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創產業為藏文化傳承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2020-12-22 金臺資訊

「在創業的藏族青年眼中,藏文化並不是『古蹟』,而是一種可以接受打造的日常經驗,它的傳承和發展是可持續的。」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朱晶進說。在7月13日於西南政法大學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雲上邊會』: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上,他通過視頻連線就藏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藏文化的傳承發展的關聯進行了解析。

朱晶進介紹,通過他的實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高原新創客」樂於分享交流自己的創業經歷,這其中,文化創意產業是頗受年輕人喜歡的領域。文化創意活動完成的是跨文化傳播,而跨文化傳播同樣需要藉助文化創意產業等途徑來實現。

民族文化需要傳承創新,更需要年輕的創客勇立潮頭。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利好環境下,在西藏自治區成長的年輕人走出家鄉後發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得以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

朱晶進認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對藏文化的傳播影響也日趨深入,特別是企業和資本的投入,使得以往市場渠道不暢的民族文創產業煥發新的生機。開發民族文化的價值,除了傳承、保護以外,也可以為藏族群眾增收,成為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同時,為藏文化可持續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家文創基金會成立 助力文創產業發展
    「創辦設立文創基金會,旨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交流、合作和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新,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永法說,「兩個多月來,我們研究制定了發展目標,調研了很多文創發展項目,並與一些研究機構和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我們還資助了第一個文化公益項目——著名畫家韓山『擁抱自然』畫展。」
  •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12日,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市圖書館舉行。該論壇以「創意產業與文化遺產傳承——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創新發展之路」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非遺專家、文創業者及文化傳承人等,共同探討兩岸如何加快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之路,尋求非物質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創新路徑。
  • 洛陽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創+」賦能文化繁榮
    從洛陽博物館中主題各異的文創商店,到創意源泉充分湧動的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洛陽),再到活態傳承文化遺產的三彩國際陶藝村……近年,洛陽市堅持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著力打造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化 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發布
    2020年12月4日,以「文化賦能 文創驅動——天府文化新場景」為主題的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行。 作為「重頭戲」,本次論壇發布了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
  • 中傳悅眾與人民文創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傳悅眾總經理秦智勇(左)與人民文創總經理仇炳剛(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文化和旅遊資源,聚合IP、衍生品研發、渠道、品牌、媒體等眾多業務內容,通過全方位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攜手打造具有活化傳統文化品牌調性的系列項目,研發更優質的文旅衍生產品,提供更豐富的文旅活動模式,打造更多元的文旅融合場景,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 海南州卓瑪「新文創」:為文創插上騰飛的翅膀
    展開歷史長卷,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卻歷久彌新、精彩紛呈。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走向成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逐漸顯現,各地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文創品牌,推動了上下遊產業鏈的完善。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借產業發展 藏香製作技藝傳承發揚  走進拉薩市尼木縣吞達村,家家戶戶都有香氣溢出,藏香製作手工技藝在這裡傳承了1300多年。近年來,尼木縣通過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開發藏香主題旅遊景點、景區,以旅遊業帶動藏香產業發展,為村民們脫貧致富帶來了機遇。
  •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辦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辦 2020年12月15日 10:20   來源:福建日報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為響應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並在上海交大文創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同時掛牌。
  • 乾貨丨晉江文化產業發展如何借鑑臺灣文創經驗?
    定位為「 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強調「生態」、「生產」及「生活」並重,以原創音樂為核心關鍵要素,協助全民接觸、參與及實踐多元的音樂文化,並協助東部文創產業與區域資源連結,納入國際文化觀光市場需求,提高東部文創產業經濟規模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十三五」期間,作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朝陽區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全面構建文化產業改革創新體系,優化營商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深入推進產業融合及協同發展,探索出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成為引領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
  • 長三角文創金鼎獎揭曉 卓維700致力傳承陶瓷藝術-文化創意產業...
    2013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金鼎獎評選1月揭曉,來自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等長三角三省一市的20多名申報單位和個人分別榮獲優秀園區、傑出企業、領軍人物、創意諮詢策劃、產業創意、創新平臺、創新創意等六大類獎項。這是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度中長三角地區文創企業等一年一度的成果檢閱,顯示了該區域文創產業的新發展。
  • 故宮專家團到東豐縣考察文化旅遊產業
    12月12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演員張曉龍會同故宮專家團隊到東豐縣考察文化旅遊發展產業情況。在皇家鹿苑博物館,專家團一行邊聽介紹、邊詳細了解博物館建設、產業旅遊等發展情況,對東豐悠久深厚的養鹿歷史與文化傳承深表讚嘆。
  • 文創精英丨天路通往西藏,文創澆灌夢想的天堂
    振興和發展藏醫藥文化是弘揚藏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有益於人類健康保健,亦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規律。在北京文創大賽西藏賽區的賽場上,就有這樣一支隊伍,堅持傳承和創新西藏醫藥文化,助力民族醫藥文化傳播向更遠的地方.
  •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攜手中郵文創共同搭建文創聯動機制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與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在2021年將共同搭建文旅文創良性雙循環的聯動機制。依託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的活動和媒體傳播優勢,最大化撬動文旅行業資源,打造輕投入、多圈層、變現快的文旅文創新模式,按照「聚合資源,拓展渠道,聯動宣傳」的模式,圍繞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主線,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與中國郵政旗下的中郵文創業務聚焦「文旅中國」品牌與「中郵文創」品牌合作,即將重點在媒體宣傳和文創活動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川影「電影電視文創城」 入選 「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
    論壇公布川影「電影電視文創城」入選「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論壇組委會為川影校長羅共和等12位專家頒發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創城)產業發展專家決策諮詢委員會聘書。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長羅共和據了解,「天府文化論壇」從2017年首屆舉辦以來,歷屆論壇精準把握文化新方向,緊扣產業新熱點,邀請到國內外文化大咖、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齊聚天府新區,共商天府文化發展大計。
  • 完美世界蕭泓:文創企業應更多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故事
    近日,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期間,完美世界CEO蕭泓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闡釋了完美世界在加強遊戲高質量發展和承擔企業責任方面的戰略邏輯。據報導,近年來,中國遊戲產業發展快速,全球影響力日漸提升。但是隨著產業競爭的加劇和國際大環境的改變,中國遊戲產業也面臨更多的挑戰。疫情後,遊戲行業的全球化競爭趨勢進一步加劇,對產業發展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 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孫立:文創產業要為其他行業賦能
    新站點作為獨家官方媒體,本期帶來本季Ispace國際創業營導師,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孫立的專訪正片,聽嘉賓分享文創產業的案例經驗,更多嘉賓專訪內容即將播出,敬請期待!曾參與編寫《創意上海》、《從種子到森林》文創專著;參與或主持《上海市楊浦區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寧波鎮海區十二五產業規劃》、《成都市成華區十三五文創產業規劃》、《吉林省遼寧市溼地公園規劃》等項目;參與策劃並成功舉辦連續四屆「福州路文化周」、2017GCUC聯合辦公行業峰會;2018「創響中國」暨「世界創意創新日」大型活動;為嘉興市、成都市、寧波市、鎮江市、淮安市、青島市、淄博市等地、區政府開設文化創意講座
  • 專訪魏曉陽|德國文化產業發展與復甦的秘訣何在?
    魏曉陽,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根據德國經濟能源部和文化傳媒司於2019年發表的文創產業監測報告,德國有6個產業對其他經濟部門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分別為:自動化、金融、機械、文創、化學和能源產業,其中文創產業發揮的引領作用已經超過化學和能源產業,僅次於金融和機械產業。近十年來,文創產業佔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上下,而其中的公司數量為德國經濟的貢獻佔比維持在7.57%左右,從業人數佔總從業人數的3.1%左右。
  • 首都文化產業智庫新布局,北京智信文化產業研究院成立
    在北京市文資辦的大力支持下,為給北京文化(000802)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決策參考和研究支持,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羅鈞,中央編譯出版社原總編輯劉明清,北京嶽氏集團董事長嶽平安,著名作家曹保印等一批文化產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實業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北京智信文化產業研究院。