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記憶

2021-03-04 平型關雜誌

文/左慧書

        老街俗稱一道街,舊時從東門到西門,一公裡的地方便是縣城的距離。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老街的話,便是古舊。   

        小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老街的存在也年代久遠,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縣城周邊相繼矗立,夜晚霓虹閃爍。老街,依然保留著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留下的痕跡。 

       作為從小在縣城長大的我,眼看著創衛以後,小小的縣城正以飛快的速度變化著,如今的她,乾淨文明衛生。她以滹沱河水為依託,滹沱河兩岸的秀美風光把小城打造的更時尚,更宜居。   

但是,老街發酵著歲月的氣息總誘使我尋找過去的記憶。老街情結已被我的釀成了一壇酒,我早已深情地醉了……   

東門市,滿足了我對吃的所有欲望。5分錢便可買到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玻璃紙包的糖塊,舔一口,先享受一下味蕾帶給的快感,甜絲絲的,然後才捨得把整塊糖放進嘴裡,任由它從唇齒間甜到心裡,然後把玻璃紙一次次摩索的平平展展,夾在一本不常用的書裡。看看攢得一本厚厚的糖紙,也是和同桌炫耀的資本。幾毛錢的毛鞋底餅,因為它形似鞋底,又大,像老人的毛氈鞋底得名。娘拉著我的手,把一個熱乎乎的餅子放在我手裡,我邊吃邊看其他小孩投來羨慕的眼光,裡面包著黑糖,混著油酥,香酥掉渣,我便用另一隻小手接著,不捨得浪費到一點點。五香的瓜子,嘎嘣脆的大豆,形狀顏色不太好看黑棗,也是我期盼的零食。娘隨身的手絹裡包著的這些好吃的,總會驚喜地出現在我面前。我還期待偶有小小的感冒,東門市的罐頭便是最奢侈的美食了。這裡囊括了所有的美味,我那時羨慕在這裡上班的阿姨,總以為她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這一切。  

東門市出來的路邊兩旁是鐵匠爐,俗話說手藝人靠手藝吃飯,一點也不假。當時鐵匠的工錢很高,他們也是受大夥崇拜的工匠。不管冬夏,不論春秋,打鐵的聲音從未間斷,燒紅了的鐵塊在著了魔的鐵錘跳躍下鏗鏘作響,黃昏的餘暉中,鐵錘有節奏的響聲傳得老遠老遠。風箱不住地吹著,火焰一吞一吐向四周伸出,燒成白色的軟軟的鐵塊絲絲地飛迸出美麗的火花。「叮叮噹!叮叮噹!」這永久不變的聲音在靜寂中響著,此起彼伏。隨著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年輕人再也不願染指這個行業,鐵匠鋪漸漸走向衰敗。街頭少一個店鋪,沒有多少人會在意,但如果少了這個鐵匠鋪,對一條老街來說,那肯定是少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東門向西走一千米,過了草市街,便是一門市和二門市。這兩個門市主要經營布匹、衣服、床單毛巾、針頭線腦之類。我們只有過春節時才會扯了喜歡的布做一身新衣裳,偶有過「六一兒童節」時,也會買件漂亮的半袖換季穿。那時的售貨員職業是相當吃香的,所以態度傲慢、待理不理也是我們經常見的狀態。她們把整匹布重重往櫃檯上一甩,一付愛要不要的態度,真讓人擔心櫃檯玻璃會被砸爛,我們小心翼翼地付了錢才會長舒一口氣。(後來櫃檯承包後,這個售貨員阿姨態度180度大轉彎,但經營者已居多,我始終耿耿於懷,再不願去她攤位買東西)。

南門外的稻地是我們那時去的最多的地方。冬天,河水結著厚厚的冰,男孩們有條件的可以釘個簡易的冰車,一個坐在上面,另一個在後面推,然後輪著坐。女孩們則手拉手滑冰,不顧摔跤的疼痛,不管回家後大人的責罵,只留一串串純真的歡聲笑語。夏天稻地更是個好玩的地方。溪水緩緩流過,清澈見底,我們拿個罐頭缸,能逮到成群結對遊著的蝌蚪,偶爾幸運,還能抓到小魚尖或蛇魚。那時我的膽子極小,他們開心的帶著戰利品而歸,我也只是看看,但快樂的時光始終伴隨著我們度過童年。  

古樓,位於縣城的中心位置。鍾古樓,散發著一種別致的古韻,會讓人的心情變得平靜。登上散發著古老氣息的城牆,極目遠望,縣城盡收眼底。年幼時順著臺階向下走,小小年紀總覺後面有人在推,風伴著驚嚇,不覺更加速了腳步,給幼小的我添了一絲些許的困擾。鍾古樓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遠遠望去,古樸,莊重,宏偉,壯觀。 

從古樓向西,沿路的兩邊是戶家,幽深的小巷,木板的大門,大門中央有兩個失去紋路的光滑的鐵把手,斑駁畢露的土牆爆裂開幾條裂紋。院子裡大多住著多戶人家,嘎吱的開門聲響起,能聽見大人的斥責聲和小孩的嘻笑聲,方知裡面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天氣晴好時,門口總會坐著兩三老叟,有一句沒一句的拉著家長裡短。老屋,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任歲月磋跎,依然風中佇立。   

臨街的商鋪有家原姓熟肉鋪,剛出鍋的豬頭肉熱騰騰,油乎乎,肉香味溢滿整條街,有錢人也是割上巴掌大一塊,用油紙包了去,在羨慕的人群中轉身離去。 

電影院是縣城唯一的一所大型影劇院。那時候百姓文化生活匱乏,能坐在裡面看一場電影是莫大的幸運。《紅牡丹》、《白蓮花》、《畫皮》,這幾部電影記得很清楚,尤其是看畫皮時女鬼掏出崇文鮮血淋淋的心,脫去美麗外表、露出猙獰的面目時,我躲在父母懷裡久久不敢起來。可惜電影院於2013年付之一炬,此後數位化時代來臨,新的影院3D、4D影片更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娛樂口味。   

大轉角,是縣城唯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繁峙城最西的地方。這裡有唯一的旅店,唯一的食堂,在我們小孩眼裡,那便是頂級的奢華配置。貧窮限制了想像,關於那裡的記憶比較模糊。小小縣城東起東門,西至轉角,這便是當年的繁峙縣城。  

老街有著厚重的底蘊,於我也有清澈的記憶。每次走在老街,感受著老街積澱下來的內涵,總要對比一番老街往日的繁華和現在的古舊,老街裡沒有霓虹閃爍,只有生活的嘈雜和瑣碎。走在老街,撫摸舊牆,心格外安寧。   

有老街的地方,就有老人,老人常去的地方,也多是老街。老街讓老人留戀過往的故事,過往的故事令老街彰顯昔日的風採。老街裡有幼時家境艱辛的歲月,有童年玩伴的趣事,也有少年時純真的愛戀。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雖已風雨飄搖,但是年少時期的青春歲月依然在心裡醞釀著、珍藏著。 

流光輕逝,老街裡的歲月會隨風遠去,老街裡的故事仍令人懷戀和惋惜。或許,不久的將來,繁華的縣城會嫌棄容顏不在的老街,或者會將她推翻修整;或許,曾從老街身軀裡走出去的人,已忘懷了曾將她踏在腳下直至走向光明大道的恩惠與慈悲,甚至開始厭惡她的頹敗與落後,而老街卻始終沉默著自己蒼涼的目光,直至走向滅亡。    

走進老街,不由一陣感傷。望著那一面面斑駁的舊牆,那一片片熟悉的地方,老街依舊是老街,我的年少,我的青春,早已融入這裡。微閉雙眼,那些往事、那些影子,想著想著就清晰了,就溫暖了,心也柔軟了!

歲月行走一程,老街的蒼涼就增一分,每一次走到老街,都有不一樣的感想,老街已成為我心頭的一道牽絆。下雨天,我喜歡打把傘靜靜走過路人很少的街頭,聽屋簷下滴滴答答的雨聲。雪天的清晨,我踩在厚厚的積雪裡,聽古樓的鐘鼓撞擊,聽木板門吱吱的開門聲,看老街披上白色的外套,還是極美的模樣。心裡總會有個念頭指引著我,要在老街靜靜地走一走,只為探索與感受光陰故事,品味老街略帶的微溼與蒼涼,那是人生的味道呵!

相關焦點

  • 【散文】馬千岱:老街記憶
    我依稀記得,在我小的時候老街的街面是泥巴填成的,下雨的時候泥濘不堪,遠處來了一輛自行車我都會躲得老遠,生怕被濺上一身泥點兒。天氣乾燥的時候,街面還算是平整的,經年被人踏出的街面黑乎乎的,久了甚至還會被磨得透出點兒光。我的鞋底沾著老街的泥灰,老街也忠實的記錄著我的腳印。
  • 隆回縣灘頭鎮上的老街記憶
    今天得空翻看自己從前拍的一些片子,在眾多的相片裡,我看到了眼前這些記憶都有點模糊的畫面,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一晃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了。對了,這就是當年的灘頭老街啊。說起灘頭老街它位於湖南省隆回縣境內的灘頭鎮,是一座身在湘西大山裡的古老小鎮。
  •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吳水景謹以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作為本文的開頭: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老街原汁原味,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歷史積澱,她經歷了繁華和式微,見證時代的滄海桑田,她寬厚的心懷裡蘊藏著悠遠的鄉思鄉愁,她奔騰的血脈裡流淌著水頭人「精明豪爽,敢拼敢贏」的精神氣魄。走進老街,讓我一起重新回味她那悠遠淳樸的市井風情和人物舊事。
  • 【方志四川•記憶】李衛平 ‖ 老街與仁和之印象
    與仁和新街的寬闊筆直相比,老街顯得彎曲和窄舊。但因此而看輕老街,可就大錯特錯了。如果把新街比作是一個年輕力壯的兒子,那老街無疑是他年暮力衰的父親。它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恬靜地坐在自家老舊的屋簷下,數著為數不多的日子,回憶著那些遠去的歲月和故事。年輕時的老街曾風光無限: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大三線」建設的號角在裂谷吹響,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 懷舊水頭古鎮老街記憶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吳水景謹以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作為本文的開頭: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老街原汁原味,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歷史積澱,她經歷了繁華和式微,見證時代的滄海桑田,她寬厚的心懷裡蘊藏著悠遠的鄉思鄉愁,她奔騰的血脈裡流淌著水頭人「精明豪爽,敢拼敢贏」的精神氣魄。走進老街,讓我一起重新回味她那悠遠淳樸的市井風情和人物舊事。
  • 短短兩三公裡的老街,記錄了一些人的一生,承載了更多人的記憶!
    城北街子弟學校與城北小學坐落在城北街中段的職工子弟學校與東段的城北小學,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一批又一批懵懂的小朋友在這裡開始學海生涯。走在街上,感受繁華帶給老街的種種淡然。西起李時珍像,東至城北中學,短短兩公裡,一些人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老街承載著他們的一生,更多人是路過,在腦海裡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 灣沚老街,一座城市的記憶!
    老街人過日子有很多風俗,如:     小雪過後家家都要醃製鹹菜、鹹肉、香菜。太陽好的日子戶戶門前都用竹竿曬著鹹貨,白菜(做鹹菜、香菜)曬的量大遠遠望去一片片的白色。     老街人愛吃掛麵,街上就有麵條鋪製作掛麵出售,這種掛麵細如棉線純手工製作,(現在市場上已經罕見),掛麵兩頭較粗稱為「面頭子」,不容易熟,下面的時候主婦就把這些「面頭子」扳下來,留著燒湯飯的時候就擱在裡面,既不浪費也增加了湯飯的口感,這種掛麵製作的時候就放置鹽,因此吃的時候幾乎都無需再放鹽。掛麵細軟易消化,很適合老人孩子和病人,特別是老人過壽、孩子過生日都少不了吃掛麵的。
  • 不只古早味、童玩和雜貨店,宜蘭利澤老街的獨特文化記憶
    說到臺灣的「老街」,大家會想到哪裡呢?臺南的安平老街、高雄的旗山老街、中部的鹿港老街、臺北的三峽老街、深坑老街、宜蘭的頭城老街、利澤老街再想一下,這些從西到東、由南到北的「老街」,又存在著哪些共通點呢?
  • 【蔣忠軍鋼筆畫景】找尋童年記憶中的景寧老街
    許多老影片我都是在這看的,記得電影《紅樓夢》我們排隊購到凌晨三點的票,那天晚上就在葉府前同學蘇標家裡睡,倆人等到半夜,黑燈瞎火地跑過來看這場電影,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似懂非懂地留在年少的記憶中。經過紡織器材廠,到了上橋頭右邊就是大眾街,走到最上面就是百歲門,我們念書的鶴溪小學就在這裡。
  • 吉州記憶 探本溯源北門老街
    煙雨中的老街,依然如一幅意境很美的水墨畫,以沉靜的姿態站立,百年滄桑依舊巍然屹立。風在無聲處悄然而回,青石板路上光影流瀉,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舊在濛濛細雨中靜靜遊覽,漸行漸遠。  北門老街,褪卻了歷史的塵埃,那份空靈,依然繁華,依然喧囂。老教堂、老店鋪、老鄰居都還在,這註定她是充滿人間煙火的,被人間真情所浸染,這是老街從存在之日起就註定的,註定是吉州人美好的回憶和家園。
  • 古城·老街
    獨克宗古城的老街,在歷史的時光中譜寫著自己的往事、也被時光雕琢得古樸滄桑。時光的雕琢、歷史裡的往事使得獨克宗古城的老街,不再是一條條普通的巷子或路,有了歷史歲月的痕跡,古城的老街、巷子就有了靈性的魂靈。獨克宗古城裡的街道(衝衝)屬於茶馬古道上的一部分,茶馬古道濃濃的歷史足跡就鐫刻在獨克宗古城的老街的石板上。
  • 散文 | 馬春歌:悠悠老街情
    老街風物多,令人多懷念。尋覓那「磨刀、磨剪子、補雨傘、修鍋修盆嘍」!這是老街最熟悉的吆喝聲,隱匿於街頭巷尾,帶著最本土、最親切的記憶,曾散發著清貧歲月的芬芳。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傳統的叫賣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快遞小哥的汽笛聲,還有修冰箱、空調的吆喝聲!其中夾雜著南腔北調,各具特色,抑揚頓挫。這聲音聽起來簡直就是精彩的相聲或小品,不啻是一種原汁原味的藝術享受。
  • 曾經與你走過的老街,現在成了自己追逐而不得的記憶
    找尋一個時空·關於生活和追尋的人一起向前或向後去遇見故人或與故人走過的街道老街,關於你、我的記憶……>……此刻忘掉生活的瑣碎單純地帶著一顆童心和閃著光的眼去探秘一條古樸的有些滄桑破舊的老街隱匿在文昌閣身後的一條老街,這個路牌在街的中央。大覺精舍——華氏家族的百年縮影,至今完好矗立在鬧市中卻低調的內涵著。大覺精舍內,這樣看起來有種挺特別的味道。正值夏季,卻也滿地落葉,透著一絲秋的悲涼。
  • 《老街故事》記錄歷史的情懷與味道|力璞文化
    柴橋老街的故事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老街是一座城市的經脈是歷史的一段記憶一生痴絕處,無夢到柴橋柴橋老街的守望者76歲的於嘉和,經歷了人生的坎坷與磨難,在改革開放那年,他便紮根在老街。40年的時光裡,他閱盡人間萬象,修補著舊物器,也修補著柴橋老街的歷史時光。年過半百的梅瑞龍,在柴橋老街開老裁縫店,轉眼間就已經有16年的光景了,從他的店前走來過往,每次探頭探腦的往他屋裡瞧的時候,看見的光景永遠是那樣,清瘦的身形,畫著直線的粉餅,默默幫忙的姐姐,在這裡時光好像被溫柔的靜止著,在這裡柴橋的歷史仿佛從未遠去。
  • 「夜讀」煙雨迷濛的隆務老街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沿路行走,漸入夕陽下古樸敦厚的隆務老街,道路兩旁的花花草草在雨後放晴的光暈裡更加嬌豔朦朧,這裡少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市的繁華熱鬧在老街仿佛瞬間靜息,此時的老街猶如一幅古老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 【鳳鳴詩刊】同題詩會 2017 (第28期)《老街》|| 老街百米舊時妝,歲月悠悠韻味長
    老街文/海風從西十字街的老戲臺到藥王廟那就是我童年記憶中的老街記憶中的老街兩邊的平房青磚小瓦 古色古香推車的 肩挑的  擺地攤的  打把式賣藝的佔滿了狹窄的青石路歲月的腳步斑駁了青磚的牆壁茅草叢生的房頂
  • 老街換新顏,續寫昆明故事
    每座城市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棟老房子、一條老街都留藏著歲月的痕跡,見證著一座城市的更迭變化。在老一輩人的記憶裡,總有一條泛黃的老街抹不去,而在年輕人的童年裡,總是聽著關於老街的故事長大。這些關於老街的記憶與故事,承載了無數人的童年歡樂和生活樂趣,更是昆明百年歷史以來的一個縮影。老街是體現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地方,記錄著一座城市的全部記憶,走進昆明老街,便能感受到舊時的老昆明韻味。
  • > 復刻回憶①三墩老街
    這條老街,名為"三墩"。 老照相館、古玩店,曾經也是老街的招牌。在智慧型手機還未普及、電子產品不曾發達的時光裡,老街的人們都曾在這裡留下過歲月的記憶。。
  • 濱海東坎老街:最是人間煙火味
    我的答案會是東坎老街。老街裡的煙火,比人來人往的菜市場要豐富得多,因為老街有著洞穿人間故事的能力。靜謐樹影裡的舊時光如酒一般醇香,那些曾在老街賣衣布、倒騰小商品的人們如今都已成了故事,所有痕跡都深深鐫刻在老街的一磚一瓦裡,任憑風吹雨打也沒有絲毫褪色,卻讓戀舊的人每每想起就仿佛回到過去。
  • 【特別關注】程道炳:武穴老街,一代人的記憶
    我的祖父輩和父輩,解放前後曾經居住在程祖街,經歷過武穴的繁榮與昌盛,曾拍下過武穴老街許多照片,從圖片中看到武穴老街,當時一派熱鬧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