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三苗網X智慧苗族」加關注,知天下苗族事!
記憶中,一直有一位老人,從容優雅,安靜美麗,頂著鶴齡的高壽,卻仍然耳聰目明,烏髮根生,精神矍鑠。
別人聽說了這位苗族老奶奶的高齡,都爭相跟她合影沾福,她倒可愛地不好意思,說自己:
「老老的,拍了不好看……」
可她哪知道,在別人眼裡,她有多美……
很少有人知道,在她恬淡祥和的外表下,掩藏了她多少瑰麗的歲月往事。
從小被她帶著長大的,也聽著她的故事長大,她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信仰一般的存在。
數星日記的第四篇,
我且來跟你們講講
關於我外婆的一生。
可能你們也聽說過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楊炳蓮的故事——
16歲嫁給了「湘西魔王」張平,成了張平的第三個老婆,在張平因被解放軍剿匪去世後,世人念及她曾經的善良,給她留了一條活路,她一個人帶著8個孩子返回故裡,一直活到了2014年……
其實在遙遠的彩雲之南,還有著另一位壓寨夫人,也姓楊,她叫楊秀芬。
看過外婆的身份證,她是1926年出生的,但寨裡的老人都說當初新中國成立後身份信息登記錯了,外婆的實際年齡早已期頤過百。無論怎麼算來,她也著實算的上是苗家最長壽的壓寨夫人。
命運讓這兩位幾乎是出生在同一時期的苗族老奶奶上演著驚人相似的故事,但外婆的故事與楊炳蓮相比,是似而不同……
外婆出生在一個苗醫世家,祖上世代居住在雲南的邊陲馬關,屬花苗支系。
「南國邊塞,白馬入關,醉美藝鄉……」
馬關是一個實打實的邊城,出了此「白馬之關」,就是越南之境。
記憶裡登上外婆家的後山向南眺望,就是中越的邊境線——那裡堆滿了白骨累累的戰火故事。
在苗寨的山水和苗藥的燻養中長大,15年後的她,儼然出落成了一個活潑靈動的漂亮咪彩(苗語:少女、姑娘),一汪水眼配著鵝蛋寛圓的臉廓,甚是可愛迷人。
那時,她是寨裡公認的「第一美人(tzoo nkauj Me Ntxhais)」。
她的美在十裡八鄉的苗寨裡都是出了名的,別人都喜歡喊她的小名Vangx(苗文:家園、園子裡的鄰家女孩)。
15歲的她一次跟著姐妹們上街趕集,她撞見了那個影響了她一生的「魔王」——沒錯~我的外公!
巧的是這位「魔王」跟那位「湘西魔王」一樣也姓張,因著出生在財主之家,得名「金應」。
別人都喜歡稱呼他 tswv(苗名:與「祖」同音,官員之意)。
緣著舊時社會的戰亂紛爭,外公集結了一幫兄弟,飲金湯,立了歃血之盟,荷槍實彈保村護寨,既不親共,也不幫敵,來犯必誅,可謂亦正亦邪。
那時的外公正當青壯年華(27歲),生的也英挺俊朗。在山箐街集的茫茫人海中,他愛上了那個咪彩的美。
為了追到外婆,有一身銀匠手藝的他特地定製了個手鐲,攔住那幫趕街歸來的女孩說:
「你們誰戴的上這個手鐲,我就把這個手鐲送給誰……」
在這堪比灰姑娘水晶鞋的瑪麗蘇劇情面前,同行的幾個姑娘自然在試戴時,不是大就是小,剛好輪到外婆時,那手鐲恰恰套了進去脫不下來……
由此這手鐲後來也順其自然成了他倆的的定情信物。
外婆就這樣迷上了外公獨特的颯爽英姿,可她哪裡知道,這個頻頻因著趕街天對他獻殷勤讓她迷戀的男子,其實是個家中已有2位妻子的土霸王……
隨著少女的長大,外婆的父母也早早就給她定了媒妁之親。
在那個時代的舊社會裡,表兄妹結合親上加親是一種常態,在定親前苗族請雞卦測吉兇也是個傳統。
但外婆不喜歡他的表哥,更不想嫁過去。
所以為了調轉雞卦的卦相,外婆還特地跟苗巫奶奶討教過秘方,在雞卦湯裡灑了一把灶灰,把雞腳骨弄斷。
但前來接親的男方在如此大兇的卦相前,還是執意要人。
眼看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即將被迫嫁給她的表哥,外公氣極之下,拉上一幫兄弟,荷槍實彈,在外婆結親的那天跑去外婆的山寨把外婆搶了回來……
嗯,你沒聽錯,就是搶親!
對於搶親的那一幕,外婆的回憶說:
「耳朵邊除了土槍炮'嘭嘭''啪啪'的炸響,都是子彈'嗖~嗖~'的聲音,仿佛下一秒,自己就要死了喲……」
從來沒見過如此場面的她,嚇得腿軟了被人攙著趴在了馬背上,動都不敢動。
一番搶親激戰後,外公以勝利的姿態把外婆帶回了自己的山寨中。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婆說:
「下了馬背後,他的那兩個老婆就站在門口出來迎接我,她們拿著新衣服,一聲一個好妹妹,一人攙著我一邊的手,把我扶回了吊腳樓……」
發現外公已經有了兩個壓寨夫人,她當時的心情著實是驚魂未定,震驚又起,久久難以緩息……
後來男方表哥集結了家人來到寨裡鬧事要人,那時外公起先倒不急著以武退人。
家人回憶外公說:
「你們想帶走Vangx可以,她要什麼都可以拿走,但她怎麼出去你們就要怎麼給我送回來,一根汗毛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點我都不會放過你們……」
那時的外公坐擁雄厚的武器和財力,又是寨裡的一把手,對方看實力對比懸殊,無奈只好就此放棄,不了了之。
他們最後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唉!做蘸水也不鹹,做辣椒也不辣……」(比喻意:比不過鹹,比不過辣)。
從此,外婆回不去,就成了外公的又一個壓寨夫人。
嫁來後的外婆,與外公的另外兩個老婆相處的倒是親切和睦。
嗯,沒有你想像中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們確實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到現在外婆都還記得她們寬慰的話:
「你來不來(口語話),你來了就安安心心的,我們姐妹和和睦睦的過日子……」
想及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漂亮的女孩都怕被搶,在外公這裡,他還有實力護得自己一方周全,外婆也就此安心住了下來。
外公的大老婆是外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
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後,因著舊社會更替要革命,被套上了地主帽子的外公帶著她出逃越南避亂多年。
無奈這位大老婆適應不了越南的溼熱氣候,不久便紅顏病重,命喪南疆。
二老婆的命運與外婆相似,也是被外公搶親而來,但據說是因搶親時的槍戰受了驚嚇,嫁來後一直臥病在身,不到兩年就病重去世。
所以,經歷了新中國社會動蕩的一番洗禮後,歸來的外公被革去了地主的帽子,留在他身邊的妻子只剩下了外婆。
兩人從此安心耕地,務農,過起了平常的苗家生活。
雖然家勢大不如前,但外公憑藉著一身造槍、打鐵、打刀好手藝,在別人食不果腹的艱苦歲月,每周都能讓外婆吃上葷腥,還額外收養了3個孤兒。
與楊炳蓮守寡64年相比,外婆要幸運的多。
可能因為彼此都是經歷過時代挫折的患難夫妻,那以後外婆和外公的平常百姓生活倒也算琴瑟和諧,恩愛有加。
而這也可以從他們強大的造人能力中看出:
外公和外婆相守的50餘年裡,一共生育了10個孩子,其中有3個孩子因為年代及疾病原因,中途不幸夭折,只留下5女2兒。
大女兒用傳統的媒妁之親為他結了一門遠在國門都龍的親事,直到現在都家庭幸福穩定。
二女兒送回了外婆的娘家學醫,繼承了她祖上的苗醫衣缽。
三女兒成年後遠嫁了北京,只是常年難得歸來一次。
四女兒起初很幸運,自由戀愛與苗家的好男兒陶紹文定了親,成了他的未婚妻。只是遺憾天妒英才,陶在越南戰爭的勝利前夕,為國捐軀,英勇犧牲!百度百科上都可以查到他的詞條和事跡……
至於小女兒嘛,當然就是我的媽媽啦!
外婆年輕時的照片我是找不到了,只找到了一些親人們的殘存的新老資料,權且從她的子孫輩的照片上你們隨意感受一下吧!
/猩猩在這/
(很努力地截了張臉廓像外婆的正面,有點糊,你們將就著看吧~)
外公與外婆相惜相守一直活到了他77歲,因著一次跌傷意外離世,結束了他崢嶸歸來的一生。
彼時子女們早已嫁的嫁,娶的娶,供養的孤兒們也都很爭氣考取了北京的大學,回來成了當地的公務員。
外婆一個人堅守在山寨的老宅裡為子女們操兒帶女,直至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由於子孫眾多,在她95高壽的時候,寨裡的長街宴都擺了100多桌。
外婆是一個有福長壽的人,寨裡同齡的老人相繼離去,她都安靜祥和地操持家務,攜帶子孫。連我這種兒時見不到媽媽就不肯回家的「潑猴猩猩」,她都應付的過。
所以「身經百戰」的她,一直九十歲的高齡都還耳聰目明,身體康健。脫下包頭花帽,都能稀疏看見夾雜其中的根根黑髮……
晚年的外婆,越活越像個「老小孩」。
因著她不安生喜歡出去走走的性格,她也儼然成為了全家族的活寶。
帶著她去吃飯席,別人見她都誇她生的精神漂亮,搶著爭著要和她合影沾沾福氣。
因著受寵若驚,不明白大家為什麼非要跟自己這個「糟老太婆」拍照,這個被搶著合影的典故,她不厭其煩地跟我說了一遍又一遍。
由於年紀大了,年邁的外婆反而像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特別害怕分離,生怕我們每次去看她後,就是最後的一面。
所以每每歸去,她都會像個小孩一樣安靜地坐在你的身邊烤火,或是搓搓你的小手,或是聽著你們聊天;就連我用電腦打字,她都會好奇地也用手指敲打兩下。
她總是默默無聞地付出,從不索取。子女給她的錢,她都會悄悄地塞給外孫曾孫。
或許歷經了歲月的洗禮,她早已進入了返璞歸真的無我之境。
每每遠走,每每想到她的存在,她都能給心底一股強大的信念與力量,就如同她名字 Vangx(家園)一般的溫暖。
在苗族的愛情觀裡,記得山歌裡曾唱過一句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可能覺得自己福盡已足,
不想讓外公等的太久,
外婆於2018年7月3日凌晨於夢中離世,
享年103歲。
外婆去世後,沒有依照漢制與外公合葬,
而是葬在了外公墳前隔湖相望的鄰山上,
寓意:
「山為衣,湖為帶,
你我同心,穿山過水共枕眠。」
期頤半載空流年,且等你時光就此老去。
謹以此文,致敬外婆!
內容來源:數星人公眾號
本期責編:九妹-小楚
歡迎投稿,稿費50-500元
投稿:1586369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