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賽贏球卻不能奪冠!中國足壇再鬧笑話,奇葩賽制體測與成績掛鈎
,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爭議事件,就是在決賽贏球卻不能拿冠軍。北京時間9月8日,在廣東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男子甲組的決賽中,清遠隊通過點球以6-4戰勝了梅州隊,但是最終捧杯拿冠軍的卻是輸球一方,而沒進決賽的廣州隊竟然也拿了亞軍,決賽中獲勝的清遠隊甚至連前兩名都拿不到實在太奇葩。
-
中國體壇再鬧笑話,下象棋需要進行體測!冠軍體測不合格無緣參賽
傅園慧由於體測不合格無緣全國遊泳冠軍決賽!但是傅園慧在預選賽中遊泳成績排在第一名,結果卻無緣決賽真是令人費解。作為一名遊泳運動員首要就是需要看自身專業的遊泳成績,在世界級比賽上會有裁判去看你跑步的成績嗎?最終還是憑藉遊泳成績一決高低,遊泳運動員真的要比田徑?
-
比奧運奪冠更難的,是體測
可是愈演愈烈的體測,卻讓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們越來越慌了。 無他,只是因為這項新規,攔住了太多世界級選手的參賽之路。 9月29日,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的女子重劍個人賽中,孫一文和林聲兩位世界冠軍因體測止步16強。另外兩位在去年一同奪冠的選手,一位在32進16的比賽中被淘汰,一位有傷在身未參賽,目前4位世界冠軍全軍覆沒。
-
15歲桌球選手決賽4-0獲勝,卻無緣獎臺,只是因為體測成績
讓我們好好回顧一下11月份在中國國內的桌球賽事上演的鬧劇。全國少年桌球錦標賽男單決賽,林詩棟4-0陳垣宇,贏球了!但是林詩棟連站上領獎臺的資格也沒有,因為戰勝領獎臺需要綜合單打成績及體能測試成績。,不少名將成績出色,但是體測「卡住」,無緣決賽。
-
與競賽選拔掛鈎,體測該成為爭議嗎?
工人日報9月30日消息,9月22日至10月2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與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鈎而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獲得第一併打破該項目的亞洲紀錄,卻因為之前的體能測試不達標而無緣決賽。
-
曝全運足球將現奇葩規則:比賽成績+體測成績決定總名次
將根據各隊的比賽成績+各隊體測成績,來綜合排列各隊的名次。在前段時間,各個項目的比賽裡,便因為體測的事件,導致眾多名將紛紛翻車。時至今日,中國足球也出現這般的么蛾子,這也讓人頗感無語。明年將展開全運會的賽事,其中足球項目也是異常受到關注的項目
-
體壇聯播|王簡嘉禾三度無緣遊泳決賽,韓喬生:體測本末倒置
餘賀新、王簡嘉禾再因體測出局9月29日晚,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在青島繼續進行,餘賀新和王簡嘉禾繼續無緣決賽。在男子百米自由式預賽中,餘賀新遊出48分44秒的成績位列第一,但再次因為體能測試分數沒有排進前八名無緣決賽。
-
奇葩,遊泳預選賽第一無緣決賽,竟因體測成績不佳
,領先第二名近29秒,成功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不過由於自己的體能測試成績沒有達到標準,她無緣決賽。 競技不靠比賽規則而要靠體測來決定,體能決定運動員的成績,太搞笑了,這顆雷終於被中國遊泳隊給暴了。
-
世界冠軍無緣八強、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體測鬧劇何時休?
同樣因為體測成績,無緣決賽。王簡嘉禾更可惜。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她一騎絕塵,打破亞洲紀錄,領先第二名多達29秒,但悲劇的是,因為體測成績不理想,依然未能進入決賽。也不只是遊泳項目。不可否認,對競技體育項目的運動員來說,體能很重要,同樣一名運動員,體能更好的話成績也會很大程度上因此受益。然而,體能測試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實,體測很早就跟中國體育聯繫在了一起。1994年,中國足球啟動職業化的時候,「12分鐘跑」測試被引入國內。2003年,「YOYO體測」取代了「12分鐘跑」。
-
體測徵服世界
體能不達標的運動員,不僅不能參加東京奧運會,還要被下達《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並扣除部分訓練津貼,也就是罰錢。 剛剛結束的全國遊泳冠軍賽,體能競賽就是賽前的一個關鍵環節,與參賽資格掛鈎。內容有垂直縱跳高度測試、30米衝刺跑計時測試、引體向上最大次數測試、軀幹核心力量測試和3000米計時跑五項測試。
-
體測和成績綁定 外行整死內行 女排為何格外不同?
這幾天,中國體育因為體測引起了一股衝擊波,打破遊泳亞洲紀錄保持者進不了決賽,體操簡單動作能拿全國第五,因為體測只有五人參加決賽,擊劍隊要比跳繩,世界冠軍沒一人入圍八強,最哭笑不得的是象棋隊也要體測,60-69歲組不只3000米跑還要投實心球,難道棋子像鉛球一樣重嗎?要人家集體退役嗎?看到這些新聞時都可以要笑出腹肌了。
-
全國遊泳冠軍卻因體能不夠出色無緣決賽,體能和成績能掛鈎?
三項測試各100分,單項不低於75分、總分不低於240分者視為體能達標,不滿足不能報名奧運會。0.12秒,但卻無緣決賽,因為中國泳協規定預賽前16的運動員、體能前8的晉級決賽,餘賀新體能第9無緣決賽。傅園慧和北京隊的於靜瑤在女子100米仰泳和200米蛙泳預賽中也都排名第一,但也無緣決賽,理由同上。全國田徑錦標賽,鄧雪琳在女子100米欄預賽排名第一,但她因為體能測試排名第13,無緣決賽。
-
中國體育體測標準不能一刀切,體能是基礎但不可矯枉過正
(遊泳+體能)前八名的選手進入決賽,若體能成績相同,再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女子重劍個人賽16進8,比賽規定這一階段比的就是選手的體能,結果導致孫一文和林聲兩位世界冠軍因體測成績差止步16強。
-
打破全國紀錄,卻因體測成績無緣決賽!泳協照搬女排體測「翻車」
7年的全國紀錄,但他卻因為體測成績失去參加決賽的資格。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取體測成績前八名進入決賽,餘賀新因此無緣決賽。,她在預賽中排名第一,但因為體測成績靠後而無緣決賽。但再好的初衷也需要執行,此次遊泳隊體測「翻車」就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一刀切」「拍腦袋決策」等現象。沒有實事求是,沒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調整,一味照搬別人成功模式,這是遊泳、象棋項目體測「翻車」的根本原因。
-
體測並不是一無是處,中國足球特別需要
最近有個體育界的荒唐事特別荒唐,一個叫做「體能測試」的怪物橫空出世,變成了眾多頂尖運動員的攔路虎,一些打破了記錄的運動員居然進不了決賽。地球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蘇炳添,3000米體測成績只有13秒38,無緣八強。
-
象棋遊泳要體測上崗,中國足球笑了: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打破亞洲紀錄卻沒有進入決賽?你以為這是一場超級高水平的體育比賽,但實際上卻是中國體壇又一個創造性發明和充滿爭議的「笑話」。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次出現了運動員創造泳池佳績,卻因為體測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決賽。比如,廣東選手餘賀新在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裡,以21秒79的成績打破了寧澤濤的全國紀錄,但因為體能測試排名沒有進入前八無緣決賽。
-
象棋遊泳要體測上崗,中國足球笑了: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打破亞洲紀錄卻沒有進入決賽?你以為這是一場超級高水平的體育比賽,但實際上卻是中國體壇又一個創造性發明和充滿爭議的「笑話」。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次出現了運動員創造泳池佳績,卻因為體測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決賽。
-
暫停體測,完善後再推如何?
圍繞體測,也不乏正面的看法。據《中國體育報》報導,針對風波中的體能測試,來自各地的體育界專家代表9月29日以視頻和電話會議的形式進行座談交流,強調了強體能補短板的重要性。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主席則在會上舉了一個例證:「我們去英國賽艇協會的訓練基地學習,他們每個周末都會進行30分鐘賽艇測功儀訓練和比賽,我們把他們的指標拿回來,當時國家隊有100多人,竟然只有1人能達到英國隊的入隊標準。」對競技體育來說,體能的重要性沒人會否認,賽艇協會主席所舉的例證也很有說服力。但是拿體能測試的成績來一刀切,是否適合所有項目?
-
體測何錯?梅西沒體能也沒戲 中國足球錯在沒能堅持「瞎指揮」
由於體測與專項成績捆綁,導致出現部分反常結果,其他項目也與遊泳一樣,大批名將因體測不過關而名落孫山。這迅速引發了大眾的怒火,最後變成又一次以各種創造性方式挖苦嘲諷的全民狂歡。大批遊泳體操擊劍名將成績反差,導致大眾訴求的焦點是:體測是一次「外行幹政」的瞎指揮。
-
王簡嘉禾三次無緣決賽,中國式體測問題出在哪?
打破1500米自由式亞洲記錄的王簡嘉禾再次無緣決賽,昨天的800米自由式預賽中,她以8分20秒96的成績斬獲第一,比第二名快9秒,但又因體測成績不佳無緣決賽。此前,她和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方喆等人都在各自項目上遊出預賽第一,但都因體測成績不佳無緣決賽。 除了關注最多的遊泳,最近被體測震動的項目還有擊劍和跳馬。昨天舉行的全國擊劍冠軍賽上,因為體能不過關,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孫一文、林聲最終止步16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