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珞璜電廠
優秀的文化是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企業增強凝聚力、創造力、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迅速,公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點,強化黨建引領,塑造企業精神,在秉承華能集團「三色文化」的基礎上,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三為」文化,切實履行服務民生與推動發展責任、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責任、員工成長與社會和諧責任,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生產技術,優化管理模式,在生產經營指標持續上升的同時,更在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強化黨建引領
「保電先鋒」助力發展
2020年11月9日,在2020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廣州)峰會上,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珞璜電廠」)獲評「2020年度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單位」。
本次峰會以「引領·聚力·創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企業文化擔當」為主題,參會企業眾多。華能珞璜電廠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在於其始終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先進的文化理念,通過加強文化建設,為企業成長和社會發展提供持續推動力。
從1988年動工興建至今,華能珞璜電廠已歷經30多年的發展。在這段歷程中,他們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不斷地培育與實踐,逐步形成了以「三為」願景(為社會增添動力的能源企業、為股東創造回報的一流企業、為員工謀取幸福的和諧企業)、「三業」精神(永不言棄、勇往直前的創業精神,務實創新、責任擔當的敬業精神,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樂業精神)、「三堅」作風(堅持不懈、堅定不移、堅決果敢)為主幹的「三為」文化體系。
「這是幾代珞電人在創業歷程中形成的理念和追求。我們認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是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根本政治保障。」華能珞璜電廠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華能珞璜電廠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黨群工作的硬任務,構建起了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主要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的企業文化建設長效機制,鼓舞幹部職工隊伍幹事創業熱情,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環保的電力保障。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難關,珞電人全力戰疫——對外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第一時間盡企業所能為武漢捐贈物資;對內保障口罩、消毒水等物品供應,做好體溫檢測,普及防疫知識,增強職工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為全力保電,華能珞璜電廠成立了「應急備用組」,他們全天24小時吃住在電廠,就是為了守住最後的安全防線。
在這場戰疫中,一幀幀感人畫面頻頻閃現。除夕夜,黨員龍海波、韓旭鋒主動相約逆行返廠,通宵奮戰完成設備搶修;剛自駕回到瀘州老家休假的黨員朱東盛第一時間驅車200多公裡返渝擔任應急班組班長;雙職工羅銀河與王辰辰夫妻倆將不滿3歲的孩子交給家中老人後,便立即到廠封閉備用……他們是抗疫戰場上的逆行者,他們成為了點亮萬家燈火的「保電先鋒」。
踐行綠色理念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目前,華能珞璜電廠共有6臺總裝機容量為264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是目前我國西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環保型火力發電廠。
怎樣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寬?
華能珞璜電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一流能源企業的關鍵是綠色與高效,並逐步實現企業經營和發展模式的轉型。
他們成立環保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環保責任,實行精細化管理;近年來投資6.5億元完成所有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投資1.48億元完成廢水綜合治理優化改造,實施低氮、脫硝、WGGH、除塵、風機、脫硫再次提效改造;投入8000萬元完成5號機組通流改造,年減少標煤2萬噸……通過多個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華能珞璜電廠成為了國內首家進行煙氣溼法脫硫、重慶市首家開展煙氣脫硝改造、重慶市首家完成全部在役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發電廠,獲得「全國減排先進集體」、「全國節能減排示範單位」稱號,是目前西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環保型火力發電廠。
同時,利用緊鄰江津區珞璜工業園和江津綜合保稅區的區位優勢,華能珞璜電廠加快建設園區供熱工程,積極推進集中供熱,解決小鍋爐供熱帶來的高成本和環境汙染,推動地區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據悉,華能珞璜電廠三期機組供熱改造一期工程已於2019年12月全線完工,現建成供熱管線總長約13.1公裡,主管道設計供熱能力為75噸/時,截至2020年10月31日,電廠已累計售汽21.13萬噸,售汽收入3266.36萬元。
2020年6月,華能珞璜電廠汙泥耦合發電項目正式投運,將城市生活汙泥在熱幹化、粉碎後送入鍋爐燃燒發電。目前已投產的一期工程汙泥處理量為600噸/日,每年可處置生活汙泥近20萬噸,增加生物質電量4900萬千瓦時,增加對外供熱17.4萬噸,在實現城市生活汙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和規模化」處置的同時為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方向。
打造和諧團隊
凝心聚力續寫輝煌
「往事起伏錯落,在我心裡就像一首歌。老房子的斑駁,煤場的寬闊,都是忘記不了的顏色。總有一天,人們會想起我,那盞沉默的燈火;總有一天,我會輕輕地說,這一輩子的選擇,不曾後悔過!」在一年一度的「珞電之夜——華能珞璜電廠職工新春聯歡晚會」舞臺上,電廠職工們親身表演了一臺音樂劇《奉獻》,講述了一名即將退休的檢修工老師傅數十年來堅守平凡崗位的經歷和感人事跡。演員們用激昂的歌聲和深情的朗誦展現了對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在掀起晚會高潮的同時喚起了臺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讓人覺得熟悉又親切,我們被這樣的前輩感動,他讓我們有了一個目標,也給予我們一種力量。」華能珞璜電廠的青年職工們這樣說。
多年來,在「珞電之夜」及其他群眾性文娛活動中,珞電職工們以支邊援藏、安全保電、精準扶貧等行動為主題,創作了許多感人的文藝作品,演繹真實故事,提振「三業」精神,弘揚「三堅」作風。
在珞電人看來,「三為」文化需要代代相傳,企業發展需要人人參與。
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電廠黨委、行政、工會、團委及各級部門尤為注重以人為本,為員工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打造和諧團隊——組織書影社、攝影、舞蹈、歌曲、球類運動等興趣組,搭建職工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和展示才藝的平臺,提升企業凝聚力、戰鬥力;開展道德講堂、徵文、演講、知識競賽活動,深化安全文化建設,將「安全第一」理念植入每一名職工心中;打造創新工作室、創新論壇等平臺,把創新創效融入企業文化建設,激發職工創新創效活力和熱情……目前,華能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不斷深化「三為」文化建設,最廣泛地調動全體員工切實履行職責,積極創業創新,在華能集團加速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世界一流企業的徵程中,合力再造企業優勢,續寫珞電新輝煌。
陳磊 袁勇 圖片由珞璜電廠提供
(責編:陳易、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