作者:葉樂。摘要為什麼思考樂(01769)要做教培界的「海底撈」?
  • 我國將健全高職高考制度,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
    自從2019年以來,我國成立了22所新的職業技術大學,健全了職業教育體系比如南京工業技術職業大學,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等等22家,這是我國首批職業教育本科大學,說明國家將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 [中國教育報]發揮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的發問,引發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思考。「總書記在最近幾次重要國際會議上反覆強調這個『戰略基點』,」閔維方說,「這個戰略基點就是堅持擴大內需。」
  • 對我國未成年人案刑事件不公開審判制度的思考
    因此,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制度對防止未成年人在審理過程中其生存和發展等權利受到損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判確立了不公開審判制度,體現了「教育、感化、挽救方針」以及「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應當說,這與目前國際主流的未成年人司法理念是比較接近的。但是,與國際社會未成年人審判制度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不公開審判制度尚有一些不足之處。
  • 《解放你的大腦》:藉助神經工效學充分發揮大腦潛能
    ]:    書名:《解放你的大腦》    作者:[法] 伊德裡斯•阿貝爾坎    譯者:劉莉    出版時間:2019-03-01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9883-1[內容簡介]:    我們的大腦潛能巨大
  • 我國現行的兵役制度,你是哪一類?
    只要您是愛國的,我們就真誠邀請您加入到我們的隊伍當中來,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國防教育」,再點「進入公眾號」,即可成功加入。國防綜述!我國現行的兵役制度 公民在一定年齡內義務服兵役的制度。《憲法》第55條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 我國「十四五」期間將建職業教育高考制度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立職業教育高考制度,促使中職、職業專科及職業本科教育培養相銜接。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教育部了解到,我國在職業教育領域要做好制度建設的三件大事,以實現職業教育各階段的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成果等級互換。   教育部8日就職業教育召開新聞發布會。
  • 發揮在線教育優勢 推進教育信息化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世界19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億名大中小學生停課,佔比約90.2%,這無疑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巨大的危機面前,在線教育讓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也讓我們對在線教育的優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我國的素質教育是廣大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素質教育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我國的素質教育從九十年代初期推行到現在快三十年了。素質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我國的素質教育必將成為人民最滿意的教育。然而,有人說素質教育是個偽命題。事實果真如此嗎?一、西方的「快樂教育」與我國實行的素質教育的區別。
  • 蘇德超: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考
    針對我國的教育現狀,大學的通識教育還要提供從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過渡教育。我們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讀書並取得好成績,是每個家庭對子女的衷心期待。成為一個成年人意味著什麼?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除了讀書和感官享樂,什麼讓生活真正有意義?在階層流動的壓力之下,受教育者、家長甚至教師都把人的成長和生命意義感的獲得當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教育】中和中學 開展潛能教育 突出辦學特色
    【教育】中和中學 開展潛能教育 突出辦學特色 2020-07-31 2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大學生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_文化_中國西藏網
    作者:孫宏豔(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  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有合理的規劃,也能為有創業志向的同學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因此,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求、困境,有利於加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大學生自身得到發展。
  • 建立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是首要目標
    所謂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就是在教育制度中居於基礎位置,能夠起到制約、派生或影響其他制度的原生性行為規則體系。《意見》之所以把「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作為2020年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要達成的主要目標設定下來,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考量: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目標所在。
  • 隱含於素質教育背後的意義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第一,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新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實施素質教育,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把人口過多的負擔轉變為巨大的資源優勢,提高國民素質,提升綜合國力。因此,素質教育不僅涉及個人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國家層面上思考。第二,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 解難題未過四級,全怪教育多有不妥
    如此惹眼的成績,配合王驍威戲劇性的遭遇,頓時輿論風口紛紛轉向對國內學術環境和教育制度的批評。有的網友調侃,「給你個建議:想發展,申請移民吧,教育制度過於迂腐不適合你。」而有的網友感慨,「現行教育制度毀了多少這樣的人才呢?」這些網友的評論大同小異,無非批評國內的學術和教育。其實,細細想來,王驍威這樣的個案,和國內的學術教育究竟有多大關係呢?
  • 教育時評:如果不努力,天賦就只是未實現的潛能
    當一個人表現出了近乎完美的狀態時,我們常常會給他戴上「天賦」的帽子。但出色的成績往往得益於「堅毅」的品質。---------------很多人都知道「一萬小時定律」,說的是通過大量的、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以將人的潛能激發出來。
  • 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觀察與反思
    一、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2015 年8月人社部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針對至1986年以來實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聘任制進行了改革調整:將原來中小學各自獨立的職稱(職務)制度體系合併為統一的中小教學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