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醬醋飄溢出綿長的醇香,鍋碗瓢盆碰撞出和諧的樂曲,煎炒烹炸成就了美味的傳奇……
日前,由市文明辦、揚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邗江區文明辦、雙橋街道、雙橋社區承辦,揚州市烹飪餐飲協會大力支持的首屆揚州市社區廚王爭霸賽在雙橋美食廣場舉行,10位來自市區各個社區中央廚房的主廚和普通百姓家庭廚師拿出看家本領激烈角逐。最終,來自雙橋街道虹橋社區中央廚房的主廚楊慶國榮獲「社區廚王」桂冠。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跨年特別節目對比賽進行了現場直播。
「我參賽的菜品是紅燒肉,這是揚州人的家常菜,用心才能燒好。」
在比賽現場,來自雙橋社區的選手徐小黨烹製的紅燒肉剛一出鍋,就因其酥而不爛、甜而不膩贏得大家的點讚。
清燉獅子頭、蘭花幹燒老鵝、全家福、紅燒扒蹄……
比賽現場,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穿著白色工裝、工帽的參賽選手火力全開,煎炒烹炸,各顯其能,這些平常百姓家的家常菜,經過他們的精心烹製,香味隨即在比賽現場瀰漫。
「要想做出一道味美好菜,除了要有一顆熱愛的心,還要多一點點小心思和小竅門。」選手汪勁松的萵筍炒雞蛋,雞蛋蓬鬆澄黃,萵筍翠綠欲滴,引得觀眾紛紛讚美。雞蛋這麼蓬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汪勁松介紹,訣竅全在蛋液裡,只需滴入一點黃酒和一點勾芡水,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經過激烈角逐,虹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中央廚房主廚楊慶國用顏值與口味並重的清蒸鯿魚和爽口健康的蒜蓉西蘭花,成功徵服了評委的味蕾,贏得「社區廚王」桂冠。
「其實我並不是專業廚師,只是普通愛好者,因為喜歡吃,所以愛琢磨廚藝。」獲得「社區廚王」榮譽,楊慶國欣喜不已,對於現場的表現,他表示發揮出了平時的水準。「最滿意的是菜品的形狀好看。」楊慶國介紹,他所在的社區中央廚房每天要為80多名老年人製作飯菜,8年來服務了眾多老年人,因此曾上過央視《新聞聯播》。此次能得到這個獎,也是評委對社區中央廚房的鼓勵和鞭策。
「楊慶國的清蒸鯿魚和蒜蓉西蘭花,都非常接地氣,操作難度小,適合普通百姓在家製作。」現場評委、淮揚菜大師陳華點評說,社區菜是民間菜、家常菜,是非專業廚師做非專業菜,不需要多麼精湛的刀工和華美的擺盤,只要做得口味好易操作,吃得健康和美味,符合這樣標準的廚師,就是「廚王」。
「今天早晨特別冷,但為了參加廚王爭霸賽,我一大早就去菜場購買新鮮食材,並在家進行了初步加工。」來自蔣王街道蔣王社區中央廚房的廚師趙美麗昨天參賽的菜品是全家福和萵苣炒筋片。趙美麗說,她從蔣王趕到雙橋,一路寒風凜冽,但能與大家一起切磋交流,熱情高漲。
比參賽選手更興奮的,是臺下的觀眾們。臺上比賽激烈,菜香四溢,觀眾高舉著「我為『世界美食之都』添光彩」的標牌,為選手們加油助威。隨著20道參賽菜品經評委打完分後端上展示臺,觀眾們隨即圍攏拍照,並與參賽選手交流廚藝。
「我要將這些菜品拍照給老伴看,讓他今年春節照樣烹製。」今年69歲的邵翠珍盯著幾道特色菜拍個不停。邵翠珍說,像菊花魚、窩蜂玉米這樣的菜,她家原來沒有做過,今年將嘗試著做。
隨著主持人宣布「開吃」,現場觀眾紛紛拿起簡易筷子和餐盒準備品嘗,記者看到,觀眾們紛紛用公筷先為老年人夾菜,接著才為自己夾菜。「道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太好吃了。」觀眾們邊品嘗邊讚嘆,不到20分鐘時間,20道菜全部「光碟」。
「雙橋社區一直致力於宣傳『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雙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孫瑜介紹說,如今,「長者先動筷、夾菜用公筷」「光碟」等文明行為在雙橋已蔚然成風。
「家常菜做到這麼高的水準,實屬難得。」本次比賽的評委、烹飪大師程發銀感嘆說,每位選手的菜品除了綠葉搭配稍有欠缺外,色香味形均達到了較高的水準,顯示出揚州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深厚的群眾基礎。
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邱楊毅表示,本次比賽立足民間,根植社區,凸顯了「世界美食之都」的民間淵源,擴大了「世界美食之都」的民間效應,值得點讚。
本次活動,揚州市烹飪餐飲協會給予了專業指導及大力支持,除了委派了有著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頭銜的專業評委出席,還推薦了程發銀、陳華、楊軍、茅愛海、宋興華等五名中青年淮揚菜名廚,受聘於社區中央廚房技術顧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蔣元峰,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邱楊毅,邗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邗江區文明辦主任步學群,雙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許維向五位大師頒發了聘書。
撰稿:張雲 楊寶嶺 餘佳 王蓉 劉峰生
攝影:畢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