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慧書
老街俗稱一道街,舊時從東門到西門,一公裡的地方便是縣城的距離。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老街的話,便是古舊。
小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老街的存在也年代久遠,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縣城周邊相繼矗立,夜晚霓虹閃爍。老街,依然保留著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留下的痕跡。
作為從小在縣城長大的我,眼看著創衛以後,小小的縣城正以飛快的速度變化著,如今的她,乾淨文明衛生。她以滹沱河水為依託,滹沱河兩岸的秀美風光把小城打造的更時尚,更宜居。
但是,老街發酵著歲月的氣息總誘使我尋找過去的記憶。老街情結已被我的釀成了一壇酒,我早已深情地醉了……
東門市,滿足了我對吃的所有欲望。5分錢便可買到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玻璃紙包的糖塊,舔一口,先享受一下味蕾帶給的快感,甜絲絲的,然後才捨得把整塊糖放進嘴裡,任由它從唇齒間甜到心裡,然後把玻璃紙一次次摩索的平平展展,夾在一本不常用的書裡。看看攢得一本厚厚的糖紙,也是和同桌炫耀的資本。幾毛錢的毛鞋底餅,因為它形似鞋底,又大,像老人的毛氈鞋底得名。娘拉著我的手,把一個熱乎乎的餅子放在我手裡,我邊吃邊看其他小孩投來羨慕的眼光,裡面包著黑糖,混著油酥,香酥掉渣,我便用另一隻小手接著,不捨得浪費到一點點。五香的瓜子,嘎嘣脆的大豆,形狀顏色不太好看黑棗,也是我期盼的零食。娘隨身的手絹裡包著的這些好吃的,總會驚喜地出現在我面前。我還期待偶有小小的感冒,東門市的罐頭便是最奢侈的美食了。這裡囊括了所有的美味,我那時羨慕在這裡上班的阿姨,總以為她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這一切。
東門市出來的路邊兩旁是鐵匠爐,俗話說手藝人靠手藝吃飯,一點也不假。當時鐵匠的工錢很高,他們也是受大夥崇拜的工匠。不管冬夏,不論春秋,打鐵的聲音從未間斷,燒紅了的鐵塊在著了魔的鐵錘跳躍下鏗鏘作響,黃昏的餘暉中,鐵錘有節奏的響聲傳得老遠老遠。風箱不住地吹著,火焰一吞一吐向四周伸出,燒成白色的軟軟的鐵塊絲絲地飛迸出美麗的火花。「叮叮噹!叮叮噹!」這永久不變的聲音在靜寂中響著,此起彼伏。隨著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年輕人再也不願染指這個行業,鐵匠鋪漸漸走向衰敗。街頭少一個店鋪,沒有多少人會在意,但如果少了這個鐵匠鋪,對一條老街來說,那肯定是少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東門向西走一千米,過了草市街,便是一門市和二門市。這兩個門市主要經營布匹、衣服、床單毛巾、針頭線腦之類。我們只有過春節時才會扯了喜歡的布做一身新衣裳,偶有過「六一兒童節」時,也會買件漂亮的半袖換季穿。那時的售貨員職業是相當吃香的,所以態度傲慢、待理不理也是我們經常見的狀態。她們把整匹布重重往櫃檯上一甩,一付愛要不要的態度,真讓人擔心櫃檯玻璃會被砸爛,我們小心翼翼地付了錢才會長舒一口氣。(後來櫃檯承包後,這個售貨員阿姨態度180度大轉彎,但經營者已居多,我始終耿耿於懷,再不願去她攤位買東西)。
南門外的稻地是我們那時去的最多的地方。冬天,河水結著厚厚的冰,男孩們有條件的可以釘個簡易的冰車,一個坐在上面,另一個在後面推,然後輪著坐。女孩們則手拉手滑冰,不顧摔跤的疼痛,不管回家後大人的責罵,只留一串串純真的歡聲笑語。夏天稻地更是個好玩的地方。溪水緩緩流過,清澈見底,我們拿個罐頭缸,能逮到成群結對遊著的蝌蚪,偶爾幸運,還能抓到小魚尖或蛇魚。那時我的膽子極小,他們開心的帶著戰利品而歸,我也只是看看,但快樂的時光始終伴隨著我們度過童年。
古樓,位於縣城的中心位置。鍾古樓,散發著一種別致的古韻,會讓人的心情變得平靜。登上散發著古老氣息的城牆,極目遠望,縣城盡收眼底。年幼時順著臺階向下走,小小年紀總覺後面有人在推,風伴著驚嚇,不覺更加速了腳步,給幼小的我添了一絲些許的困擾。鍾古樓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遠遠望去,古樸,莊重,宏偉,壯觀。
從古樓向西,沿路的兩邊是戶家,幽深的小巷,木板的大門,大門中央有兩個失去紋路的光滑的鐵把手,斑駁畢露的土牆爆裂開幾條裂紋。院子裡大多住著多戶人家,嘎吱的開門聲響起,能聽見大人的斥責聲和小孩的嘻笑聲,方知裡面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天氣晴好時,門口總會坐著兩三老叟,有一句沒一句的拉著家長裡短。老屋,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任歲月磋跎,依然風中佇立。
臨街的商鋪有家原姓熟肉鋪,剛出鍋的豬頭肉熱騰騰,油乎乎,肉香味溢滿整條街,有錢人也是割上巴掌大一塊,用油紙包了去,在羨慕的人群中轉身離去。
電影院是縣城唯一的一所大型影劇院。那時候百姓文化生活匱乏,能坐在裡面看一場電影是莫大的幸運。《紅牡丹》、《白蓮花》、《畫皮》,這幾部電影記得很清楚,尤其是看畫皮時女鬼掏出崇文鮮血淋淋的心,脫去美麗外表、露出猙獰的面目時,我躲在父母懷裡久久不敢起來。可惜電影院於2013年付之一炬,此後數位化時代來臨,新的影院3D、4D影片更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娛樂口味。
大轉角,是縣城唯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繁峙城最西的地方。這裡有唯一的旅店,唯一的食堂,在我們小孩眼裡,那便是頂級的奢華配置。貧窮限制了想像,關於那裡的記憶比較模糊。小小縣城東起東門,西至轉角,這便是當年的繁峙縣城。
老街有著厚重的底蘊,於我也有清澈的記憶。每次走在老街,感受著老街積澱下來的內涵,總要對比一番老街往日的繁華和現在的古舊,老街裡沒有霓虹閃爍,只有生活的嘈雜和瑣碎。走在老街,撫摸舊牆,心格外安寧。
有老街的地方,就有老人,老人常去的地方,也多是老街。老街讓老人留戀過往的故事,過往的故事令老街彰顯昔日的風採。老街裡有幼時家境艱辛的歲月,有童年玩伴的趣事,也有少年時純真的愛戀。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雖已風雨飄搖,但是年少時期的青春歲月依然在心裡醞釀著、珍藏著。
流光輕逝,老街裡的歲月會隨風遠去,老街裡的故事仍令人懷戀和惋惜。或許,不久的將來,繁華的縣城會嫌棄容顏不在的老街,或者會將她推翻修整;或許,曾從老街身軀裡走出去的人,已忘懷了曾將她踏在腳下直至走向光明大道的恩惠與慈悲,甚至開始厭惡她的頹敗與落後,而老街卻始終沉默著自己蒼涼的目光,直至走向滅亡。
走進老街,不由一陣感傷。望著那一面面斑駁的舊牆,那一片片熟悉的地方,老街依舊是老街,我的年少,我的青春,早已融入這裡。微閉雙眼,那些往事、那些影子,想著想著就清晰了,就溫暖了,心也柔軟了!
歲月行走一程,老街的蒼涼就增一分,每一次走到老街,都有不一樣的感想,老街已成為我心頭的一道牽絆。下雨天,我喜歡打把傘靜靜走過路人很少的街頭,聽屋簷下滴滴答答的雨聲。雪天的清晨,我踩在厚厚的積雪裡,聽古樓的鐘鼓撞擊,聽木板門吱吱的開門聲,看老街披上白色的外套,還是極美的模樣。心裡總會有個念頭指引著我,要在老街靜靜地走一走,只為探索與感受光陰故事,品味老街略帶的微溼與蒼涼,那是人生的味道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