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健身最大的敵人,不是天氣,也不是物質條件,不是時間問題,當然也不是年齡的問題,健身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們放棄了健身,先去多想一想是不是因為自己!
我們在平時的健身中,如何能夠持之以恆地將這樣的一項運動持續下去,其實是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成功。如果將這種健身運動看作是,晚上就要睡覺,早上就要吃早餐一樣,相當於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時,那就事半功倍,健身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說來容易,要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拿我來說吧,我跑步時,常常有以下三個條件中的至少兩條我才能跑的輕鬆。
第一:會當作一個有氧運動在進行。
輕鬆跑,不急不緩,按自己的步伐來跑,即使有朋友或認識的人在邊上慫恿我跑快點或慢點,我都不為所動,按自己的節奏來,當作一種享受來完成這樣的事情。
第二:我一定要聽音樂。
聽音樂能夠讓你忘記周圍和不停向後延伸的路,音樂能夠陶冶個人的情操,也能夠讓自己忘記當下的一切。有時離開音樂,我會練習演講,如果我後面一段時間有一個演講的話,那麼我就會在跑步當中來練習我的演講,這個時候是演練的最佳時間,最佳地點。
第三:與女性伴侶一起跑步。
這樣會覺得時間流的很快,但是,這第三點,常常被對方出差或有別的事耽擱了而不能實現,這是常有的事。
要想堅持完成健身運動,這裡說的不止是跑步,而是包括所有的健身運動,要想達到一種習慣的目的,我認為,必須要有以下兩個原則,你遵循了,那麼你一定能夠做的到養成習慣的問題。有哪倆項呢?
這句話如何理解呢?比如,當你運動時,一定要穿上你認為某某品牌的鞋子你才能邁出腳去跑步,否則你就跑的不盡興。再如,你遊泳,一定要去你熟悉的遊泳館,否則寧可不去。再如跑步,你只想在自己的跑步機上跑,其它一概不行。
這就是將運動與條件掛鈎,我們來分析以上三種情況,當你突然有一天鞋子破了,不能穿出去了,那你是否就很自然地斷了那天的跑步?同樣的,去遊泳館,有一天那遊泳館倒閉關門老闆跑路了,你是不是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別的遊泳館不好,還不如不去呢,於是就停了遊泳這項運動。
跑步機那個也是,跑步機有壞的那一天,當然,你假如出門要幾天,你也不可能將跑步機帶在身邊吧,這是不現實的。這些有條件的運動,其實就是隱形的阻止你持之以恆的因素。
什麼意思呢?如我每天跑步喜歡聽歌,那麼我就將聽歌與跑步組合在了一起,聽歌這個條件是很低的,手機耳機就能搞定。再如,伏地挺身,這個條件再求更低了,只要有個乾淨的地板就可以了,而我和伏地挺身的組合是什麼呢?我自己唱歌,一邊數一邊唱,直到唱不動趴下為止。這就是將運動與喜歡的組合搭配。
結語,無論你用什麼方法,最終目的就是將運動持續下去,在忍受生理上的不適時,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在轉移注意力的情況下,就會使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地推進,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就會慢慢養成習慣,就和我們平時睡覺吃飯一樣,溶進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