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嚴冬,京都各大寺院也開始準備要舉辦特別的祭祀活動「大根焚」(大根焚き,daikodaki),顧名思義,就是將蘿蔔以醬油調味,與油豆腐一起煮過之後分送給參拜者品嘗的活動。
京都寺院傳統「大根焚」
雖然舉辦這個活動的寺院很多,但每間寺院的緣由都各不相同,甚至連煮蘿蔔湯裡加入的配料、煮的時間、方式,也各有變化,時間分布在整個冬天的不同時段,通常為11月底至12月上半,也有寺院或神社選擇在1月或2月舉辦。
據說是最開始舉辦的是京都千本釋迦堂 (千本釈迦堂),一開始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頓悟的12月8日舉辦祭祀活動,經過慢慢演變就成為了現在的「大根焚」
據說日本偏方,從前就認為吃蘿蔔能夠預防中風,因此便在這天將蘿蔔放進大鍋煮熟,祈求能夠無病息災,並分送給參拜者們品嘗。
寫個梵字保平安
大報恩寺千本釋迦堂的祭祀方式是在蘿蔔寫上梵字,來代表釋迦牟尼在修行中沒有輸給惡魔的誘惑,作為除魔的儀式,之後會將這些蘿蔔與其他準備好的蘿蔔一起煮熟分送給參拜者品嘗。
了徳寺大根焚
了德寺的大根焚在京都很具代表性,許多文人墨客也曾慕名來訪,包括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的知名畫家富岡鐵齋。
了德寺於每年12月9、10日會舉行例行活動,準備多達3000條的蘿蔔用大鍋子煮給參拜者品嘗。
搭乘嵐電在「鳴滝」站下車,約走了十分鐘就到「了德寺」
在正殿旁邊,可以看到親鸞聖人的雕像
1252年,親鸞聖人(日本淨土真宗的祖師)從愛宕山?月輪寺下山途中,行經了徳寺念佛說法,當地村民感念他傳法教化,於是炊煮了加了鹽巴簡單調味的白蘿蔔作為回禮。親鸞吃了很開心,當下拿起寺院前庭的芒草梗代替了筆,沾了大鍋下方殘餘的煤炭灰(炊煮白蘿蔔用的煤炭),寫下「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十個字。後來每年冬季進行「報恩講」時,了德寺就會準備「大根煮」給信眾吃,有「保佑無病息災」之意。
從一天的清晨開始,將切好的蘿蔔放進木桶中,並用大鍋一起煮一下。
大殿後方有一個花園,在活動當天會設置座位。
這一碗有燜煮得十分熟透且入味的白蘿蔔還有吸了飽滿湯汁的油豆腐數塊吃下肚的,不只是冬季盛產的白蘿蔔的清甜甘美,更是一份「感恩惜福」、「有吃有保佑」的情意。
如果下次在冬天前往京都旅遊,別忘了找機會到舉辦「大根焚」的寺院參拜,感受下活動的氣氛,也品嘗寺院提供的美味煮蘿蔔,祈求身體健康,並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